「漫畫之神」鳥山明著作 《龍珠》如何影響 中東、香港、球壇?

文化

「漫畫之神」鳥山明著作 《龍珠》如何影響 中東、香港、球壇?

3月8日, 集英社與鳥山明工作室Bird Studio一起發佈了一則令動漫迷傷痛的消息,就是鳥山明已於3月1日因急性硬膜下血腫離世,享年68歲。 在眾多鳥山明的作品之中,就以《龍珠》(Dragon Ball)最為人熟悉。4月5日是鳥山明的冥壽,早前網上就發起了全球《龍珠》集氣活動,感謝鳥山明為我們帶來珍貴的動漫回憶。 3萬名《龍珠》迷為「元氣彈」集氣 向鳥山明致敬 4月5日是漫畫家鳥山明的冥壽,早前網上就發起了全球《龍珠》活動,希望全球各Fans可在香港時間晚上9時正一起為「元氣彈」集氣,向鳥山明致敬。 在3月上旬,當鳥山明因急性硬膜下血腫離世的消息一出,全球均有不同悼念活動,其中就以阿根廷《龍珠》迷最為瘋狂,近3萬Fans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方尖碑廣場聚集,一邊高舉雙手一邊合唱《龍珠》主題曲集氣,場面震撼。 沙地阿拉伯興建全球首個《龍珠》主題樂園 《龍珠》官方在近日就宣佈與沙地阿拉伯投資公司Qiddiya合作,攜手興建全球首個《龍珠》主題樂園。樂園佔地超過50萬平方米,

By 占咪 Jimmy Lui
由巴黎鐵塔到街角小書店 跟隨經典電影步伐 重遊巴黎地標景點

由巴黎鐵塔到街角小書店 跟隨經典電影步伐 重遊巴黎地標景點

即使從來沒有到訪過巴黎,相信你都可以隨便說出三四個城市地標景點:巴黎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香舍麗榭大道(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無論你是從小時候的教科書、明信片,或是長大後所看的旅遊節目,對巴黎各個地標景點的描繪和投射,都滿是「巴黎是浪漫之都」的刻板印象。 但作為二戰前歐洲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文化藝術中心,又豈能單單以「浪漫」兩字概括巴黎呢?我們不如從各經典電影的場景出發,由早年法國新浪潮導演杜魯福(François Truffaut)和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及至當代大師:活地阿倫(Woody Allen)和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的視角,重新體會「浪漫」以外的巴黎地標景點。

By Mr P
法國人文主義攝影:5位攝影師記錄巴黎的浪漫與詩意

文化

法國人文主義攝影:5位攝影師記錄巴黎的浪漫與詩意

攝影術誕生於法國,逾180年的發展也衍生出豐富而多元的攝影文化及流派。早期的相機笨重,往往只能定點拍攝風景或人像照片。1925年,Leica I相機的面世改寫拍照的方式,它擺脫三腳架的束縛,輕型的機身方便攝影師穿梭在街頭,記錄生活日常。 隨著《Vu》、《Regards》等刊物及攝影通訊社Rapho出現,孕育出André Kertész、Brassaï及布列松等攝影師,拍攝巴黎人的生活。二戰期間,德國入侵並佔領法國,許多文化與藝術活動紛紛停止,因此戰後的民眾更渴望接觸不同資訊,圖片刊物也迎來黃金時代,《Point de Vue》、《Paris Match》和《Réalités》等刊物均誕生在這段時期。這些圖像式新聞的報刊大受歡迎,為照片故事提供更大的空間,像布列松、Robert Doisneau及Willy Ronis等法國攝影師的照片均深受青睞 。 經歷過戰爭的殘酷,有感人類的生活脆弱而短暫,攝影師們把鏡頭轉向日常生活以及周遭的環境,在樸素的地方和面孔中尋找美麗,以一種簡單而真實的方式記錄生活。巴黎的街頭、咖啡館、樂天的兒童、親密的戀人,他們以隨身攜帶的小型相機快速而敏銳地按下快門

By LAU Tung-Pui

hi MiLK

Roots to the Future

Latest

CONVERSE全新注目宣傳片「WE CREATE NEXT」- TYLER, THE CREATOR協力出鏡

CONVERSE全新注目宣傳片「WE CREATE NEXT」- TYLER, THE CREATOR協力出鏡

Converse在創作方面可謂從未停下腳步,更會隨著時代演變而將流行設計與功能性結合。 然而Converse近日發佈全新宣傳片,並以「We Create Next」為題,主張以玩樂心態探索世界,發掘更多未知可能性,並保持真我,同時透過「踩板」必然經歷的挫敗提醒大家失敗只是過程而已;當然片中亮點定落與Converse合作無間的Tyler, The Creator協力出鏡,加上集結多位來自全球各地、各自擁有獨特故事的滑板好手如Zion Effs、Rafaela Costa等人一展身手,聲勢浩大。 盤點TYLER, THE CREATOR聯名佳作 Tyler, The Creator不但有著Hip-Hop歌手身份,同時亦曾參與作曲、執導MV的多方位創作;加上其穿搭品味備受時尚圈推崇,不難理解他與Converse一拍即合。 與此同時,Tyler, The Creator更曾與Converse推出過眾多聯名型號,以2011年所創立的自家品牌「Golf le Fleur*」為名,配以聞名花卉圖案設計,賦予Converse星章以外的另一注目樣式。 部份CONVERSE×TYLER, T

By Tanner
45R 向學院文化致敬 24春夏系列回歸日本時尚根源

45R 向學院文化致敬 24春夏系列回歸日本時尚根源

45R最新24春夏系列以永不過時的Ivy League常春藤文化作為主題,這種時尚文化源自1950年代美國東北部八間頂尖名校所組成的常春藤聯盟。 靈感源自常春藤聯盟 日本時尚文化開端 那些高等學府學生的衣著文化,於60年代經《Take Ivy》一書而於日本廣泛流傳,風潮席捲日本,成為了日本本土元祖的時尚文化之一。即使時至今日,Ivy League文化仍然影響日本時尚文化發展,是現今「Amekazi」美式休閒文化的重要基礎。 24春夏系列重新詮釋學院風 45R的設計向來著重如何以新元素重新演繹雋永的經典,24春夏系列更重回初心,以社長高橋慎志先生最愛、同時更是45R早期推崇的永恆風格Ivy Style作為核心,再結合Linen Cross、Tabi Cloth,URAKE裏毛等不同素材,來將這種不受潮流和時代所限重新詮釋。 45R的設計向來著重如何以新元素重新演繹雋永的經典,24春夏系列更重回初心,以社長高橋慎志先生最愛、更是45R早期推崇的永恆風格Ivy Style作為核心。這種美式造型更是受到優雅簡約的英式傳統啟發,45R今季將這種不受潮流和時代所限重新詮釋。

By Germo Leung
SKAGA 瑞典唯一皇家認證眼鏡品牌

SKAGA 瑞典唯一皇家認證眼鏡品牌

以可持續發展作生產理念 始於1948年的Skaga,不但是瑞典唯一獲皇家認證的眼鏡品牌,更致力透過可持續發展理念生產眼鏡,有如旗下所有包含塑料的鏡框,均用上45%生物基塑料材質所製。 另一方面,Skaga亦積極支持日本綜合協會「more Trees」所舉辦的各項活動;more Trees由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成立,以保護森林作為協會目標,更以「連接城市和森林」為主要理念,通過不同活動分享有關森林的資訊及對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兩大功能性鉸鏈設計 作為北歐品牌,Skaga奉行極簡設計主義的同時,亦採用各種高級物料製作眼鏡;有如塑料鏡款由生物基塑料材質製成,而全金屬作品則以輕巧、薄身的鈦金屬所製。 不得不提Skaga更從自身品牌名稱擷取創作靈感,開發出獨有「S」形鉸鏈以及Flex Hinge可調式鉸鏈,不但方便眼鏡開合,更可進一步提升用家佩戴時的舒適度。 SKAGA作品一覽 GRODA 作為混合架款式,Groda分別採用生物基塑料材質、鈦金屬組合而成;鏡框方面則以大尺寸方形外觀示人,配合鏡臂末端的勺形細節,賦予眼鏡各處細膩設計。 MOSSE 這款全金屬作品以充滿剛

By Tanner
從色彩燃亮PARCO藝術美學 ZOIE LAM的外星人接觸

從色彩燃亮PARCO藝術美學 ZOIE LAM的外星人接觸

本地藝術家Zoie Lam畢業後成為時裝設計師,慢慢發展出個人品牌ZL By Zlism,及後在疫情下轉型為插畫家,在都市之中繪畫,其豐富而鮮豔的色彩已沾上多塊牆壁、辦公室及商場等。 「以前做時裝時常到東京出差,澀谷PARCO是我很熟悉的地方,都會在那裡流連,看各大大小小的時裝品牌得到靈感。」2019年,全新的澀谷 PARCO已經有約一百八十個品牌,如HUMNAN MADE、PORTER EXCHANGE、GUCCI、LOEWE及TOGA等,更有如GALLERY X、PARCO 劇場及WHITE CINE QUINTO迷你劇場等藝術完素,也留下了她的腳印。「在轉換身份後,自己著眼位也不同了。除了留意到過百間的時裝店外,留意到在各處都充斥藝術成份,也有到GALLERY看藝術品,它的改變真的煥然一新。現代的人不只想會消費,在買東西的時候,亦能帶走一些感覺或訊息。」 每一次的旅行,也是她的學習機會。「跟香港很相似,澀谷文化是快,在這之上再多一份禮貌。當地作品在物料的應用或是轉換都是飛快速度,設計上亦相當大膽。在它的影響下,自己製作衣服及創作堅持創新,要令受眾覺得每次都驚喜,例如造出可以反

By Alex Chow
四面交錯而成的澀谷PARCO 藝術家QUIST從森羅萬象下預言

四面交錯而成的澀谷PARCO 藝術家QUIST從森羅萬象下預言

文化滲入人心,也滲入血液,不知不覺影響人的作品風格,又改變對世界的看法;在「Shibukaru Matsuri」出展過的Quist曾覓,驀然回首才發覺一直躺在名為澀谷文化的海。 Quist初出茅盧時專為雜誌攝影,並不時舉辦個人相展及藝術展覽。在孤獨的創作過程,她也是到了瓶頸,所以在2011年嘗試投身電影行業,專拍攝影劇照攝及設計概念海報。直至2018年,由PARCO舉辦的文化活動「Shibukaru Matsuri」,她展出了名為《Village Vanguard》的立體裝置藝術。裝置為六角形,前後兩層布面印上各種奇怪的人。她說是為了表現他們在現實世界中,活於自己的空間,卻輕視了外在的險惡,而兩層的布面就是為了造成空間與自我的錯感。 在她身後的畫作《Bloody Pool》便是當時其中一面作品。「我參加『Shibukaru Matsuri』是種緣份。在承諾參加之前,自己已著手《Village Vanguard》。當我回看,發覺自己確實受澀谷文化所影響,因為《Bloody Pool》的兩個主角,其實是滲透了澀谷的暴走族印象,所以不論衣服或是造形都有相當強烈的風格。」她解釋:

By Alex C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