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Y UP 傳統美味×流行文化|15年前誕生之時尚飲食概念

CURRY UP先後在原宿、目黑開店,亦曾在北青山「THE CONTEMPORARY FIX」及新宿LUMINE開Pop-Up。2024年9月,CURRY UP 海外首店更於香港上陸,由NIGO®親自選址,坐落淺水灣Repulse Bay Village (RBV)。

CURRY UP 傳統美味×流行文化|15年前誕生之時尚飲食概念

2010年,NIGO®同時創立HUMAN MADECURRY UP;因為懷念在原宿咖哩老店GHEE打工的日子,CURRY UP便成了NIGO®完成夢想的地方。服裝店與咖哩店有著互動基礎,一開始時CURRY UP已推出多元服飾,亦不乏與HUMAN MADE的聯乘製作。營運餐飲業務同時緊扣流行元素,與NIGO®的理念並行一致。

HUMAN MADE和CURRY UP同時快將踏入15周年,時間證明NIGO®是最優秀的時尚經營者。在這兩個品牌茁壯成長、逐步走向世界同時,NIGO®更肩負KENZO藝術總監之工作,及開展NIKE之聯乘項目,每一步都有著舉足輕重之影響力。

好友力撐!
CURRY UP店名來自Pharrell Williams
戴帽.著衫.食咖哩.拍MV全方位支持

NIGO®與Pharrell Williams交情甚深,早在樂團N*E*R*D時期已認識,2人同是Jacob & Co. 愛好者,各方面都十分投契,一路走來也在事業上互相支持。

CURRY UP初創時,NIGO®便得到Pharrell Williams這位好友力撐。NIGO®最初構思想開咖哩店,Pharrell Williams二話不說便為好友提案店名,將「Hurry Up」一詞巧妙運用,「CURRY UP」亦在這個時候誕生了。

除此之外,Pharrell Williams多年來也穿著CURRY UP服飾出席大小場合,帶出多個經典造型,甚至連 HONEST BOYZ®「《TOKYO DIP》 feat. Pharrell Williams」之MV也是在CURRY UP拍攝。

全球第3間CURRY UP
NIGO®親自選址香港淺水灣

CURRY UP先後在原宿、目黑開店,亦曾在北青山「THE CONTEMPORARY FIX」及新宿LUMINE開Pop-Up。2024年9月,CURRY UP 海外首店更於香港上陸,由NIGO®親自選址,坐落淺水灣Repulse Bay Village (RBV)

NIGO®於去年7月到訪淺水灣Repulse Bay Village後,便被這裡的氣氛吸引著,並決定在此開設海外首家CURRY UP。回到1999年,NIGO®首次在港開設他的BUSY WORK SHOP;闊別多時,NIGO®終於帶著CURRY UP回來了

必試奶油咖哩雞
香港CURRY UP店由Menu至氛圍與日本無異

至於食品方面,CURRY UP有5大類咖哩飯、共7個配搭、大/中/小三種類供應,其中以奶油咖哩雞 Butter Chicken Curry為當店推介名物。其餘口味亦有辣味十足的牛肉咖哩、香濃牛筋咖哩、乾身的雞肉碎咖哩、及為素食者而設的蔬菜咖哩。

食CURRY UP 咖哩有特備配菜,一小碗碎蕎頭作「吊味」用,這食法亦有嚴格跟隨日本。再加上芒果奶昔、秘製芥末馬鈴薯、炸雞⋯⋯等原裝Menu忠實呈現,走進香港CURRY UP店,由食品至氛圍也與日本無異。

村上春樹最愛原宿傳奇咖哩店CHEE
NIGO®由Part Time打工變傳𠄘者

村上春樹在《遇見100%的女孩》中,有這樣的一段描述:「四月裡一個晴朗的早晨,我在原宿的一條巷子裡,和一位100%的女孩擦肩而過。」都是那個80年代,原宿、後街,村上春樹要寫的,是他最愛的咖哩店 CHEE之所在地嗎?而關於CHEE的傳奇,又豈止於此。

90年代有個小伙子,他一邊供讀文化服裝學院,一邊周末到CHEE 咖哩店打工,賺錢搞時裝,直接就造了一個日本時尚傳奇,他便是NIGO®。

NIGO®對於在90年代原宿傳奇咖哩餐廳CHEE打工的日子、及店裡咖哩的味道一直念念不忘。於是便聯同舊班底,將一切重新呈現於CURRY UP,我們吃到的咖哩便是元祖北印度流派。在CURRY UP創始之初,《MINKEI經濟新聞》便形容「NIGO®將CHEE味再現」,引起極大迴響。

CURRY UP背後創意團隊
與時尚圈最強勁班底

由NIGO® 一手建造的CURRY UP,除了Pharrell Williams為店舖取名加持、及推動服飾系列至全世界外,其餘幕後班底亦陣容強勁,是日本時尚圈的Dream Team。

西山徹與CURRY UP

14歲的TET (西山徹,品牌WTAPS創辦人),在原宿著名古着店A STORE ROBOT認識NIGO® ,2人相當投契,TET更經常到NIGO® 打工的GHEE吃咖哩,更笑言「受NIGO® 照顧多時了」。

NIGO® 和Tet各自擁有自己品牌,在裏原宿時尚圈中不斷努力,2人經常互相鼓勵並展開合作,真正識於微時。

到NIGO® 決定展開CURRY UP後,他與TET都懷念昔日GHEE的咖哩味道、及店舖氛圍,於是便邀請Tet為CURRY UP設計商標,以紀念雙方的情誼。

室內設計單位WONDERWALL

設計師片山正通與NIGO® 合作超過30年,很多與NIGO®相關之重要商店建設,都是出自他手筆。2020年注目度極高之「The Tokyo Toilet」企劃,NIGO® 和WONDERWALL也有份參與。

CURRY UP各店,也由WONDERWALL作整體室內設計,理念是為傳𠄘原宿傳奇咖哩店GHEE,再由NIGO® 令其復活再領向另一層次出發,看似平凡的內裝,其實充滿親和力,亦令人想到傳奇咖哩文化誕生的源頭。

看板繪師NUTS ART WORKS

CURRY UP門前玻璃招牌畫作,由東京創作單位NUTS ART WORKS謹製。設計師比內直人創立,潮流單位如日本SUPREME、NEIGHBORHOOD 、WTAPS、BEDWIN、DELUXE、LET IT RIDE⋯⋯櫥窗畫以至室內招牌,都由NUTS ART WORKS包辦製作。2024年,NUTS ART WORKS亦參與了香港CURRY UP店之櫥窗及招牌製作,大家都可以近距離欣賞得到他們的藝術創作

CURRY UP REPULSE BAY
地址:香港淺水灣淺水灣道 109 號 116 舖
營業時間:11:30-20:00
Instagram: @repulsebayvillage_rbv

Read more

逾百年攝影品牌 Kodak如何靠 「新復古」轉型?

逾百年攝影品牌 Kodak如何靠 「新復古」轉型?

從昔日的全球菲林王者,到被年輕人重新發掘的潮流象徵,Kodak用自己的歷史告訴我們「科技可以改變拍攝的方式,但無法取代影像背後那份情感。」 韓國Newtro潮流文化 衍生Kodak服飾副線 2018年,韓國出現了一個新詞語「Newtro」(新復古),由「New」與「Retro」結合而成,透過將70至90年代的懷舊元素重新包裝,以新世代的語言再度發光。順應這股風潮,Kodak在2020年授權韓國公司Hilight Brands推出服飾副線「Kodak Apparel」,主打復古美學。品牌推出短短5年,已在韓國開設超過120間專賣店,2023年度營收約7,000萬美元,成功令Kodak形象重新年輕化。 https://hilightbrands-kodak.co.kr Kodak與H&M親民聯名 除了副線Kodak Apparel外,這一季Kodak主線亦與瑞典服飾品牌H&M攜手推出聯名系列。是次合作把攝影的藝術與潮流設計基因完美融合,寬鬆的剪裁結合輕盈功能面料,呈現出一種剛柔並濟的日常風格。更令人驚喜的是,整個系列保持一貫的親民售價,只是Kodak Apparel四份之一的價

By 占咪 Jimmy Lui
香港五金店引入Red Wing曾開倉減價$500!木村拓哉將美國工作鞋起死回生 日本90年代炒價曾達12萬日元 鞋底易蝕是刻意設計?

香港五金店引入Red Wing曾開倉減價$500!木村拓哉將美國工作鞋起死回生 日本90年代炒價曾達12萬日元 鞋底易蝕是刻意設計?

Red Wing曾經是香港人甚至是整個亞洲人人要有的鞋,90年代最高峰曾達十二萬日元一對。香港最初由五金店老闆引入,但曾經試過要減價至幾百元賣出,但木村拓哉效應下,在Red Wing開倉當日大排長龍。由工作鞋變成潮流名物,是如何做得到? 為城鎮而設的工作鞋 十九世紀,歐洲人開始陸續移民到Red Wing定居。之前,這裡是由一位名叫RED WING的印弟安酋長統治。Charles H. Beckman在17歲時便由德國移民來到美國Red Wing市,找到了一份在皮革廠的工作,開啟了他對造鞋的興趣。 1905年,Beckman與14位志同道合的投資者創立Red Wing Shoe Company,及後在1914年交SWEASY家族所擁有,慢慢發展不同鞋款,為工作而穿著,如型號101是專為郵差而設。 50年代奠定經典橡膠底 RED WING SHOES於50年代初推出狩獵靴系列#877 「Irish Setter」,特點是平底橡膠製鞋底,墊底緩衝功能極高。這有助獵人行走時減低聲音、在泥沼地帶行走時減低入泥,令狩獵更成功,當其時只有RED WING SHOES把這種鞋底用於男裝鞋

By MiLK Digital
100%真材實料!Apple TV全新視覺解密

100%真材實料!Apple TV全新視覺解密

日前Apple正式將串流服務由Apple TV+更名為Apple TV,而這並非單單去掉「+」號,更重新製作一套全新視覺識別系統,當中包括片頭的5秒鐘動畫。最令人驚訝的這並非數碼特效的技術,而是以最原始的拍攝手法:以實體玻璃字母及攝影機拍攝出來;再找來Billie Eilish哥哥製作品牌聲效,務求與Netflix那段開場同樣入心。 0:00 /0:32 1× Apple拒絕走捷徑!實拍美學 揭頁式的彩虹漸變色調,其實只是一塊透明玻璃標誌轉移變化的效果。這次製作完全捨棄電腦特效,反而運用巨形玻璃切割而成的Apple TV標誌、實體燈光和移動攝影機在攝影棚內由英國製作公司Optical Arts逐格拍攝。 Apple在AI主導的年代仍選擇以最傳統的方式呈現品牌核心價值,展現出他們對創意與工藝美學的堅持。 0:00 /0:12 1× Apple背後的秘密武器? 這次企劃由Apple與長期合作的創意廣告團隊TB

By emily
神秘攝影集展出!香港文字塗鴉記錄

神秘攝影集展出!香港文字塗鴉記錄

溫馨提示,這是一本無法單憑肉眼閱讀得到的攝影集。當中收錄了一系列香港街頭文字塗鴉的照片,卻被模擬油漆掩蓋塗鴉的效果遮掩了文字部份,留下的只有一片孤寂的城市風景。這是本地藝術家林妙玲自2023年開始持續創作至今的作品《碎碎念》,將於香港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Microwave)中「閱讀」得到 Microwave International New Media Arts Festival 日期:11月7至16日 時間:12:00-20:00 地點:香港大會堂展覽廳 城市考古!「閱讀」隱藏絮語 這種處理方式模仿了現實中政府以油漆遮蓋塗鴉的行為,此舉有意無意令被遮掩的痕跡更加顯眼。藝術家於照片上採用了特殊墨水作為「油漆」,觀眾需透過光學裝置才能閱讀得到背後隱藏的訊息。這個閱讀過程滿有儀式感,如「通靈」一般讓觀眾成為城市記憶的考古學家。 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曾經短暫存在於街頭巷尾的塗鴉,在這本攝影集裡獲得重生的機會。個人告白、內心掙扎、安慰與支持等字句如同城市的自言自語,勾勒出香港人細微而私密的情感地景。作品來得直接,很純粹地探問藝術如何保存即將消失的城市記憶、成為抵抗遺忘的力量?

By 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