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

be honest.

emily
等足9年值得嗎?只為重遇無名路人

藝術

等足9年值得嗎?只為重遇無名路人

攝影界一度流行街拍,有日本雜誌近年更重拍20年前的街頭素人。相較之下,丹麥攝影師Peter Funch的《42nd and Vanderbilt》則近乎執念——不是回顧,而是持續觀察。從2007到2016年,每個工作天他也守候在同一個街角,以半長焦鏡頭拍下從Grand Central Station湧出的上班族。他辨認出當中的「常客」:有人每天喝杯冰咖啡,有人每天在同一垃圾桶旁徘徊。重複的日常,流露淡淡的詩意。 Peter Funch街頭觀察企劃:近10人一齊打呵欠? 在這個考驗耐性的實錄之前,Peter Funch早在2006年經已開始街頭觀察企劃《Babel Tales》。他拍攝了城市裡無數個瞬間,再把不同時間的路人拼合成一個不曾存在的「場景」。近10個人在同一條街上同時打呵欠、合上眼甚或拿著氣球。這種群像幻想,展現出他對時間與群體行為的敏銳觀察。 Peter Funch之都市人類學:重複的命運 Peter Funch於今年初將這兩個系列結集成《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攝影集,帶來全新的閱讀可能;最近,

By emily
廣告尋寶!坂本龍一曾出手製作手機鈴聲

生活

廣告尋寶!坂本龍一曾出手製作手機鈴聲

坂本龍一不止為電影配樂,他自1977年參與「丸井のメガネ」眼鏡廣告配樂後,接連開始為廣告創作音樂,後來更走上幕前現身其中。最近日本舉辦為期8日的「虎之門廣告祭」,當中邀來與教授多番合作的音樂人蓮沼執太及前《WIRED》日本版總編輯若林恵一同細聽坂本龍一從未收錄發行的廣告音樂作品,只限一場。 坂本龍一の広告音楽 日期:10月18日 時間:16:00-17:00 地點:TOKYO NODE GALLERY STAGE 坂本龍一武士形象為出版社代言! 教授還未曾為《末代皇帝》電影配樂之前,已參與超過20個廣告項目。80年代初期,為新潮社的「新潮文庫之100冊」廣告創作配樂之餘,更現身成為代言主角。閱讀對他而言不止是消遣,更是滋養創作與思考的重要戴體,涉獵範圍橫跨文學、電影、音樂、哲學等多個領域。作為愛書之人,這次簡直是完美合作。 0:00 /0:29 1× 將亞洲推向世界 坂本龍一曾為國泰寫歌? 1994年,

By emily
超音鼠成奧運「吉祥物」?

文化

超音鼠成奧運「吉祥物」?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日前宣佈與SEGA於1991年推出的經典電子遊戲角色超音鼠(Sonic the Hedgehog)接下幾年將展開合作夥伴關係,以奧運五環為主題推出聯名宣傳企劃,商品將於2026年正式推出。超音鼠曾在《Mario & Sonic at the Olympic Games》遊戲系列及至為東京奧運推出的《Sonic at the Olympic Games》中參與奧運賽事,這次合作簡直是另類延伸。要宣傳尊重與友誼這些奧運核心價值,這招似乎比起刻意設計有城市特色的吉祥物來得更高明。 Gen Z唔識碧姬公主,識超音鼠? 雖說是90年代的角色,但據外國2021年一項針藝Gen Z的調查顯示,認得超音鼠的比率與比卡超及Mario相約,還比Mario的好友如Luigi及碧姬公主更高。對80後而言,它是童年的象徵;對新世代來說,它就是復古文化的代表。在英國市場調查中更發現,超音鼠的人氣度持續上升。 超音鼠大戰Mario 超音鼠與Mario同場較競並非遊戲中的虛構情節,回帶至90年代,SEGA與任天堂上演一場主機與遊戲角色之爭。設計師大島直人塑造速度堪稱全世界最快的鮮藍色刺蝟

By emily
3位藝術明星作品大兜亂!倫敦必看重量級聯展

藝術

3位藝術明星作品大兜亂!倫敦必看重量級聯展

美國街頭藝術先驅Shepard Fairey、英國當代藝術巨擘Damien Hirst以及法國Pixel馬賽克藝術家Invader三位顛覆當代藝術界的人物,最近於倫敦Newport Street Gallery舉行聯展「Triple Trouble」。單是這3個名字經已相當有睇頭,更吸引是他們將自己標誌的視覺符號大兜亂,將各自獨有的元素完美融合成一件作品。 Triple Trouble 日期:10月10日至2026年3月29日 時間:星期二至日10am-6pm 地點:Newport Street Gallery(Newport Street, London SE11 6AJ) Shepard Fairey、Damien Hirst與Invader顛覆「合作」想像? 他們某程度代表三種藝術機制:Shepard Fairey來自街頭與抵抗文化;Damien Hirst屬於藝術商業體系頂層;Invader則游走於數碼與現實之間的「像素時代」。這次合作並非單純的視覺拼湊,而是一場觀念實驗。三人以各自的標誌作為語言,建構出一種「共生的混亂」。每個意象都被挪用、互相感染,最終產生新的語境。

By emily
香港曾經有「重慶市場」?

文化

香港曾經有「重慶市場」?

最近香港空間史研究計劃舉辦的「鐵鳥凝視:戰時航空照片中的九龍」展覽裡,展示了近百張相片記錄日佔時期的深水埗、九龍城和油尖旺區地景。這批照片為盟軍和日軍在三萬呎高空的偵察機上所捕捉的影像,偵測地貌以為空襲前作好準備。這些冰冷的軍事記錄,在80年後的今天成了珍貴的視覺檔案,填補香港歷史中的空白。 花50萬港元重現香港歷史? 兩年多前,計劃負責人兼歷史學者鄺智文與一位美國歷史學者交流時,得知對方從美國國家檔案館取得冷戰時期的航空照片。由此推使他向檔案館查詢是否保存有香港二戰時期的航空照片,結果得到正面回應,最後團隊花費約50萬港元複印了約300至400張香港戰時的照片。當時美軍大多使用Fairchild K-17相機(Fairchild Camera and Instrument設計)進行高空拍攝,這批照片於1941年12月25日至1945年8月30日的日佔期間拍攝,為盟軍和日軍在三萬呎高空的偵察機上所捕捉的影像偵測地貌為空襲前作準備。 重慶大廈前身為重慶市場 照片雖原為軍事目的而拍攝,卻確切記錄了當時的城市景觀。有些消失了建築得以重現眼前,如謎一般的圓形商:「重慶市場」(Chu

By emily
用一塊布造一盞燈?亞洲初展出

設計

用一塊布造一盞燈?亞洲初展出

這是A-POC ABLE ISSEY MIYAKE與瑞士設計工作室atelier oï(由Aurel Aebi、Armand Louis及Patrick Reymond三人創立)的合作項目「TYPE-XIII Atelier Oï project」,以一塊布和一根金屬線為概念,將三宅一生的布料哲學延伸至照明設計。今年4月米蘭設計週舉行期間,企劃於ISSEY MIYAKE米蘭旗艦店首度曝光,成為設計界焦點熱話。最近項目終於來到亞洲,於日本21_21 DESIGN SIGHT首次展出,讓大家有機會近距離體驗這份獨特的機能美學。 一枚の布から生まれる、新しい光のかたち 日期:即日起至11月24日 時間:10:00-19:00 地點:21_21 DESIGN SIGHT(東京都港區赤坂 9-7-6) Atelier Oï project:醞釀2年的成品 於2021年誕生的A-POC ABLE ISSEY MIYAKE由宮前義之領軍,

By emily
香港第一件作品印於$20元  英國傳奇建築師離世

設計

香港第一件作品印於$20元 英國傳奇建築師離世

英國傳奇建築師Terry Farrell日前離世,終年87歲,結束其他輝煌的建築生涯。其中於1994年完工的MI6總部大樓,成為James Bond電影中的經典場景。他與香港有深厚的連繫,早在1964年憑獎學金初次來港,對這個城市留下深刻印象。多年後贏得「老襯亭」重建項目,促使他於1991年正式在香港設立建築事務所。1997年完成第一項香港建築作品:凌霄閣,這座矗立於太平山頂的建築不僅成為遊客必到之地,甚至一度印在$20元紙鈔上,成為香港的視覺符號之一。其後,他先後參與英國駐港總領事館、港鐵九龍站、堅尼地城游泳池等超過12香港建築項目。 不足1小時完成凌霄閣設計? 山頂凌霄閣原址為香港建築師鍾華楠設計的爐峰塔,俗稱「老襯亭」。90年代建築因旅遊業蓬勃而重建,舉辦國際比賽邀請各地建築師提交設計方案,最終由Terry Farrell贏得項目。他取得一張從中環眺望山頂的照片後,用塗改液塗掉建築,在不到一小時內便構想好初步模樣。他認為原塔樓的造型在遠觀時不夠醒目,需要一個清晰可辨的造型。 凌霄閣能否成為香港地標? Terry Farrell試過蛋形、方形、矩形等各種形態,最終選定如

By emily
夠買3部iPhone 17 Pro?蘋果前首席設計師新作

設計

夠買3部iPhone 17 Pro?蘋果前首席設計師新作

日本家電品牌Balmuda的名作不再止有多士爐,還有日前公佈與設計事務所LoveFrom聯手帶來的新作:Sailing Lantern。LoveFrom是蘋果前首席設計師Jony Ive離開Apple後於2019年開設的事務所,先後與Airbnb、Ferrari等品牌合作,有他的加持就等同設計的保證。這盞燈具一點也不普通,定價為¥550,000(約$29,000港元),而且全球限定推出1,000盞。這個價錢,你大概可買幾部iPhone 17 Pro。 0:00 /0:45 1× 為何是航海燈? 這一切全因Jony Ive個人所需!從小熱愛航海的他,認為會遇上在極端環境使用航海燈的狀況。出乎意料的是,他在坊間找不到一盞適合放在沙灘上或能在鹽霧及海水環境中使用的燈具,這位以創意解決問題的設計師便決定親自落手設計。設計驟眼看來難免令人聯想起Fresnel lamp,但無論用料還是線條也刻意避免加添懷舊元素。精密加工的不鏽鋼框架內嵌鏡面拋光的玻璃模組,內藏LED光源。

By emily
為機械流淚?亞洲首度登場!

藝術

為機械流淚?亞洲首度登場!

你有試過為機械流淚嗎?或許這件作品足以令你動情,那不斷揮動的機械臂看得令人心痛。這是中國當代藝術家孫原與彭禹的《難自禁》,作品初於2016年在紐約Guggenheim Museum的展覽「Tales of Our Time」中展出,隨後於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再度展出,成為當年最受矚目的大型裝置作品之一。最近移師至大館,為初次於亞洲登場。這件作品不僅在國際藝術界引起巨大迴響,近年更在社交媒體平台意外成為熱話,觸動全球數百萬人的心靈。 保持在線:雲中遊蕩 日期:即日起至2026年1月4日 時間:星期二至日 11am-7pm 地點:大館賽馬會藝方 永恆任務:西西弗斯般清理「血跡」 如籠子般的玻璃屋內,一隻前端裝有鏟子的工業機械臂置於中央。深紅色的液體不斷向四周擴散,這隻機械臀每當感測到液體流出邊界時便會不停揮動鏟回原位;殘酷的是它永遠無法清理乾淨,地面留下斑駁的痕迹。整個過程如西西弗斯不斷地推石頭,是無窮無盡的循環。藝術家為機械臀預設了32種動作,這些動作使機械臂看起來猶如獲得意識,變成了一個被捕獲並囚禁的生命體 。隨著時間推移,機械臂由最初爽快的動作變得越來越緩慢,到最後猶如絕望

By emily
Men I Trust明年來港開騷!盤點專輯封面由誰操刀?

設計

Men I Trust明年來港開騷!盤點專輯封面由誰操刀?

加拿大獨立樂團Men I Trust繼公佈成為Billie Eilish的暖場嘉賓後,隨即公佈明年將於亞洲帶來其Equus Tour巡演。巡演地包括日本、新加坡、台灣、韓國等,而1月29日將舉行香港專場,演出主要以今年推出的《Equus Asinus》及《Equus Caballus》為主旋律。樂團自2014年出道以來,自己做歌自己拍MV,一直以DIY路線低調地以音樂俘虜人心。每隻專輯也用心炮製,你又是否知道封面選用的影像背後有甚麼故事? #01 樂團代表作  貫徹DIY風格 | 《Oncle Jazz》2019 Men I Trust刻意避免在封面放上團員照片,寧可用抽象感性的視覺語言讓樂迷自行詮釋他們的音樂風格。要知道這張專輯共收錄24首作品!封面上的極簡插畫其實是結他手Jessy Caron所畫的貴婦狗,這是Jessy高中時期的創作。他更在為樂迷簽名時畫下這隻可愛「狗仔」,令團員認定這理應成為他們下一張專輯的封面。日常偶然的瞬間,轉化成樂團記號。 #02 誰繪畫樂團標誌公仔? | 《Headroom》2015 樂團的標誌公仔呢?獨立廠牌Return To Analog

By emily
全球最美花園面世!「動態雕塑之父」迷必訪

藝術

全球最美花園面世!「動態雕塑之父」迷必訪

日前位於美國費城全新文化地標Calder Gardens正式開放,企劃耗資約1億美元。這既是一座美術館,亦是一個花園,以嶄新的策展概念連結藝術、建築與自然景觀,重新定義如何體驗藝術品。園區位於Benjamin Franklin Parkway ,與Barnes Foundation及Rodin Museum為鄰,由三個主要部份構成:Herzog & de Meuron建築事務所設計的建築;園林設計師Piet Oudolf精心規劃的景觀花園;以及「動態雕塑之父」Alexander Calder的雕塑作品,這亦成為其作品的永久藝術聖殿 。 Calder家族:費城藝術地景 Alexander Calder於1898年在美國費城出生,這座城市與Calder家族有著深厚的連繫。一切由他的雕塑家祖父Alexander Milne Calder為始,他於1868年由蘇格蘭移民到費城,花了20多年時間為費城市政廳設計超過250件雕塑;這份藝術血脈傳承至他的父親Alexander Stirling Calder,同樣以雕塑為媒介,在Logan Square帶來的噴泉Swann Memorial F

By emily
MoMA全球首間獨立書店開業!全因這張卡?

文化

MoMA全球首間獨立書店開業!全因這張卡?

日前MoMA在首爾狎鷗亭開設全球首間獨立書店,而提出這個建議的是有「信用卡教父」之稱的丁太暎。他有見日本、香港等地也開設MoMA Design Store,可是偏偏沒有一間MoMA專屬的獨立書店。在他心中MoMA出版的藝術書更貼近這間美術館本身的價值,所以當察覺到這件事情時令他有點意外。他想像在首爾巷弄間開設書店應該是一片很美的風景,所以去年初他以文字向MoMA傳達這個想法,對方立刻爽快答應。 MoMA全球首間書店開業 MoMA書店是全球首間專門販售MoMA出版物的書店,除MoMA自家出版的展覽目錄外,更帶來約1,100冊藝術、設計、建築等200種類型書籍及設計商品,成為藝術與設計愛好者的全新朝聖地。開幕當天有9位MoMA高層親身到首爾致賀,究竟丁太暎這個男人有多厲害?由他任CEO的Hyundai Card又與藝術文化有甚麼關係? 信用卡持有人可免費參觀MoMA? MoMA一口答應的最大原因是Hyundai Card與MoMA已有長達近20年的合作關係。早在2006年,Hyundai Card率先在韓國推出MoMA線上設計商店;2008年則贊助MoMA在Hangaram D

By emily
Uniqlo首位駐場藝術家登場  官方還Tag了她!

藝術

Uniqlo首位駐場藝術家登場 官方還Tag了她!

時裝品牌將藝術看得愈來愈重,早年Ralph Lauren邀來美國紡織藝術家Naiomi Glasses為駐場藝術家(Artist In Residence);Uniqlo最近也宣佈委任美國藝術家兼設計師KAWS成為品牌的首位駐場藝術家。帖文除了附上一段「上任」宣言及預告今年秋冬系列帶來新作之餘,還藏有一個有趣的細節。這張合作的官方照Tag了KAWS以外,還Tag了Shaniqwa Jarvis的官方帳號。這並非全新拍攝的照片,影像中也沒有其他人的身影,究竟她是誰? KAWS的御用攝影師? Shaniqwa Jarvis是一位美國當代攝影師,出生於紐約市。Supreme、Jil Sander、Burberry、Nike等均找Shaniqwa Jarvis合作,她拍過Spike Jonze、Cardi B、Pusha T、Letitia Wright等名人,也曾為前總統奧巴馬拍攝《InStyle》封面,更可以稱得上為KAWS的御用攝影師。若你在網上找KAWS的訪問照,很容易就能找到她的名字。除了早年為KAWS與The North Face的聯名系列宣傳照執鏡,也為他拍攝個人當代藝術項

By emily
20歲便拍坂本龍一  要認識的日本攝影師!

藝術

20歲便拍坂本龍一 要認識的日本攝影師!

他的名字叫小浪次郎,1986年出生於東京,2017年開始旅居紐約。《The New York Times》、Supreme、Ralph Lauren、Calvin Klein等也找他合作,活躍於國際舞台。 小浪次郎於畢業前已涉足攝影,2009年曾出版Zine《Dim the light》;自出道以來備受讚賞,2010年獲富士攝影沙龍新人獎。20歲時更獲得第一份商業委託工作:到北海道拍攝坂本龍一為期四天的錄音過程,這成了他至今難忘的回憶。 小浪次郎第一份工作:拍攝坂本龍一 「當我第一次聽到坂本龍一在那裡演奏時,感覺就像一道閃光劃過鋼琴。我想傳達他創作音樂的張力,所以故意拍得模糊。」教授創作歌曲空檔期間獨自走到山裡去,他坐在地上靜靜聆聽山林的聲音大約一個小時之久,那刻小浪次郎意識到原來不平凡的人懂得如何磨練自己。小浪次郎開始遠距離拍攝,逐步靠近如獵人般取景指下教授的身影。當時他心想若不如此嘗試便無法拍出好作品,寧可後悔也不願退縮。身為攝影師的他,渴望透過鏡頭呈現連被攝者本身也無法看見的風景。從那時起,便一直抱著「想拍就拍」的信念去拍。 為何小浪次郎20歲便有機會拍教授? 相信不

By emily
爆紅紙燈之父  曾被批沒才華?

藝術

爆紅紙燈之父 曾被批沒才華?

近年曝光率最高的紙燈,必定是野口勇的Akari系列。除了吸引一班批網紅入手,就連早前終於要落幕的劇集《And Just Like That…》中都可以看到其蹤影。Carrie Bradshaw家中也放有野口勇的燈具,由第一季放在書架上的Akari 1N到第三季放在角落的Akari 24N,足證這設計在「時尚」界佔有重要的一席位。野口勇雖聽起來像日本人的名字,可是他於1904年出生於美國洛杉磯,是百份百的美國公民。母親為美國作家兼編輯而父親為日本詩人,因而被稱為「日裔美國雕塑家」。野口勇年幼時曾在日本居住,後來母親將他送回美國,在成長時期深受西方與亞洲美學文化影響。你是否知道誰是他的啟蒙老師? #01 Gutzon Borglum:「你沒有才華!」 高中畢業後不久,野口勇成為美國雕塑家Gutzon Borglum(參與雕刻四位前總統頭像的Mount Rushmore項目)的學徒。不過,Gutzon Borglum認為野口勇沒有成為成功藝術家的天賦。這狠狠的批評讓野口勇深受打擊,自我反思,高中畢業後申請到紐約Columbia University攻讀醫學、一心想當醫生。 #02

By emily
坂本龍一18歲的啟蒙:Baschet聲音雕塑有多厲害?

藝術

坂本龍一18歲的啟蒙:Baschet聲音雕塑有多厲害?

年僅18歲在東京藝術大學就讀的坂本龍一,於1970年前到訪以「人類進步與協調」為主題的大阪萬博。坂本龍一在大阪萬博中接觸到當時最前衛的音樂技術和藝術作品,當中包括武滿徹的《Crossing》和《四季》、高橋悠治的《慧眼》、Karlheinz Stockhausen的《Spiral》、中谷芙二子的《霧之雕塑》等。更重要的是,坂本龍一在「鋼鐵館」親身接觸了Baschet的聲音雕塑,對教授後來的創作產生深遠影響。 Baschet創作世上第一個音樂遊樂場? 鋼鐵館策展人武滿邀來Bernard和François Baschet這對法國兄弟參展,他們與助理兼雕塑家Alain Villeminot於萬博開幕前3個月於大製作了17件全新的聲音鋼材雕塑,每一件都以參與製作的日本工人命名。François Baschet稱之為「全球首座且規模最大的音樂遊樂場」,每件形狀各異,運用了聲學的設計原理,聲波透過板狀鋼片共振,無需電力驅動卻能產生與電子合成音效極為相似的聲響。 大阪萬博閉幕之後,這件大型Baschet聲音雕塑也相繼被拆掉了——部份存放在倉庫裡,部份則轉送至鍊鋼廠。至2009年,為紀念大阪萬

By 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