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交錯而成的澀谷PARCO 藝術家QUIST從森羅萬象下預言

四面交錯而成的澀谷PARCO 藝術家QUIST從森羅萬象下預言

文化滲入人心,也滲入血液,不知不覺影響人的作品風格,又改變對世界的看法;在「Shibukaru Matsuri」出展過的Quist曾覓,驀然回首才發覺一直躺在名為澀谷文化的海。

Quist初出茅盧時專為雜誌攝影,並不時舉辦個人相展及藝術展覽。在孤獨的創作過程,她也是到了瓶頸,所以在2011年嘗試投身電影行業,專拍攝影劇照攝及設計概念海報。直至2018年,由PARCO舉辦的文化活動「Shibukaru Matsuri」,她展出了名為《Village Vanguard》的立體裝置藝術。裝置為六角形,前後兩層布面印上各種奇怪的人。她說是為了表現他們在現實世界中,活於自己的空間,卻輕視了外在的險惡,而兩層的布面就是為了造成空間與自我的錯感。

2018年,Quist參加「Shibukaru Matsuri」時,展出了名為《Village Vanguard》的裝置藝術,從以前便有鮮明的風格。
2018年,Quist參加「Shibukaru Matsuri」時,展出了名為《Village Vanguard》的裝置藝術,從以前便有鮮明的風格。

在她身後的畫作《Bloody Pool》便是當時其中一面作品。「我參加『Shibukaru Matsuri』是種緣份。在承諾參加之前,自己已著手《Village Vanguard》。當我回看,發覺自己確實受澀谷文化所影響,因為《Bloody Pool》的兩個主角,其實是滲透了澀谷的暴走族印象,所以不論衣服或是造形都有相當強烈的風格。」她解釋:「作品是講述兩個自以為型格的人,可毫無恐懼,然而已深陷如曼陀羅的血腥命運。它像個預言,因為現在每分每秒都充斥不同陷阱,不少人也因財損失。」

作者已死,就如日本漫畫《二十世紀少年》一樣,書內書外都無意之間成了預言書;在森羅萬象的世界,事件易測,但人心永遠百變。在資訊爆發的年代,理論上應該更能分辨事物的真確,卻好像所有事反過來,就如疫情一樣,令她更懷念遊日滋味。

自小深受日本文化受薰陶,就如各八十後一樣,愛看木村拓哉,愛「Don’t worry, Be Happy」,常常遊歷日本,每次到東京都會往澀谷的十字街口走走,更必然地遊覽一次澀谷PARCO。「PARCO」一字其實取自於意大利文公園的意思,在日本全國有共十八間店,而澀谷PARCO於1973年開幕,五十年來都讓人們可以聚集在歡樂空間之中,見證著都市中的主流或次文化演變。

「日本文化有很多層面,八十後的我們會看到明亮的、也有踩界的,如暴走族的衣著及文化,駕著重機大吵大罵、又或者看蜷川實花及荒木經惟等攝影師、形形色色的電影等等。很多人會覺得這一切很誇張,雖然的確有不好的元素,我卻覺得非常有型,甚為喜歡。即使現在沒有沉浸其中,但這種文化及質感已『入骨』。」

世界各地常有人將這種低成本的製作放到網上。近年,香港也流行起散步學,目的地「無目的」,光是在都市中穿梭,這種無憂已叫人回味。「我以前會好奇,為甚麼有人喜歡看別人漫步的影片,沒有特別的聲音及事件。可是疫情期間,我終於明白。一打開電視,看著別人在澀谷遊走,單是環境聲、店面及人們的交錯,就已經令人懷念,忍不住看下去,想像自己去了澀谷PARCO。」她解釋:「以前的人是看著照片懷念,現在轉為透過影片,所以我自己也決定永遠帶相機,在澀谷拍下更多的片段。」

她說自己不幸之中大幸,雖然疫情後至今仍未重遊日本,但疫情前、2019年尾看到澀谷PARCO重新開幕的盛況。重新開張的澀谷PARCO主張「Fashion」、「Art & Culture」、「Entertainment」、「Food」四個概念,樓層並非按品牌類型而劃分,例如在B1樓層是以「CHAOS」為名,將各色彩鮮明的餐廳組成美食街,搭配GLLERY X BY PARCO及黑膠唱片店,以意想不到的手法結合美食與藝術空間。「就像其他香港人一樣,以前我會走馬看花,集中於購物消費,但現在澀谷PARCO藝術空間更多,並推廣一些新晉藝術家,可以協助他們展出作品,這個概念令我更加喜歡它。」

一身前衛黑色配搭的她,絲絲滲出澀谷型格文化,不認識的人會以為拒人千里,但事實上是一種沉穩。「年輕時,我被貼上『風格強烈』的標籤,所以不是所有商業工作都可接洽得到。後來打滾了一段長的日子才能慢慢有更多的工作。所以一個藝術與商業融合的空間相當重要。」一「疫」過後,每個人都被偷走了三年,也許忘記當中經過了甚麼事,卻各自有自己的得著。Quist學會了命理,也看到自己的方向。「自己近年想與更多年輕藝術家合作,為他們創造機會,若有類似澀谷PARCO的平台,便可以讓他們可以有更多人認識,盡早接觸到商業工作。若果社會要前進,便是由新血注入新的看法及創意,令藝術可不斷變化下去。」近年,Quist除了有為電影攝影及設計概念海報,更著手於在數碼化創作中變化,例如3D 動畫或NFT等。「若果能在澀谷PARCO展出,我希望作品是可以如澀谷十字路般四面交錯,將藝術、文化、商業及科技四者融合,日本的3D立體屏幕就是最佳例子,能夠有驚豔的視覺效果,又可以與不同動漫及品牌合作,成為新世代的藝術。」

SHIBUYA PARCO 澀谷PARCO

地址:東京都澀谷區宇田川町15-1
網址:https://shibuya.parco.jp/

Read more

為何日本時裝大師 會與「阿伯底衫」聯乘?

為何日本時裝大師 會與「阿伯底衫」聯乘?

近年,利工民吸引了許多不同品牌與單位要求合作。其中今年最矚目的就是與日本時裝大師山本耀司的聯乘企劃。這次合作採用了Yohji Yamamoto在2022年推出的副線Wildside,雙方團隊來回溝通、修改,籌備時間長達兩年。整個系列堅持香港製造,連包裝也參照利工民的傳統紙盒設計,展現出品牌的傳承與匠心。 逾百年工藝歷史 提起「香港製造」或「香港品牌」,不少人會想到利工民。這個品牌的故事可追溯至1923年,當時創辦人馮壽如在廣州開設了第一間針織廠,主要生產襪子。五年後,他們來到香港設廠,但翌年便遇上全球經濟大蕭條。當時香港的內衣產品全靠進口,為了開拓市場和增加收入,他們決定開始自行生產。 「老香港」的品牌代表 在60、70年代,香港很多勞動階層都會穿上又薄又爽的底衫作外衣,及後不少中年和長輩受港產片的影響,僅穿著白色底衫逛街,久而久之,大家看到白底衫,便自然想到「阿伯底衫」這個形象,驟眼看那些款式與利工民十分相似,加上利工民的廣告口號深入民心,所以便被視為「老香港」的代表。 祖傳「一條龍」式製作 利工民在香港歷年多次搬遷,現今位於荔枝角的廠房於2006年啟用。廠房分為上

By 占咪 Jimmy Lui
等足9年值得嗎?只為重遇無名路人

等足9年值得嗎?只為重遇無名路人

攝影界一度流行街拍,有日本雜誌近年更重拍20年前的街頭素人。相較之下,丹麥攝影師Peter Funch的《42nd and Vanderbilt》則近乎執念——不是回顧,而是持續觀察。從2007到2016年,每個工作天他也守候在同一個街角,以半長焦鏡頭拍下從Grand Central Station湧出的上班族。他辨認出當中的「常客」:有人每天喝杯冰咖啡,有人每天在同一垃圾桶旁徘徊。重複的日常,流露淡淡的詩意。 Peter Funch街頭觀察企劃:近10人一齊打呵欠? 在這個考驗耐性的實錄之前,Peter Funch早在2006年經已開始街頭觀察企劃《Babel Tales》。他拍攝了城市裡無數個瞬間,再把不同時間的路人拼合成一個不曾存在的「場景」。近10個人在同一條街上同時打呵欠、合上眼甚或拿著氣球。這種群像幻想,展現出他對時間與群體行為的敏銳觀察。 Peter Funch之都市人類學:重複的命運 Peter Funch於今年初將這兩個系列結集成《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攝影集,帶來全新的閱讀可能;最近,

By emily
廣告尋寶!坂本龍一曾出手製作手機鈴聲

廣告尋寶!坂本龍一曾出手製作手機鈴聲

坂本龍一不止為電影配樂,他自1977年參與「丸井のメガネ」眼鏡廣告配樂後,接連開始為廣告創作音樂,後來更走上幕前現身其中。最近日本舉辦為期8日的「虎之門廣告祭」,當中邀來與教授多番合作的音樂人蓮沼執太及前《WIRED》日本版總編輯若林恵一同細聽坂本龍一從未收錄發行的廣告音樂作品,只限一場。 坂本龍一の広告音楽 日期:10月18日 時間:16:00-17:00 地點:TOKYO NODE GALLERY STAGE 坂本龍一武士形象為出版社代言! 教授還未曾為《末代皇帝》電影配樂之前,已參與超過20個廣告項目。80年代初期,為新潮社的「新潮文庫之100冊」廣告創作配樂之餘,更現身成為代言主角。閱讀對他而言不止是消遣,更是滋養創作與思考的重要戴體,涉獵範圍橫跨文學、電影、音樂、哲學等多個領域。作為愛書之人,這次簡直是完美合作。 0:00 /0:29 1× 將亞洲推向世界 坂本龍一曾為國泰寫歌? 1994年,

By emily
FamilyMart襪遇勁敵?日本雜誌《日経TRENDY》 附錄MONO擦膠三色條紋襪 顏色似Fragment AJ1

FamilyMart襪遇勁敵?日本雜誌《日経TRENDY》 附錄MONO擦膠三色條紋襪 顏色似Fragment AJ1

在短短4年熱賣2,800萬對的FamilyMart襪子,在這月遇上勁敵,事關《日經TRENDY》雜誌11月號與日本文具Tombow(蜻蜓牌)的MONO擦膠聯手,推出藍、白、黑三色經典襪子,更找來擁有超過百年歷史的美國襪子品牌Renfro協力製作,抗菌防臭。其標誌性的色調與包裝造型,立即掀起網絡人氣熱話。 《日経TRENDY》×MONO擦膠襪 由美國百年襪子Renfro協力製作 抗菌防臭 這對MONO擦膠經典配色的襪子設計,由創立於1921年、擁有超過百年歷史的美國襪子品牌Renfro協力製作。襪子採用厚實耐穿的布料,具備抗菌防臭功能,兼具趣味與實用性。 襪子用上MONO擦膠經典 藍白黑三色條紋包裝設計 《日經TRENDY》雜誌展開全新企劃「熱門商品開發所」,與各種長青或話題品牌進行合作,為讀者帶來另類商品。第一彈便是與日本文具Tombow(蜻蜓牌)的MONO擦膠聯手,開發出結合品牌經典藍、白、黑三色條紋設計的襪子,作為《日經TRENDY》2025年11月號增刊的贈品。此襪子特別收納於如同真正MONO擦膠一般的「套式包裝」中,細節別具巧思。 日本百年文具品牌Tombow標

By 占咪 Jimmy L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