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恐怖:台灣靈異故事、猛鬼地點、 都市傳說

台式恐怖:台灣靈異故事、猛鬼地點、 都市傳說

靈異廢棄遊樂園 ENCORE GARDEN

如果談及台中人的集體回憶,自然會讓人聯想到台中亞哥花園(ENCORE GARDEN)。它曾是台中知名觀光景點,不但種有不同的花卉奇樹,而且當時開幕還有當地唯一的水舞秀及水幕電影,成為樂園的一大賣點。不但如此,亞哥花園也是台灣經典綜藝節目《百戰百勝》拍攝的地點,而且它亦打開了台中遊樂園夜間開放的先例,因此成功吸引大批的遊客。台中亞哥花園於1981年開幕,曾經是台中最受歡迎的樂園,每年幾乎有一百萬人次以上的遊客,全年營運收入高達三億多元新台幣,然而在在1996年因投資失利而虧損近三千八百萬,加上在1999年台灣發生最嚴重的九二一地震後,除了令台中的經濟一度受挫,同時導致亞哥花園的遊客大幅減少,樂園自此變得冷清。

直至2001年,一輛通往亞哥花園的遊覽車發生嚴重車禍,該車輛因下坡時車速過快,加上煞車失靈與另一輛上山中的遊覽車對撞,結果造成四人死亡和四十五人重傷的意外。此事發生後令亞哥花園的遊客人數再度大減,而且經常傳出可怕的靈異事件,樂園終在2008年宣佈關閉,亞哥花園亦由昔日充滿歡樂和回憶的快樂地淪為廢墟,只剩下雜草和破碎的桌椅、日久失修的旋轉木馬和飛天椅,還有可怕的川劇臉譜面具,因此吸引不少大膽的人前往探險,而且屢次傳出邪靈之說,更被英國記者評選為全球最恐怖的廢棄遊樂園之一。

紅衣小女孩

PHOTO COURTESY OF CAVEMAN@WALLPAPERCAVE.COM、臺灣妖怪圖鑑、CHI-CHUN LU@ARTSTATION.COM

台灣民間都市傳說中最常被提及的相信非「魔神仔」與「紅衣小女孩」莫屬,2015及2017年的台灣電影《紅衣小女孩》與續集《紅衣小女孩2》無疑是這都市傳說近年再被炒熱的主因,然而「紅衣小女孩」這個轟動台灣的傳說其實早於1998年出現,該年GTV電視台的靈異節目《神出鬼沒》公開播放了一段由觀眾提供的靈異影片,影片以V8攝影機拍下一個家庭於該年3月1日在北屯區大坑風景區郊遊時的畫面,卻發覺於登山隊後方有一名身穿紅衣的小女孩,但臉容卻十分蒼老,而其後參與郊遊的其中一人隨即病死,觸發了台灣民眾一陣恐慌,不少人都相信這名「紅衣小女孩」實為靈異山魅。同時不少民俗學研究者都指出「紅衣小女孩」極有可能是另一都市傳說「魔神仔」的其中一種化身。

魔神仔

PHOTO COURTESY OF CAVEMAN@WALLPAPERCAVE.COM、臺灣妖怪圖鑑、CHI-CHUN LU@ARTSTATION.COM

「魔神仔」的傳說於台灣與福建(當地稱作「無神阿鬼」)、尤其山村地帶中廣泛流傳,可說是出沒於台灣山澤間最有名的精怪。據一般描述普遍指出「魔神仔」個性比較調皮,身材矮小(也有另一說法流傳「魔神仔」身型巨大)但動作敏捷,有迷惑人心智與轉換外形的能力,也有不少人認為「紅衣小女孩」與另一台灣民間傳說「玉山小飛俠」均同為「魔神仔」的化身。「魔神仔」特別喜愛戲弄和拐走小童與老年人,跟日本的神隱傳說有著不少共通之處。時至今日台灣仍然不時有懷疑被「魔神仔」於山林間擄走的傳聞,例如2012年2月12日花蓮富里四十七歲黃姓婦人進入山區巡察箭筍生長情形後失蹤多日,懷疑是「魔神仔」所為後於18日按傳統放鞭炮驅魔,19日下午成功尋獲黃婦但對多日迷失印象模糊;2014年6月行動不便的八十歲婆婆彭吳允水跟旅行團到花蓮縣林田山後離奇失蹤,查閱CCTV畫面後發現婆婆突然健步如飛轉往山區產業道路失蹤,五天後於離失蹤最後位置約三公里外被尋獲,自稱被紅衣女帶走,夜晚更有一對老夫妻會陪她談天解悶⋯⋯

人面魚

PHOTO COURTESY OF CAVEMAN@WALLPAPERCAVE.COM、臺灣妖怪圖鑑、CHI-CHUN LU@ARTSTATION.COM

2017年電影《紅衣小女孩2》上映後片商再於2018了帶來了由徐若瑄領銜主演的《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定位為首集《紅衣小女孩》的前傳,但就帶出了台灣另一家傳戶曉的山野傳說「人面魚」。相傳「人面魚」之說始於1994年,內容大概是一群人到溪邊釣魚,當中有人釣到了一條巨大吳郭魚,眾人立刻將其烹食。 正當大家吃得興高采烈,忽然聽見吳郭魚開口以台語問:「魚肉好吃否?」那一把本應屬於老婆婆的聲音加上魚身上還同時浮現一名老婆婆的臉,嚇得其中數人當場嘔吐,隔天釣起吳郭魚那人就在睡夢中死去。其中一人當場拿相機將魚拍了下來,這張照片後來相繼登上台灣報章與靈異節目,成為台灣知名民間傳說,亦有指出「人面魚」一說實際上是由另一台灣傳說「蘭潭魚精」演變而來。

Read more

完美主義最高境界!每隻手鐲也是人手完成?

完美主義最高境界!每隻手鐲也是人手完成?

Perlée金質圓珠是Van Cleef & Arpels完美主義的最高境界,不同款式的圓珠尺寸也不一樣,如Pearls of Gold手鐲每顆只有3.5毫米。除了要達到精準的尺寸,工匠更需要利用特定的工具和力度反覆打磨,直至呈現出如鏡面般的光澤,完美反射光線。若有鑲嵌寶石的款式,更要確保其顏色、淨度、大小一致。就連搭扣的選材亦相當講究,因黃金硬度不及玫瑰金及白金,所以隱藏在黃金手鐲內的搭扣均以白金為材。 0:00 /1:06 1× 四葉草系列的神級工藝揭秘 或許你不知道,Van Cleef & Arpels經典的Alhambra四葉草系列,設計邊緣上那些圓珠粒就是運用了Perlée系列的金珠製作技巧。換句話說,沒有Perleé的精湛技藝早在1968年經已面世。Perlée不僅是一個獨立的珠寶系列,更是世家工藝的「秘密武器」。不要少看這些小圓珠,其製作工序極為繁複。由純金熔化拉成極細的金線,精準切割後再高溫熔化成完美的球狀,每一步都是考驗工匠的技藝。 要幾多個四葉草圖案? 喜歡四葉草設

By emily
Art Deco風潮Come Back?

Art Deco風潮Come Back?

1920年代盛行的Art Deco美學回歸?著重幾何對稱的奢華風潮從空間設計延伸至時尚界,帶有裝飾藝術色彩的服飾及珠寶再度成為焦點。Van Cleef & Arpels以金質圓珠為主要設計元素的Perlée系列,既呼應Art Deco的幾何美感,亦能低調展現優雅品味,完美融入Gen Z偏愛的Quiet Luxury穿搭風格。 Perlée之名藏玄機? Perlée一詞源自於法語,貼切展現出其精緻打磨的金質圓珠設計精髓。系列雖在2008年才正式登場,可是Van Cleef & Arpels早在20年代便在其珠寶創作中融入金質圓珠元素,作為邊緣裝飾或設計主題。金質圓珠以規律的間隔排列,構成一種視覺上的韻律感,散發出簡潔的魅力。隨著金質圓珠工藝愈來愈受大眾喜愛,才發展成一個獨立系列。 超級百搭!Perlée夢幻疊戴術 Art Deco與Quiet Luxury只是穿搭的基礙,學懂搭襯出自己的風格才是重點。線條簡潔俐落的Perlée,便能為造型提供各種Layering的可能。疊戴不同粗幼度的手鐲,便可營造出豐富的層次感;佩戴不同長度的項鍊,更可突出頸部線條;甚或與世家其他系列如Al

By emily
時尚界最「熊」,你認得哪些?

時尚界最「熊」,你認得哪些?

The North Face與Aimé Leon Dore的聯名有熊公仔;Polo Bear最近於YouTube都有宣傳短片,熊仔於服裝、潮流界一直為不同品牌擔當吉祥物的重要角色。大家心目中又有沒有一些經典的熊Icon呢? Aimé Leon Dore聯名見「熊」-The Nuptse Bear 今個月The North Face與當紅的Aimé Leon Dore首次展開聯名。焦點除了用上Casentino羊毛充填的Nuptse Jacket、以舊式消防員外套為靈感的Firefighter Jacket之外,造型照當中,還出現了一隻熊公仔! 其實The North Face的吉祥物熊仔都有名字,牠叫做「The Nuptse Bear」。The Nuptse Bear是2022年期間,The North Face為慶祝羽絨Nuptse Jacket面世30周年而推出的紀念吉祥物,其實就是一隻穿上Nuptse Jacket的小啡熊。至於為何是熊公仔?概念是源自80年代品牌贊助的登山家Mark Twight。據知他當年登山都會攜同一隻名為「Hermes」的小熊公仔,

By 鬼
被建築事業耽誤的藝術家?

被建築事業耽誤的藝術家?

「我從不會不帶一張紙就離開家門,我甚至把放在外套口袋裡那些小紙稱為『Pocket Papers』。」意大利建築師Michele De Lucchi將一張普通不過的A4紙一分成四,就成了他的日常必備物。「假如我有一個想法,便必須把它寫在紙上,最好是用削尖的8B鉛筆。」縱使現在可以運用科技輔助,可是他仍相當享受執筆寫畫自己的靈感火花。這個夏天他更以「Friday afternoons in summer」之名,每星期跟大家分享自己手繪的創意哲學。 每星期上一堂Michele De Lucchi創意哲學課 Michele De Lucchi分享的手繪並非建築或設計草圖,而是一些個人的思考或創意想法。以自己為主角——鬍子加上圓框眼鏡的模樣,再加上簡單句子,他形容為「圖文並茂的箴言」。表達形式有如英國藝術家David Shrigley的作品,只是少了諷刺意味,反增添了哲學意識。「我想每天都拿著鉛筆。」喜歡繪畫的他更曾言繪畫是讓Michele De Lucchi決定成為建築師的主要原因,大概他是被設計事業耽誤的畫家? 「大腦與作品之間最短的路程來自於手。」- Michele De Lucc

By 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