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摩美術大學 設計大師搖籃

多摩美術大學 設計大師搖籃

多摩美術大學,簡稱「多摩美」,一直被外界譽為是最「有錢」的私立設計學校。本校設於東京世田谷,同時八王子亦設有分校。創校90年來,不但培育過多位設計大師,其美輪美奐的校舍更是冠絕東京美術大學的「御三家」(多摩美之外還包括東京藝術大學以及武藏野美術大學),尤其位於八王子的多摩美術大學圖書館,更是聘請了日本建築大師兼大學客席教授-伊東豐雄設計,以幾何營造森林、洞穴般的閱讀空間,自2007年落成以來,就一直成為學校最標誌性的地標。

自由,為創校宗旨

多摩美術大學於1935年成立之初本為多摩帝國美術學校,並由日本現代平面設計先驅-杉浦非水出任首任校長。杉浦先生不但為學校奠定現代設計的教育基礎;對於「Liberal Arts」的實踐,更成就大學崇尚「自由與意力」(Freedom & Will)的校訓。而大學所推行的「Project Base Learning」學習模式,就容許同學不分學科參與不同專業領域之設計項目,高度自由於是成為了院校教學的最大特色。

多摩美術大學的首任校長-杉浦非水

「酒店級」學生宿舍-Tamabi Olive Dorm

多摩美術大學圖書館以外,2020年落成、於2021年開始運作的女子學生宿舍-Tamabi Olive Dorm,亦是近年大學觸目焦點。由校內環境設計科教授田淵諭主理,宿舍以兩個半圓交錯組合而成,並利用中空中庭為室內採光。不但提供一人一房的住宿環境,每個房間更備有獨立套廁。不過宿生每個月就需要繳交160,000円租金、全年管理費174,000円、還有按金以及Wi-Fi等都要額外收費,成本頗高昂。

0:00
/3:07

多摩美術大學出生之著名設計師

大家對多摩美術大學的名字或者從不陌生,畢竟院校多年來的確為日本培育出多位知名設計代表。時裝界有Issey Miyake的創辦人三宅一生、三原康裕。產品設計大師深澤直人;奠定UNIQLO品牌形象的佐藤可士和;《POPEYE》、《an‧an》封面設計師新谷雅弘以至攝影師蜷川實花等,均是多摩美的著名校友。

多摩美、武藏野,本是同根生的死對頭

國立的東京藝術大學一直為日本人心目中設計大學之首,其次就是由「東五美」(多摩美之外,又有武藏野美術大學、女子美術大學東京造型大學以及日本大學藝術部)爭奪第二、三之位。尤其以多摩美與武藏野更是多年的勁敵,組成東京美術大學「御三家」。其實早於1929年,兩所學府原本一同隸屬帝國美術學校,後因1935年一場學校騷動,才導致學校分裂出世田谷區的多摩帝國美術學校,即今天的多摩美術大學。

首年學費200萬日圓,入學要有財力

作為一所私立大學,入學資格當然都講「錢」。四年制課程海外生需要有高中學歷、考取日本留學試驗或日本語言能力試驗合格基本成績以外,甫入學就需要繳交230,000円入學金、30,000円校友會費,再包括學費、設施費、實習費諸如此類,首年就需要預備約2,000,000円(約HKD100,774,視乎學科會有所分別),如果需要申請宿舍,費用當然又另計…… 想要有優美學習環境,的確要付出代價。

Read more

香港五金店引入Red Wing曾開倉減價$500!木村拓哉將美國工作鞋起死回生 日本90年代炒價曾達12萬日元 鞋底易蝕是刻意設計?

香港五金店引入Red Wing曾開倉減價$500!木村拓哉將美國工作鞋起死回生 日本90年代炒價曾達12萬日元 鞋底易蝕是刻意設計?

Red Wing曾經是香港人甚至是整個亞洲人人要有的鞋,90年代最高峰曾達十二萬日元一對。香港最初由五金店老闆引入,但曾經試過要減價至幾百元賣出,但木村拓哉效應下,在Red Wing開倉當日大排長龍。由工作鞋變成潮流名物,是如何做得到? 為城鎮而設的工作鞋 十九世紀,歐洲人開始陸續移民到Red Wing定居。之前,這裡是由一位名叫RED WING的印弟安酋長統治。Charles H. Beckman在17歲時便由德國移民來到美國Red Wing市,找到了一份在皮革廠的工作,開啟了他對造鞋的興趣。 1905年,Beckman與14位志同道合的投資者創立Red Wing Shoe Company,及後在1914年交SWEASY家族所擁有,慢慢發展不同鞋款,為工作而穿著,如型號101是專為郵差而設。 50年代奠定經典橡膠底 RED WING SHOES於50年代初推出狩獵靴系列#877 「Irish Setter」,特點是平底橡膠製鞋底,墊底緩衝功能極高。這有助獵人行走時減低聲音、在泥沼地帶行走時減低入泥,令狩獵更成功,當其時只有RED WING SHOES把這種鞋底用於男裝鞋

By MiLK Digital
100%真材實料!Apple TV全新視覺解密

100%真材實料!Apple TV全新視覺解密

日前Apple正式將串流服務由Apple TV+更名為Apple TV,而這並非單單去掉「+」號,更重新製作一套全新視覺識別系統,當中包括片頭的5秒鐘動畫。最令人驚訝的這並非數碼特效的技術,而是以最原始的拍攝手法:以實體玻璃字母及攝影機拍攝出來;再找來Billie Eilish哥哥製作品牌聲效,務求與Netflix那段開場同樣入心。 0:00 /0:32 1× Apple拒絕走捷徑!實拍美學 揭頁式的彩虹漸變色調,其實只是一塊透明玻璃標誌轉移變化的效果。這次製作完全捨棄電腦特效,反而運用巨形玻璃切割而成的Apple TV標誌、實體燈光和移動攝影機在攝影棚內由英國製作公司Optical Arts逐格拍攝。 Apple在AI主導的年代仍選擇以最傳統的方式呈現品牌核心價值,展現出他們對創意與工藝美學的堅持。 0:00 /0:12 1× Apple背後的秘密武器? 這次企劃由Apple與長期合作的創意廣告團隊TB

By emily
神秘攝影集展出!香港文字塗鴉記錄

神秘攝影集展出!香港文字塗鴉記錄

溫馨提示,這是一本無法單憑肉眼閱讀得到的攝影集。當中收錄了一系列香港街頭文字塗鴉的照片,卻被模擬油漆掩蓋塗鴉的效果遮掩了文字部份,留下的只有一片孤寂的城市風景。這是本地藝術家林妙玲自2023年開始持續創作至今的作品《碎碎念》,將於香港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Microwave)中「閱讀」得到 Microwave International New Media Arts Festival 日期:11月7至16日 時間:12:00-20:00 地點:香港大會堂展覽廳 城市考古!「閱讀」隱藏絮語 這種處理方式模仿了現實中政府以油漆遮蓋塗鴉的行為,此舉有意無意令被遮掩的痕跡更加顯眼。藝術家於照片上採用了特殊墨水作為「油漆」,觀眾需透過光學裝置才能閱讀得到背後隱藏的訊息。這個閱讀過程滿有儀式感,如「通靈」一般讓觀眾成為城市記憶的考古學家。 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曾經短暫存在於街頭巷尾的塗鴉,在這本攝影集裡獲得重生的機會。個人告白、內心掙扎、安慰與支持等字句如同城市的自言自語,勾勒出香港人細微而私密的情感地景。作品來得直接,很純粹地探問藝術如何保存即將消失的城市記憶、成為抵抗遺忘的力量?

By emily
影后再踏台板!入場價僅HK$150

影后再踏台板!入場價僅HK$150

劇壇大事!近日倫敦Royal Court Theatre宣佈Tilda Swinton將於明年9月重返舞台,再度飾演讓她事業起飛的獨腳戲《Man to Man》。這將會是這位奧斯卡影后睽違30多年後的首次舞台演出,今番與她80年代年的演出應該會很不一樣。票價定為15至74.50英鎊,不到$1,000港元便可親眼見證這個重拾初心的難得時刻,相當值得。 0:00 /1:11 1× Tilda Swinton再度偽裝! 怎樣的劇本令影后願意在30多年後重演?德國劇作家Manfred Karge於1982年編寫的劇作,以真實事件為藍本。二戰期間,一位東德女子Ella Gericke在丈夫Max去世後,為了保住丈夫薪水不錯的起重機操作員工作而決定偽裝成他,穿上丈夫的褲子以男性身份生活與工作。這個決定原本只是為了生存,卻演變成一場橫跨50年歷經戰爭以至戰後重建的身份挑戰。 Tilda Swinton 27歲突破:雌雄同體美學 導演Stephen Unwin早在1986年讀完《Man to Man》的劇

By 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