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街頭藝術之社會實驗

一場街頭藝術之社會實驗

明目張膽的偷狼事件 是Banksy精心安排?

近日,倫敦各地接連出現來自著名英國街頭藝術家 @banksy 的新作,迅速成為了城中熱話。由第一天一隻危立在Kew Bridge的山羊開始(已被封存保護),到第二天位於Chelsea窗上兩隻遙望的大象,再到第三天在Brick Lane鐵路橋上掛著三隻猴子,這些作品逐日出現。當中第四天最為轟動,因為在Peckham一隻畫在衛星碟型天線上咆哮的狼竟然在眾目睽睽之下被火速偷去。接下來第五天,是兩隻在Walthamstow一間炸魚薯條店外正在吃魚的塘鵝,第六天則有一隻畫在Cricklewood一塊舊廣告牌上的正在伸懶腰的野貓(數小時後被拆去)。第七天倫敦市中心City of London金融區,一個警察崗亭被變成魚缸,裡面充滿食人鯧(已被移去)。第八天的作品於Charlton有一隻趴在一輛廢車上的犀牛(車子隨後被移去)。在我撰寫此文當日,倫敦動物園門外出現了一隻大猩猩,正在嘗試釋放其他動物,這是第九天的作品。目前尚未清楚這個以動物為主題的系列會於何時結束?亦不知道這些作品會有什麼下場?但毫無疑問的是,每一件作品都已成為新聞焦點。

一場考驗人類本性的社會實驗!

目前尚未清楚這個以動物為主題的系列會於何時結束?亦不知道這些作品會有甚麼下場?

Banksy深知他的作品可能會被人拆除或偷走,進而進入藝術市場牟利。這種現象已成為他作品的一部份,揭示了人類的貪婪與自私。每次他的作品現身,就如同一次社會實驗。

每天有數萬人踏過的藝術品?

有些街頭藝術確實喧鬧,經常以高姿態去吸引眾人眼球。轉往另一邊廂,也有人無聲無息,默默地在街頭持續創作。不知你有沒有留意到,位於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對開那條每天有數萬人經過的千禧橋(Millennium Bridge)上,竟然隱藏著大量微型畫作?

這些作品極度細小,很難被來去匆匆的人們發現,因為它們極度細小,那是一幅又一幅畫在香口膠漬上的作品,出自英國街頭藝術家班·威爾遜(Ben Wilson)之手,他亦因此獲得了「香口膠人」(Chewing Gum Man)的稱號。Ben Wilson從2004年開始這種非傳統的藝術形式,將街道上的香口膠漬變為色彩繽紛的小型藝術。他在千禧橋上創作了數百幅迷你畫作,從抽象設計到人物、動物和世界各地不同的場景,應有盡有,你甚至會發現以香港為題材的作品!

Ben Wilson的藝術既是一種創作,也是一種關於城市廢棄物和公共空間的聲明。香口膠漬原為令人討厭,被視為垃圾的城市污漬,而他卻將其化為創作的機會。他的作品不僅美化了公共空間,也挑戰了傳統藝術的概念,因為他的畫布正是一向被人視為垃圾的東西。

微小的香口膠藝術宣言

在殿堂級的泰特現代美術館前,這些微小的藝術品顯得尤其有趣。它們不屬於任何藝術市場,也沒有藝術金字塔頂的光環。Ben Wilson只是靜靜地伏在橋上作畫,日復一日,並持之以恆。即使早前部分作品因為倫敦清潔隊的例行清潔而被洗去,他仍然繼續創作。每次踏在千禧橋上,我都會因這些微小而美麗的作品而會心微笑。有次甚至有幸偶遇本尊,並告訴他我非常喜愛他的作品。他的創作為千禧橋注入了生命力,因為這些畫作會不斷更替,一期一會。它彷彿用以告訴繁忙的城市人,叫他們嘗試停下腳步去多一點細看身邊的事物。原來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趣的東西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沒有發現。

無論是「香口膠人」Ben Wilson的作品還是Banksy的創作,它們都是與周邊環境緊密相連的「Site-specific Art」,其所在地及周邊的細節,都是作品的重要部份。當這些作品被移至其他地方,作品的內容與脈絡便會隨之消失,變得毫無意義,剩下的只是一張「Banksy的作品」。Banksy自然深知他的作品很大機會會拆除甚至偷走,繼而進入藝術市場銷售牟利。這種現象現已成為他的作品的一部分,好像要揭示人類的貪婪與自私,每次他的作品現身,就如同一次社會實驗。

如果你對攝影運鏡稍有了解,你或許會注意到那次在Peckham明目張膽的偷狼事件,全程竟以手持攝影的方式近距離拍攝下來。有人猜測這是Banksy精心安排的setup,目前尚無法確定真相。

____________________
Rachel IP 葉曉燕
視覺藝術家、藝術教育工作者、策展人、藝術專欄作者。以攝影研究及藝術史為主。在大學任教十年,現居倫敦,繼續在網上推廣藝術教育。

Read more

Nike×Hyperice Hyperboot - Nike為運動員設計了甚麼黑科技?

Nike×Hyperice Hyperboot - Nike為運動員設計了甚麼黑科技?

Nike球鞋注入熱療與按摩功能?! 由Nike與Hyperice合製的Hyperboot球鞋採用雙氣囊系統,提供順序壓縮模式,結合高效的加熱元件,均勻分佈熱量至鞋面。這創新設計來自於Hyperice的Normatec系列和HyperHeat技術,旨在深入腳和腳踝的肌肉,幫助運動員提升移動能力、表現和恢復。Nike與Hyperice一直以幫助運動員的創新聞名,設計Hyperboot作為熱療和氣壓按摩工具,致力協助運動員靈活滿足熱身和恢復需求,無需限制於特定姿勢。 Hyperboot是如何操作? Nike×Hyperice Hyperboot這款創新球鞋旨在幫助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發揮最佳表現。運動員只需按一下按鈕,便可輕鬆同步鞋子內的電池組,並選擇3種不同的壓縮和熱度等級。此外,運動員還可以連接Hyperice應用程式,進一步個性化使用體驗。 0:00 /0:22 1× Hyperice是甚麼? 由Anthony Katz於2010年創立專注於運動康復和提升運動機能的品牌Hyperice,

By 占咪 Jimmy Lui
公路跑鞋造就「Fastcore」? 鬥快、更要鬥時尚

公路跑鞋造就「Fastcore」? 鬥快、更要鬥時尚

將公路跑鞋的追求速度的競速文化融入時裝美學,adidas ADIZERO EVO SL不但成為入門級公路跑鞋的首選;設計近年更成功擄獲一眾時裝人芳心,與Clean Fit等簡約造型拼湊出一股「Fastcore」的配搭新潮流,讓專業功能鞋履在流行文化之中都可以爭一席位。 www.adidas.com.hk Fastcore入門跑鞋代表-ADIZERO EVO SL 去年Pharrell Williams擔任奧運聖火火炬手期間,就穿上adidas ADIZERO的ADIOS PRO EVO 1,旋即成為媒體焦點。而貴為入門級公路跑鞋的EVO SL,賽車風格美學不但承繼了前者的「快文化」理念;其輕量、穩定性的功能設計,讓EVO SL不但能夠應付日常訓練,同時亦可以擔當時尚鞋款角色,成為Sporty Chic造型的最佳選擇。 Fastcore,為造型注入「速度感」 Pharrell Williams等頂尖名人將ADIZERO跑鞋設計引領到時尚殿堂,追求速度之功能鞋履設計於是備受時裝人注目。當中,主打簡約基調、寬鬆版型之Clean Fit風格與科技跑鞋尤其匹配,從而成就出近年新冒起

By MiLK Digital
Offgod:Tate闖入電競界?親身解說與滙豐One聯乘新作

Offgod:Tate闖入電競界?親身解說與滙豐One聯乘新作

獲村上隆、Pharrell Williams等殿堂級人物高度肯定的本地藝術單位Offgod:Tate(由Andrew Mok及Tate Mok兩兄弟組成),雖則是近代的藝術新星,但已先後與多個國際品牌合作,更引領耳機立體配飾潮流,才華備受注目。最近二人獲滙豐One邀請合作,以電競文化元素設計出一系列時尚聯乘單品,其中3D耳機雕塑更首次以獨立式設計示人。開售之前,我們請來Offgod:Tate親身解構創作背後的概念及如何運用自己的創意結合電競與時尚元素。 Offgod:Tate為何闖入電競界? 過去幾年電競文化已發展得相當成熟,有調查顯示觀看電競比賽的人數比NBA的還要多,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更在早前公佈將於2027年舉行首屆電競奧運。 即將舉行的ComplexCon香港也相當重視電競文化,與滙豐One聯手帶來亞洲首個Esports Zone,並邀來韓國電競戰隊Gen.G現身進行表演賽。要知道去年Gen.G在英雄聯盟世界大賽的準決賽吸引近500萬人觀看,打破電競史的觀看紀錄。更令人驚喜的是滙豐One與本地藝術單位Offgod:Tate合作推出限量聯乘單品,將電競變得時尚。若有留意

By emily
突如其來的Carhartt Boom熱潮 造就“Vintage Carhartt"工裝如今更加搶手?

突如其來的Carhartt Boom熱潮 造就“Vintage Carhartt"工裝如今更加搶手?

有云風水輪流轉,昔日古著店無人問津的美版Carhartt工裝,近年卻成為了熱門的潮流單品;大家最為追捧的,甚至是那些留有歲月痕跡的中古貨色!造就中古品的定價與新品不相伯仲、甚至有機會高於新品價錢。從中更加鼓勵了炒家四出從工人手中搜購Carhartt外套作轉賣用途。 「美版」Carhartt工裝風頭蓋過Carhartt WIP? 被外國媒體稱之為「Carhartt Boom」,是近年潮流界冒起的一個新現象。在「90s復古」、「Barnfit」、「Hip-hop」等多種流行元素的夾擊之下,造就了Carhartt突如其來的大流行,不過大眾所追捧的竟不是Carhartt WIP的街頭時裝系列;而是專門製作紮紮實實工裝的「美版」Carhartt。尤其Detroit Jacket、Michigan Coat、Active Jacket等Duck Cloth製作的厚重設計,更是變得炙手可熱。 100美元收購二手Carhartt外套獲利 早前,美國一位從事二手服裝買賣的IG用家(@quintagevintage)發佈了好幾條短片,紀錄了自己走訪多家The Home Depot等建材專門店,

By 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