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香港|《九龍城寨》漫畫家Pen So眼中的深水埗、北角、南山邨
◎text_emily |
蘇頌文(Pen So)是一位勤力的漫畫家,每隔幾天便會看到他在社交平台上載畫作,不少是對當下的回應,而當中佔大半也跟香港相關。回首Pen So這些年來的創作,事實上百份之九十九點九也與香港緊扣相連。從早在2015年舉行的個展「本土回憶」,到2016年推出的首部個人繪本《香港災難》、2017年的《九龍城寨場景故事畫集—浪漫大逃亡》、2019年的《禁靈書》、2021年的《災難之後》及至今年出版的《回憶見》,無不以香港為設定背景。在Pen So的作品中,崩壞殘缺或是壯麗優雅,均是香港無可取代的美麗景緻。

回憶中的香港風物誌
開版頁為《回憶見》的第一幅畫作,女生那把長髮套放了香港車來車往的街道風景,配以《傾城》的歌詞說起網絡創作歌手李蜜兒的故事。早陣子在香港藝術中心看過原畫,墨水與空白之間擠擁著澎湃的情感,很是震撼。Pen So坦承單純繪畫香港景物早已滿足不到他,由此推進一步,希望用景來說故事,因此有了《香港災難》及跟余兒合作的《九龍城寨》。
隨之為了能夠擔得起「漫畫家」這個名銜,他決定畫長篇漫畫。「碰巧當時香港不少舊建築要拆卸加上不同文化的衝擊下,變化真的好大,我覺得是實行製作一本集體回憶故事書的契機—以香港景物說故事。」《回憶見》的大綱早於2018年寫好,還動筆畫了幾頁,可是一切不似預期,遇上其他企劃項目而不得不暫且擱置。
Pen So筆下美好的香港城市風景
隨後Pen So決定重啟《回憶見》這部作品,「但這幾年來世界轉變甚大,我遇上了不同的人、處境和心態也改變了,不得不重新修訂故事,然後拼命地繪畫。」一書兩冊,一本是以敍事角度談蜜兒離家出走三年後被發現暈倒街上的漫畫作品,另一本則是暈倒的蜜兒手執那本畫簿,先以局外人的身份去讀再代入角色細意欣賞。畫中畫。尖沙咀半島酒店、油麻地美都餐室的轉角位置、被斬與重生的西環石牆樹、灣仔街角樓、石硤尾南山邨、深水埗雷生春、北角皇都戲院、北角電車總站等,風景裡沒有有人影,卻處處讓人憶起自己的身影。有幾多個深夜幾多個清晨,你我曾在這個城市裡經驗最美好的時光。每道香港獨有的風景,因為自身的回憶而變得美好。




深水埗雷生春(左上);北角電車總站(右上);石硤尾南山邨(左下);灣仔街角樓(右下)
Pen So筆下那些熟悉的香港故事
自從在比利時參展以後,他洞悉不需跟隨市場目光而創作,明白即使一直以香港為題材也能獲得歐洲人認同,「這鞏固了我堅持畫好香港的想法。」就這樣他留在城市裡一邊經歷一邊作畫,藉由畫筆讓我們在城市裡漫遊。
他曾在訪問中笑言自己很喜歡吃叉燒飯,若離開了便不可再嚐到這種讓他安心的滋味。「只有在香港的生活才是我最熟悉的,就連我的創作方向及想法均以『香港』為重心,所以我想繼續留在這裡,寫我想寫的故事。」他怕自己離開後心態會有所改變,致使作品難以令香港人有所共鳴。
黑白之下似乎客觀得不帶一絲情緒,卻讓我們憶起自己在那裡笑過哭過的每個片刻、那些日常的縫隙與生活碎片。畫面之所以觸動,只因它記下了屬於我們的故事。「回憶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它活在過去,存於現在,卻能影響未來。」聽著《First Love》回味這番話,別有滋味。

Pen So認為在香港的生活才是最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