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易搭配的一次!Paul Smith × Artek家品系列

最易搭配的一次!Paul Smith × Artek家品系列

最近芬蘭家具品牌Artek與英國傳奇設計師Paul Smith宣佈合作,以「Artek Reimagined by Paul Smith」之名將兩大品牌的招牌元素化成最夢幻的家具,預定於9月12日正式於Paul Smith官網及指定實體店上架。

Paul Smith一直迷戀Artek創始人Aino及Alvar Aalto的設計,今番將重新詮釋Stool 60、Screen 100及Coat Rack 109這3件經典作品。相對過往Paul Smith的聯乘家品,這次的選色沈實低調得多(撇除椅子底部的彩藍色),更容易配搭家居氛圍。

世上最想擁有的圓櫈  Stool 60

1933年的設計,運用曲木技術製作出3隻椅腳。設計簡潔,一直持續生產至今,無論材質還是外形上幾乎也沒有任何變化。今番椅底抹上Paul Smith在西裝中選用的彩藍,3隻椅腳則分別綴以微妙變化的木調顏色。

木色變奏可以這樣自然! Screen 100

1936年的設計,由垂直的松木條製成,可以隨意捲起展開。新作以Artek的2款飾面加上Paul Smith選用的3隻色調,搭配出如自然排列出來的漸變木色。驟眼看似是由不同木材拼合出來,將人工添加的味道減到最低。

想起火車上的行李架嗎?Coat Rack 109

1936年的設計,為Artek的復刻之作。以蒸氣火車上的行李架為概念,4條方形木柱加1條圓木柱組搭成平面放置物品。兩旁的三角形組件也用於Alvar Aalto其他設計,如Umbrella Stand 115、Wall Shelf 112等。

招牌條紋靈感源於踩單車?

顏色條紋就如同Paul Smith的代名詞,那是怎樣出現的呢?

Paul Smith年輕時的世界只有單車,一心以專業單車選手為目標。可是17歲那年一場單車意外令他住院半年,促使他重新考慮自己的去向。投身時裝世界後,無疑仍深受到單車美學影響,尤其顏色鮮豔的單車衣飾。他以繞線的技巧將不同顏色的縫紉線做成一系列條紋,那40種不同顏色組成的條紋就此成了他的標記。

「顏色是立體的,因此通過手工(繞線)創作的條紋,你可以看到最鮮豔的顏色。」Paul Smith

Read more

32歲坂本龍一紀錄片《Tokyo Melody東京旋律》

32歲坂本龍一紀錄片《Tokyo Melody東京旋律》

《坂本龍一:東京旋律》(Tokyo Melody)由美國視覺藝術家Elizabeth Lennard執導,用了7天時間,為當時32歲的教授拍下這齣紀錄片。Sakamoto正值盛世芳華, 早已打入國際,《Tokyo Melody》亦瞄向世界市場,電影配樂技驚四座,才華橫溢+靚仔有型,《東京旋律》中的坂本龍一,絕對可以用「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來形容。今年適逢本紀錄片誕生40週年,4K版本亦在香港上映,放映場次不多,但場埸爆滿,大家要把握入場機會。 1986年·香港曾經限定放映 今天《坂本龍一:東京旋律》在香港上映成功,其實早在39年前,此片便曾在香港放映兩場,而且當年亦是一票難求。據樂評人Nostalgia憶述,《Tokyo Melody》在1986年「第十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首映,當時本片中文名只叫作《坂本龍一》。而由於影片長度太短關係(片長62分鐘),主辦單位便將德國舞蹈家翩娜·包殊的紀錄片合併播放。 絕對珍貴·即場彈奏《

By chung
為何這位日本銀髮族被視為Amekaji文化代表?

為何這位日本銀髮族被視為Amekaji文化代表?

日本的時裝產業相當多元化,除了香港人熟悉的高端時裝品牌和裏原街頭服飾外,還有一個相對冷門的領域——Amekaji(アメカジ),即美式休閒風格(American Casual)。這風格是日本人對美國經典時尚的再造與包裝,展現出對經典與復古的獨特品味。 在Amekaji圈子中,最具代表性的名字非Toys McCoy的創辦人兼潮流雜誌御用的殿堂級插畫師岡本博(Hiroshi Okamoto)莫屬。因為對古董電單車和美國文化的熱愛,在90年代創立了服飾品牌開始在日本推廣美式復古文化,並成為Amekaji領域的佼佼者。 日本潮流雜誌御用 殿堂級插畫師岡本博 在成立個人服飾品牌前,岡本博是一位美式風格的插畫家師,以精細和寫實的作品聞名。在70、80年代,他長期為日本潮流雜誌《POPEYE》繪製封面和內頁。隨著後來個人品牌的成立,他便沿用這風格創作A-2空軍皮革外套的背面圖案,成為其招牌作品。他的手繪功力絕對達到大師級的水準。 創立Amekaji風格的服飾品牌 Amekaji(アメカジ)是指美式休閒風格(American Casual),即日本人經過消化後重新包裝的美國經典時裝,具有偏

By 占咪 Jimmy Lui
香港球迷收藏 近300件C朗球衣

香港球迷收藏 近300件C朗球衣

香港球迷Frank Ho收藏球衣總收藏量已達逾千件,其中C朗拿度的款式就佔據約300件。Frank和許多打工仔一樣,都是節衣縮食,慢慢購入收藏。在收藏過程中,Frank遇上不少前輩,更認識了球衣店的朋友,且給予不少寶貴的收藏意見。藉著C朗的訪港,Frank在近日於網路上公開了他的C朗球衣收藏,希望能將這份熱愛傳遞給C朗,讓C朗看到香港球迷對他的支持與喜愛。 C朗狂迷17年收藏球衣之旅 現年39歲的香港球迷Frank於2008年開始收藏球衣,第一件是C朗拿度在曼聯的歐聯決賽版本。作為一名球迷,Frank對曼聯的熱愛源自於碧咸,而隨著C朗的出現,Frank對曼聯的熱情更加高漲。 Frank對C朗的崇拜始於中學時期。2003年,C朗轉會至曼聯,並在首場比賽中出場,其技術和風采令Frank著迷。C朗身穿曼聯傳奇的7號球衣,讓Frank對他的崇拜更是與日俱增。 從入手冒牌球衣到瘋狂收藏 就讀中學時Frank年紀尚輕,經濟條件有限,無法負擔正版的球衣,只能購買一件冒牌貨,但這也讓Frank感到非常快樂。這種簡單的快樂陪伴Frank渡過了整個中學時光,並開啟了Frank的球衣收藏之旅。

By 占咪 Jimmy Lui
甚麼是前衛書?陳靄凝書法個展

甚麼是前衛書?陳靄凝書法個展

曾獲選為全球最受尊敬100位日本人之一的僧侶枡野俊明於早年與《孤獨的美食家》松重豐合作出書,二人亦曾在雜誌對談中提到減法是開悟之法,松重豐更獲贈予「無心」二字。「這是一種心靈自由、不受任何事物牽絆的狀態,我稱之為『心的新陳代謝』。」本地書法家陳靄凝讀過枡野俊明的《小小的覺悟》後深有感悟,今年7月有機會跟本尊會面,閒談時也獲贈「無心」二字。無心,成了她最近個展的靈魂。 追求平衡的12種寫法 「無心」二字在陳靄凝的個展中出現了12次之多,「無心即一個沒有分別之心,只是專注做好當下應該要做的事。」陳靄凝在放鬆的狀態下一口氣寫下11款「無心」拼湊出來的效果,最後選擇以一柔一實的配搭、用上3公斤毛筆寫出最大幅的「無心」。每次寫字也是一種修煉,「無論寫甚麼內容,我所追求的也是平衡。」 如貓一樣的「緣」? 展覽中看到的「悟」、「變」、「清」等作品,是陳靄凝讀過《小小的覺悟》後深有體會的詞彙。「有些觀眾認為『緣』字像一隻貓、『息』字如一條魚,只要用聯想力『

By 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