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躍道的時尚美學

飛躍道的時尚美學

西班牙Galizian Urban Project:鬆身Sweat Pants

除了一雙跑鞋,飛躍道(獻技)並不需要任何護具或指定裝束。不過作為極限運動,飛躍道跟滑板、BMX一般,亦逐漸發展出一套專屬的時尚美學。較資深的Traceurs,都流行穿Oversized的服飾,當中他們又會把運動棉褲稱為Gup Pants或Parkour Flow Pants,全因西班牙著名飛躍道團隊Galizian Urban Project的成員,都流行穿上寬鬆的Sweat Pants,每當他們做出飛躍、騰空等動作,鬆身的衣服可以營造出流動的視覺效果,提升畫面的美感。當中不少Traceurs更鍾情佩戴膠手帶(Rubber Wristband),因為不少飛躍道的活動、比賽,都會以手帶作為紀念品,如是者,這些手帶亦成為一個專業Traceurs的榮譽勳章。

英國The Motus Projects:彈性物料牛仔褲

飛躍道主張以自己的方式克服障礙,衣著風格上面,都一樣強調自由、自我的態度。部份知名飛躍道團隊甚至選擇進軍時裝行列,推出針對飛躍道訓練而設之功能服飾。如英國的The Motus Projects,就以一款彈性物料製作的牛仔褲而享負盛名。設計揉合簡約街頭風格,作為飛躍道練習衣著之餘,亦能當成Street Wear般穿著。

重慶大廈獻技的英國Storror:Urban Outdoor打扮

成立於2010年,來自英國的Storror可說是飛躍道界的網紅。團隊經營的Youtube頻道擁有1040萬人訂閱的驕人數目,於香港人而言,對Storror或者並不陌生,因為團隊過往曾數度來港,於不同高樓大廈天台獻技。如2018年期間,Storror的成員花上10天的時間去籌備,目的就是為了在重慶大廈的天台進行跳躍。而Storror令人瞠目結舌的飛躍道表演,不但贏得大眾的關注,更一度得到時尚界的青睞,如H&M的運動服裝系列,就曾經邀請Storror合作製作短片。而Storror成員鍾情於Urban Outdoor、Tech-Wear風格的打扮,於飛躍道界當中亦自成一格,因此團隊隨後亦開設了自家的服裝品牌,建立起一套「Parkour Style」。


飛躍道結合傳統遊戲:World Chase Tag

2011年,Christian Devaux於家中後院跟兒子玩捉迷藏(Game of Tag)期間,忽發其想不如把傳統遊戲與飛躍道運動結合,於是Christian與弟弟Damien Devaux於同年舉辦了一個名為「World Chase Tag」的比賽,並透過在英、美電視台以及網絡上的廣播,推廣飛躍道不同的可能性。

World Chase Tag每次由2個小組作賽,每組6人,不限男女,於12×12米的空間(稱為Quad)內進行比賽。標準比賽的Quad內會裝置6組障礙物,2組每個回合將會派出1人為代表,輪流作為Chaser(捉人的一方)以及Evader。Chaser以手部觸碰到對方身體為成功,每個回合限時20秒,Evader如果沒有被捉到將會獲得1分;被捉到的話則雙方沒有分數,並對調攻守位置,在16個回合之內,以獲得最高分的一方為勝出。因為Quad的空間狹小,選手亦不能踏出Quad的範圍,因此攻守雙方都需要以靈巧身手閃避、跨越不同障礙物,在短短20秒的比賽內,如何運用飛躍道的技巧隨機應變,往往是勝負的關鍵。

Read more

為何日本時裝大師 會與「阿伯底衫」聯乘?

為何日本時裝大師 會與「阿伯底衫」聯乘?

近年,利工民吸引了許多不同品牌與單位要求合作。其中今年最矚目的就是與日本時裝大師山本耀司的聯乘企劃。這次合作採用了Yohji Yamamoto在2022年推出的副線Wildside,雙方團隊來回溝通、修改,籌備時間長達兩年。整個系列堅持香港製造,連包裝也參照利工民的傳統紙盒設計,展現出品牌的傳承與匠心。 逾百年工藝歷史 提起「香港製造」或「香港品牌」,不少人會想到利工民。這個品牌的故事可追溯至1923年,當時創辦人馮壽如在廣州開設了第一間針織廠,主要生產襪子。五年後,他們來到香港設廠,但翌年便遇上全球經濟大蕭條。當時香港的內衣產品全靠進口,為了開拓市場和增加收入,他們決定開始自行生產。 「老香港」的品牌代表 在60、70年代,香港很多勞動階層都會穿上又薄又爽的底衫作外衣,及後不少中年和長輩受港產片的影響,僅穿著白色底衫逛街,久而久之,大家看到白底衫,便自然想到「阿伯底衫」這個形象,驟眼看那些款式與利工民十分相似,加上利工民的廣告口號深入民心,所以便被視為「老香港」的代表。 祖傳「一條龍」式製作 利工民在香港歷年多次搬遷,現今位於荔枝角的廠房於2006年啟用。廠房分為上

By 占咪 Jimmy Lui
等足9年值得嗎?只為重遇無名路人

等足9年值得嗎?只為重遇無名路人

攝影界一度流行街拍,有日本雜誌近年更重拍20年前的街頭素人。相較之下,丹麥攝影師Peter Funch的《42nd and Vanderbilt》則近乎執念——不是回顧,而是持續觀察。從2007到2016年,每個工作天他也守候在同一個街角,以半長焦鏡頭拍下從Grand Central Station湧出的上班族。他辨認出當中的「常客」:有人每天喝杯冰咖啡,有人每天在同一垃圾桶旁徘徊。重複的日常,流露淡淡的詩意。 Peter Funch街頭觀察企劃:近10人一齊打呵欠? 在這個考驗耐性的實錄之前,Peter Funch早在2006年經已開始街頭觀察企劃《Babel Tales》。他拍攝了城市裡無數個瞬間,再把不同時間的路人拼合成一個不曾存在的「場景」。近10個人在同一條街上同時打呵欠、合上眼甚或拿著氣球。這種群像幻想,展現出他對時間與群體行為的敏銳觀察。 Peter Funch之都市人類學:重複的命運 Peter Funch於今年初將這兩個系列結集成《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攝影集,帶來全新的閱讀可能;最近,

By emily
廣告尋寶!坂本龍一曾出手製作手機鈴聲

廣告尋寶!坂本龍一曾出手製作手機鈴聲

坂本龍一不止為電影配樂,他自1977年參與「丸井のメガネ」眼鏡廣告配樂後,接連開始為廣告創作音樂,後來更走上幕前現身其中。最近日本舉辦為期8日的「虎之門廣告祭」,當中邀來與教授多番合作的音樂人蓮沼執太及前《WIRED》日本版總編輯若林恵一同細聽坂本龍一從未收錄發行的廣告音樂作品,只限一場。 坂本龍一の広告音楽 日期:10月18日 時間:16:00-17:00 地點:TOKYO NODE GALLERY STAGE 坂本龍一武士形象為出版社代言! 教授還未曾為《末代皇帝》電影配樂之前,已參與超過20個廣告項目。80年代初期,為新潮社的「新潮文庫之100冊」廣告創作配樂之餘,更現身成為代言主角。閱讀對他而言不止是消遣,更是滋養創作與思考的重要戴體,涉獵範圍橫跨文學、電影、音樂、哲學等多個領域。作為愛書之人,這次簡直是完美合作。 0:00 /0:29 1× 將亞洲推向世界 坂本龍一曾為國泰寫歌? 1994年,

By emily
FamilyMart襪遇勁敵?日本雜誌《日経TRENDY》 附錄MONO擦膠三色條紋襪 顏色似Fragment AJ1

FamilyMart襪遇勁敵?日本雜誌《日経TRENDY》 附錄MONO擦膠三色條紋襪 顏色似Fragment AJ1

在短短4年熱賣2,800萬對的FamilyMart襪子,在這月遇上勁敵,事關《日經TRENDY》雜誌11月號與日本文具Tombow(蜻蜓牌)的MONO擦膠聯手,推出藍、白、黑三色經典襪子,更找來擁有超過百年歷史的美國襪子品牌Renfro協力製作,抗菌防臭。其標誌性的色調與包裝造型,立即掀起網絡人氣熱話。 《日経TRENDY》×MONO擦膠襪 由美國百年襪子Renfro協力製作 抗菌防臭 這對MONO擦膠經典配色的襪子設計,由創立於1921年、擁有超過百年歷史的美國襪子品牌Renfro協力製作。襪子採用厚實耐穿的布料,具備抗菌防臭功能,兼具趣味與實用性。 襪子用上MONO擦膠經典 藍白黑三色條紋包裝設計 《日經TRENDY》雜誌展開全新企劃「熱門商品開發所」,與各種長青或話題品牌進行合作,為讀者帶來另類商品。第一彈便是與日本文具Tombow(蜻蜓牌)的MONO擦膠聯手,開發出結合品牌經典藍、白、黑三色條紋設計的襪子,作為《日經TRENDY》2025年11月號增刊的贈品。此襪子特別收納於如同真正MONO擦膠一般的「套式包裝」中,細節別具巧思。 日本百年文具品牌Tombow標

By 占咪 Jimmy L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