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博物館啟用前 重溫Game & Watch如何改寫任天堂命運?

任天堂博物館啟用前 重溫Game & Watch如何改寫任天堂命運?

任天堂博物館(Nintendo Museum)將於10月2日,正式在京都宇治市開幕。在這遊戲界盛事起動同時、讓我們重溫一下任天堂統霸天下前,如何憑一部掌心般大小的遊戲機,拯救全公司,令事業起死回生,然後才有日後的Family Computer紅白機、GameBoy、超級任天堂、N64、GameBoy Advance、GameCube、NDS、Wii、DS Lite、3DS、Wii U、Switch……簡單來説,沒有 Game & Watch, 就沒有你現在玩的《薩爾達傳說》

任天堂的一切 由Game & Watch開始

您以為任天堂這麼多年也只是在做Game?其實在六、七十年代曾經有很多有非相關業務,例如的士公司、食品公司、嬰兒用品、小型電器……等,可惜全部失敗收場,更導致負債累累。

美國雅達利公司在70年代大力拓展電子遊戲產業,日本任天堂亦不甘後人,於1977年推出家用遊戲主機TV-GAME 6和TV-GAME 15,總共售出約140萬台,為任天堂拓展電玩業打下強心針,但仍未能轉虧為盈,而直至Game & Watch誕生,才扭轉整個困局。

計數機是 Game & Watch 的靈感來源

當年任天堂第一開發部長橫井軍平先生(已故)有眼光,他有次坐火車時觀察到上班族閒下來時很無聊,會亂按計數機來打發時間,甚至連自己公司的員工都一樣。於是靈機一觸,索性開發一部具備輕巧、便𢹂特性的遊戲機,就是第一代Game & Watch「接波」。

Game & Watch「接波」一出,果然反應熱烈。除了成為上班族搭車良伴之外,更大受小朋友歡迎,銷量超出預期;於是這個銀色機面的「Silver」系列,立即開發多四款遊戲,包括「扑儍瓜」、「火燭救人」……等。

「Silver」系列

Game Boy 和 NDS 皆受惠於 Game & Watch

顧名思義,Game & Watch就是Game加Watch之功能設定,即是一半用來打機,一半用來睇時間,用二至四個掣去操控液晶顯示畫面,操作簡單但玩家一樣受用,甚至日後誕生之兩大手提機王 - Game Boy和NDS,都是由這個模式發展出來。Game & Watch在整個任天堂企業發展史,可以肯定佔據著重要一席位;總結成績,Game & Watch在日本國內嘅總銷量達1,287萬部、海外更有3,053萬部之驚人成績。

《高空擲物》

Game Boy 淘汰了 Game & Watch

Game & Watch推出年份為1980-1991年,全十代合共59款遊戲機種,加一款特別版非賣品。《過橋抽板》、《獅子出籠》、《高空擲物》、《八爪魚》至到《Mickey & Donald》、《Snoopy》、《薩爾達》、《Super Mario Bros.》都是Game & Watch之有名大作。可惜一機一Game的機制終被時代淘汰,被任天堂1989年推出的Game Boy直接取代其地位。

特別版非賣品《Super Mario Bros. - F1 Race》

任天堂的黃金時代:Game & Watch「Gold」系列

Game & Watch繼續順利發展,1981年1月更發佈後繼型號「Gold」,除了外觀用色上由銀變金之外,機內更加設鬧鐘功能,以增強實用性,真正做到「Game」與「Watch」之理想形態。「Gold」螢幕底板經過更新,令遊戲背景展現出黑白以外色彩。名作方面 「過橋抽板」、「獅子出籠」、「高空擲物」……等,當年更瘋魔萬千小朋友。

「獅子出籠」、「過橋抽板」、「高空擲物」

任天堂闊屏幕新紀元:「Wide Screen」登場

而在「Gold」推出僅五個月後,第三代主機「Wide Screen」正式登場,屏幕畫面尺寸約等於「Silver」及「Gold」的1.7倍,經典名作「八爪魚」、「降落傘」……亦是在這一代誕生。「Wide Screen」之變革,亦推動了任天堂與其他IP合作,推出以漫畫人物作主角之遊戲,好像《Snoopy Tennis》、《Popeye》、《米奇老鼠》……等,掀起新一輪熱潮,其中《米奇老鼠》更是Game & Watch銷售史上第3名,當年賣出超過90萬部。

第三代主機「Wide Screen」

任天堂首部雙屏摺機:「Multi Screen」的突破

到了1982年5月,任天堂在 Game & Watch在設計上再作出重大突破,便是推出「Multi Screen」機種,設有雙顯示屏,並且分別有左右、上下開合兩款版本「摺機」;其中「Multi Screen」推出之第二款遊戲《Donkey Kong》,又名「英雄救美」,這部橙色機創下Game & Watch系列中最高銷售量紀錄,賣出超過800萬部,同時亦首度設置由橫井軍平設計之D-Pad十字鍵按鈕,記載著此重大電玩控制發明的源頭。

任天堂的彩色世界:迷你街機「Color Screen」

第一個可以在LCD上顯示顏色的彩色螢幕Game & Watch,內容是一款改編自街機版《Donkey Kong》之原創跳躍動作遊戲。之後更有《Mario’s Cement Factory》,主角瑪利奧在一家水泥廠工作, 他要將水泥從一個料斗轉移到另一個料斗,最後倒入混凝土攪拌車中。任天堂1983年4月推出的迷你版街機,今天已十分珍貴。

迷你街機「Color Screen」

任天堂「Panorama Screen」:設計與銷量的雙贏

1983年8月推出的新系列Game & Watch用「Panorama Screen」取代了「Color Screen」,該系列的推出是為了克服迷你版街機「Color Screen」便攜性偏差的缺點。透過頂板射入的太陽光或室內光線經鏡子反射後作為背光源,其獨特之處在於透過使頂板和鏡子可折疊。「Panorama Screen」。發售了6部作品(其中2部。在日本發售)包括《Snoopy》、《Popeye》、《米奇老鼠》……等,是後來作品中銷量相對較好的系列之一,甚至在現今二手市場十分受歡迎。

「Panorama Screen」唯一的缺點是,玩遊戲的角度受到一定限制,因為光線必須從頂部進入。

任天堂的掌上藝術:從 Wide Screen 到 New Wide Screen

之前「Wide Screen」闊屏幕系列統一為金色的鋁製頂板,在「New Wide Screen」中,任天堂採用了不同的顏色。是十分統一的Game & Watch系列,底面與頂板顏色相同,賦予多彩而時尚的外觀。操作按鈕掣都是紅色的,從寬螢幕上延續下來, 金屬頂板與白色邊框相配,呈現精緻的色彩。「New Wide Screen」系列中包括《Super Mario Bros》、《Mario’s Cement Factory》、《Mario The Juggler》……等各種瑪利奧遊戲。

任天堂「Super Color」:Game & Watch系列中的彩色瑰寶

「Super Color」於1984年推出,是唯一一款採用垂直螢幕的Game & Watch型號。彩色螢幕和全景螢幕需要大尺寸和複雜結構才能顯示色彩,但裝置重量僅95克,不到「Panorama Screen」重量的一半。在外觀特徵上,「Super Color」之主體設計採用電鍍塑膠代替傳統鋁面板,正面和背面紋理形成對比,營造出奢華感覺。「Super Color」只推出過兩款遊戲,分別是《Spitball Sparky》和《Crab Grab》。

只推出過兩款遊戲的 「Super Color」

任天堂「Micro VS. System」:迎接歐美雙人對戰熱潮

「Micro VS. System」是任天堂於1984年推出的Game & Watch系列。在歐美,由於運動文化的流行,對競技遊戲的需求量很大,這款遊戲就是為了滿足這種需求而開發的。原本這款產品只在海外銷售,但後來決定也在日本販售。發行了三款遊戲:《Boxing》(英文名稱:PUNCH-OUT!!)、《Donkey Kong 3》和《Donkey Kong Hockey》,這亦是任天堂在日本發行的最後一個Game & Watch系列。

雙人對戰 「Micro VS. System」

任天堂「Crystal Screen」水晶屏幕:Game & Watch 的絕響

「Crystal Screen」於1986年發布,當時Game & Watch本身的系列已完結,此此僅在北美發布。由於內部焊接是手工製作的,所以生產量稀少。任天堂該型號只推出了三款遊戲《Super Mario Bros》、《Balloon Fight》和《Climber》,之後就停產了,這意味著產量低、生產率低……現在已是相當值錢的產品了。

Read more

完美主義最高境界!每隻手鐲也是人手完成?

完美主義最高境界!每隻手鐲也是人手完成?

Perlée金質圓珠是Van Cleef & Arpels完美主義的最高境界,不同款式的圓珠尺寸也不一樣,如Pearls of Gold手鐲每顆只有3.5毫米。除了要達到精準的尺寸,工匠更需要利用特定的工具和力度反覆打磨,直至呈現出如鏡面般的光澤,完美反射光線。若有鑲嵌寶石的款式,更要確保其顏色、淨度、大小一致。就連搭扣的選材亦相當講究,因黃金硬度不及玫瑰金及白金,所以隱藏在黃金手鐲內的搭扣均以白金為材。 0:00 /1:06 1× 四葉草系列的神級工藝揭秘 或許你不知道,Van Cleef & Arpels經典的Alhambra四葉草系列,設計邊緣上那些圓珠粒就是運用了Perlée系列的金珠製作技巧。換句話說,沒有Perleé的精湛技藝早在1968年經已面世。Perlée不僅是一個獨立的珠寶系列,更是世家工藝的「秘密武器」。不要少看這些小圓珠,其製作工序極為繁複。由純金熔化拉成極細的金線,精準切割後再高溫熔化成完美的球狀,每一步都是考驗工匠的技藝。 要幾多個四葉草圖案? 喜歡四葉草設

By emily
Art Deco風潮Come Back?

Art Deco風潮Come Back?

1920年代盛行的Art Deco美學回歸?著重幾何對稱的奢華風潮從空間設計延伸至時尚界,帶有裝飾藝術色彩的服飾及珠寶再度成為焦點。Van Cleef & Arpels以金質圓珠為主要設計元素的Perlée系列,既呼應Art Deco的幾何美感,亦能低調展現優雅品味,完美融入Gen Z偏愛的Quiet Luxury穿搭風格。 Perlée之名藏玄機? Perlée一詞源自於法語,貼切展現出其精緻打磨的金質圓珠設計精髓。系列雖在2008年才正式登場,可是Van Cleef & Arpels早在20年代便在其珠寶創作中融入金質圓珠元素,作為邊緣裝飾或設計主題。金質圓珠以規律的間隔排列,構成一種視覺上的韻律感,散發出簡潔的魅力。隨著金質圓珠工藝愈來愈受大眾喜愛,才發展成一個獨立系列。 超級百搭!Perlée夢幻疊戴術 Art Deco與Quiet Luxury只是穿搭的基礙,學懂搭襯出自己的風格才是重點。線條簡潔俐落的Perlée,便能為造型提供各種Layering的可能。疊戴不同粗幼度的手鐲,便可營造出豐富的層次感;佩戴不同長度的項鍊,更可突出頸部線條;甚或與世家其他系列如Al

By emily
時尚界最「熊」,你認得哪些?

時尚界最「熊」,你認得哪些?

The North Face與Aimé Leon Dore的聯名有熊公仔;Polo Bear最近於YouTube都有宣傳短片,熊仔於服裝、潮流界一直為不同品牌擔當吉祥物的重要角色。大家心目中又有沒有一些經典的熊Icon呢? Aimé Leon Dore聯名見「熊」-The Nuptse Bear 今個月The North Face與當紅的Aimé Leon Dore首次展開聯名。焦點除了用上Casentino羊毛充填的Nuptse Jacket、以舊式消防員外套為靈感的Firefighter Jacket之外,造型照當中,還出現了一隻熊公仔! 其實The North Face的吉祥物熊仔都有名字,牠叫做「The Nuptse Bear」。The Nuptse Bear是2022年期間,The North Face為慶祝羽絨Nuptse Jacket面世30周年而推出的紀念吉祥物,其實就是一隻穿上Nuptse Jacket的小啡熊。至於為何是熊公仔?概念是源自80年代品牌贊助的登山家Mark Twight。據知他當年登山都會攜同一隻名為「Hermes」的小熊公仔,

By 鬼
被建築事業耽誤的藝術家?

被建築事業耽誤的藝術家?

「我從不會不帶一張紙就離開家門,我甚至把放在外套口袋裡那些小紙稱為『Pocket Papers』。」意大利建築師Michele De Lucchi將一張普通不過的A4紙一分成四,就成了他的日常必備物。「假如我有一個想法,便必須把它寫在紙上,最好是用削尖的8B鉛筆。」縱使現在可以運用科技輔助,可是他仍相當享受執筆寫畫自己的靈感火花。這個夏天他更以「Friday afternoons in summer」之名,每星期跟大家分享自己手繪的創意哲學。 每星期上一堂Michele De Lucchi創意哲學課 Michele De Lucchi分享的手繪並非建築或設計草圖,而是一些個人的思考或創意想法。以自己為主角——鬍子加上圓框眼鏡的模樣,再加上簡單句子,他形容為「圖文並茂的箴言」。表達形式有如英國藝術家David Shrigley的作品,只是少了諷刺意味,反增添了哲學意識。「我想每天都拿著鉛筆。」喜歡繪畫的他更曾言繪畫是讓Michele De Lucchi決定成為建築師的主要原因,大概他是被設計事業耽誤的畫家? 「大腦與作品之間最短的路程來自於手。」- Michele De Lucc

By 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