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 · 創新 · 研究 港式奶茶的傳承者

傳統 · 創新 · 研究 港式奶茶的傳承者

茶餐廳、冰室、快餐店、酒店、扒房、連鎖便利店⋯⋯奶茶早已滲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而且有統計顯示,香港人每天大約消耗250萬杯奶茶,單憑數字已證明這杯平民飲品,在不少人心裡的地位是何等重要!既然今期主題是「香港喫茶」,又豈能缺少本地代表港式奶茶?可是眾人口味各有不同,而且坊間已有大大小小奶茶龍虎榜或試飲報告,所以不在此評論哪一家的茶最正宗或非喝不可了;反而今回藉著三個受訪單位的故事,讓大家知道他們正在透過不同形式推廣奶茶,讓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直傳承下去。

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

50年代英國殖民統治時期,英國商人除將咖啡紅茶運送至香港,同時引入下午茶文化,以及由錫蘭紅茶、白糖與鮮奶混合而成的英式奶茶,不過由於採用貴價材料沖製,故最初只屬於上流社會階層享用的專利。英式奶茶其後輾轉流入民間,但為了降低成本,再加上勞動階層需要補充熱量及提神,靈活變通的百姓逐將配方和沖茶方式加以改良,包括以淡奶取代鮮奶,再用布袋翻沖茶葉令茶變得更濃,同時亦會放較多份量的白糖,逐漸塑造出風味獨特的港式奶茶。直到60至70年代,冰室與茶餐廳相繼出現,同時令港式奶茶進一步普及,成為本地其中一個重要的飲食文化,就連從外地進軍香港市場的餐廳或快餐店,也為迎合本地人的口味需要而售賣港式奶茶。至於「絲襪奶茶」,當然不是用襪沖茶,而是過濾袋因被茶水多次沖泡後,變成絲襪般深啡色,另一說法指用來形容奶茶的口感猶如絲質般順滑。

港式匠人精神 華香園

「臨時」的美食天堂

香港貴為「美食天堂」,要喝即場沖製的奶茶不算難事,然而一杯看似簡單的平民飲品,背後可能是水吧師傅每天勤奮以至經過數十年累積經驗的成果。對於在尖沙咀工作或居住的朋友而言,海防道臨時熟食小販市場是重要的「搵食」據點;雖說臨時,卻早於1978年已落成,2020年經翻新工程後重新開放,在保留舊有鐵皮屋頂設計和大牌檔的風格下,地方變得更乾淨企理,而由巫老闆在40年前創辦的華香園,便是其中一檔極具名氣的老字號。

風雨不改的營業時間

正當大部份人仍在熟睡時,巫老闆與太太每天清晨五時已返回檔口準備工夫:調茶、煲通粉、處理醃肉配料、執檯凳⋯⋯呷啖茶吃個包稍作休息後,早上7時半「打仗時間」隨即展開,既有目標明確的熟客,也不乏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茶煲」(奶茶)、「齋米」(米粉)、「淨食」(單點豬扒)之叫喊聲此起彼落;招呼客人入座、落單、上菜、收銀⋯⋯一直忙至下午五時半為止。「5點3 LAST ORDER,五點半馬上收檔,就算熟客也無情講,逢星期二休息,多年來風雨不改!」

傳統瓦煲沖製

華香園最出名是傳統瓦煲奶茶,除了更有效保溫,經過多次撞茶步驟後,茶亦比陶瓷或銻壺所沖的更香滑濃郁。不過,由於瓦煲的耐用性相對地低,底部容易因火力過猛而爆裂,所以煲茶時對控制爐火的技術相當講究。「大概每個月便要換煲了,香港已沒有人生產,只能在內地另覓貨源,要預一星期才到貨。」豬扒亦是必吃之選,外皮微脆,內裡充滿肉汁,配上帶甜味的秘製醬汁,份外開胃!除非外賣自取,否則要品嚐華香園的出品必需親臨現場,因為巫老闆堅持不送外賣。「舊時因為附近寫字樓多,這裡所有檔口都會送外賣,甚至熟絡到可以月結帳單。當年邵逸夫先生是熟客之一,周末以外每天都會送杯奶茶去他的辦工室,有貼士收之餘,方逸華小姐偶然還會贈送免費戲票。只是後來遇上練精學懶的伙記,結果食物奶茶送到目的地時已變涼,影響了質素。」

守業之道:專注

首次幫趁的食客,或對巫老闆的「破爛」T恤造型感到好奇,但其實是因為鐵皮下的檔口在夏天極度酷熱,除掉衣服工作又似乎有礙觀瞻,於是太太特別在他的衫上加添洞孔,從而發揮散熱的作用。雖然熟食市場經修葺後,環境確實稍有改善,但開著爐火下依然難熬,所以每逢夏天「放暑假」的傳統一直不變。今夏過後華香園將稍有變動,因為巫老闆已決定退下火線,檔口由女婿接手打理;除了傳授沖茶技巧,還叮矚永遠記得兩個字:專注。「做食店無需那麼複雜,鬼五馬六只會害了自己,最重要是做好一道招牌菜,以及一款好喝的飲品,就已經足夠吸引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前往光顧。」

華香園

地址:尖沙咀海防道390號熟食檔第5號檔
時間:7:30am至5:30pm(星期二定休)
電話:6015 4967
@wahheungyuen

◎text_RAY.P | ◎design_LeX | ◎photo_ArChing

Read more

FamilyMart襪遇勁敵?日本雜誌《日経TRENDY》 附錄MONO擦膠三色條紋襪 顏色似Fragment AJ1

FamilyMart襪遇勁敵?日本雜誌《日経TRENDY》 附錄MONO擦膠三色條紋襪 顏色似Fragment AJ1

在短短4年熱賣2,800萬對的FamilyMart襪子,在這月遇上勁敵,事關《日經TRENDY》雜誌11月號與日本文具Tombow(蜻蜓牌)的MONO擦膠聯手,推出藍、白、黑三色經典襪子,更找來擁有超過百年歷史的美國襪子品牌Renfro協力製作,抗菌防臭。其標誌性的色調與包裝造型,立即掀起網絡人氣熱話。 《日経TRENDY》×MONO擦膠襪 由美國百年襪子Renfro協力製作 抗菌防臭 這對MONO擦膠經典配色的襪子設計,由創立於1921年、擁有超過百年歷史的美國襪子品牌Renfro協力製作。襪子採用厚實耐穿的布料,具備抗菌防臭功能,兼具趣味與實用性。 襪子用上MONO擦膠經典 藍白黑三色條紋包裝設計 《日經TRENDY》雜誌展開全新企劃「熱門商品開發所」,與各種長青或話題品牌進行合作,為讀者帶來另類商品。第一彈便是與日本文具Tombow(蜻蜓牌)的MONO擦膠聯手,開發出結合品牌經典藍、白、黑三色條紋設計的襪子,作為《日經TRENDY》2025年11月號增刊的贈品。此襪子特別收納於如同真正MONO擦膠一般的「套式包裝」中,細節別具巧思。 日本百年文具品牌Tombow標

By 占咪 Jimmy Lui
它不是《芝麻街》,日本新生代新寵-PUPPET SUNSUN

它不是《芝麻街》,日本新生代新寵-PUPPET SUNSUN

它不是《芝麻街》裡的角色!今年只有 6 歲的 SUNSUN,是布偶劇《PUPPET SUNSUN》的「藍」主角。由匿名創作者一人製作、原本是為小朋友而設的短片,怎料 SUNSUN 的呆萌形象卻意外成為療癒系的新一代代表。近年在日本人氣飆升,吸引了眾多品牌甚至電視台合作,大家又認識 SUNSUN 嗎? GU、Zoff 10月份的聯名「藍」神 今年10月,日本眼鏡品牌Zoff以及時尚代表GU都分別與同一人氣角色聯名合作,它究竟是何方神聖?藍色的外表看似是《芝麻街》裡的Cookie Monster,其實那是誕生於2019年的布偶角色-SUNSUN。 高中生最愛卡通角色第三位 早於今年初,日本一家公關、廣告公司-株式會社ING做過一項關於最喜愛卡通角色的小型調查,訪問了100個高中學生,得出SUNSUN排名第三,第一、二位分別是Esther Bunny以及Hello Kitty的結果。不過下半年度在同一調查,頭三甲的順序則已經變為Labubu、

By 鬼
元気寿司「未來GO!」企劃開動!

元気寿司「未來GO!」企劃開動!

「追夢」兩個字,在現今世代好像變得很奢侈。在競爭激烈、生活節奏急促的城市裡,「追夢」這件事情更彷似遙遠……而紮根香港30年的元気寿司,就選擇了為新一代突破框框,推出首個「未來GO!」企劃,為本地年輕人提供一個實現夢想的平台。 元気寿司香港創店30周年重點活動「未來GO!」 1995年從日本來港的元気寿司,也是由金鐘一間店舖,憑藉夢想,努力拓展成全港80家分店的規模。而為了支持年輕一代追夢,「未來GO!」企劃將公開招募年齡介乎6-24歲的小朋友及年輕人,從中選出有潛力的30個計劃為其提供起步追夢的支援,包括但不限於資金贊助、人際網絡、專業指導,以至其他需要支持的範疇等等,更特別邀請了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作為協辦機構,希望透過其在青年服務領域的專業經驗,協助與一眾參加者緊密聯繫,助大家逐步向實現夢想的目標邁進! 評審委員陣容強大 是次企劃的評審委員會成員,包括香港元気寿司代表、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代表、亞運銀牌得主、港隊奧運代表前劍擊運動員張小倫,以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及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得主、香港導演、編劇及填詞人黃綺琳,透過評審們的自身經驗及獨

By MiLK Digital
GenZ撐起50年老舖,德島碩果僅存地毯廠-三好敷物

GenZ撐起50年老舖,德島碩果僅存地毯廠-三好敷物

德島的三好市曾經是生產簇絨地毯的重鎮,不過隨著人口老化;年輕人都流向大城市工作,令三好市的地毯工業步向式微。其中一家工廠-三好敷物本來也難逃結業命運,卻因為新人事、新作風,在年輕世代的團結之下,成功把傳統地毯設計轉型成為藝術、潮流單品,讓職人手藝得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傳承。 miyoshirug.com 簇絨模仿炸雞皮的德島老舖 今年10月6日,日本FamilyMart推出了一款「睡拖」聯名單品,巧妙地運用了簇絨地毯技術製作名物「Famichiki」的炸雞脆皮,而幕後協助生產的,就是來自德島的三好敷物(MIYOSHI RUG),一家銳意改革求存、有超過50多年歷史的手工地毯工廠。 0:00 /0:59 1× 拯救德島夕陽工業 德島的三好市昔日是手工地毯業重鎮。不過隨著人口高齡化,不少工廠都因為後繼無人而陸繼關閉。目前當地只剩下三家地毯工廠仍然營運。而三好敷物原本都要準備結業,不過跟工廠有業務往來的市川先生卻毅然接手了這盤生意,並希望借助設計的力量,傳承職人的技藝。 工廠一半是GenZ

By 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