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 · 創新 · 研究 港式奶茶的傳承者

傳統 · 創新 · 研究 港式奶茶的傳承者

茶餐廳、冰室、快餐店、酒店、扒房、連鎖便利店⋯⋯奶茶早已滲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而且有統計顯示,香港人每天大約消耗250萬杯奶茶,單憑數字已證明這杯平民飲品,在不少人心裡的地位是何等重要!既然今期主題是「香港喫茶」,又豈能缺少本地代表港式奶茶?可是眾人口味各有不同,而且坊間已有大大小小奶茶龍虎榜或試飲報告,所以不在此評論哪一家的茶最正宗或非喝不可了;反而今回藉著三個受訪單位的故事,讓大家知道他們正在透過不同形式推廣奶茶,讓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直傳承下去。

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

50年代英國殖民統治時期,英國商人除將咖啡紅茶運送至香港,同時引入下午茶文化,以及由錫蘭紅茶、白糖與鮮奶混合而成的英式奶茶,不過由於採用貴價材料沖製,故最初只屬於上流社會階層享用的專利。英式奶茶其後輾轉流入民間,但為了降低成本,再加上勞動階層需要補充熱量及提神,靈活變通的百姓逐將配方和沖茶方式加以改良,包括以淡奶取代鮮奶,再用布袋翻沖茶葉令茶變得更濃,同時亦會放較多份量的白糖,逐漸塑造出風味獨特的港式奶茶。直到60至70年代,冰室與茶餐廳相繼出現,同時令港式奶茶進一步普及,成為本地其中一個重要的飲食文化,就連從外地進軍香港市場的餐廳或快餐店,也為迎合本地人的口味需要而售賣港式奶茶。至於「絲襪奶茶」,當然不是用襪沖茶,而是過濾袋因被茶水多次沖泡後,變成絲襪般深啡色,另一說法指用來形容奶茶的口感猶如絲質般順滑。

港式匠人精神 華香園

「臨時」的美食天堂

香港貴為「美食天堂」,要喝即場沖製的奶茶不算難事,然而一杯看似簡單的平民飲品,背後可能是水吧師傅每天勤奮以至經過數十年累積經驗的成果。對於在尖沙咀工作或居住的朋友而言,海防道臨時熟食小販市場是重要的「搵食」據點;雖說臨時,卻早於1978年已落成,2020年經翻新工程後重新開放,在保留舊有鐵皮屋頂設計和大牌檔的風格下,地方變得更乾淨企理,而由巫老闆在40年前創辦的華香園,便是其中一檔極具名氣的老字號。

風雨不改的營業時間

正當大部份人仍在熟睡時,巫老闆與太太每天清晨五時已返回檔口準備工夫:調茶、煲通粉、處理醃肉配料、執檯凳⋯⋯呷啖茶吃個包稍作休息後,早上7時半「打仗時間」隨即展開,既有目標明確的熟客,也不乏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茶煲」(奶茶)、「齋米」(米粉)、「淨食」(單點豬扒)之叫喊聲此起彼落;招呼客人入座、落單、上菜、收銀⋯⋯一直忙至下午五時半為止。「5點3 LAST ORDER,五點半馬上收檔,就算熟客也無情講,逢星期二休息,多年來風雨不改!」

傳統瓦煲沖製

華香園最出名是傳統瓦煲奶茶,除了更有效保溫,經過多次撞茶步驟後,茶亦比陶瓷或銻壺所沖的更香滑濃郁。不過,由於瓦煲的耐用性相對地低,底部容易因火力過猛而爆裂,所以煲茶時對控制爐火的技術相當講究。「大概每個月便要換煲了,香港已沒有人生產,只能在內地另覓貨源,要預一星期才到貨。」豬扒亦是必吃之選,外皮微脆,內裡充滿肉汁,配上帶甜味的秘製醬汁,份外開胃!除非外賣自取,否則要品嚐華香園的出品必需親臨現場,因為巫老闆堅持不送外賣。「舊時因為附近寫字樓多,這裡所有檔口都會送外賣,甚至熟絡到可以月結帳單。當年邵逸夫先生是熟客之一,周末以外每天都會送杯奶茶去他的辦工室,有貼士收之餘,方逸華小姐偶然還會贈送免費戲票。只是後來遇上練精學懶的伙記,結果食物奶茶送到目的地時已變涼,影響了質素。」

守業之道:專注

首次幫趁的食客,或對巫老闆的「破爛」T恤造型感到好奇,但其實是因為鐵皮下的檔口在夏天極度酷熱,除掉衣服工作又似乎有礙觀瞻,於是太太特別在他的衫上加添洞孔,從而發揮散熱的作用。雖然熟食市場經修葺後,環境確實稍有改善,但開著爐火下依然難熬,所以每逢夏天「放暑假」的傳統一直不變。今夏過後華香園將稍有變動,因為巫老闆已決定退下火線,檔口由女婿接手打理;除了傳授沖茶技巧,還叮矚永遠記得兩個字:專注。「做食店無需那麼複雜,鬼五馬六只會害了自己,最重要是做好一道招牌菜,以及一款好喝的飲品,就已經足夠吸引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前往光顧。」

華香園

地址:尖沙咀海防道390號熟食檔第5號檔
時間:7:30am至5:30pm(星期二定休)
電話:6015 4967
@wahheungyuen

◎text_RAY.P | ◎design_LeX | ◎photo_ArChing

Read more

Kodak上月財困陷 39億港元債務危機 這月瘋搶盲盒翻身?

Kodak上月財困陷 39億港元債務危機 這月瘋搶盲盒翻身?

近日在Threads上引發熱烈討論的Kodak Charmera迷你相機盲盒,上周掀起了排隊搶購潮。目前全城斷貨,下批貨很可能在9月下旬至10月初到港。究竟Charmera迷你相機盲盒有何魅力?原本陷入財務危機的Kodak能否借此機會一洗頹風呢? 全城斷貨!Kodak迷你相機盲盒 隱藏版炒貴6倍 9月中旬,擁有逾百年歷史的菲林品牌Kodak推出了Charmera迷你相機盲盒,這一消息在Threads上引起了廣泛討論和惹來全城搶購。迷你相機盲盒的定價為HK$235,共有7款,其中1款為1/48透明機身的隱藏版。目前在Carousell上,有賣家以HK$1,500的價格出售,炒貴逾6倍。 睇得又影得 Kodak Charmera迷你相機不僅可以作為掛飾,還具備拍照和錄影功能。雖然它的解析度只有160萬像素,絕非專業相機,但照片模式有4種相框和7種濾鏡可選,再者近年流行Y2K的CCD數碼相機風潮尚未退減,而且迷你相機的外型討好、價格親民﹐加上盲盒引發買家的好奇心,這些因素令迷你相機大受歡迎。 迷你相機規格 影像感測器:1⁄4 吋CMOS ︳鏡頭:35mm f/2.4 ︳接口

By 占咪 Jimmy Lui
CONVERSE × Wrangler 概念源於百萬円古著 - Wrangle Champion Jacket

CONVERSE × Wrangler 概念源於百萬円古著 - Wrangle Champion Jacket

9月中旬CONVERSE特別與牛仔服裝品牌Wrangler合作,推出了一款ALL STAR AGED CJ HI。紅色帆布鞋面印有品牌名稱的黃色字樣,看似平平無奇,箇中概念其實是向40年代末、50年代Wrangler製作的「Champion Jacket」的致敬之作。 古著界珍稀之一:Champion Jacket Wrangler的Champion Jacket為誕生於品牌創立初期(1940年代末)的一款紀念性外套。因為其罕有性,因此「元年」出品一直都被視為是古著「食物鏈上層」的寶物,往往價值不斐。至於二手市場上定價較便宜的,主要是近年的復刻品而已。 冠軍「牛仔」的身份象徵 「Champion Jacket」有多罕有? 相傳外套是40年代末開始Wrangler為牛仔競技(Rodeo)冠軍所送贈的外套設計。既是一種身份象徵,亦因為牛仔冠軍都備受年青人追捧,於是品牌又可以從中借助「Rodeo Champ」的名氣帶來宣傳效果。 12MJ v.s 12MJZ Champion Jacket主要有紅色(

By 鬼
爆紅紙燈之父  曾被批沒才華?

爆紅紙燈之父 曾被批沒才華?

近年曝光率最高的紙燈,必定是野口勇的Akari系列。除了吸引一班批網紅入手,就連早前終於要落幕的劇集《And Just Like That…》中都可以看到其蹤影。Carrie Bradshaw家中也放有野口勇的燈具,由第一季放在書架上的Akari 1N到第三季放在角落的Akari 24N,足證這設計在「時尚」界佔有重要的一席位。野口勇雖聽起來像日本人的名字,可是他於1904年出生於美國洛杉磯,是百份百的美國公民。母親為美國作家兼編輯而父親為日本詩人,因而被稱為「日裔美國雕塑家」。野口勇年幼時曾在日本居住,後來母親將他送回美國,在成長時期深受西方與亞洲美學文化影響。你是否知道誰是他的啟蒙老師? #01 Gutzon Borglum:「你沒有才華!」 高中畢業後不久,野口勇成為美國雕塑家Gutzon Borglum(參與雕刻四位前總統頭像的Mount Rushmore項目)的學徒。不過,Gutzon Borglum認為野口勇沒有成為成功藝術家的天賦。這狠狠的批評讓野口勇深受打擊,自我反思,高中畢業後申請到紐約Columbia University攻讀醫學、一心想當醫生。 #02

By emily
坂本龍一18歲的啟蒙:Baschet聲音雕塑有多厲害?

坂本龍一18歲的啟蒙:Baschet聲音雕塑有多厲害?

年僅18歲在東京藝術大學就讀的坂本龍一,於1970年前到訪以「人類進步與協調」為主題的大阪萬博。坂本龍一在大阪萬博中接觸到當時最前衛的音樂技術和藝術作品,當中包括武滿徹的《Crossing》和《四季》、高橋悠治的《慧眼》、Karlheinz Stockhausen的《Spiral》、中谷芙二子的《霧之雕塑》等。更重要的是,坂本龍一在「鋼鐵館」親身接觸了Baschet的聲音雕塑,對教授後來的創作產生深遠影響。 Baschet創作世上第一個音樂遊樂場? 鋼鐵館策展人武滿邀來Bernard和François Baschet這對法國兄弟參展,他們與助理兼雕塑家Alain Villeminot於萬博開幕前3個月於大製作了17件全新的聲音鋼材雕塑,每一件都以參與製作的日本工人命名。François Baschet稱之為「全球首座且規模最大的音樂遊樂場」,每件形狀各異,運用了聲學的設計原理,聲波透過板狀鋼片共振,無需電力驅動卻能產生與電子合成音效極為相似的聲響。 大阪萬博閉幕之後,這件大型Baschet聲音雕塑也相繼被拆掉了——部份存放在倉庫裡,部份則轉送至鍊鋼廠。至2009年,為紀念大阪萬

By 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