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90年代TOP 20偶像歌手 一文回顧J-POP輝煌時代(原稿)
◎text_CANDY CHOY |◎design_MarcoC
「J-POP」一詞在八十年代末由音樂專門電台J-WAVE命名,意指受西方音樂影響的日本現代音樂流派。九十年代至千禧年初更是J-POP的黃金時代,當中以1994年起由傳奇音樂製作人小室哲哉一手栽培的一眾「小室家族」歌手,包括安室奈美惠、華原朋美、GLOBE、TRF等最具代表性!
其後J-POP更發展出更多的分支,視覺系、搖滾系的J-ROCK如LUNA SEA、GLAY,突如其來的一股沖繩跳舞組合SPEED、MAX、DA PUMP等的出現,到九十年代末的HIP HOP、R&B風潮,造就宇多田光、濱崎步、MISIA、倉木麻衣等更多歌姬加入樂壇,讓平成歌姬陣容愈來愈強。
同期像J家旗下的男團、女團MORNING娘等亦開始打造既具顏值兼備跳唱實力的男、女偶像組合,這十年間百花齊放的歌手、樂隊與偶像把J-POP推至最巔峰的階段,熱潮更延伸到全亞洲,我們才能有機會讓J-POP歌曲陪伴成長。在重溫以下二十個不同界別的J-POP代表昔日輝煌成績的同時,相信他們經典作的旋律已在腦海中縈繞。
平成歌姬
安室奈美惠
安室奈美惠這名字跟J-POP絕對能劃上等號,有著「日本流行音樂樂壇女王」、「日本麥當娜」、「日本歌姬」、「日本流行女王」等之稱的她,可說是平成歌姬之中最多稱號亦是最早出道的殿堂級J-POP女歌手,除了歌藝與舞技了得,外貌身材也十年如一日。
十六歲的安室當年已出道卻被小室哲哉看中,1995年改簽AVEX TRAX成旗下的歌手,首支單曲《BODY FEELS EXIT》更成為其成名作,亦是首支破百萬銷量單曲。其後安室便開始其「百萬銷量之路」,到1996年推出的專輯《SWEET 19 BLUES》總銷售量逾三百三十萬張,榮升超級天后。
除了歌唱事業稱后,安室獨特的新月幼眉、煙燻妝及小麥色肌膚,淺啡長直髮,迷你裙配及膝高跟厚底靴的形象,亦掀起了「AMURA」安室現象,魅力襲捲全亞洲,女生們爭相仿傚。1997年可說是安室狂拋震撼彈的一年,《CAN YOU CELEBRATE?》一出賣過二百多萬,至今仍是ORICON單曲榜的紀錄保持者,屬女歌手發行的單曲中銷量最高!
正當事業如日中天,同年十月安室宣佈與TRF成員的SAM奉子成婚,需暫停歌唱事業休息一年,回歸後雖仍有好成績,卻在1999年經歷了離婚、再婚及失去母親之痛,其後數年人氣亦下滑不少。不過憑藉堅毅的意志,最終重拾當年勇,一直活躍至2018年出道二十五周年才宣佈引退,但她在歌迷心中已留下了無法抹滅的天后地位。


CAN YOU CELEBRATE?(左) 安室奈美惠(右)
宇多田光
提起宇多田光,心中自然想起「YOU ARE ALWAYS GONNA BE MY LOVE」這句來自其經典作《FIRST LOVE》的歌詞。1990年這位在紐約出生,出身自音樂世家的七歲小女生,與音樂製作人父親及演歌歌手母親組成樂團,於1995年更代替父親成為主唱,在歐美推出過數張唱片及個人英語專輯,並親自作曲作詞。自小受到不同的的音樂歌手如QUEEN、BON JOV、MARIAH CAREY、尾崎豐及歌手母親等影響,因而創造出往後集當代R&B、BLUES及J-POP的獨特風格。
十五歲那年宇多田光以個人名義發行首張日語單曲《AUTOMATIC / TIME WILL TELL》出道時,已能完美展現其融合節奏藍調、日本演歌的風格,翌年更大賣成為日本女歌手歷代銷售量第二的單曲!
宇多田光不只獲封「二十世紀末的天才少女」、「國民歌姬」等稱號,亦掀起了J-POP革命,除了開啟日本R & B及歌姬時代,其推出十二公分的單曲版本亦在日後取代了舊版成為日本主流。宇多田光可說是跟安室同為影響九十年代日本樂壇最深的平成歌姬,首張日語專輯《FIRST LOVE》除了為日本史上最高銷量,更以1,100萬張的紀錄成全亞洲史上最高銷量的專輯,1999年《FIRST LOVE》帶紅日劇《魔女的條件》,事隔二十四年,同一首歌竟成了另一日劇《FIRST LOVE》的創作靈感,並重新登上全亞洲多個地方音樂排行榜的高位,再創J-POP神話!


FIRST LOVE(左) 宇多田光(右)
小室效應
華原朋美
九十年代是日本流行音樂教父小室哲哉的天下,在1991年跟AVEX TRAX簽約成音樂製作人後,他把西方電子音樂注入J-POP的新意念在九十年代中期成為主流,期間他創作過無數百萬名曲,成為日本史上最高銷量的音樂製作人。
在「小室家族」當中,與小室曾有過一段師徒戀的華原朋美堪稱旗下最強王牌,與安室奈美惠同被譽為九十年代後半亞洲最具代表性的女歌手之一。被小室稱為擁有「刺激淚腺的歌聲」,1995年出道的華原朋美,憑小室製作的《I BELIEVE》、《I'M PROUD》等創下百萬銷量而瞬間火紅,當中《I'M PROUD》當年更成ORICON公信榜該年度個人女歌手最高銷量的單曲,成為其經典作!
同年發佈首張專輯《LOVE BRACE》更成為她首張獲得ORICON公信榜冠軍的作品,亦是至今仍在其歷代最暢銷專輯排行榜中的三十九位,更獲日本唱片大獎最優秀新人獎,踏入平成歌姬之路。出道前曾為華原朋美雜誌《CanCam》和《ViVi》模特兒的她,亮麗的外型亦因歌曲爆紅而受到高度關注,曾掀起「華原現象」的時尚風潮,人氣在九十年代跟安室旗鼓相當。


I’M PROUD(左) 華原朋美(右)
濱崎步
比起前幾位平成歌姬,濱崎步雖然在初出道時沒有一炮而紅,但憑藉其令人印象深刻的獨特唱腔與百變形象,成為日本人票選中,九十年代最能駕馭「平成歌姬」之名的第三名。1999年,濱崎步推出首張原創專輯《A SONG FOR XX》,銷量突破一百四十萬張成為其首張冠軍作,並獲得了第十三屆日本金唱片大獎的最佳新人獎。
同年推出的第二張專輯《LOVEppears》,前後兩張專輯都在ORICON公信榜上停留了高達64周!一改其初出道時的清純形象,換上一頭標記性的金髮,大膽以長髮遮掩半裸上身的第二張專輯封面引發熱話,當時辣妹瘋狂模仿,亦憑著其百變的形象,自此獲封為日本流行教主。
濱崎步的成功,在於她選擇自己創作曲詞,如在專輯《A SONG FOR XX》的歌曲中描寫著女性孤獨寂寞的心理,引起眾多共鳴,同名歌曲更成她出道二十多年地位最重要的歌曲,也使其迅速榮登樂壇天后的寶座。
2002年她首次與同公司的小室哲哉合作,其後小室參與創作的《LOVE SONG》亦保持過二百萬的銷量,而其持續「革新性」的音樂和表演踏上事業巔峰,亦助她成為日本史上唱片銷量最高的個人歌手。


A SONG FOR XX(左) 濱崎步(右)
TRF
當年小室哲哉帶起日系電音舞曲潮,其家族成員的中唯一的跳唱組合TRF,絕對是把這種曲風演繹得淋漓盡致的先驅!由YU-KI、ETSU、CHIHARU、SAM 及DJ KOO五人組成的TRF,全名為TK RAVE FACTORY,成員於1992年由小室透過不同的舞蹈選秀節目中選出,打造出集主唱、舞者與DJ的獨特團體,成為當年J-POP的樂壇創舉。
1993年正式出道並推出專輯《TRF~THIS IS THE TRUTH~》,以強烈動感的電音與TRF特色演唱與舞蹈成功殺出新升血路,同年推出的單曲《EZ DO DANCE》奪第三十六回日本唱片大獎的MV獎,更成為日本舞曲指標的名曲,造就小室的作品開始成為J-POP的大勢音樂製作人。
1994年,TRF更憑一曲《BOY MEETS GIRL》走紅獲邀初次參加NHK紅白大賽表演此曲,繼而獲頒發多個新人獎。《BOY MEETS GIRL》為日本可口可樂的主題曲,2020年經REMIX後成了動畫《外星BB撞地球》的片尾曲,事隔二十六年仍然能再熱播,果然經典。


BOY MEETS GIRL(左)TRF(右)
GLOBE
除了是音樂製作人,小室哲哉自身亦是樂團GLOBE的成員之一,與女主唱KEIKO及日法混血饒舌歌手MARC PANTHER組成三人組合,並於1995年以一曲《FEEL LIKE DANCE》出道。KEIKO具有力量的嗓子教人一聽難忘,配合小室出色的混音製作及MARC的RAP,首發行就獲得日本ORICON排行榜的第三名,同年成為日劇《別讓我一個人》的主題曲,亦是GLOBE首支破百萬銷量的歌曲,而小室家族的香港成員葉佩雯,亦曾主唱廣東話版本。
1996年,GLOBE推出同名專輯,銷量更破四百一十三萬,當年曾創下史上銷售最高專輯記錄,後期雖被宇多田光的《FIRST LOVE》專輯擊敗,但至今仍是ORICON歷代最暢銷專輯的第七位。除了耳熟能詳的《FEEL LIKE DANCE》,《DEPARTURES》、《CAN'T STOP FALLIN' IN LOVE》等都是GLOBE於九十年代的名曲,2002年GLOBE宣佈元祖級視覺系樂隊X JAPAN的YOSHIKI加入成為鼓手兼鋼琴手,當時引發熱話,不過在YOSHIKI推出第九張專輯後,便沒有再以GLOBE的成員身份出現。


FEEL LIKE DANCE(左)GLOBE(右)
J-ROCK
MR. CHILDREN
日本殿堂級的搖滾樂團MR. CHILDREN,由主唱櫻井和壽、吉他手田原健一、貝斯手中川敬輔,和鼓手鈴木英哉於1988年組成,於1992年遇上製作人小林武史後才正式打入主流市場。
MR. CHILDREN的曲風比當年的J-ROCK樂隊更多元化,櫻井和壽獨特而音域廣闊的聲線亦成為了樂隊的標記,更掀起當時名為「MISUCHIRU現象」的風潮。1994年推出的《TOMORROW NEVER KNOWS》為日劇《青春無悔》的主題曲,更是他們迄今為止銷量最高的單曲。
在九十年代中期至千禧年初,MR. CHILDREN共有六張專輯打入ORICON公信榜歷代最暢銷專輯中的一百位內,成為J-POP界最多專輯進榜的代表,而當中收錄《TOMORROW NEVER KNOWS》的《ATOMIC HEART》至今仍排在第十三位,成為他們最佳成績的經典專輯。


TOMORROW NEVER KNOWS(左) MR. CHILDREN(右)
EVERY LITTLE THING
EVERY LITTLE THING(ELT)屬三人流行樂團,由主音持田香織、結他手伊藤一朗及前隊長兼鍵琴手五十嵐充組成,1996年以單曲《FEEL MY HEART》出道,1997年憑一曲《DEAR MY FRIEND》單曲成代表作,於第三十九屆日本唱片大獎得到「優秀作品獎」的成績,加上持田香織的美貌,令ELT人氣急升,持田香織亦開始活躍於時裝雜誌。
1998年推出的專輯《TIME TO DESTINATION》更成ELT歷年最暢銷的一張專輯,當中的一曲《TIME GOES BY》為ELT首支抒情歌曲,作為日劇《甜蜜結婚》的主題曲,雖然不是大熱的日劇,但《TIME GOES BY》也在日本歷代最暢銷單曲中成功佔一席位, 亦從此成了ELT的經典之作。可惜五十嵐充於2000年宣佈離隊後,ELT改為二人組合繼續於千禧年代發展至2016年,便再無新作品出現。


TIME GOES BY(左) EVERY LITTLE THING(右)
JUDY AND MARY
走POP ROCK 風格的JUDY AND MARY自1992年出道,由女主音YUKI、結他手TAKUYA淺沼拓也、隊長及BASS手恩田快人和鼓手五十嵐公輔組成,YUKI如小女孩般的可愛聲線,但同時風格前衛,恩田快人的爆炸頭視覺系造型亦令人印象難忘。
1995年因一首《OVER DRIVE》而成名,1996年更因《浪客劍心》的主題曲《そばかす》(雀斑)而令JUDY AND MARY的人氣推上高峰,這首歌曲不只一舉奪下ORICON排行榜第一名,也是樂隊唯一一首百萬銷量的單曲。雖然如此,但J-POP界早已認定他們的地位,1997至1998年更是樂隊事業的巔峰,專輯《THE POWER SOURCE》成ORICON歷代最暢銷專輯之一,日劇《新聞女郎》的主題曲《散步道》再次成為膾炙人口的歌曲,並收錄在其最後一張百萬專輯《POP LIFE》,隨後在2001年宣佈解散,完美陪伴大家的九十年代時光。


そばかす(左)JUDY AND MARY(右)
DRAGON ASH
一聽到DRAGON ASH的名字必會想起型格主音降谷建志,皆因他在九十年代憑藉其獨特的穿搭風格成為了潮流ICON之一,在裏原宿文化裡也有著重要地位。由降谷建志帶領的DRAGON ASH自然也以獨有的魅力在九十年代後期開始影響J-ROCK文化,有別於其他搖滾樂隊,DRAGON ASH當年出道成為了首隊樂隊把HIP HOP音樂帶到日本樂壇。
DRAGON ASH於九十年代由降谷建志、已故的BASS手馬場育三、鼓手櫻井誠及DJ BOTS四人組成,其曲風融合饒舌、搖滾、PUNK、HARDCORE以及節奏藍調等不同音樂類型,1999年一首《GRATEFUL DAYS》請來日本歌手ZEEBRA和ACO友情跨刀演唱,深受西方音樂影響的DRAGON ASH更以THE SMASHING PUMPKINS的《TODAY》一曲作結他旋律,憑著當年嶄新的饒舌風格、ACO柔和女聲,以及洗腦的節奏,令DRAGON ASH的知名度火速上升。


GRATEFUL DAYS(左) DRAGON ASH(右)
視覺系
LUNA SEA
八十年代日本曾出現過受GLAM ROCK 、GLAM METAL等音樂類型影響的樂隊,成員都以誇張的妝容、華麗的打扮示人,最後由被譽為「日本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樂團」的X JAPAN建議用VISUAL ROCK(視覺系),來代表這種新類型的樂團。他們一手帶起視覺系的潮流,而由河村隆一、真矢、SUGIZO、J及INORAN組成的LUNA SEA屬其中一隊早期的視覺系樂團,後於九十年代末與GLAY及 L'ARC-EN-CIEL被喻為三大視覺系代表。
LUNA SEA經過1997年成員各自單飛後,音樂風格開始轉為更主流的另類搖滾,舞台上的視覺系裝束也不復見。1998年,LUNA SEA的一曲《I FOR YOU》因為日劇《神啊!請多給我一點時間》而紅遍亞洲,而這首歌對LUNA SEA的意義重大,皆因當錄此曲時正遇上 X JAPAN靈魂人物HIDE的死亡消息,曾一度錄不下去,最後為了把歌詞、歌曲送給視作哥哥的HIDE,才努力造就名曲誕生。


I FOR YOU(左) LUNA SEA(右)
GLAY
另一隊跟X JAPAN關係密切的視覺系樂隊GLAY同樣在八十年代末組成,成員為主音TERU、結他手及鋼琴手TAKURO、BASS手JIRO及結他手HISASHI,在1993年遇上了伯樂X JAPAN團長YOSHIKI,簽下他們並於1994年正式出道。
GLAY初出道時的造型偏向華麗視覺系,曾以長髮、箭豬頭的浮誇髮型示人,只有年紀最小的JIRO為短髮。1996至1999年的《BELOVED》、《口唇》、《HOWEVER》、《誘惑》、《SOUL LOVE》、《BE WITH YOU》等多首破百萬的單曲出現,令他們音樂事業達至高峰,而《HOWEVER》更是GLAY的ORICON冠軍獲得周數最長的單曲,也是唯一一張能重返冠軍的單曲。
其後每個成員雖保留一點視覺系的形象,但熱愛時尚的JIRO總是最前衞的一位,黃金色短BOB頭配茶色太陽眼鏡當年成為標記造型。1999年,GLAY曾動員超過二十萬歌迷開演唱會,至今仍未有歌手打破此世界紀錄!


HOWEVER(左) GLAY(右)
L'ARC-EN-CIEL
由主音HYDE、TETSUYA、KEN 及YUKIHIRO所組成的L'ARC-EN-CIEL,從成名開始主音HYDE跟L'ARC-EN-CIEL的名字讀音一直是一眾熱愛J-ROCK的樂迷常討論之話題。HYDE本名為寶藍秀人,本來想用「秀」字的拼音HIDE作藝名,不過當時樂壇已有殿堂級的X JAPAN結他手 HIDE在前,因此取名為HYDE;至於團名則是法文「彩虹」之意,日本人喜愛簡稱他們為「LARUKU」。
1994年他們曾經以錄影帶單曲出道,屬業界中的罕見現象,而樂隊成員中亦以HYDE最獨特。常以黑色眼線、SMOKY EYES示人的他,髮型也是隊中變化最多的一位,令本來身型嬌小的他顯得突出。L'ARC-EN-CIEL的歌曲亦同樣多元,多首歌曲如《DRIVER'S HGH》、《FLOWER》、《虹》都成其九十年代人氣作,當中於1998年推出的《WINTER FALL》更是首次榮獲ORICON單曲榜冠軍的作品,並獲選作美劇《CHICAGO HOPE》(杏林先峰)的日文主題曲!


WINTER FALL(左) L'ARC-EN-CIEL(右)
SMAP
於九十年代出道的「國民團體」SMAP,作為傑尼斯事務所(現稱:星達拓娛樂)的旗下藝人,必要從伴舞開始。SMAP當年為師兄光GENJI的伴舞,再組成組合SKATER BOYS,當時中居正廣、木村拓哉、稲垣吾郎、草彅剛、香取慎吾還有於96年離團的森且行,於三年間在偶像節目、電視劇和舞台劇上累積人氣,最後才能於1996年正式出道成為SMAP。
SMAP在日本武道館舉辦的首場演唱會,CD還未推出入座率高達三萬人,正當公司想SMAP以歌手組合發展時,卻面對偶像音樂節目減少而缺少演出機會的問題,SMAP只能往電視劇、綜藝發展,卻意外發掘五子的潛能,令他們人氣愈來愈高,也打開往後傑尼斯藝人多方面發展的演藝事業之門。
SMAP成員在自己所長的領域發展得順利,1996年開播的綜藝節目《SMAP×SMAP》更成為他們的標誌性長壽節目,不過SMAP始終是偶像組合,儘管曾被批評歌藝普通,但推出歌曲也是必要的。1998年,《夜空的彼岸》成為SMAP首支百萬銷量的單曲,同時更入選中學生音樂教科書,以行動證明SMAP多方面的才能。


夜空ノムコウ(左) SMAP(右)
SPEED
跟安室奈美惠、MAX同為沖繩藝人學校出身的女子組合SPEED,成員分別為主音的島袋寬子、今井繪理子,及負責跳舞與和音的上原多香子、新垣仁繪,四位少女於1995年出道,先在日本電視音樂節目《THE夜もヒッパレ》中開始亮相表演爭取曝光率,其後再經由公開招募決定以「SPEED」團體名稱出道,確實屬當年日本樂壇較新鮮的出道方式。
而四位成員憑著各自的魅力吸引粉絲,令她們於1996年首發的單曲《BODY & SOUL》與《STEADY》均破百萬銷量,並於同年日本唱片大賞獲新人賞。1997年可謂SPEED的豐收之年,一曲《WHITE LOVE》總銷量達二百萬以上,成為了SPEED的代表作,也是她們迄今為止最暢銷的單曲。
SPEED不只憑《WHITE LOVE》獲得第三十九回日本唱片大賞優秀作品賞,還首次被邀請至第四十八回NHK紅白歌合戰演唱《WHITE LOVE》,此曲當年更成為了日本卡拉OK點唱次數最多的一首!經典果然是經典,事隔十年,SPEED再於NHK紅白歌合戰演唱《WHITE LOVE》作宣佈復出的表演歌曲,令當年的回憶再次浮現!


WHITE LOVE(左) SPEED(右)
KINKI KIDS
1997年以《硝子の少年》出道的二人組合KINKI KIDS 為SMAP同年代出道的師弟,成員堂本光一與堂本剛並無血緣關係,但因同出身自關西近畿地方,因此取其日文羅馬拼音KINKI作隊名。
KINKI KIDS可說是九十年代在傑尼斯事務所中歌影視成績最優秀的組合,所發行的每張單曲均能在發片首週登上日本ORICIN單週銷量榜的第一名,因而被列入健力士紀錄大全中。兩位成員於2024年12月31日的跨年直播中宣布將團名KINKI KIDS 改為DOMOTO,是兩人堂本姓氏的拼音,並預計於2025年7月21日出道28週年時正式啟用新團名。

PUFFY
同樣為二人組合的PUFFY,由大貫亞美(AMI)、吉村由美(YUMI)組成,於1996年憑單曲《亞細亞的純真》出道,二人常以同樣的髮型、造型示人,加上率真的個性,瞬間成為人氣組合。
而其於同年推出的歌曲《這是我的生存之道》更於翌年被選為年度選拔高等學校野球大會的進場歌曲,同為當年資生堂的TESSERA廣告歌,而此歌曲即使過了十多年仍不時會被電影、動畫選用,非常經典。

V6
1995年出道的V6,為傑尼斯事務所於九十年代的男子偶像組合中,成員最多的一隊。由坂本昌行、長野博、井之原快彥、森田剛、三宅健、岡田准一組成,分別以20TH CENTURY與COMING CENTURY兩小組來區分青年成員與少年成員。
V6歌曲特別之處是常被選作打氣歌,而《愛なんだ》則為三宅健主演電視劇《名探偵保健室のオバさん》插曲,屬V6銷售量最高的作品。

愛なんだ
MORNING娘
1997年由HELLO!PROJECT打造的偶像組合MORNING娘,當年可說是開創日本女偶像團體的先河,除了人數比過往的女子組合多,團體的特點透過選拔會招募,每年成員會不斷增減維持組合新鮮感。
初代成員中澤裕子、石黑彩、飯田圭織、安倍夏美及福田明日香,本為選拔賽中的落選參賽者,被公司給予機會以賣碟方式決定出道權,最後五位成功出道,而1999年發行的《LOVE MACHINE》銷量更超過一百六十四萬張。

LOVE MACHINE
嵐
嵐(ARASHI)為傑尼斯事務所於九十年代末最後一隊出道的男子偶像組合,五位成員大野智、櫻井翔、相葉雅紀、二宮和也、松本潤各具魅力,於1999年在夏威夷召開發表記者會宣佈出道,更以同名歌曲《A.RA.SHI》作出道歌,「嵐」在日文中有風暴之意,當年一出道旋即掀起熱捧「風暴」,歌曲亦是繼KINKI KIDS之後第二隊傑尼斯事務所組合之出道單曲奪得冠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