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紅紙燈之父 曾被批沒才華?

近年曝光率最高的紙燈,必定是野口勇的Akari系列。除了吸引一班批網紅入手,就連早前終於要落幕的劇集《And Just Like That…》中都可以看到其蹤影。Carrie Bradshaw家中也放有野口勇的燈具,由第一季放在書架上的Akari 1N到第三季放在角落的Akari 24N,足證這設計在「時尚」界佔有重要的一席位。野口勇雖聽起來像日本人的名字,可是他於1904年出生於美國洛杉磯,是百份百的美國公民。母親為美國作家兼編輯而父親為日本詩人,因而被稱為「日裔美國雕塑家」。野口勇年幼時曾在日本居住,後來母親將他送回美國,在成長時期深受西方與亞洲美學文化影響。你是否知道誰是他的啟蒙老師?


#01 Gutzon Borglum:「你沒有才華!」
高中畢業後不久,野口勇成為美國雕塑家Gutzon Borglum(參與雕刻四位前總統頭像的Mount Rushmore項目)的學徒。不過,Gutzon Borglum認為野口勇沒有成為成功藝術家的天賦。這狠狠的批評讓野口勇深受打擊,自我反思,高中畢業後申請到紐約Columbia University攻讀醫學、一心想當醫生。


#02 藝術學校創辦人Onorio Ruotolo 重燃藝術熱情

高中畢業後申請到Columbia University攻讀醫學系,一心想當醫生。可是野口勇深知自己的熱情所在,在母親的鼓勵下報讀Manhattan東區的Leonardo Da Vinci Art School課程。就這樣,朝早讀醫,晚上課餘時間便跟隨意大利裔美國雕塑家兼藝術學校創辦人Onorio Ruotolo學習雕塑。Ruotolo令野口勇更清楚自己的方向,並幫助他了解自己的天賦,令野口勇決心成為雕塑家。


#03 Constantin Brancusi:「你屬於新一代,將直接走向抽象。」
野口勇在Brummer Gallery看過羅馬尼亞、法國雕塑家Constantin Brancusi(創作首件石雕《The Kiss》即成經典)的展覽後,深深被他的作品吸引。1927年申請獎學金後有機會到Brancusi巴黎的工作室當助理,他坦言這樣的好運既神聖又必然。「他不會說英語,我不會說法語。溝通是透過眼神、手勢以及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進行的。」野口勇初次學習如何雕刻石材與木頭,深切明白雕塑家與物料之間的關係,完完全全接收了Brancusi的審美觀。


#04 身份認證! 水墨大師齊白石為野口勇製作印章
1930年,父母離異多時的野口勇本想到日本與父親會面,展開尋根之旅。半途中收到父親的來信,說不歡迎他到日本,也不再承認二人的父子關係。野口勇因沒有到日本,而到訪了中國。在日本人兼中國畫作收藏家勝泉外吉的引薦下,於北京師從書法家齊白石學習水墨畫。野口勇留在當地超過半年,使用毛筆創作了許多大型畫作,掌握了意在筆先、留白等概念。「齊白石先生親切地指導我如何運用大號毛筆,並掌握墨汁的流暢度。」返回美國後,他更開辦自己的水墨畫展。其《北平毛筆畫》系列,完全體現了這段經驗影響野口勇如何運用線條與負空間。


野口勇首場香港個展
野口勇的《北平毛筆畫》系列,完全體現師從齊白石之後如何影響其對線條與負空間的運用。最近香港White Cube展覽便以野口勇與齊白石的師徒關係切入,帶來這個系列的大尺幅水墨作品,作品更與齊白石的水墨原作共同展出。除了水墨作品,空間還展放了野口勇80年代末創作的青銅雕塑如《Richard》及與展覽同名的《A Feeling》。當然,還少不了大家相當熟悉的Akari系列紙燈作為展覽另一Highlight。


A feeling
日期:9月12日至10月18日
時間:星期二至六11am-7pm
地點:White Cube 中環干諾道中5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