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迷必去!藏有超過18萬部電影聖殿

影迷必去!藏有超過18萬部電影聖殿

如置身於《星際啟示錄》場景

這個場景是否有點科幻感?它有沒有令你聯想到《星際啟示錄》(Interstellar)或其他科幻電影?它其實是英國的「BFI 國家檔案館」(BFI National Archive)!假如你熱愛電影的話,對「英國電影學院」(British Film Institute, BFI)應該不會陌生。

BFI於1933年成立,致力推廣電影和影視文化,總部位於倫敦。它亦是每年BFI London Film Festival的主辦機構。位於倫敦泰晤士河南邊的BFI Southbank大家可能去得比較多,因為這裡不單有電影院、圖書館、餐廳酒吧,同時還經常舉辦不同活動。而附近的BFI IMAX更是全球少數能播放70mm IMAX菲林格式的電影院之一。

至於位於伯克姆斯特德(Berkhamsted)的「BFI 國家檔案館」,就像一所電影基地。它專門負責收集、保存、修復,並建立不同平台去分享電影史上各類珍貴的影片。BFI 國家檔案館現時擁有超過18萬部電影及150萬套電視檔案。它們主要以英國電影資料及電視節目為主,但也包括許多歷史上重要的影片,如1901年所拍攝的上海風貌。除此之外,這裡還保存了大量電影製作資料,特別是針對英國導演如肯·洛奇(Ken Loach)、德里克·賈曼(Derek Jarman)和艾倫·帕克(Alan Parker)等人的作品。

影迷聖殿限定開放!

每年9月,因應「文化遺產開放日」(Heritage Open Day),BFI 國家檔案館會少有地對公眾開放。封面圖片所見的正是其中一個「電影庫」(Film Vault),置身其中,可幻想自1895年電影誕生後不少影片就在這裡,對影迷而言,它猶如一座聖殿。這些菲林必須長期保存於攝氏12-15度、相對濕度35%的環境中,以延續菲林的生命。參觀當日,工作人員透露她現正在負責修復英國皇室的影像資料,當中包括已故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登基時的珍貴片段及她所拍攝的家庭錄像。

英國皇室家庭錄像也修復得到

BFI 國家檔案館擁有4個大型電影庫,除了收藏及保存電影菲林外,當中更迫切任務之一就是進行「電影修復」(Film Restoration)。電影修復是將老化或損壞的電影膠片進行修復,使其恢復原來的視聽效果並延長保存期限。這項工作通常從清理菲林開始,首先需要處理物理上的損壞,如劃痕或斷裂,同時重整缺失的部份,然後透過高分辨率掃描將影片數碼化。接下來,專家會使用數碼技術去除畫面中的雜質、校正顏色和修復音效,並將修復完成的影片重新存檔或發佈/發行。

參觀當日,工作人員正修復英國皇室的影像資料,當中包括已故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登基片段及她所拍攝的家庭錄像。

由光學修復變成數碼修復

在電影技術發展初期,大多數菲林都是由易燃的硝酸纖維(Nitrate film)製成,導致不少早期電影因火災而毀損。至20世紀中期,硝酸片逐漸被醋酸纖維(Safety film)取代,這種材料較為穩定,可降低火災風險。但即使是較新的醋酸纖維片,它也會隨著時間變質,出現褪色、霉斑或斷裂。許多早期的電影菲林,由於保存條件不佳,已經嚴重劣化,因此電影修復變得非常重要。

隨著科技發展,電影修復已由光學修復慢慢演變成數碼修復。許多早年電影經典,近年陸續經由數碼修復而有機會重新在大銀幕公映,包括由王家衞執導的《重慶森林》4K修復版。

香港也有電影修復?

回到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自1995年起也開展了一系列的電影修復工作,當中有許鞍華首次執導的《瘋劫》(1979)。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幾年前曾經有一班非常熱心的年輕人成立了一個名為「Reel to Reel Institute」的非牟利藝術團體,致力推廣影視遺產保育,可惜現已停運。部份關於電影修復的專業內容,至今仍可在一個名為《電影修復101》的Podcast找到。也有賴網絡發展,在網上大家也可以找到不少珍貴的電影片段,例如在「BFI Player」上,便可以看到許多早期的電影資料。

參觀BFI國家檔案館當日,另一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一眾工作人員都非常熱愛他們的工作。有人提到自己從1987年起便開始從事電影修復,說時雙眼散發光芒。我們今天看到的的影片,是無數工作人員的努力。很多人正在默默付出,為保存人類的文化遺產作出貢獻。說到這裡,不禁令人覺得投身電影修復也不錯!
____________________
Rachel Ip 葉曉燕
視覺藝術家、藝術教育工作者、策展人、藝術專欄作者。以攝影研究及藝術史為主。在大學任教十年,現居倫敦,繼續在網上推廣藝術教育。

Read more

Kodak上月財困陷 39億港元債務危機 這月瘋搶盲盒翻身?

Kodak上月財困陷 39億港元債務危機 這月瘋搶盲盒翻身?

近日在Threads上引發熱烈討論的Kodak Charmera迷你相機盲盒,上周掀起了排隊搶購潮。目前全城斷貨,下批貨很可能在9月下旬至10月初到港。究竟Charmera迷你相機盲盒有何魅力?原本陷入財務危機的Kodak能否借此機會一洗頹風呢? 全城斷貨!Kodak迷你相機盲盒 隱藏版炒貴6倍 9月中旬,擁有逾百年歷史的菲林品牌Kodak推出了Charmera迷你相機盲盒,這一消息在Threads上引起了廣泛討論和惹來全城搶購。迷你相機盲盒的定價為HK$235,共有7款,其中1款為1/48透明機身的隱藏版。目前在Carousell上,有賣家以HK$1,500的價格出售,炒貴逾6倍。 睇得又影得 Kodak Charmera迷你相機不僅可以作為掛飾,還具備拍照和錄影功能。雖然它的解析度只有160萬像素,絕非專業相機,但照片模式有4種相框和7種濾鏡可選,再者近年流行Y2K的CCD數碼相機風潮尚未退減,而且迷你相機的外型討好、價格親民﹐加上盲盒引發買家的好奇心,這些因素令迷你相機大受歡迎。 迷你相機規格 影像感測器:1⁄4 吋CMOS ︳鏡頭:35mm f/2.4 ︳接口

By 占咪 Jimmy Lui
CONVERSE × Wrangler 概念源於百萬円古著 - Wrangle Champion Jacket

CONVERSE × Wrangler 概念源於百萬円古著 - Wrangle Champion Jacket

9月中旬CONVERSE特別與牛仔服裝品牌Wrangler合作,推出了一款ALL STAR AGED CJ HI。紅色帆布鞋面印有品牌名稱的黃色字樣,看似平平無奇,箇中概念其實是向40年代末、50年代Wrangler製作的「Champion Jacket」的致敬之作。 古著界珍稀之一:Champion Jacket Wrangler的Champion Jacket為誕生於品牌創立初期(1940年代末)的一款紀念性外套。因為其罕有性,因此「元年」出品一直都被視為是古著「食物鏈上層」的寶物,往往價值不斐。至於二手市場上定價較便宜的,主要是近年的復刻品而已。 冠軍「牛仔」的身份象徵 「Champion Jacket」有多罕有? 相傳外套是40年代末開始Wrangler為牛仔競技(Rodeo)冠軍所送贈的外套設計。既是一種身份象徵,亦因為牛仔冠軍都備受年青人追捧,於是品牌又可以從中借助「Rodeo Champ」的名氣帶來宣傳效果。 12MJ v.s 12MJZ Champion Jacket主要有紅色(

By 鬼
爆紅紙燈之父  曾被批沒才華?

爆紅紙燈之父 曾被批沒才華?

近年曝光率最高的紙燈,必定是野口勇的Akari系列。除了吸引一班批網紅入手,就連早前終於要落幕的劇集《And Just Like That…》中都可以看到其蹤影。Carrie Bradshaw家中也放有野口勇的燈具,由第一季放在書架上的Akari 1N到第三季放在角落的Akari 24N,足證這設計在「時尚」界佔有重要的一席位。野口勇雖聽起來像日本人的名字,可是他於1904年出生於美國洛杉磯,是百份百的美國公民。母親為美國作家兼編輯而父親為日本詩人,因而被稱為「日裔美國雕塑家」。野口勇年幼時曾在日本居住,後來母親將他送回美國,在成長時期深受西方與亞洲美學文化影響。你是否知道誰是他的啟蒙老師? #01 Gutzon Borglum:「你沒有才華!」 高中畢業後不久,野口勇成為美國雕塑家Gutzon Borglum(參與雕刻四位前總統頭像的Mount Rushmore項目)的學徒。不過,Gutzon Borglum認為野口勇沒有成為成功藝術家的天賦。這狠狠的批評讓野口勇深受打擊,自我反思,高中畢業後申請到紐約Columbia University攻讀醫學、一心想當醫生。 #02

By emily
坂本龍一18歲的啟蒙:Baschet聲音雕塑有多厲害?

坂本龍一18歲的啟蒙:Baschet聲音雕塑有多厲害?

年僅18歲在東京藝術大學就讀的坂本龍一,於1970年前到訪以「人類進步與協調」為主題的大阪萬博。坂本龍一在大阪萬博中接觸到當時最前衛的音樂技術和藝術作品,當中包括武滿徹的《Crossing》和《四季》、高橋悠治的《慧眼》、Karlheinz Stockhausen的《Spiral》、中谷芙二子的《霧之雕塑》等。更重要的是,坂本龍一在「鋼鐵館」親身接觸了Baschet的聲音雕塑,對教授後來的創作產生深遠影響。 Baschet創作世上第一個音樂遊樂場? 鋼鐵館策展人武滿邀來Bernard和François Baschet這對法國兄弟參展,他們與助理兼雕塑家Alain Villeminot於萬博開幕前3個月於大製作了17件全新的聲音鋼材雕塑,每一件都以參與製作的日本工人命名。François Baschet稱之為「全球首座且規模最大的音樂遊樂場」,每件形狀各異,運用了聲學的設計原理,聲波透過板狀鋼片共振,無需電力驅動卻能產生與電子合成音效極為相似的聲響。 大阪萬博閉幕之後,這件大型Baschet聲音雕塑也相繼被拆掉了——部份存放在倉庫裡,部份則轉送至鍊鋼廠。至2009年,為紀念大阪萬

By 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