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20歲便拍坂本龍一  要認識的日本攝影師!

藝術

20歲便拍坂本龍一 要認識的日本攝影師!

他的名字叫小浪次郎,1986年出生於東京,2017年開始旅居紐約。《The New York Times》、Supreme、Ralph Lauren、Calvin Klein等也找他合作,活躍於國際舞台。 小浪次郎於畢業前已涉足攝影,2009年曾出版Zine《Dim the light》;自出道以來備受讚賞,2010年獲富士攝影沙龍新人獎。20歲時更獲得第一份商業委託工作:到北海道拍攝坂本龍一為期四天的錄音過程,這成了他至今難忘的回憶。 小浪次郎第一份工作:拍攝坂本龍一 「當我第一次聽到坂本龍一在那裡演奏時,感覺就像一道閃光劃過鋼琴。我想傳達他創作音樂的張力,所以故意拍得模糊。」教授創作歌曲空檔期間獨自走到山裡去,他坐在地上靜靜聆聽山林的聲音大約一個小時之久,那刻小浪次郎意識到原來不平凡的人懂得如何磨練自己。小浪次郎開始遠距離拍攝,逐步靠近如獵人般取景指下教授的身影。當時他心想若不如此嘗試便無法拍出好作品,寧可後悔也不願退縮。身為攝影師的他,渴望透過鏡頭呈現連被攝者本身也無法看見的風景。從那時起,便一直抱著「想拍就拍」的信念去拍。 為何小浪次郎20歲便有機會拍教授? 相信不

By emily
爆紅紙燈之父  曾被批沒才華?

藝術

爆紅紙燈之父 曾被批沒才華?

近年曝光率最高的紙燈,必定是野口勇的Akari系列。除了吸引一班批網紅入手,就連早前終於要落幕的劇集《And Just Like That…》中都可以看到其蹤影。Carrie Bradshaw家中也放有野口勇的燈具,由第一季放在書架上的Akari 1N到第三季放在角落的Akari 24N,足證這設計在「時尚」界佔有重要的一席位。野口勇雖聽起來像日本人的名字,可是他於1904年出生於美國洛杉磯,是百份百的美國公民。母親為美國作家兼編輯而父親為日本詩人,因而被稱為「日裔美國雕塑家」。野口勇年幼時曾在日本居住,後來母親將他送回美國,在成長時期深受西方與亞洲美學文化影響。你是否知道誰是他的啟蒙老師? #01 Gutzon Borglum:「你沒有才華!」 高中畢業後不久,野口勇成為美國雕塑家Gutzon Borglum(參與雕刻四位前總統頭像的Mount Rushmore項目)的學徒。不過,Gutzon Borglum認為野口勇沒有成為成功藝術家的天賦。這狠狠的批評讓野口勇深受打擊,自我反思,高中畢業後申請到紐約Columbia University攻讀醫學、一心想當醫生。 #02

By emily
坂本龍一18歲的啟蒙:Baschet聲音雕塑有多厲害?

藝術

坂本龍一18歲的啟蒙:Baschet聲音雕塑有多厲害?

年僅18歲在東京藝術大學就讀的坂本龍一,於1970年前到訪以「人類進步與協調」為主題的大阪萬博。坂本龍一在大阪萬博中接觸到當時最前衛的音樂技術和藝術作品,當中包括武滿徹的《Crossing》和《四季》、高橋悠治的《慧眼》、Karlheinz Stockhausen的《Spiral》、中谷芙二子的《霧之雕塑》等。更重要的是,坂本龍一在「鋼鐵館」親身接觸了Baschet的聲音雕塑,對教授後來的創作產生深遠影響。 Baschet創作世上第一個音樂遊樂場? 鋼鐵館策展人武滿邀來Bernard和François Baschet這對法國兄弟參展,他們與助理兼雕塑家Alain Villeminot於萬博開幕前3個月於大製作了17件全新的聲音鋼材雕塑,每一件都以參與製作的日本工人命名。François Baschet稱之為「全球首座且規模最大的音樂遊樂場」,每件形狀各異,運用了聲學的設計原理,聲波透過板狀鋼片共振,無需電力驅動卻能產生與電子合成音效極為相似的聲響。 大阪萬博閉幕之後,這件大型Baschet聲音雕塑也相繼被拆掉了——部份存放在倉庫裡,部份則轉送至鍊鋼廠。至2009年,為紀念大阪萬

By emily
首爾新地標開業!Gucci御用藝術家出手

藝術

首爾新地標開業!Gucci御用藝術家出手

韓國首爾最新地標Haus Nowhere於9月正式開業,將旗下眼鏡品牌Gentle Monster、香氣品牌Tamburins、帽飾品牌ATiiSSU、烘焙品牌NUDAKE以及初次登場的全新家品設計品牌Nuflaat匯合於同一建築。各個品牌亦在開業前先後公佈展開新篇章:主打趣味甜點麵包的NUDAKE便開拓喝茶的版圖(大概意識到全球掀起的綠茶風吧)、Nuflaat則公開豔紅美甲咖啡杯具套裝、Gentle Monster及Tamburins也推出新品。 Haus Nowhere藝術企劃第一炮! 賣物單品有睇頭之餘,品牌亦看重藝術設計。Haus Nowhere第一炮便找來不按牌理出牌的人氣創意鬼才Max Siedentopf出手,在島山、上海等各個Haus Nowhere據點帶來「More Is More」的吸睛裝置。一位超現實的老人拿著金色的垃圾袋,如發現寶藏般引發無限可能,展現出向來荒誕幽默的風格。 0:00 /0:19 1× 誰是Max Siedentopf? 去年Parco的廣告便找Ma

By emily
安藤忠雄「風之教堂」放哪位藝術家作品?

藝術

安藤忠雄「風之教堂」放哪位藝術家作品?

這並不是AI畫面,而是日本藝術家岩崎貴宏在神戸六甲ミーツ‧アート 2025 beyond帶來的新作《Floating Lanterns》。作品在安藤忠雄的「風之教堂」內展示,相當震撼。建築模型主要由在地震和戰爭中損毀的建築物組成,懸浮的碎片彷彿通通被吸進背後的十字架裡。 神戸六甲ミーツ‧アート 2025 beyond 日期:即日起至11月30日 時間:10:00-17:00 岩崎貴宏生活在《AKIRA》中的「新東京」? 「我就像生活在《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第二次衝擊後的世界,或者像《AKIRA》中東京被摧毀後的『新東京』。換句話說,我生活在一個在出生前就經歷了巨大災難的城市。」因成長於曾被原子彈摧毀及復興重生的廣島,在他眼中,城市脆弱得瞬間就會消失。 8月6日早上8點15分,一枚原子彈從頭上飛過的飛機落下的畫面,在動漫、電視劇甚至小說中一遍又一遍地印在他的腦海裡。這讓他小學時害怕飛機在頭上飛過,恐怕上空會出現原子彈。他帶著這份瞬間消失的恐懼視覺去看自己的城市,至大學時接觸保存了數百年的建築,才驚覺:「嘩,竟然還有這樣的世界?

By emily
甚麼是前衛書?陳靄凝書法個展

藝術

甚麼是前衛書?陳靄凝書法個展

曾獲選為全球最受尊敬100位日本人之一的僧侶枡野俊明於早年與《孤獨的美食家》松重豐合作出書,二人亦曾在雜誌對談中提到減法是開悟之法,松重豐更獲贈予「無心」二字。「這是一種心靈自由、不受任何事物牽絆的狀態,我稱之為『心的新陳代謝』。」本地書法家陳靄凝讀過枡野俊明的《小小的覺悟》後深有感悟,今年7月有機會跟本尊會面,閒談時也獲贈「無心」二字。無心,成了她最近個展的靈魂。 追求平衡的12種寫法 「無心」二字在陳靄凝的個展中出現了12次之多,「無心即一個沒有分別之心,只是專注做好當下應該要做的事。」陳靄凝在放鬆的狀態下一口氣寫下11款「無心」拼湊出來的效果,最後選擇以一柔一實的配搭、用上3公斤毛筆寫出最大幅的「無心」。每次寫字也是一種修煉,「無論寫甚麼內容,我所追求的也是平衡。」 如貓一樣的「緣」? 展覽中看到的「悟」、「變」、「清」等作品,是陳靄凝讀過《小小的覺悟》後深有體會的詞彙。「有些觀眾認為『緣』字像一隻貓、『息』字如一條魚,只要用聯想力『

By emily
一生只畫水滴  韓國必看回顧展

藝術

一生只畫水滴 韓國必看回顧展

反覆又反覆,再加上時間的魔法,就會出現變化。韓國藝術家金昌烈,終一生也圍繞同一個創作主題——水滴。畫了40多年,一點一點撫平了他生命中的創傷。金昌烈除了有「水滴畫家」的美譽,亦如李禹煥一樣是單色畫運動的第一代重要成員。在韓國藝術史上的影響力媲美白南準,今年韓國國立美術館的年度壓軸展覽便為金昌烈舉行回顧展。 李禹煥眼中的金昌烈 金昌烈於1971年畫下第一幅水滴畫後,自此一直畫這個題材。兒子金奧顔看在眼裡不明白:「為甚麼他選擇過著奴隸般的生活,畫下成千上萬滴水珠?」40多歲時金奧顔拿起了攝錄機尋找答案,拍下了近80分鐘的紀錄片,記錄他父親兼藝術家金昌烈的一生。終究,他明白作品的意義在於抹去所有記憶。這部電影從2014年開始拍攝,歷時五年,甚至李禹煥也上鏡受訪;電影上映的2021年,金昌烈離世。 Be Water:金昌烈由韓國移居法國 水滴,承載著一個動盪時代的記憶。1929年出生於日治時期的朝鮮半島,金昌烈親歷韓戰的殘酷,目睹了無數死亡與痛苦。這些血腥的記憶,成為金昌烈內心深處難以抹滅的傷痕。二戰後逃往南韓,在首爾大學美術學院習畫,1958年成立了當代藝術家協會(現名為Actu

By emily
重現「香港製造」Wes Anderson電影經典造型  AWA展覽首度登陸香港

藝術

重現「香港製造」Wes Anderson電影經典造型 AWA展覽首度登陸香港

早在2017年,熱愛旅遊的Wally及Amanda Kavo兩夫婦在世界各地尋找電影導演Wes Anderson風格的建築並成立「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AWA)」平台,引發起大家留意身邊的唯美風景。他們把這些景致輯錄成書,Wes Anderson更親筆撰寫前言支持這本另類的「旅遊指南」。二人繼而將這項企劃延伸為美學展覽,先後巡迴首爾、東京、倫敦等地後,終於來到香港。展覽劃分為7個主題區,於荃灣南豐紗廠及啟德Airside兩地舉行。 Wes Anderson世界美學展覽 日期:7月15日至9月14日 地點及時間:南豐紗廠 11am-7pm / 啟德Airside  11am-9pm 香港製造!5個Wes Anderson電影經典造型 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展覽展出的照片大部份取自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的藏檔,而以「香港製造」單品搭配的角色造型則為香港站度身設計。以60至80年代間香港製造的電筒、露營燈、玩具望遠鏡、衣物等,帶來《天才一族》的Margot 、《小學雞私奔記》的Suzy等5個造型。

By emily
看《28年後》喪屍也看英國名雕塑!

藝術

看《28年後》喪屍也看英國名雕塑!

災難喪屍電影《28年後》上映不久,全球票房收入經已達至超過1億美元,成為系列裡最成功的作品。導演Danny Boyle除了將攝影機放在動物身上拍攝,並用20部手機圍成如裝置藝術的攝影裝備之餘,同樣值得留意是他拍下了英國當代雕塑家Antony Gormley的作品《Angel of the North》。多年來不少人為了這件雕塑,而特意到訪英國北部走一轉,究竟這件雕塑有甚麼特別? 《28年後》出現英國最強地標! 《Angel of the North》是Antony Gormley於1998年於Gateshead創作的巨型地標雕塑,20米高加上比波音757或767客機還要長的54米展翅,堪稱得上為世上最巨型的天使雕塑。它就有如紐約自由女神像或是里約熱內盧救世基督像那樣突出,據說每年有數千萬人在高速公路上經過,成為最多人看過的雕塑之一。《Angel of the North》造價為80萬英鎊,在1998年2月竣工。以耐候鋼為材,所使用的鋼材足以製造16輛英國雙層巴士;單是地面可見部份重達200噸,地底則藏有500噸重的地基。 「人們總是問,為甚麼是天使?我唯一的答案是,沒人見過天使

By emily
在美術館玩火!  挑戰物理極限

藝術

在美術館玩火! 挑戰物理極限

在2022年威尼斯雙年展上,意大利藝術家Arcangelo Sassolino在場館上演了一場火光雨。他以Caravaggio於1608年的畫作《The Beheading of St. John The Baptist》為靈感,將其運用明暗對照法(Chiaroscuro)處理洗者約翰被處決場景的技巧轉成運用現代科技的動態雕塑裝置。熔化的鋼水滴從空中化為耀眼的火光,再落入七個水盆之中,象徵黑暗與光明交替降臨。最近他在澳洲博物館Museum of Old & New Art帶來的新作《In the End, the Beginning》,就是這場火光雨的延伸加強版。 加強版!最美的火光雨 Arcangelo Sassolino曾這樣說:「我最感興趣是捕捉事物演變成其他形態的那一𣊬間。對我來說,雕塑並非靜止的當下,而是時間的流動,如同生命本身般持續不斷、不可避免且難以預測的變化。」新作《In the End, the Beginning》於澳洲展出,加熱至攝氏1500度的鋼水從天花板滴落,迸發出絢麗的火花。

By emily
香港維港燈塔裝置  實時聽海浪奏樂

藝術

香港維港燈塔裝置 實時聽海浪奏樂

最近尖沙咀維港出現一座鋁製的「燈塔」,除了亮起霓虹燈象徵航路標識之用,本地藝術家林欣傑更將拍岸浪花浪實時轉化成樂曲。燈塔隨著天氣變化而變樣,與周邊的高樓相呼應。 香港有幾多座燈塔? 香港究竟有幾多座燈塔?原來19世紀中葉以前,香港未曾出現燈塔。後來中外通商活動頻繁起來,才出現燈塔的設施,最先出現的地點為鶴咀、青洲和歌連臣角。現在香港水域內建有7座燈塔,其中5座已列為法定古蹟。 為何是燈塔? 以海為主題,除了地理環境的連繫,也與香港的歷史背景有關。早在1816年,外國人因航行時發現了瀑布灣的美景並畫下來以Hong Cong命名,成了香港的發跡地。為了反映這段作為港口城市的記憶,林欣傑選擇以燈塔作為記號:「過往綴有霓虹燈的維港夜色就像一座大型燈塔,無論天氣如何,只要看到那些燈火,我們就知道家在哪裡。」其如山脈似的外觀,彷彿與背景山巒連成一線。 燈塔 日期:即日起至7月13日 時間:10am-10pm 地點:尖沙咀廣東道5號海港城海運觀點 聽得到的維港浪花! 林欣傑自2022年開始創作《單出曰聲》系列,將海浪拍打所產生的物理撞擊聲轉化成「回家」的樂章。今番他則實時將維港

By emily
日本藝術家20年只畫一個主題  在牧場打工畫牛

藝術

日本藝術家20年只畫一個主題 在牧場打工畫牛

日本牛的人氣極高,不過你有細看過牠們活生生的模樣嗎?生於東京的富田美穗在武蔵野美術大學修讀版畫期間,曾到北海道牧場打工並遇到一頭非常熱情的牛,可愛得令她忍不住畫下來。她的畢業作品更以牛為主題,是一幅跟乳牛實際體積一樣大的木版畫《620》。畢業後在東京工作了半年左右後,竟因無法忘掉乳牛的魅力而決定遷居至北海道。 富田美穗超過20年的創作題材 富田美穗就此搬到了北海道小清水町,在牧場打工一邊與牛相處,一邊繼續創作。由木版畫到水彩畫跟素描,但她的作品主題始終都是牛。「我認為,一幅描繪真牛的木版畫,將是『牛』的完美象徵。也許是因為我在牧場工作時能近距離觀察牛,所以不斷獲得新的創作靈感。」她為乳牛拍照,也會親手觸摸牠們:「每頭牛的肌肉結構和毛髮也不相同,因此很難單憑一張相片就能展現出來。」 富田美穗的乳牛生命記錄! 富田美穗親歷小牛出生,但同時間也目睹著牛的死亡,不斷上演的生命週期讓她相當衝擊。作品裡表現的不僅是「牛」,而是牛的生命,沒有兩頭牛是完全相同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每一頭牛都會變老。「我一直想展現牛的魅力,這一點從未改變。我不知道是否會有一天,我會覺得自己畫完了,完成了所有的

By emily
25歲作品即獲Dior收藏!用2,400小時完成一幅作品

藝術

25歲作品即獲Dior收藏!用2,400小時完成一幅作品

90後法國藝術家Xavier Casalta於21歲展開其藝術生涯,25歲之時作品已獲Dior收藏。Xavier Casalta的作品於2021年更以超過$210,000美元成交,才華備受注目。最近更獲Louis Vuitton委託,帶來一幅巴黎凡登廣場店面點畫。一切看似得來容易,但這是一番苦功後的成果。 Xavier Casalta一年只可畫一幅作品? 畢業後Xavier Casalta花了整整一年時間在家裡自學畫畫,「每日早上7點到午夜不斷練習,在過程間發現了點畫的技巧。 經過約10,000次連續練習,終於做到了。」 由最初的字體到花卉植物,再開始畫建築及古董,難度不斷增加。「若是畫靜物的話,有8成我會參考預先拍好的照片,剩下2成是即興加點小花或修改對比度及構圖。畫建築的話,我會拍下很多不同角度的立面,了解細節後便計算如何能準確畫下陰影及每一層的比例。」他要花的心力亦愈來愈多,至今平均一年只可畫一幅作品。「一幅56x76cm的畫作,大概要用半年至9個月完成。我剛開始的大型企劃,更有可能需3至4年才能完成一幅作品。」 Xavier Casalta:一小時畫2萬點! 畫畫

By emily
香港獨有!法籍攝影師拍「飛棚」

藝術

香港獨有!法籍攝影師拍「飛棚」

法籍攝影師Romain Jacquet-Lagrèze自2009年移居來港,便開始拿起相機記錄自己的城市觀察。他拍石屎大廈縫隙間生出的花草植物,拍獅子山的「三十六景」,也拍舊招牌的中文字,持續拍攝不同題材。過去兩年間,Romain Jacquet-Lagrèze拍在半空中的飛鳥及搭竹棚的「蜘蛛俠」,並輯錄成新作《Echoing Above》。 哪幢香港大廈以竹棚搭建? 記得幾年前藝術家JR在尖沙咀的作品便用上了竹棚搭建而成,甚至何弢於1968年於加拿大世界博覽會築建的香港館更在建築外圍搭建竹棚。中銀大廈、滙豐總行大廈這些「名建築」當年施工時均運用上竹棚,1980年建成的太空館可說是代表作。 「這是關於放慢腳步,抬頭仰望,重新發現,即使在人煙最稠密之地也有其可愛之處。」- Romain Jacquet-Lagrèze 在香港天台找拍攝題材? Romain Jacquet-Lagrèze並非定下題材才拍,反而總是在拍攝時找到另一個有趣的題材。遊走在旺角建築天台搜尋「最高點」時,留意到有幢建築物上長有一棵大樹,引發他探城市裡更多與石屎森林緊密共生的林木,開始拍「Wild Con

By emily
香港唯一LEGO®大師 解構本地巨型展品 如何創作出來?

藝術

香港唯一LEGO®大師 解構本地巨型展品 如何創作出來?

曾兩度打破健力士世界紀錄 現時全球只有24人,香港唯一,亦是大中華地區首位LEGO®專業認證大師的洪子健(Andy Hung)﹐在過去8年間,曾兩度打破健力士世界紀錄。先是2017年利用250萬顆LEGO®積木成功拼砌出一艘長達8.44米的模型船《世界夢號》。2024年,他再次挑戰世界紀錄,召集千名年輕人,共同拼砌出全長26米的《清明上河圖》立體模型,成功刷新全球最大的LEGO®立體情景模型紀錄,也成為他創作生涯的重要里程碑。 為甚麼會愛上LEGO®? 在6歲時,正值父母離異,Andy跟隨外公外婆生活。某天,母親送贈了他一盒LEGO®的機場積木,成為母子之間的聯繫。每逢節日,他都會分別收到父母送來的LEGO®禮物,漸漸培養出他對砌LEGO®的興趣。 巨大轉變 曾放下LEGO® 12歲由小學轉升中學的那一年,Andy迎來人生重大的轉變,外公外婆相繼離世,其中外公當時的病情需要龐大的醫藥費,加上受到當時電視劇《大時代》的影響,令他開始專注於追求金錢,長大後立志從事證券行業,希望改變自己的生活,於是放下了LEGO®。 人生的轉捩點 踏入千禧年,

By 占咪 Jimmy Lui
氣質插畫女生渡邉香織展東京開催!

藝術

氣質插畫女生渡邉香織展東京開催!

若你早年曾迷上日本戀愛實境節目《雙層公寓》,大概對這位現身於東京篇的短髮女生有印象吧。渡邉香織是一位90後的全職插畫家,以「foxco」之名先後與Thom Browne、Ralph Lauren、Barbour、Chanel等不同品牌合作,Netflix日劇《再見的延續》的周邊宣傳也是找她出手。最近渡邉香織(foxco)在東京開辦個展「The Longest Night」,值得到訪。 東京必訪!foxco個展 渡邉香織自2022年移居英國生活,近乎每個星期也會上傳VLOG分享最新動向。自移居英國生活後,渡邉香織經常遇到新鮮的體驗,是次在新展將自己的體會經歷化為6幅全新畫作。 The Longest Night 日期:即日起至1月19日 地點:Spiral Garden(東京都港區南青山5-6-23) 時間:11:00至19:00 日期:1月24至26日 地點:京都・新⾵館(京都市中京區⾞屋町245番地2)

By 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