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的後iPod發展 Apple Music 、AirPod及HomePod的音樂串流時代

Apple的後iPod發展 Apple Music 、AirPod及HomePod的音樂串流時代

iTunes與iPod一直是共生關係,而且比後者還要早出世。這個預載至Mac的免費音樂軟件,源自STEVE JOBS提倡的數碼生活中樞概念(DIGITAL HUB),以個人電腦連接相機、攝錄機、音樂播放器等數碼產品,讓用家一站式傳輸及管理相片、影片、歌曲等資料;同時也可將複雜的功能轉移至電腦,令數碼產品更輕巧易用。最初,STEVE JOBS希望ADOBE開發Macintosh版本的ADOBE PREMIERE,方便用家經FireWire即時將影片傳輸至電腦進行剪接,但對方卻以使用率低為由拒絕,觸發Apple從1999年開始自行開發Final Cut Pro、iMovie、iDVD、iPhoto和GarageBand等創作類軟件。至於在2001年1月發表的iTunes,前身是音樂管理軟件SOUNDJAM,2000年被Apple收購後換上經簡化的操作介面,以及增加CD燒錄功能,更與iPod及Mac電腦組成鐵三角:用家想在iPod聽歌便要先經Mac的iTunes載入歌曲,同時亦可在iTunes更有系統地管理音樂庫。

由iTunes 到Apple Music

為遏止盜版和非法下載問題,同時有感其他線上音樂商店質素參差,STEVE JOBS在2002年提出建立更簡單、安全和合法購買音樂的渠道,每首歌曲以$0.99美元出售,當中$0.7美元歸唱片公司所有。不過縱使回報合理,由於STEVE JOBS起初堅持以單曲形式銷售而非整張專輯,令各大唱片公司有所顧慮,部份歌手亦認為破壞作品的完整性⋯⋯幸好Apple最後仍與UMGEMIBMGSONY MUSIC華納等業界龍頭取得共識,也得到U2、THE ROLLING STONES、SHERYL CROW、DR.DRE等紅星支持,終於在2003年4月28日以「iTunes Music Store」之名面世,首日提供二十萬首音樂。Apple起初保守估計半年內可賣出一百萬首歌曲,但短短六天已超額達標,三年後更躍升至十億首下載量!Apple在2003年發表WINDOWS版iTunes,藉此加強軟件和iPod的普及性,而iTunes Store的貨品種類也逐漸增加,包括電影、劇集、有聲書和鈴聲等。

iTunes成功締造前無史例的數碼音樂銷售模式,到今天卻因為另一番氣象而失去重要性。隨著SPOTIFY、TIDAL、DEEZER等音樂串流平台陸續面世,Apple亦在2015年6月發表Apple Music,訂閱後每月只需$9.99美元,便可隨時隨地享受成千萬首音樂作品,用家難免不再願意花錢另外購買,當然也隨之影響iTunes Store的銷量。隨著Apple在2019年推出macOS Catalina,iTunes在Mac正式完成服務,原有功能分拆成TV、Podcasts、Book和Music四個程式,用家過往儲存在iTunes或經iTunes Store購買的音樂,以及建立的播放列表全數過渡至後者,若然是Apple Music的訂戶還可串流下載歌曲播放。至於資料傳輸、備份、更新或回復流動裝置等功能,則轉至Finder進行,若然仍是繼續使用舊iPod,同樣能經此與Music的資料庫同步,但只限於本身擁有的數碼音樂檔案。

後iPod的音樂工具

隨著音樂串流技術變得成熟普及,iPhone早已取代iPod成為大眾用家聽歌的主要工具,這點從系列只剩下iPod touch和Apple放緩硬件更新便可得知,音樂產品的開發類型亦從播放器,轉移至以iPhone與Apple Music為中心的無線耳機AirPods系列和智能喇叭HomePod系列。

假如當初iPod是令樂迷更容易地享受數碼音樂,那麽Apple今天要做的,便是將聽歌模式和音色質素提升至另一個層次,同時在音樂內容上提供更多選擇。Apple在2021年六月為Apple Music加入支援杜比全景聲的的空間音訊和無損壓縮音訊技術,前者無需動用大型音響,只要配合內置H1或W1晶片的AirPods與Beats耳機,或是最新版本的iPhone、iPad及Mac的內置喇叭,便能享受聲音從多方位傳入耳中的效果;後者則最高支援192kHz / 24bit,用家還可因應不同的網絡連接選擇音色的清晰度。喜歡古典音樂的朋友更是有福,因為Apple在當時八月宣佈收購另一串流平台PRIMEPHONIC,並在2022年推出一款結合後者經典界面設計和更多附加功能的專屬程式,為古典音樂專輯加入以上兩項音訊技術。

全無線耳機 AirPods / AirPods Pro

雖然發表初期外形受到爭議,但無阻AirPods成為最受歡迎的全無線耳機。能夠在市場上眾多選擇之中突圍而出,關鍵在於Apple的一致性策略;自家開發的W1/H1晶片令它省卻繁複設定步驟和連接穩定,甚至自動經iCloud同步,隨時在macOS、iOS和watchOS之間無縫切換使用,對於擁有多部Apple電腦及流動裝置的用家是一大賣點。至於2019年上市的進階版AirPods Pro,更追加IPX4防水設計和主動降噪功能,耳機柄上的力壓感應器也方便操控音樂的播放,或切換至接收外界聲音的通透模式。

頭戴式耳機 AirPods Max

相比Beats或其他品牌的頭戴式耳機,AirPods Max的外形更加簡約搶眼。兩邊的鋁金屬耳罩經過陽極處理,而且可以獨立旋轉及平衡受壓力度,再加上透氣網狀織面而成和減輕頭部受壓的頭帶,以及特製網狀織面耳罩軟墊,為用家提供柔軟觸感和減輕負擔的使用體驗。有趣是,Apple並未在耳罩加入觸控功能,反而加入類似Apple Watch的錶冠轉輪,以機械形式控制音量、跳播歌曲、接聽來電和啟動Siri。當用Mac、Apple TV或流動裝置觀看電影節目時,動態頭部追蹤功能更可模擬戲院的觀影體驗,聲音效果會隨著用家頭部的移動而調節。

家居的一體式喇叭 HomePod

主打智能家居的一體式喇叭HomePod,無疑令Siri功能更加普及,因為除可透過音箱頂部的觸控面板操控播放和調節音量,想播甚麼歌曲、查詢新聞天氣、接聽來電,甚至控制支援HomeKit的智能家電,只要說句「喂,Siri!」便可!喇叭的高低音表現相當出色,加上空間感應功能會自動調節音效,將聲音變得更立體。去年取代HomePod上場的HomePod mini,體積更細,價錢更親民,是不少居住在蝸居的用家之選,簡簡單單便能以兩枚喇叭建立立體聲系統。

Announcement "Unleashed"

2021年,Apple在十月下旬舉行「UNLEASHED」產品發佈會。音樂方面,全無線耳機AirPods 3承繼了不少AirPods Pro的賣點,例如機身同樣採用IPX4抗汗和防濺耐水設計,短身耳機柄加入方便操作的力度感應器,而且更支援空間音訊技術,適應性EQ功能還會根據用家的耳形和所聽內容,自動調整出最理想的音色。耳機單次充電後可播放六小時,配合充電盒再延長三十小時,後者還支援MagSafe及Qi無線充電。

至於智能喇叭HomePod mini,除現有白色和太空灰以外,Apple亦追加黃、橙和藍三款新色系,藉此融入更多不同風格的部屋空間。當時,Apple Music主要有$58個人及$88家庭訂閱計劃,為了吸引更多用家,Apple稍後將會推出另一個更實惠的選擇:語音點播計劃。屬個人性質的計劃每月只需$28,同樣可以經串流形式收聽Apple Music所有歌曲、專輯和廣播電台;Apple更特別針對不同情境、心情和活動,整合出過百張全新歌單,方便用家透過不同Apple裝置要求Siri播放想收聽的音樂。當然價錢降低,所得的功能也相對減少,例如無法享受空間音訊和無損壓縮音訊,也不包括歌詞顯示和MV播放等功能。

Read more

為何這位日本銀髮族被視為Amekaji文化代表?

為何這位日本銀髮族被視為Amekaji文化代表?

日本的時裝產業相當多元化,除了香港人熟悉的高端時裝品牌和裏原街頭服飾外,還有一個相對冷門的領域——Amekaji(アメカジ),即美式休閒風格(American Casual)。這風格是日本人對美國經典時尚的再造與包裝,展現出對經典與復古的獨特品味。 在Amekaji圈子中,最具代表性的名字非Toys McCoy的創辦人兼潮流雜誌御用的殿堂級插畫師岡本博(Hiroshi Okamoto)莫屬。因為對古董電單車和美國文化的熱愛,在90年代創立了服飾品牌開始在日本推廣美式復古文化,並成為Amekaji領域的佼佼者。 日本潮流雜誌御用 殿堂級插畫師岡本博 在成立個人服飾品牌前,岡本博是一位美式風格的插畫家師,以精細和寫實的作品聞名。在70、80年代,他長期為日本潮流雜誌《POPEYE》繪製封面和內頁。隨著後來個人品牌的成立,他便沿用這風格創作A-2空軍皮革外套的背面圖案,成為其招牌作品。他的手繪功力絕對達到大師級的水準。 創立Amekaji風格的服飾品牌 Amekaji(アメカジ)是指美式休閒風格(American Casual),即日本人經過消化後重新包裝的美國經典時裝,具有偏

By 占咪 Jimmy Lui
香港球迷收藏 近300件C朗球衣

香港球迷收藏 近300件C朗球衣

香港球迷Frank Ho收藏球衣總收藏量已達逾千件,其中C朗拿度的款式就佔據約300件。Frank和許多打工仔一樣,都是節衣縮食,慢慢購入收藏。在收藏過程中,Frank遇上不少前輩,更認識了球衣店的朋友,且給予不少寶貴的收藏意見。藉著C朗的訪港,Frank在近日於網路上公開了他的C朗球衣收藏,希望能將這份熱愛傳遞給C朗,讓C朗看到香港球迷對他的支持與喜愛。 C朗狂迷17年收藏球衣之旅 現年39歲的香港球迷Frank於2008年開始收藏球衣,第一件是C朗拿度在曼聯的歐聯決賽版本。作為一名球迷,Frank對曼聯的熱愛源自於碧咸,而隨著C朗的出現,Frank對曼聯的熱情更加高漲。 Frank對C朗的崇拜始於中學時期。2003年,C朗轉會至曼聯,並在首場比賽中出場,其技術和風采令Frank著迷。C朗身穿曼聯傳奇的7號球衣,讓Frank對他的崇拜更是與日俱增。 從入手冒牌球衣到瘋狂收藏 就讀中學時Frank年紀尚輕,經濟條件有限,無法負擔正版的球衣,只能購買一件冒牌貨,但這也讓Frank感到非常快樂。這種簡單的快樂陪伴Frank渡過了整個中學時光,並開啟了Frank的球衣收藏之旅。

By 占咪 Jimmy Lui
甚麼是前衛書?陳靄凝書法個展

甚麼是前衛書?陳靄凝書法個展

曾獲選為全球最受尊敬100位日本人之一的僧侶枡野俊明於早年與《孤獨的美食家》松重豐合作出書,二人亦曾在雜誌對談中提到減法是開悟之法,松重豐更獲贈予「無心」二字。「這是一種心靈自由、不受任何事物牽絆的狀態,我稱之為『心的新陳代謝』。」本地書法家陳靄凝讀過枡野俊明的《小小的覺悟》後深有感悟,今年7月有機會跟本尊會面,閒談時也獲贈「無心」二字。無心,成了她最近個展的靈魂。 追求平衡的12種寫法 「無心」二字在陳靄凝的個展中出現了12次之多,「無心即一個沒有分別之心,只是專注做好當下應該要做的事。」陳靄凝在放鬆的狀態下一口氣寫下11款「無心」拼湊出來的效果,最後選擇以一柔一實的配搭、用上3公斤毛筆寫出最大幅的「無心」。每次寫字也是一種修煉,「無論寫甚麼內容,我所追求的也是平衡。」 如貓一樣的「緣」? 展覽中看到的「悟」、「變」、「清」等作品,是陳靄凝讀過《小小的覺悟》後深有體會的詞彙。「有些觀眾認為『緣』字像一隻貓、『息』字如一條魚,只要用聯想力『

By emily
重溫C朗拿度 10大至理名言

重溫C朗拿度 10大至理名言

C朗拿度(Cristiano Ronaldo)的名言,不僅展示他在足球場和日常生活上的態度,更是對每一位追求成功者的激勵之源。在其職業生涯中,C朗不斷突破自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成就。 作為歷史上最受尊敬的運動員之一,C朗的信念圍繞著決心、努力和韌性,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他其中10句名言,這些話語凝聚了他的成功哲學。 「如果不努力,天賦也是毫無意義。」 「我感到自己需要無止境地學習、進步和進化,這不僅是為了取悅教練和球迷,還要對自己的表現感到滿意。」 「我也有缺點,但我是一名職業球員,不喜歡失誤或失敗。」 「我不是完美主義者,但我喜歡把事情做好的感覺。」 「學習沒有界限,無論年紀多大,學習永不停止。」 「我不介意別人討厭我,因為這是推動我成長的動力。」 「不想告訴別人我們的夢想,我們要向他們展示。」 「我們不能總是糾結於別人對我們的看法。那樣是無法生活下去的。」 「成為父親是一段獨特而個人的旅程,這讓我徹底改變。」 「我仍在學習,但我認為擁有孩子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

By 占咪 Jimmy L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