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坂本龍一紀錄片《Tokyo Melody東京旋律》

32歲坂本龍一紀錄片《Tokyo Melody東京旋律》
《坂本龍一:東京旋律》在香港上映成功

《坂本龍一:東京旋律》(Tokyo Melody)由美國視覺藝術家Elizabeth Lennard執導,用了7天時間,為當時32歲的教授拍下這齣紀錄片。Sakamoto正值盛世芳華, 早已打入國際,《Tokyo Melody》亦瞄向世界市場,電影配樂技驚四座,才華橫溢+靚仔有型,《東京旋律》中的坂本龍一,絕對可以用「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來形容。今年適逢本紀錄片誕生40週年,4K版本亦在香港上映,放映場次不多,但場埸爆滿,大家要把握入場機會。

1986年·香港曾經限定放映

1986年「第十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1986年「第十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今天《坂本龍一:東京旋律》在香港上映成功,其實早在39年前,此片便曾在香港放映兩場,而且當年亦是一票難求。據樂評人Nostalgia憶述,《Tokyo Melody》在1986年「第十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首映,當時本片中文名只叫作《坂本龍一》。而由於影片長度太短關係(片長62分鐘),主辦單位便將德國舞蹈家翩娜·包殊的紀錄片合併播放。

絕對珍貴·即場彈奏《戰場上的快樂聖誕》

0:00
/2:01

《Tokyo Melody》DVD選段

1984年的坂本龍一,電影《戰場上的快樂聖誕》已為他開拓國際市場,配樂亦帶來極高的藝術與商業成就。熟悉的旋律響起,我們便會為《Merry Christmas Mr.Lawrence》而如痴如醉。在《東京旋律》中,我們難得地聽到教授即場彈奏鋼琴版本,因為原聲大碟中最經典的是電子版,而鋼琴版則收錄在只以卡式帶發行的《Avec Piano》內,由日本Philips出品,及至後來亦成為了黑膠及CD版本的《Coda》。

《Coda》

從David Bowie身上·學懂如何面對鎂光燈下的自己

坂本龍一與David Bowie

坂本龍一與David Bowie在拍攝《戰場上的快樂聖誕》期間,2人有很深刻的的交流。那年頭Bowie在柏林經歷人生低潮,後憑《Let’s Dance》一碟取得巨大商業成就,成為頂級國際天皇巨星。Bowie分享自己的經險,教懂坂本龍一如何在鎂光燈下活得從容。紀錄片中的東京街道、JR車廂裡,處處可見教授身影,是個炙手可熱廣告大紅人,但他卻可以局外人的姿態去審視繁華背後的社會百態。冷峻面孔背後的這份自覺,成就他邁向一代音樂巨匠之人生極峰。

1980年代,東京街道處處可見坂本龍一的廣告

叛逆基因·反其道而行

教授從容地逆行

年輕時的坂本龍一,除了外型極Cool外,其實亦有激進和叛逆的一面。YMO紅得太快,他與隊友選擇將樂團「散開」,成就一個永遠令人懷念的名字。他像「總喜歡反其道而行」,紀錄片《東京旋律》亦直白地拍出了這種狀況 在一個指著方向並禁止行人吸煙的地方,教授便喫著煙從容地逆行,看得全體觀衆笑聲滿場,實在是全片中最精彩的一幕。

坂本龍一 x 矢野顯子·夫妻檔四手聯彈YMO神曲

而說到音樂方面,《東京旋律》除了《Merry Christmas Mr.Lawrence》之外,更可說是《音樂圖鑑》的Making Of。我們可以看到教授如何廢寢忘餐地去製作樂曲、又或是分享當年嶄新的電子合成器音樂技術⋯⋯不過論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必定是他輿當時妻子矢野顯子(2006年離婚)隨興合奏的YMO名作《東風》。此曲收錄在樂團首張大碟,對坂本龍一可謂別具意義。

YMO

導演柏林初會阪本龍一·David Sylvian在場

坂本龍一與Japan主音David Sylvian

《東京旋律》由美國導演Elizabeth Lennard執導,是法日合作投資的紀錄片,作品早已定調面向世界市場。導演回憶當初,聯上坂本龍一後便立即相約會面,地點是德國柏林一家錄音室。導演甫抵達現場,便見教授正與Japan主音David Sylvian在製作音樂⋯⋯依照時間和地點推斷,坂本龍一當時極有可能在為David Sylvian的個人專輯《Brilliant Trees》,進行錄音工作。

坂本龍一 : 1952-2023

Read more

為何這位日本銀髮族被視為Amekaji文化代表?

為何這位日本銀髮族被視為Amekaji文化代表?

日本的時裝產業相當多元化,除了香港人熟悉的高端時裝品牌和裏原街頭服飾外,還有一個相對冷門的領域——Amekaji(アメカジ),即美式休閒風格(American Casual)。這風格是日本人對美國經典時尚的再造與包裝,展現出對經典與復古的獨特品味。 在Amekaji圈子中,最具代表性的名字非Toys McCoy的創辦人兼潮流雜誌御用的殿堂級插畫師岡本博(Hiroshi Okamoto)莫屬。因為對古董電單車和美國文化的熱愛,在90年代創立了服飾品牌開始在日本推廣美式復古文化,並成為Amekaji領域的佼佼者。 日本潮流雜誌御用 殿堂級插畫師岡本博 在成立個人服飾品牌前,岡本博是一位美式風格的插畫家師,以精細和寫實的作品聞名。在70、80年代,他長期為日本潮流雜誌《POPEYE》繪製封面和內頁。隨著後來個人品牌的成立,他便沿用這風格創作A-2空軍皮革外套的背面圖案,成為其招牌作品。他的手繪功力絕對達到大師級的水準。 創立Amekaji風格的服飾品牌 Amekaji(アメカジ)是指美式休閒風格(American Casual),即日本人經過消化後重新包裝的美國經典時裝,具有偏

By 占咪 Jimmy Lui
香港球迷收藏 近300件C朗球衣

香港球迷收藏 近300件C朗球衣

香港球迷Frank Ho收藏球衣總收藏量已達逾千件,其中C朗拿度的款式就佔據約300件。Frank和許多打工仔一樣,都是節衣縮食,慢慢購入收藏。在收藏過程中,Frank遇上不少前輩,更認識了球衣店的朋友,且給予不少寶貴的收藏意見。藉著C朗的訪港,Frank在近日於網路上公開了他的C朗球衣收藏,希望能將這份熱愛傳遞給C朗,讓C朗看到香港球迷對他的支持與喜愛。 C朗狂迷17年收藏球衣之旅 現年39歲的香港球迷Frank於2008年開始收藏球衣,第一件是C朗拿度在曼聯的歐聯決賽版本。作為一名球迷,Frank對曼聯的熱愛源自於碧咸,而隨著C朗的出現,Frank對曼聯的熱情更加高漲。 Frank對C朗的崇拜始於中學時期。2003年,C朗轉會至曼聯,並在首場比賽中出場,其技術和風采令Frank著迷。C朗身穿曼聯傳奇的7號球衣,讓Frank對他的崇拜更是與日俱增。 從入手冒牌球衣到瘋狂收藏 就讀中學時Frank年紀尚輕,經濟條件有限,無法負擔正版的球衣,只能購買一件冒牌貨,但這也讓Frank感到非常快樂。這種簡單的快樂陪伴Frank渡過了整個中學時光,並開啟了Frank的球衣收藏之旅。

By 占咪 Jimmy Lui
甚麼是前衛書?陳靄凝書法個展

甚麼是前衛書?陳靄凝書法個展

曾獲選為全球最受尊敬100位日本人之一的僧侶枡野俊明於早年與《孤獨的美食家》松重豐合作出書,二人亦曾在雜誌對談中提到減法是開悟之法,松重豐更獲贈予「無心」二字。「這是一種心靈自由、不受任何事物牽絆的狀態,我稱之為『心的新陳代謝』。」本地書法家陳靄凝讀過枡野俊明的《小小的覺悟》後深有感悟,今年7月有機會跟本尊會面,閒談時也獲贈「無心」二字。無心,成了她最近個展的靈魂。 追求平衡的12種寫法 「無心」二字在陳靄凝的個展中出現了12次之多,「無心即一個沒有分別之心,只是專注做好當下應該要做的事。」陳靄凝在放鬆的狀態下一口氣寫下11款「無心」拼湊出來的效果,最後選擇以一柔一實的配搭、用上3公斤毛筆寫出最大幅的「無心」。每次寫字也是一種修煉,「無論寫甚麼內容,我所追求的也是平衡。」 如貓一樣的「緣」? 展覽中看到的「悟」、「變」、「清」等作品,是陳靄凝讀過《小小的覺悟》後深有體會的詞彙。「有些觀眾認為『緣』字像一隻貓、『息』字如一條魚,只要用聯想力『

By emily
重溫C朗拿度 10大至理名言

重溫C朗拿度 10大至理名言

C朗拿度(Cristiano Ronaldo)的名言,不僅展示他在足球場和日常生活上的態度,更是對每一位追求成功者的激勵之源。在其職業生涯中,C朗不斷突破自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成就。 作為歷史上最受尊敬的運動員之一,C朗的信念圍繞著決心、努力和韌性,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他其中10句名言,這些話語凝聚了他的成功哲學。 「如果不努力,天賦也是毫無意義。」 「我感到自己需要無止境地學習、進步和進化,這不僅是為了取悅教練和球迷,還要對自己的表現感到滿意。」 「我也有缺點,但我是一名職業球員,不喜歡失誤或失敗。」 「我不是完美主義者,但我喜歡把事情做好的感覺。」 「學習沒有界限,無論年紀多大,學習永不停止。」 「我不介意別人討厭我,因為這是推動我成長的動力。」 「不想告訴別人我們的夢想,我們要向他們展示。」 「我們不能總是糾結於別人對我們的看法。那樣是無法生活下去的。」 「成為父親是一段獨特而個人的旅程,這讓我徹底改變。」 「我仍在學習,但我認為擁有孩子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

By 占咪 Jimmy L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