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足9年值得嗎?只為重遇無名路人

攝影界一度流行街拍,有日本雜誌近年更重拍20年前的街頭素人。相較之下,丹麥攝影師Peter Funch的《42nd and Vanderbilt》則近乎執念——不是回顧,而是持續觀察。從2007到2016年,每個工作天他也守候在同一個街角,以半長焦鏡頭拍下從Grand Central Station湧出的上班族。他辨認出當中的「常客」:有人每天喝杯冰咖啡,有人每天在同一垃圾桶旁徘徊。重複的日常,流露淡淡的詩意。




Peter Funch街頭觀察企劃:近10人一齊打呵欠?
在這個考驗耐性的實錄之前,Peter Funch早在2006年經已開始街頭觀察企劃《Babel Tales》。他拍攝了城市裡無數個瞬間,再把不同時間的路人拼合成一個不曾存在的「場景」。近10個人在同一條街上同時打呵欠、合上眼甚或拿著氣球。這種群像幻想,展現出他對時間與群體行為的敏銳觀察。


Peter Funch之都市人類學:重複的命運
Peter Funch於今年初將這兩個系列結集成《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攝影集,帶來全新的閱讀可能;最近,美國藝廊更以此為題為他帶來最新個展。名字取自莎士比亞的《Macbeth》,有如暗示時間的無盡延續與重複命運。每日重複的行為,是否構成了生存的意義。
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
日期:即日起至12月12日
時間:星期一至五8:30am至4:30pm
地點:美國Baldwin Photographic Gallery

最溫柔的監視!
時間,變成看得見的影像。每天記錄經過的路人,看著他們由年輕變中年,這大概是最溫柔的監視。攝影讓Peter Funch有如一位觀察者兼詩人,在規律中尋找城市的呼吸與節奏。他拍的不是「人」,而是時間的痕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