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Gaming Apps Recap

iOS Gaming Apps Recap

智能電話的出現無疑促進手機遊戲的發展,更開拓出一個嶄新而龐大的營銷市場可謂商機無限;有如Apple旗下行動應用程式發行平台App Store,單在2019年度的總收入高達一百二十三億美元,而遊戲業務銷售利潤則佔當中近七成即八十五億美元,甚至比起一眾傳統電子遊戲生產商的同期總和收益還高出二十億美元,可見遊戲應用程式對App Store的業績而言佔有相當大的比重。然而App Store打從2008年推出以來,平台曾發行過多不勝數的遊戲應用程式,而且不少名作更是膾炙人口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加上具備不同版本用以支援各種裝置如iPhone、iPad等等,藉此提供玩家更具彈性、更多元化的遊玩體驗。下列三十個為人熟悉的App Store遊戲應用程式,你又曾遊玩過哪幾款?

《Rolando》 (2008)

作為iPhone早期的遊戲應用程式,智力冒險作品《Rolando》早於2008年12月18日推出,由位於倫敦的HandCircus工作室所開發,並採用Box2D遊戲引擎。故事內容圍繞生活於「Rolandoland」、一種呈球狀的小型生物「Rolandos」,玩家需透過傾斜iPhone或iPod Touch協助Rolandos滾動至終點,而途中設有如運輸帶、升降機等多種道具,可以輕掃或點擊螢幕等方式使用,藉此打敗呈黑色方塊狀的敵人來拯救Rolandoland。就在《Rolando》發佈過後,遊戲隨即於App Store獲得四星級評價,而著名遊戲網站IGN更給予遊戲接近滿分的9.5分評分;及後直到2019年,HandCircus正式推出系列續作《Rolando : Royal Edition》。

《Touch Hockey》 (2008)

若數到室內遊樂場最具人氣的經典玩意,相信氣墊球定必納入名單之中。然而美國手機遊戲公司FlipSide5於早年獨具慧眼,率先將氣墊球轉化成iPhone遊戲應用程式,並於2008年10月、11月份分別推出《Touch Hockey》免費及收費版本,後者特別追加更多背景以供選擇。《Touch Hockey》玩法與真實氣墊球無異,玩家可透過輕掃螢幕藉此將球打進對方龍門,尤其在iPhone的強大規格下,不論在操控或是遊戲畫面上均呈現極為流暢的遊玩體驗;除了具備單人模式,同時亦設有雙人對戰模式,由於在iPhone上遊玩時螢幕尺寸並不滿足於部份玩家,有見及此《Touch Hockey》及後發佈了支援iPad的版本。

《Angry Birds》 (2009)

出自芬蘭遊戲公司ROVIO的益智遊戲《Angry Birds》,早於2009年12月份於App Store正式上架;憑著形象鮮明的小鳥角色、節奏明快的遊玩方法,《Angry Birds》在推出不久後旋即風靡全球。玩法方面玩家需利用彈弓將小鳥角色彈出,藉此擊倒各種建築物及小豬敵人,尤其不同小鳥角色分別具備各種技能,加上設有多個關卡令遊戲更為耐玩。隨著首作大受歡迎,系列及後亦延伸出多達二十款遊戲續作,除此《Angry Birds》更曾被改編為電影、動畫,甚至於芬蘭興建相關主題公園,盡見系列人氣早就突破遊戲界染指不同層面。

《Fruit Ninja》

《Fruit Ninja》 (2010)

由澳洲布里斯班遊戲開發商Halfbrick所創作的《Fruit Ninja》早於2010年4月份推出,初時僅對應iPhone及iPod Touch裝置,直到及後七月份遊戲正式發佈iPad版本。然而《Fruit Ninja》甫上架旋即掀起另一股手機遊戲熱潮,全因以忍者主題配合切水果的破格嶄新玩法,不論男女老少亦適合遊玩,加上畫面以鮮豔用色與優秀流暢度聞名,玩家可透過輕掃螢幕切開多種水果取得分數;對於追求節奏明快、爽快遊玩感的玩家而言,《Fruit Ninja》在其時可謂不二之選。

《Coin Dozer》 (2010)

除了氣墊球,推銀機大概亦屬室內遊樂場必備的玩樂設施,然而繼2010年《Coin Dozer》正式面世過後,iPhone用家隨即可於手機內重溫推銀機的樂趣,而遊戲於當時更成功掀起一股熱潮。《Coin Dozer》玩法與傳統推銀機無異,玩家可透過點擊畫面藉此投下金幣,從而讓機內金幣不斷累積而下跌來賺取更多投幣機會,當中不時出現各種禮品或特殊硬幣,用作過關或提升金幣數量盡見《Coin Dozer》耐玩度,更適合讓玩家作打發時間之用。

《Temple Run》 (2011)

由美國遊戲開發商Imangi Studios所製作的冒險動作遊戲《Temple Run》,早於2011年8月份正式登陸iOS平台,玩家可操控不同角色如探險家Scarlett Fox等人,在熱帶雨林背景之下拔足狂奔,從而逃離有如猴子外型般的敵人追捕;值得一提遊戲中並未設有任何終點,玩家可無盡地爭取更高分數及金幣,藉此解鎖更多道具及人物角色,尤其《Temple Run》憑著提供玩家流暢的遊玩體驗,促使遊戲一度成為App Store最多人下載的免費iOS應用程式。直至目前為止,《Temple Run》連同2013年的續作《Temple Run 2》,兩者合共全球總下載次數已突破十億。

《Where's My Water?》 (2011)

益智遊戲《Where's My Water?》在當年推出之時已引起業界不少迴響,全因遊戲除了由美國工作室Creature Feep開發之外,更由華特迪士尼旗下遊戲發展部門Disney Interactive Studios及其分支Disney Mobile負責發行。作為迪士尼首款手機遊戲作品, 《Where's My Water?》裡的鱷魚主角Swampy固然成為賣點之一,而玩法方面玩家需透過輕掃畫面,將水源沖開泥土或炸彈等陷阱,繼而把水源引到住在下水道的Swampy居所,藉此讓Swampy洗澡來達成任務。及後在2013年,系列續作《Where's My Water? 2》亦正式推出。

《Candy Crush Saga》 (2012)

曾於App Store上架的益智方塊遊戲固然多不勝數,然而2012年面世的《Candy Crush Saga》,就憑色彩繽紛、造型甜美的糖果方塊設計成功突圍而出,僅在遊戲推出五年後隨即創出下載量高達二十七億次的驚人佳績,成為App Store其一最具代表性的方塊遊戲。《Candy Crush Saga》由馬爾他遊戲公司King所開發,玩家需透過交換方塊位置,將三塊或以上相同的方塊配對並將其消除,尤其《Candy Crush Saga》設有多個關卡並以免費形式上架,故此成功吸引大批iPhone用家下載遊玩。

《Puzzle & Dragons》 (2012)

人稱「轉珠」的手機遊戲《Puzzle & Dragons》由Gungho Online Entertainment開發與發行,當中包含RPG元素與方塊消除的遊玩方式;玩家需透過轉動不同顏色的彩珠並將其配對消除,藉此選擇團隊中的寵物使出技能攻擊敵人。然而《Puzzle & Dragons》的總下載量雖然並非稱霸業界,但若論遊戲收入卻高達數十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總收入第二高的應用程式,當然其中一部份收入則源自大量玩家於遊戲中「課金」而來。

《Flappy Bird》 (2013)

App Store除了提供各式各樣的iOS應用程式予Apple用家,同時亦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遊戲開發商造就龐大商機,有如2013年推出的益智遊戲《Flappy Bird》,則出自一位越南遊戲創作者DONG NGUYEN的手筆。《Flappy Bird》是一款橫向捲軸遊戲,玩家可透過點擊畫面讓小鳥保持飛行,並需隨著適時的點擊節奏,藉此讓小鳥通過重重的水管阻礙;雖然《Flappy Bird》在發佈初時的反應並非理想,但憑著簡單易上手的遊玩方式,遊戲直到2014年初卻突然大受歡迎,一度成為App Store最高下載量的應用程式。

《Threes》 (2014)

上述《Flappy Bird》於2014年初人氣大爆發,遊玩熱潮直捲世界各地,然而同期拼圖運算遊戲《Threes》亦正式面世,更以破格的遊玩方式成功吸引大眾關注。一如其名《Threes》是一款以「3」倍數作主軸的計算遊戲,玩家需要於一幅四乘四的版圖中移動版塊,如將「1」、「2」兩塊版塊結合,藉此消除不斷衍生的版塊並取得更高分數;值得一提《Threes》當年更被Apple列入年度最佳iPhone遊戲之一,盡見認受性定屬App Store其一經典作品。

《Pokémon GO》 (2016)

若要數到App Store甚至Apple史上最具影響力的遊戲應用程式,《Pokémon GO》毫無疑問定屬當中一員:上架不足一個月創出超過一億次的下載量、僅用兩個月時間成為電子遊戲業界歷來最快獲得五億美元收入的遊戲、打破五項健力士世界紀錄等多項驕人佳績,均足以說明《Pokémon GO》的人氣實在無可比擬。《Pokémon GO》的玩法可謂將《寵物小精靈》的訓練員歷程帶到現實世界,玩家在遊戲與Google地圖軟件的配合之下,可於各個真實地方以AR技術捕捉隨機出現的寵物小精靈,並將其訓練及前往「道館」與其他玩家戰鬥;尤其遊戲發展高峰之時,香港處處街道、公園均站滿至少數十名「訓練員」的壯觀場面,相信大家至今仍然歷歷在目。

《Animal Crossing:Pocket Camp》 (2017)

雖然任天堂旗下「動物森友會」(Animal Crossing)系列早於2001年面世,但直到2020年隨著新世代遊戲機Nintendo Switch的續作《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推出過後,系列再度掀起新一股熱潮且備受追捧。然而在Switch版本尚未推出之時,對應iOS平台的《Animal Crossing:Pocket Camp》實情早於2017年發佈,玩家可透過進行如摘水果、釣魚等各種活動,藉此賺取金錢來設計或美化自身專屬的營地,可謂如《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的簡化版;值得一提雖然《Animal Crossing:Pocket Camp》早於2017年面世,但香港地區卻於2020年才於App Store正式上架。

《Mario Kart Tour》

《Mario Kart Tour》 (2019)

任天堂粉絲大概對「孖寶賽車」《Mario Kart》系列絕不陌生,打從超級任天堂、Game Boy或是NDS,《Mario Kart》均曾推出對應不同機種的版本可謂相當長青。直到2019年,任天堂正式將《Mario Kart》移植至iOS平台之上,並賦予《Mario Kart Tour》一名;因應於手機上遊玩,遊戲操控方式亦相對較為簡化,只需透過輕掃或點擊畫面做出有如轉向、投擲道具等動作;當中遊戲設有虛擬抽獎機制,玩家可完成不同任務藉此收集寶石,從而獲得抽獎機會取得更多人物角色或滑翔翼等道具。

Read more

逾百年攝影品牌 Kodak如何靠 「新復古」轉型?

逾百年攝影品牌 Kodak如何靠 「新復古」轉型?

從昔日的全球菲林王者,到被年輕人重新發掘的潮流象徵,Kodak用自己的歷史告訴我們「科技可以改變拍攝的方式,但無法取代影像背後那份情感。」 韓國Newtro潮流文化 衍生Kodak服飾副線 2018年,韓國出現了一個新詞語「Newtro」(新復古),由「New」與「Retro」結合而成,透過將70至90年代的懷舊元素重新包裝,以新世代的語言再度發光。順應這股風潮,Kodak在2020年授權韓國公司Hilight Brands推出服飾副線「Kodak Apparel」,主打復古美學。品牌推出短短5年,已在韓國開設超過120間專賣店,2023年度營收約7,000萬美元,成功令Kodak形象重新年輕化。 https://hilightbrands-kodak.co.kr Kodak與H&M親民聯名 除了副線Kodak Apparel外,這一季Kodak主線亦與瑞典服飾品牌H&M攜手推出聯名系列。是次合作把攝影的藝術與潮流設計基因完美融合,寬鬆的剪裁結合輕盈功能面料,呈現出一種剛柔並濟的日常風格。更令人驚喜的是,整個系列保持一貫的親民售價,只是Kodak Apparel四份之一的價

By 占咪 Jimmy Lui
香港五金店引入Red Wing曾開倉減價$500!木村拓哉將美國工作鞋起死回生 日本90年代炒價曾達12萬日元 鞋底易蝕是刻意設計?

香港五金店引入Red Wing曾開倉減價$500!木村拓哉將美國工作鞋起死回生 日本90年代炒價曾達12萬日元 鞋底易蝕是刻意設計?

Red Wing曾經是香港人甚至是整個亞洲人人要有的鞋,90年代最高峰曾達十二萬日元一對。香港最初由五金店老闆引入,但曾經試過要減價至幾百元賣出,但木村拓哉效應下,在Red Wing開倉當日大排長龍。由工作鞋變成潮流名物,是如何做得到? 為城鎮而設的工作鞋 十九世紀,歐洲人開始陸續移民到Red Wing定居。之前,這裡是由一位名叫RED WING的印弟安酋長統治。Charles H. Beckman在17歲時便由德國移民來到美國Red Wing市,找到了一份在皮革廠的工作,開啟了他對造鞋的興趣。 1905年,Beckman與14位志同道合的投資者創立Red Wing Shoe Company,及後在1914年交SWEASY家族所擁有,慢慢發展不同鞋款,為工作而穿著,如型號101是專為郵差而設。 50年代奠定經典橡膠底 RED WING SHOES於50年代初推出狩獵靴系列#877 「Irish Setter」,特點是平底橡膠製鞋底,墊底緩衝功能極高。這有助獵人行走時減低聲音、在泥沼地帶行走時減低入泥,令狩獵更成功,當其時只有RED WING SHOES把這種鞋底用於男裝鞋

By MiLK Digital
100%真材實料!Apple TV全新視覺解密

100%真材實料!Apple TV全新視覺解密

日前Apple正式將串流服務由Apple TV+更名為Apple TV,而這並非單單去掉「+」號,更重新製作一套全新視覺識別系統,當中包括片頭的5秒鐘動畫。最令人驚訝的這並非數碼特效的技術,而是以最原始的拍攝手法:以實體玻璃字母及攝影機拍攝出來;再找來Billie Eilish哥哥製作品牌聲效,務求與Netflix那段開場同樣入心。 0:00 /0:32 1× Apple拒絕走捷徑!實拍美學 揭頁式的彩虹漸變色調,其實只是一塊透明玻璃標誌轉移變化的效果。這次製作完全捨棄電腦特效,反而運用巨形玻璃切割而成的Apple TV標誌、實體燈光和移動攝影機在攝影棚內由英國製作公司Optical Arts逐格拍攝。 Apple在AI主導的年代仍選擇以最傳統的方式呈現品牌核心價值,展現出他們對創意與工藝美學的堅持。 0:00 /0:12 1× Apple背後的秘密武器? 這次企劃由Apple與長期合作的創意廣告團隊TB

By emily
神秘攝影集展出!香港文字塗鴉記錄

神秘攝影集展出!香港文字塗鴉記錄

溫馨提示,這是一本無法單憑肉眼閱讀得到的攝影集。當中收錄了一系列香港街頭文字塗鴉的照片,卻被模擬油漆掩蓋塗鴉的效果遮掩了文字部份,留下的只有一片孤寂的城市風景。這是本地藝術家林妙玲自2023年開始持續創作至今的作品《碎碎念》,將於香港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Microwave)中「閱讀」得到 Microwave International New Media Arts Festival 日期:11月7至16日 時間:12:00-20:00 地點:香港大會堂展覽廳 城市考古!「閱讀」隱藏絮語 這種處理方式模仿了現實中政府以油漆遮蓋塗鴉的行為,此舉有意無意令被遮掩的痕跡更加顯眼。藝術家於照片上採用了特殊墨水作為「油漆」,觀眾需透過光學裝置才能閱讀得到背後隱藏的訊息。這個閱讀過程滿有儀式感,如「通靈」一般讓觀眾成為城市記憶的考古學家。 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曾經短暫存在於街頭巷尾的塗鴉,在這本攝影集裡獲得重生的機會。個人告白、內心掙扎、安慰與支持等字句如同城市的自言自語,勾勒出香港人細微而私密的情感地景。作品來得直接,很純粹地探問藝術如何保存即將消失的城市記憶、成為抵抗遺忘的力量?

By 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