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Gaming Apps Recap

iOS Gaming Apps Recap

智能電話的出現無疑促進手機遊戲的發展,更開拓出一個嶄新而龐大的營銷市場可謂商機無限;有如Apple旗下行動應用程式發行平台App Store,單在2019年度的總收入高達一百二十三億美元,而遊戲業務銷售利潤則佔當中近七成即八十五億美元,甚至比起一眾傳統電子遊戲生產商的同期總和收益還高出二十億美元,可見遊戲應用程式對App Store的業績而言佔有相當大的比重。然而App Store打從2008年推出以來,平台曾發行過多不勝數的遊戲應用程式,而且不少名作更是膾炙人口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加上具備不同版本用以支援各種裝置如iPhone、iPad等等,藉此提供玩家更具彈性、更多元化的遊玩體驗。下列三十個為人熟悉的App Store遊戲應用程式,你又曾遊玩過哪幾款?

《Rolando》 (2008)

作為iPhone早期的遊戲應用程式,智力冒險作品《Rolando》早於2008年12月18日推出,由位於倫敦的HandCircus工作室所開發,並採用Box2D遊戲引擎。故事內容圍繞生活於「Rolandoland」、一種呈球狀的小型生物「Rolandos」,玩家需透過傾斜iPhone或iPod Touch協助Rolandos滾動至終點,而途中設有如運輸帶、升降機等多種道具,可以輕掃或點擊螢幕等方式使用,藉此打敗呈黑色方塊狀的敵人來拯救Rolandoland。就在《Rolando》發佈過後,遊戲隨即於App Store獲得四星級評價,而著名遊戲網站IGN更給予遊戲接近滿分的9.5分評分;及後直到2019年,HandCircus正式推出系列續作《Rolando : Royal Edition》。

《Touch Hockey》 (2008)

若數到室內遊樂場最具人氣的經典玩意,相信氣墊球定必納入名單之中。然而美國手機遊戲公司FlipSide5於早年獨具慧眼,率先將氣墊球轉化成iPhone遊戲應用程式,並於2008年10月、11月份分別推出《Touch Hockey》免費及收費版本,後者特別追加更多背景以供選擇。《Touch Hockey》玩法與真實氣墊球無異,玩家可透過輕掃螢幕藉此將球打進對方龍門,尤其在iPhone的強大規格下,不論在操控或是遊戲畫面上均呈現極為流暢的遊玩體驗;除了具備單人模式,同時亦設有雙人對戰模式,由於在iPhone上遊玩時螢幕尺寸並不滿足於部份玩家,有見及此《Touch Hockey》及後發佈了支援iPad的版本。

《Angry Birds》 (2009)

出自芬蘭遊戲公司ROVIO的益智遊戲《Angry Birds》,早於2009年12月份於App Store正式上架;憑著形象鮮明的小鳥角色、節奏明快的遊玩方法,《Angry Birds》在推出不久後旋即風靡全球。玩法方面玩家需利用彈弓將小鳥角色彈出,藉此擊倒各種建築物及小豬敵人,尤其不同小鳥角色分別具備各種技能,加上設有多個關卡令遊戲更為耐玩。隨著首作大受歡迎,系列及後亦延伸出多達二十款遊戲續作,除此《Angry Birds》更曾被改編為電影、動畫,甚至於芬蘭興建相關主題公園,盡見系列人氣早就突破遊戲界染指不同層面。

《Fruit Ninja》

《Fruit Ninja》 (2010)

由澳洲布里斯班遊戲開發商Halfbrick所創作的《Fruit Ninja》早於2010年4月份推出,初時僅對應iPhone及iPod Touch裝置,直到及後七月份遊戲正式發佈iPad版本。然而《Fruit Ninja》甫上架旋即掀起另一股手機遊戲熱潮,全因以忍者主題配合切水果的破格嶄新玩法,不論男女老少亦適合遊玩,加上畫面以鮮豔用色與優秀流暢度聞名,玩家可透過輕掃螢幕切開多種水果取得分數;對於追求節奏明快、爽快遊玩感的玩家而言,《Fruit Ninja》在其時可謂不二之選。

《Coin Dozer》 (2010)

除了氣墊球,推銀機大概亦屬室內遊樂場必備的玩樂設施,然而繼2010年《Coin Dozer》正式面世過後,iPhone用家隨即可於手機內重溫推銀機的樂趣,而遊戲於當時更成功掀起一股熱潮。《Coin Dozer》玩法與傳統推銀機無異,玩家可透過點擊畫面藉此投下金幣,從而讓機內金幣不斷累積而下跌來賺取更多投幣機會,當中不時出現各種禮品或特殊硬幣,用作過關或提升金幣數量盡見《Coin Dozer》耐玩度,更適合讓玩家作打發時間之用。

《Temple Run》 (2011)

由美國遊戲開發商Imangi Studios所製作的冒險動作遊戲《Temple Run》,早於2011年8月份正式登陸iOS平台,玩家可操控不同角色如探險家Scarlett Fox等人,在熱帶雨林背景之下拔足狂奔,從而逃離有如猴子外型般的敵人追捕;值得一提遊戲中並未設有任何終點,玩家可無盡地爭取更高分數及金幣,藉此解鎖更多道具及人物角色,尤其《Temple Run》憑著提供玩家流暢的遊玩體驗,促使遊戲一度成為App Store最多人下載的免費iOS應用程式。直至目前為止,《Temple Run》連同2013年的續作《Temple Run 2》,兩者合共全球總下載次數已突破十億。

《Where's My Water?》 (2011)

益智遊戲《Where's My Water?》在當年推出之時已引起業界不少迴響,全因遊戲除了由美國工作室Creature Feep開發之外,更由華特迪士尼旗下遊戲發展部門Disney Interactive Studios及其分支Disney Mobile負責發行。作為迪士尼首款手機遊戲作品, 《Where's My Water?》裡的鱷魚主角Swampy固然成為賣點之一,而玩法方面玩家需透過輕掃畫面,將水源沖開泥土或炸彈等陷阱,繼而把水源引到住在下水道的Swampy居所,藉此讓Swampy洗澡來達成任務。及後在2013年,系列續作《Where's My Water? 2》亦正式推出。

《Candy Crush Saga》 (2012)

曾於App Store上架的益智方塊遊戲固然多不勝數,然而2012年面世的《Candy Crush Saga》,就憑色彩繽紛、造型甜美的糖果方塊設計成功突圍而出,僅在遊戲推出五年後隨即創出下載量高達二十七億次的驚人佳績,成為App Store其一最具代表性的方塊遊戲。《Candy Crush Saga》由馬爾他遊戲公司King所開發,玩家需透過交換方塊位置,將三塊或以上相同的方塊配對並將其消除,尤其《Candy Crush Saga》設有多個關卡並以免費形式上架,故此成功吸引大批iPhone用家下載遊玩。

《Puzzle & Dragons》 (2012)

人稱「轉珠」的手機遊戲《Puzzle & Dragons》由Gungho Online Entertainment開發與發行,當中包含RPG元素與方塊消除的遊玩方式;玩家需透過轉動不同顏色的彩珠並將其配對消除,藉此選擇團隊中的寵物使出技能攻擊敵人。然而《Puzzle & Dragons》的總下載量雖然並非稱霸業界,但若論遊戲收入卻高達數十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總收入第二高的應用程式,當然其中一部份收入則源自大量玩家於遊戲中「課金」而來。

《Flappy Bird》 (2013)

App Store除了提供各式各樣的iOS應用程式予Apple用家,同時亦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遊戲開發商造就龐大商機,有如2013年推出的益智遊戲《Flappy Bird》,則出自一位越南遊戲創作者DONG NGUYEN的手筆。《Flappy Bird》是一款橫向捲軸遊戲,玩家可透過點擊畫面讓小鳥保持飛行,並需隨著適時的點擊節奏,藉此讓小鳥通過重重的水管阻礙;雖然《Flappy Bird》在發佈初時的反應並非理想,但憑著簡單易上手的遊玩方式,遊戲直到2014年初卻突然大受歡迎,一度成為App Store最高下載量的應用程式。

《Threes》 (2014)

上述《Flappy Bird》於2014年初人氣大爆發,遊玩熱潮直捲世界各地,然而同期拼圖運算遊戲《Threes》亦正式面世,更以破格的遊玩方式成功吸引大眾關注。一如其名《Threes》是一款以「3」倍數作主軸的計算遊戲,玩家需要於一幅四乘四的版圖中移動版塊,如將「1」、「2」兩塊版塊結合,藉此消除不斷衍生的版塊並取得更高分數;值得一提《Threes》當年更被Apple列入年度最佳iPhone遊戲之一,盡見認受性定屬App Store其一經典作品。

《Pokémon GO》 (2016)

若要數到App Store甚至Apple史上最具影響力的遊戲應用程式,《Pokémon GO》毫無疑問定屬當中一員:上架不足一個月創出超過一億次的下載量、僅用兩個月時間成為電子遊戲業界歷來最快獲得五億美元收入的遊戲、打破五項健力士世界紀錄等多項驕人佳績,均足以說明《Pokémon GO》的人氣實在無可比擬。《Pokémon GO》的玩法可謂將《寵物小精靈》的訓練員歷程帶到現實世界,玩家在遊戲與Google地圖軟件的配合之下,可於各個真實地方以AR技術捕捉隨機出現的寵物小精靈,並將其訓練及前往「道館」與其他玩家戰鬥;尤其遊戲發展高峰之時,香港處處街道、公園均站滿至少數十名「訓練員」的壯觀場面,相信大家至今仍然歷歷在目。

《Animal Crossing:Pocket Camp》 (2017)

雖然任天堂旗下「動物森友會」(Animal Crossing)系列早於2001年面世,但直到2020年隨著新世代遊戲機Nintendo Switch的續作《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推出過後,系列再度掀起新一股熱潮且備受追捧。然而在Switch版本尚未推出之時,對應iOS平台的《Animal Crossing:Pocket Camp》實情早於2017年發佈,玩家可透過進行如摘水果、釣魚等各種活動,藉此賺取金錢來設計或美化自身專屬的營地,可謂如《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的簡化版;值得一提雖然《Animal Crossing:Pocket Camp》早於2017年面世,但香港地區卻於2020年才於App Store正式上架。

《Mario Kart Tour》

《Mario Kart Tour》 (2019)

任天堂粉絲大概對「孖寶賽車」《Mario Kart》系列絕不陌生,打從超級任天堂、Game Boy或是NDS,《Mario Kart》均曾推出對應不同機種的版本可謂相當長青。直到2019年,任天堂正式將《Mario Kart》移植至iOS平台之上,並賦予《Mario Kart Tour》一名;因應於手機上遊玩,遊戲操控方式亦相對較為簡化,只需透過輕掃或點擊畫面做出有如轉向、投擲道具等動作;當中遊戲設有虛擬抽獎機制,玩家可完成不同任務藉此收集寶石,從而獲得抽獎機會取得更多人物角色或滑翔翼等道具。

Read more

黑白香港|《九龍城寨》漫畫家Pen So眼中的深水埗、北角、南山邨

黑白香港|《九龍城寨》漫畫家Pen So眼中的深水埗、北角、南山邨

◎text_emily | 蘇頌文(Pen So)是一位勤力的漫畫家,每隔幾天便會看到他在社交平台上載畫作,不少是對當下的回應,而當中佔大半也跟香港相關。回首Pen So這些年來的創作,事實上百份之九十九點九也與香港緊扣相連。從早在2015年舉行的個展「本土回憶」,到2016年推出的首部個人繪本《香港災難》、2017年的《九龍城寨場景故事畫集—浪漫大逃亡》、2019年的《禁靈書》、2021年的《災難之後》及至今年出版的《回憶見》,無不以香港為設定背景。在Pen So的作品中,崩壞殘缺或是壯麗優雅,均是香港無可取代的美麗景緻。 回憶中的香港風物誌 開版頁為《回憶見》的第一幅畫作,女生那把長髮套放了香港車來車往的街道風景,配以《傾城》的歌詞說起網絡創作歌手李蜜兒的故事。早陣子在香港藝術中心看過原畫,墨水與空白之間擠擁著澎湃的情感,很是震撼。Pen So坦承單純繪畫香港景物早已滿足不到他,由此推進一步,希望用景來說故事,因此有了《香港災難》及跟余兒合作的《九龍城寨》。 隨之為了能夠擔得起「

By emily
日本90年代TOP 20偶像歌手 一文回顧J-POP輝煌時代(原稿)

日本90年代TOP 20偶像歌手 一文回顧J-POP輝煌時代(原稿)

◎text_CANDY CHOY  |◎design_MarcoC 「J-POP」一詞在八十年代末由音樂專門電台J-WAVE命名,意指受西方音樂影響的日本現代音樂流派。九十年代至千禧年初更是J-POP的黃金時代,當中以1994年起由傳奇音樂製作人小室哲哉一手栽培的一眾「小室家族」歌手,包括安室奈美惠、華原朋美、GLOBE、TRF等最具代表性! 其後J-POP更發展出更多的分支,視覺系、搖滾系的J-ROCK如LUNA SEA、GLAY,突如其來的一股沖繩跳舞組合SPEED、MAX、DA PUMP等的出現,到九十年代末的HIP HOP、R&B風潮,造就宇多田光、濱崎步、MISIA、倉木麻衣等更多歌姬加入樂壇,讓平成歌姬陣容愈來愈強。 同期像J家旗下的男團、女團MORNING娘等亦開始打造既具顏值兼備跳唱實力的男、女偶像組合,這十年間百花齊放的歌手、樂隊與偶像把J-POP推至最巔峰的階段,熱潮更延伸到全亞洲,我們才能有機會讓J-POP歌曲陪伴成長。在重溫以下二十個不同界別的J-POP代表昔日輝煌成績的同時,相信他們經典作的旋律已在腦海中縈繞。 平成歌姬 安室奈美惠 安室奈美惠

By MiLK B
消失中的香港風景(一)本地霓虹燈招牌兩年間被拆除3,500個  「街招」如何拯救舊招牌?

消失中的香港風景(一)本地霓虹燈招牌兩年間被拆除3,500個  「街招」如何拯救舊招牌?

◎text_emily | ◎photo_SIU FAI、@modernismhongkong | 招牌是建構城市風景的關鍵元素,是城市美學的重要象徵。曾幾何時香港街道掛滿了大大小小的手寫書法招牌與霓虹燈招牌,為城市景觀注入靈魂,可惜近幾年不少吊掛於半空中的招牌因建築物條例而無奈被拆。由馮達煒(Ken)及麥憬淮(Kevin)兩位建築師創立的「街招」,便以自己的方式著意保留快要一點一點失去的香港美學。 從建築師到成立「街招」:Ken與Kevin的保育之路 在2022年11月尖沙咀天星碼頭的一間地舖內,放滿了模樣各異的招牌。九龍城公和荳品廠、和昌大押、海安㗎啡室、沙龍洋服、文華冰廳、廣同安藥行……如此近距離細看實在震撼。這是Ken及Kevin所創立的「街招」努力保留被拆卸的舊招牌,更為它們存檔—招牌物料、出現年份、清拆原因等等,將香港街頭美學有系統地整理歸納、好好保存下來。 份屬中文大學建築系的同學,兩人在畢業後碰巧在同一公司工作,沒料到這段緣份竟一直延續下去。這個轉捩點要回溯至2015年,「記得我們有天一起吃午餐,偶遇到一家押舖正在清拆招牌,那隻字很美,因而問工人能否讓我們保存

By emily
巴黎奢華酒店攻略|每晚近9萬港元入住凡爾賽宮是甚麼體驗 呢間擁全球第一間DIOR水療中心!

巴黎奢華酒店攻略|每晚近9萬港元入住凡爾賽宮是甚麼體驗 呢間擁全球第一間DIOR水療中心!

如果機場是迎接全球旅客的大門,那麼酒店便好比城市的睡房,讓旅客以最精神的狀態迎接精彩的行程。雖然受到疫情影響旅客量驟降,但近年巴黎境內仍有不少新酒店落成開張,無論是追求城市景觀、一嚐米芝蓮美食、融入大自然,甚至享受宮廷式服務,都能在這個城市得到滿足。 ◎text_RAY.P |◎design_LeX CHEVAL BLANC PARIS:擁全球首間DIOR水療中心 伴隨莎瑪麗丹百貨公司開幕的,還有巴黎最新住宿熱點CHEVAL BLANC PARIS。酒店坐落於塞納河畔,能將羅浮宮、艾菲爾鐵塔、聖母院等地標的日夜美景盡收眼簾。法國建築師EDOUAD FRANCOIS聯同美國建築師PETER MARINO希望以法式住宅風格營造隱密性高的住宿體驗,因此盡量減少房間數量,全酒店合共只得七十二間客房和四個用餐區。色調以純白、米白及金為主,並以藝術與當代設計元素作點綴,為酒店注入舒服、優雅而浪漫的氣氛。酒店另一個重要賣點是全球僅此一間的DIOR水療中心,內裡設有六個不同風格佈置的獨立療程室,提供多達四十八種療程選擇。雖然現時DIOR水療中心亦有進駐美國、杜拜等地,不過仍有不少人慕名而來。

By MiLK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