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耕種植融入生活日常 HKSDA香港智營設計大賞2025金獎、綠色環保大獎作品-Verda Garden Modular

水耕種植融入生活日常 HKSDA香港智營設計大賞2025金獎、綠色環保大獎作品-Verda Garden Modular

水耕種植(Hydroponics),被視為是現代農業的新興潮流。有別於傳統依賴土壤的栽種方式,水耕主要運用礦物營養液於水中進行種植,技術不但能夠應用於室內環境;更可以透過垂直耕種方式以提高農產量,既環保又節水,比起有機耕種似乎更適合於都市空間的發展。而本地初創公司Veggroom早前亦憑藉一套自家開發的「Verda Garden Modular」室內水耕種植系統,榮獲今年香港智營設計大賞2025(Hong Kong Smart Design Award 2025,簡稱HKSDA)公司組家庭及家居用品類別金獎以及綠色環保大獎。希望透過今次比賽,可以從更廣層面推廣城市農業理念,將水耕種植融入日常生活。

https://www.sdawards.org.hk/

Veggroom創辦人Grace Ho

自己菜,自己種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有種過菜,但可以肯定只是體驗性質,總不可能滿足到食用所需。再者香港地生活空間非常有限,可以在家中「覓地」種植蔬菜聽起來少不免天方夜譚。不過隨著水耕種植概念變得普及,節省土地、資源的特性令以往的不可能如今都變成了可能。於是Grace當初就是以「Grow Your Own Food Anywhere」為目標創立了Veggroom,並本著「佛系種植」的理念,希望可以以最輕鬆簡單的操作,讓都市人在營營役役的生活當中都能夠體驗到水耕種植的樂趣。

香港智營設計大賞金獎、綠色環保大獎作品-Verda Garden Modular

讓種植系統成為室內點綴

不過如何將水耕種植融入生活空間?遂成為Grace在開發Verda Garden Modular水耕系統時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因為種植方式省卻了土壤,於是Verda Garden Modular就把握了箇中能夠垂直耕作的優點,透過模組化(Modular)的介面讓水耕能夠靈活迎合到家庭、辦公室室內空間不同的限制。同時Grace又把「家具」的理念融入Verda Garden Modular的外觀設計,其簡約的基調令Verda Garden Modular在種植用途之外又可以作為室內裝潢的一部份,打造出Grace心目中的「種菜傢俬」。

模組化(Modular)的介面讓水耕能夠靈活迎合不同空間的限制

零壓力學識水耕種植

Verda Garden Modular採用模組化的形式,因此可以按不同需要單獨或連接多個水耕種植盤。設計同時亦搭載全光譜高強度植物燈,無需依賴陽光、農藥,都能夠促進植物健康生長。相比傳統種植方式,Verda Garden Modular可以節省95%用水;而且設計內建大容量水箱,用家最低限度只需要每月加水一次,讓種植從此變得零壓力,輕鬆學會種菜。即使安坐家中大家都能夠享受栽種所帶來的療癒與喜悅;以及健康又美味的食材。

關於HKSDA香港智營設計大賞

以「設計×戰略×科技=智慧商業」為理念,在文創產業發展處的贊助之下,香港出口商會自2012年開始主辦香港智營設計大賞(Hong Kong Smart Design Award)。致力對外展示香港原創設計的實力;同時亦透過一系列商貿展覽會等活動,鼓勵本地製造商及出口商積極參與轉型。多年來,HKSDA不斷拓展參賽產品類別的版圖,由最初只有禮品類,目前已延伸至家庭及家居用品以及玩具與遊戲產品的類別,銳意向海外推廣優良質量的香港設計。

Read more

香港第一件作品印於$20元  英國傳奇建築師離世

香港第一件作品印於$20元 英國傳奇建築師離世

英國傳奇建築師Terry Farrell日前離世,終年87歲,結束其他輝煌的建築生涯。其中於1994年完工的MI6總部大樓,成為James Bond電影中的經典場景。他與香港有深厚的連繫,早在1964年憑獎學金初次來港,對這個城市留下深刻印象。多年後贏得「老襯亭」重建項目,促使他於1991年正式在香港設立建築事務所。1997年完成第一項香港建築作品:凌霄閣,這座矗立於太平山頂的建築不僅成為遊客必到之地,甚至一度印在$20元紙鈔上,成為香港的視覺符號之一。其後,他先後參與英國駐港總領事館、港鐵九龍站、堅尼地城游泳池等超過12香港建築項目。 不足1小時完成凌霄閣設計? 山頂凌霄閣原址為香港建築師鍾華楠設計的爐峰塔,俗稱「老襯亭」。90年代建築因旅遊業蓬勃而重建,舉辦國際比賽邀請各地建築師提交設計方案,最終由Terry Farrell贏得項目。他取得一張從中環眺望山頂的照片後,用塗改液塗掉建築,在不到一小時內便構想好初步模樣。他認為原塔樓的造型在遠觀時不夠醒目,需要一個清晰可辨的造型。 凌霄閣能否成為香港地標? Terry Farrell試過蛋形、方形、矩形等各種形態,最終選定如

By emily
夠買3部iPhone 17 Pro?蘋果前首席設計師新作

夠買3部iPhone 17 Pro?蘋果前首席設計師新作

日本家電品牌Balmuda的名作不再止有多士爐,還有日前公佈與設計事務所LoveFrom聯手帶來的新作:Sailing Lantern。LoveFrom是蘋果前首席設計師Jony Ive離開Apple後於2019年開設的事務所,先後與Airbnb、Ferrari等品牌合作,有他的加持就等同設計的保證。這盞燈具一點也不普通,定價為¥550,000(約$29,000港元),而且全球限定推出1,000盞。這個價錢,你大概可買幾部iPhone 17 Pro。 0:00 /0:45 1× 為何是航海燈? 這一切全因Jony Ive個人所需!從小熱愛航海的他,認為會遇上在極端環境使用航海燈的狀況。出乎意料的是,他在坊間找不到一盞適合放在沙灘上或能在鹽霧及海水環境中使用的燈具,這位以創意解決問題的設計師便決定親自落手設計。設計驟眼看來難免令人聯想起Fresnel lamp,但無論用料還是線條也刻意避免加添懷舊元素。精密加工的不鏽鋼框架內嵌鏡面拋光的玻璃模組,內藏LED光源。

By emily
為機械流淚?亞洲首度登場!

為機械流淚?亞洲首度登場!

你有試過為機械流淚嗎?或許這件作品足以令你動情,那不斷揮動的機械臂看得令人心痛。這是中國當代藝術家孫原與彭禹的《難自禁》,作品初於2016年在紐約Guggenheim Museum的展覽「Tales of Our Time」中展出,隨後於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再度展出,成為當年最受矚目的大型裝置作品之一。最近移師至大館,為初次於亞洲登場。這件作品不僅在國際藝術界引起巨大迴響,近年更在社交媒體平台意外成為熱話,觸動全球數百萬人的心靈。 保持在線:雲中遊蕩 日期:即日起至2026年1月4日 時間:星期二至日 11am-7pm 地點:大館賽馬會藝方 永恆任務:西西弗斯般清理「血跡」 如籠子般的玻璃屋內,一隻前端裝有鏟子的工業機械臂置於中央。深紅色的液體不斷向四周擴散,這隻機械臀每當感測到液體流出邊界時便會不停揮動鏟回原位;殘酷的是它永遠無法清理乾淨,地面留下斑駁的痕迹。整個過程如西西弗斯不斷地推石頭,是無窮無盡的循環。藝術家為機械臀預設了32種動作,這些動作使機械臂看起來猶如獲得意識,變成了一個被捕獲並囚禁的生命體 。隨著時間推移,機械臂由最初爽快的動作變得越來越緩慢,到最後猶如絕望

By emily
浴火重生的傳奇銀器品牌 Bill Wall Leather

浴火重生的傳奇銀器品牌 Bill Wall Leather

歷經加州大火 美國三大銀器品牌之一 Bill Wall Leather作為美國三大銀器品牌之一﹐除了跟Chrome Hearts與Gabortory齊名,更備受BEAMS大力推崇。品牌於今年初遭逢南加州大火,無論是銀器還是工場整體均遭受重創;然而在Bill Wall本人領導下,品牌仍以驚人毅力浴火重生,重新投入製作風格只此一家的銀飾。 品牌誕生源於一場車禍 Bill Wall Leather的誕生其實源於一場車禍。自小迷上機車的Bill於20歲時因車禍弄破了心愛的皮褸,嘗試自己修補後卻發現對皮藝充滿熱情,繼而潛心鑽研,並於1985年在美國加州馬里布市正式成立品牌,主打加入骷髏頭元素的皮製品。 受匈牙利銀器大師賞識 Bill的作品滿滿機車硬派風格,吸引到從匈牙利逃亡至加州、被譽為匈牙利銀器大師的Gabor Nagy主動提出合作。當時Bill負責造皮褸,Gabor則將銀器鑲嵌到外套上;而Bill也因此愛上製作銀飾,並得到Gabor跟愛妻不時傳授獨門秘方。 笑哈哈 + 微雕塗鴉 + 機車 + 海洋 BWL的設計風格多元多變,除了奠定品牌基因的機車骷髏元素,又以Happy

By Germo 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