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逸事

飲茶逸事

茶花

香港開埠以來,社會風氣保守,至二十世紀初,大部份人仍然認為婦女不應拋頭露面,更遑論上茶樓飲茶,因此茶樓「企堂」、侍應,都以男性為主。二十年代期間,武葬仙館及嶺南等茶樓破天荒開始聘用女侍應,一度導致業界發起罷工。當時又有茶樓會給茶客送上印有「茶花」肖像的煙盒,女待應變相被外間與「石花」(石塘咀妓女) 以及「油花」(油麻地妓女) 相提並論,帶有貶義、歧視成份。然而,女待應事實上的確為茶樓帶旺生意,加上港府亦帶頭反對取締茶樓女待應,於是在往後的日子,更多茶樓、酒家都陸續聘請女員工,如戰後在灣仔開業的英京大酒家,就曾經標榜四樓的金鑾大禮堂是由酒家的「十大美人」負責招呼茶客。

茶樓×夜總會

早於二十年代,部份茶樓如武葬仙館、得名酒樓等都會在茶樓內設有「娛樂場」,主要是聘請妓女或歌姬等上台獻唱。而日治時代,部份茶樓、酒樓為求生計,唯有轉型成字花場等娛樂場所。後來於五十年代,新開張的大酒家都會附設夜總會,如尖沙咀的美麗華酒店和樂宮樓、旺角的瓊華與花都,而著名的英京大酒家,亦曾於金鑾殿設歌舞廳,更舉辦過選美活動。

龍鳳大禮堂

昔日廣東酒樓不少會設有「囍」字的大禮堂,通常會綴以一對木雕龍鳳為裝飾,作為飲宴場地。而六十至八十年代期間,香港的大酒家亦流行附設龍鳳大禮堂,供新人設婚宴,象徵龍鳳呈祥 (情長),然而,龍鳳裝飾自九十年代以後就日漸式微。

(PHOTO COURTESY OF KOWLOONCITY WALKING TRAIL.HK)

點茶手勢

除了大家都熟識的叩手茶禮手勢以外,原來舊日老茶客「開茶」,亦有一套專用的身體語言。如手指指鼻就是代表香片、手指指咀為水仙、指耳朵代表普洱 (因為「洱」字從「耳」字旁 )、指眼眉則是壽眉。

◎text_鬼|◎photo_ArChing|◎design_MarcoC
◎photo courtesy_《香江知味》、《百年香港中式飲食》鄭寶鴻編著、《陸羽茶室歷史回眸》

Read more

完美主義最高境界!每隻手鐲也是人手完成?

完美主義最高境界!每隻手鐲也是人手完成?

Perlée金質圓珠是Van Cleef & Arpels完美主義的最高境界,不同款式的圓珠尺寸也不一樣,如Pearls of Gold手鐲每顆只有3.5毫米。除了要達到精準的尺寸,工匠更需要利用特定的工具和力度反覆打磨,直至呈現出如鏡面般的光澤,完美反射光線。若有鑲嵌寶石的款式,更要確保其顏色、淨度、大小一致。就連搭扣的選材亦相當講究,因黃金硬度不及玫瑰金及白金,所以隱藏在黃金手鐲內的搭扣均以白金為材。 0:00 /1:06 1× 四葉草系列的神級工藝揭秘 或許你不知道,Van Cleef & Arpels經典的Alhambra四葉草系列,設計邊緣上那些圓珠粒就是運用了Perlée系列的金珠製作技巧。換句話說,沒有Perleé的精湛技藝早在1968年經已面世。Perlée不僅是一個獨立的珠寶系列,更是世家工藝的「秘密武器」。不要少看這些小圓珠,其製作工序極為繁複。由純金熔化拉成極細的金線,精準切割後再高溫熔化成完美的球狀,每一步都是考驗工匠的技藝。 要幾多個四葉草圖案? 喜歡四葉草設

By emily
Art Deco風潮Come Back?

Art Deco風潮Come Back?

1920年代盛行的Art Deco美學回歸?著重幾何對稱的奢華風潮從空間設計延伸至時尚界,帶有裝飾藝術色彩的服飾及珠寶再度成為焦點。Van Cleef & Arpels以金質圓珠為主要設計元素的Perlée系列,既呼應Art Deco的幾何美感,亦能低調展現優雅品味,完美融入Gen Z偏愛的Quiet Luxury穿搭風格。 Perlée之名藏玄機? Perlée一詞源自於法語,貼切展現出其精緻打磨的金質圓珠設計精髓。系列雖在2008年才正式登場,可是Van Cleef & Arpels早在20年代便在其珠寶創作中融入金質圓珠元素,作為邊緣裝飾或設計主題。金質圓珠以規律的間隔排列,構成一種視覺上的韻律感,散發出簡潔的魅力。隨著金質圓珠工藝愈來愈受大眾喜愛,才發展成一個獨立系列。 超級百搭!Perlée夢幻疊戴術 Art Deco與Quiet Luxury只是穿搭的基礙,學懂搭襯出自己的風格才是重點。線條簡潔俐落的Perlée,便能為造型提供各種Layering的可能。疊戴不同粗幼度的手鐲,便可營造出豐富的層次感;佩戴不同長度的項鍊,更可突出頸部線條;甚或與世家其他系列如Al

By emily
時尚界最「熊」,你認得哪些?

時尚界最「熊」,你認得哪些?

The North Face與Aimé Leon Dore的聯名有熊公仔;Polo Bear最近於YouTube都有宣傳短片,熊仔於服裝、潮流界一直為不同品牌擔當吉祥物的重要角色。大家心目中又有沒有一些經典的熊Icon呢? Aimé Leon Dore聯名見「熊」-The Nuptse Bear 今個月The North Face與當紅的Aimé Leon Dore首次展開聯名。焦點除了用上Casentino羊毛充填的Nuptse Jacket、以舊式消防員外套為靈感的Firefighter Jacket之外,造型照當中,還出現了一隻熊公仔! 其實The North Face的吉祥物熊仔都有名字,牠叫做「The Nuptse Bear」。The Nuptse Bear是2022年期間,The North Face為慶祝羽絨Nuptse Jacket面世30周年而推出的紀念吉祥物,其實就是一隻穿上Nuptse Jacket的小啡熊。至於為何是熊公仔?概念是源自80年代品牌贊助的登山家Mark Twight。據知他當年登山都會攜同一隻名為「Hermes」的小熊公仔,

By 鬼
被建築事業耽誤的藝術家?

被建築事業耽誤的藝術家?

「我從不會不帶一張紙就離開家門,我甚至把放在外套口袋裡那些小紙稱為『Pocket Papers』。」意大利建築師Michele De Lucchi將一張普通不過的A4紙一分成四,就成了他的日常必備物。「假如我有一個想法,便必須把它寫在紙上,最好是用削尖的8B鉛筆。」縱使現在可以運用科技輔助,可是他仍相當享受執筆寫畫自己的靈感火花。這個夏天他更以「Friday afternoons in summer」之名,每星期跟大家分享自己手繪的創意哲學。 每星期上一堂Michele De Lucchi創意哲學課 Michele De Lucchi分享的手繪並非建築或設計草圖,而是一些個人的思考或創意想法。以自己為主角——鬍子加上圓框眼鏡的模樣,再加上簡單句子,他形容為「圖文並茂的箴言」。表達形式有如英國藝術家David Shrigley的作品,只是少了諷刺意味,反增添了哲學意識。「我想每天都拿著鉛筆。」喜歡繪畫的他更曾言繪畫是讓Michele De Lucchi決定成為建築師的主要原因,大概他是被設計事業耽誤的畫家? 「大腦與作品之間最短的路程來自於手。」- Michele De Lucc

By 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