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洛文「籃板王」出山示範 公牛復刻戰衣

64歲洛文「籃板王」出山示範 公牛復刻戰衣

「籃板王」洛文
現身宣傳公牛復刻戰衣

當大家關心芝加哥公牛隊在轉會市場有甚麼新動作之時,竟見這名64歲的傳奇又活躍起來!公牛發表下賽季將復刻1995-96經典紅/黑直間球衣,更找來「籃板王」洛文(Dennis Rodman)協力宣傳,他表示:「我嘅Style全部來自Chicago,呢件紅/黑真係好經典,著上身勾起好多回憶,十分正。」

公牛三巨頭

四度復刻
令人難忘的三巨頭戰衣

芝加哥公牛隊這款球衣早於1995-96賽季登場,及後亦於1996-97、2007-08及2012-13賽季再度現身,陪伴佐敦、柏賓、洛文及一衆戰友寫下輝煌。2025年再度復刻,有著令人期盼球隊再度稱霸聯盟的意味。

永遠的「壞孩子」

他是天才與怪物的混合體,同時亦是個徹頭徹尾的壞孩子;在那個90年代,洛文Dennis Rodman在球場裡裡外外都是令人頭痛的人物,在去年面世的Michael Jordan與「芝加哥公牛王朝」紀錄片《最後之舞》(The Last Dance)中,洛文總結自己的籃球生涯,他毫不在意人們當他是瘋子,只淡然說:「是自己製造了自己這頭怪物⋯⋯」。對於「壞」這回事,洛文由始至終都是義無反顧的。

「籃板王」與「The Worm」

在洛文的NBA年代,他以擅長爭搶籃板球及出色的防守稱著,被冠以「籃板王」之美譽;同時亦因為防守時像蠕蟲般扭動身體並緊緊黏在對手身上,更被球迷戲稱為「The Worm」。當然,洛文最令人津津樂道的,除了職業生涯中擁有五枚冠軍戒指外,便是與「大哥」佐敦及「二哥」柏賓締造出Chicago Bulls的輝煌成就,建立令人永世傳頌的「公牛王朝」。

香港曾經有好多洛文粉絲

變埋《古惑仔》角色

當年公牛奪得三次總冠軍,佐敦爆紅洛文亦不遑多讓,重點是他的「壞孩子」形像更深入民心。當年港漫牛佬亦老實不客氣,直接將洛文搬入《古惑仔》,成為超級歹角耀揚拍檔之大惡棍,與如日方中的陳浩南展開龍爭虎鬥!這個漫畫版洛文活躍於觀塘區,嗜好踢足球(竟然!),最終當然沒有好下場。在那個90年代,能登上港漫封面的一定是超級大紅人,1997年洛文正藉公牛盛世,在香港有幾紅實在可想而知。

《男兒當入樽》
櫻木花道原型?

1997年,雖然《男兒當入樽》已連載完畢,但井上雄彦老師竟然接受流行雜誌訪問,細談櫻木花道之創作原型,與及與Dennis Rodman之關係;首先說說「大猩猩」赤木,他的原型來自同樣叫「大猩猩」的Patrick Ewing,井上老師也在文中確認了這點。至於櫻木花道與Dennis Rodman,兩人雖然同樣染着紅色頭髮、擁有過人的籃板能力、同被稱為「籃板王」、且擁有同樣驚人的禁區防守能力⋯⋯櫻木花道在山王比賽中擋下了巨無霸河田美紀男,這一幕不就是洛文擋下了年輕時的Shaq O‘Neal翻版嗎?好了,當卷末向井上老師確認櫻木花道是否就是Dennis Rodman時,他的答案竟然是:「WRONG!」
作為一個NBA迷兼《入樽》死忠,看到井上雄彦老師這個堅實回應,也只能報以會心一笑。

叛逆Figure王

作為一個籃球明星,洛文在球鞋領域上雖然敗給「大哥」佐敦,但講到出玩具出Figure,其表現卻一點不輸蝕;1996年,Michael Jordan率領華納卡通人物合演電影《Space Jam》(太空也入樽),叫好叫座。同一年Dennis Rodman出版爭議性自傳《Bad As I Wanna Be》,當中大膽言論包括:「我不像NBA裡的其他人。我與眾不同,並不是指我在球場下的外貌與所作所為;真正的差別在我敢於說出真心話,而其他人都是乖乖聽話的,因為他們都是NBA的乖孩子⋯⋯」。除了內容火爆外,出書當天洛文竟披上婚紗出席發佈會,行徑令人嘩然;其後洛文這身造型更被製作成Figure,並命名為「Dennis Rodman Wedding Day」系列,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拍徐克災難級爛片《反擊王》

參與WCW摔跤比賽

洛文常說Michael Jordan和Shaq O‘Neal和他本人,是令NBA變得更有吸引力的人物,而當前兩者在1996年推出電影的同時,壞孩子洛文又怎能落後於人?到了1997年,他首部主演電影便緊隨上映,合演者還有尙格雲頓和米奇洛基,導演是香港人熟悉的徐克,這部災難級爛片便是後世人不願多提的《反擊王》(Double Team)!這一年,瘋狂的洛文更開始參與WCW摔跤比賽,他和好朋友兼摔跤明星Hogan之NWO團體,第一場比賽便是「Bash At The Beach」賽事,結果落敗收場;洛文的跨運動行徑惹怒了籃球迷和積遜教練,結果令NBA聯盟對他施行處分,另一方面洛文在摔跤比賽中基本上起不到甚麼作用,亦引起大批觀眾的譏笑⋯⋯不過在參與過程中亦推出過不少Figure,今天回看起來也算是體育界的傳奇事跡,絕對值得紀念。

香港Figure具叫座力

而回到他發光發亮的藍球領域,DENNIS RODMAN便在不同廠牌推出過不同形態的玩具及FIGURE,由活塞時期的黑頭髮造型VINYL、KENNER廠的STARTING LINEUP吸塑系列,再發展至Q版大頭公仔、近幾年香港名廠ENTERBAY的12吋FIGURE、及STORM COLLECTIBLES之1/6系列⋯⋯縱然洛文本人已退下火線,但其市場叫座力仍是不容小覷的。

洛文珍藏NBA Card

NBA球星卡每張都有不同價值,所以當抽每一包卡時,都會事先準備好膠套,一旦抽到有價值球星靚卡,便以此作為保護卡牌4角之用,變賣時可獲得較高價錢;每包NBA卡都會以當時較有號召力的球星作為出卡基準,每張卡都是由現場專業攝影師捕捉球星最有型態勢,當然籃板王一定非Dennis Rodman莫屬!他的衝搶籃板、飛身救球以及蠱惑表情通常都是每個卡牌品牌挑選洛文的首要條件。
90年代球星卡市場發展已是百花齊放,Topps、Fleer、Upper Deck、Skybox以至Panini俾你貼集圖冊⋯⋯等各據山頭。及至二千年代初,球星卡的熱潮相對冷卻,FLEER、SKYBOX等品牌先後被UPPER DECK所收購;手上這批洛文卡正正見證著時代變遷,偶爾翻出來細嚼,別有一番滋味。

Proplayer謹製
洛文TEE

作為一個形象百變的明星運動員,除了賽場上的英姿外,洛文在名利場上的一舉一動,以至衣著打扮、造型配飾、頭髮顏色⋯⋯都一一成為焦點;在那個璀璨耀眼的90年代,市面上曾出現過琳琳種種的Dennis Rodman造型Tee,盛況可比搖滾巨星。而另一系列與籃球運動有關連的,則有美國廠牌Proplayer之出品。洛文在公牛和湖人時期的主題Tee,當年是Proplayer的熱賣產品,但在香港要買到並不容易。

Champion戰衣

洛文正式於1986年加入NBA,被底特律活塞選中,25歲才正式展開職業生涯;1993年被交換到聖安東尼奧馬刺,最後不歡而散。而他職業生涯的高峰期,是加入芝加哥公牛隊之後,和隊友佐敦及柏賓,為「公牛王朝」在1996年至1998年創造出NBA總冠軍的三連冠。隨著佐敦二度退休及柏賓離隊,洛文亦淡出公牛,及後短暫效力過洛杉磯湖人和達拉斯牛仔,2000年為最後一次出現在NBA球隊中;要儲洛文精品,球隊Jeresy亦是重要的一環。除了必然擁有的三色Champion公牛91號戰衣外,馬刺的10號仔Champion亦是值得收藏的。

90‘S經典
Nike大頭Tee

髮色多變是洛文的經典標記,90年代開始發展潮流路線的Nike,便將這個Icon變成人氣商品,Shocking Colour之變髮洛文大頭Tee,簡單但誇張之設定,即成當年之熱賣Items!除了這綠/黃二色外,印象中亦有紫及粉紅髮色,帶著90年代濃厚之反叛及變革意味。

洛文戰靴
Nike Air Shake

雖然曾經擁有過洛文正式代言的「風火輪」紋身圖案Converse All Star,但那設計在任何年代看都可算得上是差勁,所以並沒保存下來;而作為一個球鞋愛好者,要儲的當然是洛文Nike拉鏈戰靴Air Worm,而側綁大剔Air Shake N'Destrukt更是愈看愈有味道的劃時代設計,絕對值得收藏。

洛文天書
《Rod Mania!》

90年代Michael Jordan紅透半邊天,成為日本潮流雜誌的寵兒,其中《BOON》便出版過多部經典的佐敦特集,炒波鞋熱潮亦由此而起;同樣作為一個美國NBA重要Icon,洛文在日本的走紅程度亦不遑多讓,除了有多個廣告演出外,亦曾上人氣番組《SMAP x SMAP》作嘉賓,而當年潮流雜誌《Cool Trans》亦特地為洛文製作「Selection」專書系列,97年以Wani Mook形式出版的《Rod Mania!》,全130 Pages內容總覧洛文生平、賽事資料、人氣商品、絕版珍藏⋯⋯全網羅,以極美設計及活潑版面編集而成,是Fans務必擁有之Dennis Rodman天書。

Read more

九龍城寨效應?日本香港迷寫書

九龍城寨效應?日本香港迷寫書

一部《九龍城寨之圍城》再加《九龍大眾浪漫》,令日本人對香港的好奇度大增。日經新聞報導不少日本人特意訪港來個「聖地巡禮」,就連日本雜誌《Popeye》早前也特地來港為亞洲一人旅遊的專題取材。有位日本大叔南口俊樹更把自己出遊香港的經歷編集成書,上月蜂鳥出版更為此作推出繁體中文版。以局外人的眼光回看的香港,會更精彩嗎? 日本香港迷日行4萬步?用雙腳丈量香港 這位日本大叔並非單純的觀光遊客,他是東京獨立出版社「Right, there is nothing.」創辦人之一兼藝術雙人組合sesamespace的成員。他在2013年初次訪港,書中以碎碎唸的散文形式記錄了他自2013至2024年間在香港的所見所聞,而並非那種打卡遊遊景點推介。除了銅鑼灣、尖沙咀這些觀光地,他還走訪了錦上路、天水圍、柴灣等,從港九新界走到大嶼山。就如我們到訪日本一樣,他也行得多,疫情開關後再度來港的第一天便行了4萬步。 日本人大多玩過《九龍風水傳》? 香港並非初次成為日本人的熱話,90年代香港電影一度成為海外話題。而早在1997年推出的冒險遊戲《九龍風水傳》亦是關鍵,玩家以超級風水師一角走進已不存在的「九龍城

By emily
Downtown搞笑巨匠-浜田雅功都開個人畫展?

Downtown搞笑巨匠-浜田雅功都開個人畫展?

日本著名搞笑組合Downtown(ダウンタウン)的成員浜田雅功(Masatoshi Hamada)經常被拍檔松本人志尊稱為「畫伯」,其實是嘲諷他那幼稚、拙劣的畫功,經常成為綜藝節目的笑點。但意料不及吉本興業今年竟然會聯同東京麻布台的HILLS GALLERY合作,於稍後的10至12月為浜田舉辦一個名為「Contrails Crossing The Sky」的個人畫展,讓大家有機會可以欣賞到一代笑匠充滿童真的畫作。 漫才界「畫伯」終於有個展 早前,日本的吉本興業株式會社公佈,旗下最知名搞笑漫才組合-Downtown的浜田雅功將於今年10月至12月期間,於東京麻布台會舉辦一個名為「Contrails Crossing The Sky」的個人畫展,繼綜藝、電視劇、電台、音樂、時尚領域之外,進一步拓展藝術創作的領域! Contrails Crossing The Sky 日期:10月19日至12月21日 會場:東京港區虎ノ門5-8-1 麻布台Hills Garden Plaza A

By 鬼
UNIQLO、WORKMAN的山旮旯競爭對手-SHIMAMURA

UNIQLO、WORKMAN的山旮旯競爭對手-SHIMAMURA

提到價格大眾化的日本休閒服代表,除了UNIQLO、GU又或者近年非常多人討論的WORKMAN之外,原來還有一家相當具規模的しまむら(SHIMAMURA)。雖然SHIMAMURA於日本全國擁有超過2,000家分店,不過因為大部份都選址深入社區、即遠距離主要市中心,因此對於遊客而言都不太方便。但就因為節省了租金、物流成本,於是品牌的商品都可以調低價錢,大家遊日又有沒有逛過SHIMAMURA呢? 創業逾70年的陌生名字 SHIMAMURA由島村恒俊於1953年在埼玉縣創立,最初名為「株式会社島村吳服店」,1972年,才更名為「株式会社しまむら」。除自家品牌之外,同時亦有採購其他廠商的出品,多年來SHIMAMURA一直以高CP值商品見稱,但為何感覺總有點陌生? 遊客難到!因為刻意避開市區 SHIMAMURA制霸全國都道府縣、並擁有2,000多家分店,不過店舖選址卻大多集中在鄉郊、住宅區。鮮有落戶人煙稠密的市中心,最方便的一家可能已經是高田馬場的分店…… 而SHIMAMURA解釋做法其實是為了降低租賃成本,於是商品價格就有下調空間。而店舖其實亦一直以服務社區、貼近家庭客群為目標。公司

By 鬼
跟日本寫真攝影師米原康正 探索原宿潮流變遷

跟日本寫真攝影師米原康正 探索原宿潮流變遷

由90年代的雜誌編輯轉型為攝影師和策展人,米原康正在過去30年主要在原宿從事各項工作。他以獨特的視角,發掘原宿的新店舖,並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地區持續創作和探索。 如何從雜誌編輯變情色攝影大師? 相信不少人對於米原康正的印象都離不開「情色攝影大師」這個稱號。1995年,日本潮流雜誌《egg》創刊,他便加入成為編輯。至於為甚麼會開始拍照呢?其實因為每次拍攝模特兒時,雜誌攝影師準備燈光的時間過長,於是米原隨手拿起即影即有相機嘗試拍攝。沒想到這些照片在雜誌刊登後非常受歡迎,更慢慢塑造出個人獨特的攝影風格。雖然經常為性感模特兒、女星拍照,不過不要以為他艷福無邊,其實每次拍攝太太也會監場幫忙。 涉谷系辣妹造型幕後推手 90年代,米原康正在《egg》雜誌上不斷拍攝這類照片,帶起了Gyaru辣妹文化的興起。Gyaru是英文「Girl」的日文發音,始於1970年代,指的是身穿時尚服裝的女性統稱。1995年,未滿18歲的安室奈美惠離開女子組合Super Monkey's,以「單飛」的形式推出個人大碟,迅速成為日本歌壇的超級天后,並引領了小麥膚色的風潮,慢慢更演變成大家熟悉的涉谷系辣妹造型。這種打

By 占咪 Jimmy L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