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西方鬼魅:無頭騎士、吸血鬼、死神

解構西方鬼魅:無頭騎士、吸血鬼、死神

◎text_鬼 |◎design_MarcoC

西方鬼魅,與中國的鬼魂概念及日本的妖怪觀念頗為不同。

無頭騎士

無頭騎士原名為DURAHAN, GAN CEANN (GAN CEANN指無頭之意),美國人則直接稱之為HEADLESS HORSEMAN。起源於愛爾蘭的一個民間傳說,認為無頭騎士原本為一個英勇騎士,可惜在戰場上不幸喪生,首級被割去,於是每逢月黑風高的夜晚,無頭騎士都會披上中世紀的盔甲、騎著一匹同樣是亡靈的黑馬,四出尋找自己失去的頭顱。多年來,無頭騎士不斷被塑造成不同的形象,有云無頭騎士左手手執韁繩,右手則是抱著自己的首級;然後騎著一匹雙目冒出火焰、名為COISTE-BODHAR的黑馬。亦有傳說在一個萬聖夜,一青年被無頭騎士追趕,危急之下隨手把一個南瓜套在它頸上才倖免於難,於是坊間又出現過手提南瓜燈的無頭騎士。

於愛爾蘭人而言,無頭騎士則無異於死神,它不會濫殺無辜,而是預視死亡。因此在傳說中,無頭騎士亦會乘坐馬車,手執由人類脊髓做成的長鞭,與報喪女妖等亡靈一同於人間把死人的靈魂帶走。而每年的八月尾、九月初,當地人亦有佩戴金飾的習俗,因為無頭騎士懼怕黃金的光芒,於是人們希望藉此遠離無頭騎士,保住自己的靈魂。而1999年由添布頓執導的《無頭谷》,亦是一部以無頭騎士傳說為藍本改篇而成的電影作品。

吸血鬼

大家習以為常把「VAMPIRE」稱之為吸血殭屍,或吸血鬼,然而,它並非真正的鬼,當然更不是神。關於吸血鬼的起源眾說紛紜,雖然一般都認定吸血鬼純屬虛構,不過在《聖經》當中,就描述過離開伊甸園後的亞當與夏娃誕下了兩名兒子—該隱 (CAIN) 與亞伯 (ABEL),一個從事耕作;一個專職放牧。一次向上帝獻祭期間,該隱嫉妒亞伯的祭品得到垂青,於是用石頭打死了亞伯,上帝得悉此事,遂詛咒該隱被世人怨恨與咒罵,人們卻不能殺該隱,於是背棄上帝的該隱就成為了以鮮血為生的不死怪物。至於歐洲人對於吸血鬼的迷信,普遍認為是始於古人對死亡的詮釋,尤其人們對屍體腐化的不明所以,唯有歸咎於是吸血鬼的所作所為。而早年流傳的吸血鬼,主要是身披裹屍布、面色血紅而且身形浮腫;直至1819年,作家JOHN WILLIAM POLIDORI的小說作品《THE VAMPYRE:A TALE》,以及1897年BRAM STOKER撰寫的《DRACULA》,才奠定了吸血鬼出生貴族、臉色蒼白、瘦削、能變成吸血蝙蝠等經典形象。

燈籠傑克

南瓜燈是萬聖節最具代表性的標記,但為何會是南瓜?一切起源於愛爾蘭的一個傳說,相傳當地有位名為STINGY JACK的男子,天性吝嗇,有一日JACK邀請撒旦喝酒,卻沒錢付帳,於是戲弄撒旦要它變成硬幣,怎料JACK此時卻把硬幣以十字架鎮住,並要求撒旦承諾不能取走他的靈魂,才肯把它釋放;而另一版本則是JACK把撒旦騙上樹,隨之在樹幹上刻上十字架,讓它動彈不得…… 如是者在JACK死後,因為上帝不歡迎他進入天堂;同時撒旦亦遵守承諾決不帶走JACK的靈魂,只肯為JACK送上煤炭灰燼,放在白蘿蔔之中當成提燈好讓他可以尋找休息的地方,於是JACK的亡靈就被迫永遠困於人間。如是者,人們每逢萬聖節都會模仿傳說把蠟燭置於刮空的白蘿蔔、薯仔之中,藉此嚇退亡靈。直至十九世紀中期,歐洲人開始移居美洲才逐漸以南瓜取而代之,成就出經典的南瓜燈 (JACK O'LANTERN)。

報喪女妖

報喪女妖 (BANSHEE),是源於愛爾蘭傳說的女精靈。名字原本為「BEAN SINDHE」,有著洗衣婦的意思,相傳她們會為死去的人清潔衣服或盔甲,因此報喪女妖都被視作擁有預視死亡的能力。而且她們較常依附於歷史悠久的豪族,每當家族中有人將要離世,報喪女妖都會在附近的森林放聲嚎哭。通紅的雙眼、披頭散髮,象徵不幸的報喪女妖形象無疑令人生畏,故事後來輾轉於十八世紀傳入美國,精靈被演繹成一種在山頭上哭泣的食屍鬼,大概如此,報喪女妖才搖身一變成為鬼魅的化身。

死神

每逢萬聖節,總有人喜歡打扮成骷髏外型、手執大鐮刀的死神 (DEATH)。然而,死神實為冥神之一員,或掌管死亡的精靈。歐洲自中世紀以來,就一直以骷髏象徵死亡,至於鐮刀則代表對死者亡靈的修割,因此死神又有「GRIM REAPER」的別稱。然而,死神的職責就好比中國傳說中的黑白無常,主要是擔當死者嚮導,並不會加害無辜的人;而在伊斯蘭教中,亦有死亡天使充當死神的角色,如亞茲拉爾 (AZRAEL) 就是手操生死簿的死亡天使之一。

Read more

林家謙〈夏日之子〉MV 用2部iPhone完成拍攝

林家謙〈夏日之子〉MV 用2部iPhone完成拍攝

香港導演Sheng Wong用上兩部iPhone 16 Pro Max和兩天時間拍攝林家謙的新歌〈夏日之子〉MV,這次拍攝就像用手機記錄生活一樣隨心,尤其是在拍攝水彈和玩水的情節時,效果自然真實,達到絕佳的第一身視覺體驗,喚起青春的回憶。 棄大型器材 用iPhone拍攝第一身視角 這星期林家謙發佈了新歌〈夏日之子〉MV,由Sheng Wong執導。由於是次MV很多鏡頭都是以第一身角度呈現﹐加上很多走動和下水的畫面,因此Sheng認為這次不便使用大型的器材,於是便嘗試用上iPhone作拍攝,給予樂迷主觀視覺,同時帶來更多的共鳴感。 拍攝猶如日常生活記錄 這次使用iPhone拍攝,Sheng和攝影指導Derek覺得就如同平時用手機記錄日常生活般隨心。對攝影師來說iPhone輕便易用,隨時隨地都能拿起來進行拍攝,便於快速捕捉瞬間。特別是在拍攝玩水的場景時,能捕捉到同學們的歡樂時光,效果自然、真實且純粹。 特定格式拍攝 方便後期調色 〈夏日之子〉MV用上iPhone 16 Pro Max以Apple Log格式拍攝,方便後期進階調色。在充足陽光下,Apple Log的表現尤為

By 占咪 Jimmy Lui
Louis Vuitton 2025秋冬男裝系列專書上架!Pharrell Williams×NIGO合作之旅全公開

Louis Vuitton 2025秋冬男裝系列專書上架!Pharrell Williams×NIGO合作之旅全公開

《MiLK》為Louis Vuitton 2025秋冬男裝系列推出特刊《Journey to Connect》,全書共分為五個部份,梳理了這段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和事件,拼湊出Louis Vuitton、Pharrell Williams與NIGO三方合作背後的文化脈絡與情感連繫。 現可於網上訂購: www.milkmart.com/products/journey-to-connect 7月9至16日期間訂購,網上訂購可獲9折優惠及本地免運費;各書報攤及誠品書店亦有售。 《Journey to Connect》Highlight 1 :雙封面設計!揭示Inner Circle創作密碼 《Journey to Connect》為雙封面設計,簡而有力地記錄Louis Vuitton 2025秋冬男裝系列從靈感誕生到成形的過程。封面圖紋取材自這個系列的全新單品,象徵Pharrell Williams與NIGO這對摯友逾20年來的深厚友情,從相知相惜到聯手為Louis Vuitton創造傳奇之作,為未來帶來無限想像。封面特別採用鏤空圓形設計,預告本書將解構系列背後的Inner Cir

By emily
看《28年後》喪屍也看英國名雕塑!

看《28年後》喪屍也看英國名雕塑!

災難喪屍電影《28年後》上映不久,全球票房收入經已達至超過1億美元,成為系列裡最成功的作品。導演Danny Boyle除了將攝影機放在動物身上拍攝,並用20部手機圍成如裝置藝術的攝影裝備之餘,同樣值得留意是他拍下了英國當代雕塑家Antony Gormley的作品《Angel of the North》。多年來不少人為了這件雕塑,而特意到訪英國北部走一轉,究竟這件雕塑有甚麼特別? 《28年後》出現英國最強地標! 《Angel of the North》是Antony Gormley於1998年於Gateshead創作的巨型地標雕塑,20米高加上比波音757或767客機還要長的54米展翅,堪稱得上為世上最巨型的天使雕塑。它就有如紐約自由女神像或是里約熱內盧救世基督像那樣突出,據說每年有數千萬人在高速公路上經過,成為最多人看過的雕塑之一。《Angel of the North》造價為80萬英鎊,在1998年2月竣工。以耐候鋼為材,所使用的鋼材足以製造16輛英國雙層巴士;單是地面可見部份重達200噸,地底則藏有500噸重的地基。 「人們總是問,為甚麼是天使?我唯一的答案是,沒人見過天使

By emily
Dior Men被忽略的軍事細節? 箇中都有向Hedi Slimane致敬?

Dior Men被忽略的軍事細節? 箇中都有向Hedi Slimane致敬?

Jonathan Anderson早前於巴黎時裝周正式發表上任男裝總監後的首個collection。設計被譽為是從Dior的經典成就新經典,Bar Jacket、Delft Dress等元素之外,其實舞台上面亦出現了華麗的軍裝設計,不其然令人回憶起20年前的Dior Homme。 榮軍院內展示19世紀軍服概念 Jonathan Anderson成為Dior創意總監的首個collection早前揀選了在巴黎的榮軍院舉行(又稱傷兵院,原本為治療退伍軍人的醫院;後來拿破崙亦遷葬於此)。被譽為是2026S/S巴黎時裝周最賞心悅目的系列,Anderson在設計中除了向Dior昔日的Bar Jacket致敬、將Delft Dress(1948)演繹成Cargo Shorts;天橋上亦出現過幾套以19世紀軍服為靈感的設計,別忘記,這亦曾是Dior男裝的標記! 20年前Dior Homme的經典 2000年代初,Hedi Slimane的「Dior Homme」年代帶起過病態美的Skinny Jeans風潮。然後在2006年春夏系列,他更一度把19世紀騎兵的軍服元素帶到時裝天橋,而那個年代

By 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