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美國街頭品牌Supreme 30年歷史 如何從神壇掉下凡間?

解構美國街頭品牌Supreme  30年歷史 如何從神壇掉下凡間?

Supreme作為一個街頭滑板品牌,與LV聯乘之後,在2020年就以21億美元放售給VF集團,不過VF集團經營短短4年便要虧損6億美元賣盤,轉售平台的年度總成交額亦大幅下跌超過4成,究竟這個滑板品牌是怎樣以抄襲和惡搞曾經成為潮流品牌一哥?

Supreme創辦人James Jebbia

為甚麼Supreme能夠成為美國潮流品牌佼佼者?

80、90年代在美國出現了很多不同類型的街頭品牌,之不過到現在依然有年青人購買,一隻手也能數完。為何滑板品牌Supreme能夠在眾多個街牌之中脫穎而出?就是全靠惡搞、反叛、名人效應、聯名合作和飢餓營銷。

Supreme品牌標記源自於藝術家創作

香港網路上曾經流傳著一句說話「有一種紅叫做Supreme」,這紅色其實是源於藝術家Barbara Kruger的設計,她最出名就是使用黑白照片再拼貼上自己的創作,以Futura Heavy Oblique字體組合成紅色Box白色字的Slogan,宣揚反消費主義。街頭服愛好者James Jebbia便惡搞Barbara Kruger這個紅底白字的Box設計,在1994年創立了Supreme,將反諷和反叛的精神注入在品牌的DNA裡。

為甚麼Supreme能夠從滑板品牌變成潮流品牌?

成立初期的Supreme並非一帆風順,直到1998年在日本代官山開設了第一間海外專門店,加上日本裏原宿代表人物NIGO的著用,得到潮流雜誌的大肆宣傳,才令Supreme得到更多人認識,及後更因與裏原品牌的合作,成為裏原宿的一份子。

NIGO於日本雜誌《relax》著用

香港收藏家擁逾千件Supreme藏品

得到很多日本潮流雜誌的報道,令到很多香港的年青人都開始留意Supreme,當時日本演員窪塚洋介是其中一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香港收藏家Kevin亦是從雜誌中認識Supreme,後來就愈買愈多,家中已經有逾千件珍藏。

從惡搞到正式聯名合作

2000年,Supreme仍提倡反消費主義,惡搞LV推出了一個Monogram花紋,差點被提告惹上官非。事隔17年,LV時任男裝創意總監Kim Jones因一直很喜歡Street Fashion,於是便不計Supreme惡搞的前嫌,展開矚目話題聯乘,將Supreme推到一個新的高峰。

本地Supreme水貨店愈開愈多

一個潮流品牌衍生出無限的商機,售賣日本潮流品牌水貨超過20年的Justin,在6年前開始就主力轉售Supreme,成為本地其中一間知名Supreme水貨店。每星期也有買手在美國及日本入貨,全盛時期一年有超過千萬港元的生意額。

Supreme已死?!

Supreme在2020年以21億美元放售給擁有The North Face、Vans等不同品牌的VF集團,消息發佈後,很多Fans覺得Supreme進一步變得商業化,便在網上留言宣佈「Supreme已死」。今年VF集團就以15億美元將Supreme售賣給眼鏡集團EssilorLuxottica,相比起2020年的收購價蒸發了6億美元。不論是品牌業績或是轉售成交金額也大幅下跌。

今集《MiLK》的〈Big Brand Theory〉就找來在香港第一代售賣Supreme水貨的買手、收藏了過千件藏品的收藏家,以及現在仍售賣水貨的店舖,分享一下這30年不同時期的Supreme。

Read more

它不是《芝麻街》,日本新生代新寵-PUPPET SUNSUN

它不是《芝麻街》,日本新生代新寵-PUPPET SUNSUN

它不是《芝麻街》裡的角色!今年只有 6 歲的 SUNSUN,是布偶劇《PUPPET SUNSUN》的「藍」主角。由匿名創作者一人製作、原本是為小朋友而設的短片,怎料 SUNSUN 的呆萌形象卻意外成為療癒系的新一代代表。近年在日本人氣飆升,吸引了眾多品牌甚至電視台合作,大家又認識 SUNSUN 嗎? GU、Zoff 10月份的聯名「藍」神 今年10月,日本眼鏡品牌Zoff以及時尚代表GU都分別與同一人氣角色聯名合作,它究竟是何方神聖?藍色的外表看似是《芝麻街》裡的Cookie Monster,其實那是誕生於2019年的布偶角色-SUNSUN。 高中生最愛卡通角色第三位 早於今年初,日本一家公關、廣告公司-株式會社ING做過一項關於最喜愛卡通角色的小型調查,訪問了100個高中學生,得出SUNSUN排名第三,第一、二位分別是Esther Bunny以及Hello Kitty的結果。不過下半年度在同一調查,頭三甲的順序則已經變為Labubu、

By 鬼
元気寿司「未來GO!」企劃開動!

元気寿司「未來GO!」企劃開動!

「追夢」兩個字,在現今世代好像變得很奢侈。在競爭激烈、生活節奏急促的城市裡,「追夢」這件事情更彷似遙遠……而紮根香港30年的元気寿司,就選擇了為新一代突破框框,推出首個「未來GO!」企劃,為本地年輕人提供一個實現夢想的平台。 元気寿司香港創店30周年重點活動「未來GO!」 1995年從日本來港的元気寿司,也是由金鐘一間店舖,憑藉夢想,努力拓展成全港80家分店的規模。而為了支持年輕一代追夢,「未來GO!」企劃將公開招募年齡介乎6-24歲的小朋友及年輕人,從中選出有潛力的30個計劃為其提供起步追夢的支援,包括但不限於資金贊助、人際網絡、專業指導,以至其他需要支持的範疇等等,更特別邀請了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作為協辦機構,希望透過其在青年服務領域的專業經驗,協助與一眾參加者緊密聯繫,助大家逐步向實現夢想的目標邁進! 評審委員陣容強大 是次企劃的評審委員會成員,包括香港元気寿司代表、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代表、亞運銀牌得主、港隊奧運代表前劍擊運動員張小倫,以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及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得主、香港導演、編劇及填詞人黃綺琳,透過評審們的自身經驗及獨

By MiLK Digital
GenZ撐起50年老舖,德島碩果僅存地毯廠-三好敷物

GenZ撐起50年老舖,德島碩果僅存地毯廠-三好敷物

德島的三好市曾經是生產簇絨地毯的重鎮,不過隨著人口老化;年輕人都流向大城市工作,令三好市的地毯工業步向式微。其中一家工廠-三好敷物本來也難逃結業命運,卻因為新人事、新作風,在年輕世代的團結之下,成功把傳統地毯設計轉型成為藝術、潮流單品,讓職人手藝得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傳承。 miyoshirug.com 簇絨模仿炸雞皮的德島老舖 今年10月6日,日本FamilyMart推出了一款「睡拖」聯名單品,巧妙地運用了簇絨地毯技術製作名物「Famichiki」的炸雞脆皮,而幕後協助生產的,就是來自德島的三好敷物(MIYOSHI RUG),一家銳意改革求存、有超過50多年歷史的手工地毯工廠。 0:00 /0:59 1× 拯救德島夕陽工業 德島的三好市昔日是手工地毯業重鎮。不過隨著人口高齡化,不少工廠都因為後繼無人而陸繼關閉。目前當地只剩下三家地毯工廠仍然營運。而三好敷物原本都要準備結業,不過跟工廠有業務往來的市川先生卻毅然接手了這盤生意,並希望借助設計的力量,傳承職人的技藝。 工廠一半是GenZ

By 鬼
香港曾經有「重慶市場」?

香港曾經有「重慶市場」?

最近香港空間史研究計劃舉辦的「鐵鳥凝視:戰時航空照片中的九龍」展覽裡,展示了近百張相片記錄日佔時期的深水埗、九龍城和油尖旺區地景。這批照片為盟軍和日軍在三萬呎高空的偵察機上所捕捉的影像,偵測地貌以為空襲前作好準備。這些冰冷的軍事記錄,在80年後的今天成了珍貴的視覺檔案,填補香港歷史中的空白。 花50萬港元重現香港歷史? 兩年多前,計劃負責人兼歷史學者鄺智文與一位美國歷史學者交流時,得知對方從美國國家檔案館取得冷戰時期的航空照片。由此推使他向檔案館查詢是否保存有香港二戰時期的航空照片,結果得到正面回應,最後團隊花費約50萬港元複印了約300至400張香港戰時的照片。當時美軍大多使用Fairchild K-17相機(Fairchild Camera and Instrument設計)進行高空拍攝,這批照片於1941年12月25日至1945年8月30日的日佔期間拍攝,為盟軍和日軍在三萬呎高空的偵察機上所捕捉的影像偵測地貌為空襲前作準備。 重慶大廈前身為重慶市場 照片雖原為軍事目的而拍攝,卻確切記錄了當時的城市景觀。有些消失了建築得以重現眼前,如謎一般的圓形商:「重慶市場」(Chu

By 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