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英注意!倫敦「藝術爆炸週」開催

遊英注意!倫敦「藝術爆炸週」開催

近日倫敦藝術圈非常熱鬧,皆因Frieze London由即日起至10月13日於Regent's Park舉行。跟香港的巴塞爾藝術展所引發的「藝術爆炸週」一樣,隨著這件藝壇盛事,藝術圈各式人等以及藝術愛好者皆於這周雲集此地。 今年Frieze London有來自43個國家超過160間畫廊參加,香港方面亦有代表。加上同步在旁邊舉辦的Frieze Masters,兩者合計便有高達270間畫廊參加,規模可想而知。

躍身成名氣藝博品牌:Frieze

Frieze London於2003年由藝術雜誌《Frieze》的創辦人Amanda Sharp和Matthew Slotover創立,基於他們對當代藝術的熱愛,Frieze London亦順理成章地將焦點放在2000年以後的當代藝術作品中。經過20多年時間,這個藝博品牌現已擴展至紐約、洛杉磯、首爾4個不同城市,除Frieze London外,亦包括Frieze New York、Frieze Los Angeles以及Frieze Seoul。

藝術家不只是競爭對手

雖則是藝博會,但它並不只是一個展銷會。Frieze London有不同的主題和策展區,每個區域會邀請不同的策展人主理,它同時亦有不同的講座及活動,也算頗有野心。今年Frieze London便有美國當代藝術家如Carol Bove、Danielle Dean以及Charles Gaines等人的個展。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Artist-to-Artist」這個由一眾國際知名藝術家主導的策展計劃。這個計劃今年邀請了英國畫家Hurvin Anderson、英國藝術家及策展人Lubaina Himid、美國概念藝術家Rashid Johnson及Glenn Ligon、阿爾及利亞攝影師Zineb Sedira還有英國YBAs藝術家Yinka Shonibare,他們會各自為一位年輕藝術家策劃個展。這個計劃頗有承傳意味,藉著這個計劃,一眾年輕藝術家有機會晉身這個國際藝術舞台,同時得到前人指導。藝術家不只是競爭對手,他們是同行者,亦可以是亦師亦友。

後殖民成近年熱門策展題目?

今年藝博會另一焦點是新設的主題區——「Smoke」,它由洛杉磯Hammer Museum的策展人Pablo José Ramírez策劃。此區域將展示一系列以探索「離散」與「土著歷史」為主題的當代陶瓷作品。「Smoke」嘗試向危地馬拉詩人Humberto Ak’abal的故事《El Animal Humo》(煙之獸)致敬。陶瓷作為一種古老的媒材,然而在一眾當代陶瓷藝術家手上,它不只是單純的工藝,藝術家們透過這種原始的媒材去探索身份認同、歷史創傷和文化傳承。他們利用陶瓷的特性,嘗試挖掘過去的歷史記憶,並重構當代文化認同。關於「後殖民」、「土著文化和歷史」,皆是近年國際藝術界甚為熱門的策展題目之一,這跟我們身處的時代有密切關係,藝術不只是裝飾性的,不是關乎美醜與否,它更蘊含著國際視野。

免費看奈良美智雕塑

假如你對現代藝術及大師作品較有興趣,Frieze Masters可能更合胃口,因為它展出的都是2000以前,特別是一眾現代藝術作品。藝博會某程度上算是「業務」活動,讓藝術圈中人看看藝術市場最新走勢,看與被看,不少聯誼活動也在這個星期進行,像一種行內人的業務交流。

另一邊廂,Frieze「周邊」也包括免費入場的Frieze Sculpture,這部份或許更老少咸宜。於9月18日至10月27日在展場公園你會見到超過20位頂尖國際藝術家的作品,當中有大家熟悉的日本藝術家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其作品《Ennui Head》(2020)是由他的手工粘土雕塑放大,作品源於日本311大地震後經歷的心靈轉變。趁倫敦秋日美景,相約朋友一邊輕鬆逛逛公園,一邊欣賞這些大型雕塑,沾沾「藝術爆炸週」的氣息,也是不錯的選擇。

____________________

Rachel IP 葉曉燕 視覺藝術家、藝術教育工作者、策展人、藝術專欄作者。以攝影研究及藝術史為主。在大學任教十年,現居倫敦,繼續在網上推廣藝術教育。

Read more

林家謙〈夏日之子〉MV 用2部iPhone完成拍攝

林家謙〈夏日之子〉MV 用2部iPhone完成拍攝

香港導演Sheng Wong用上兩部iPhone 16 Pro Max和兩天時間拍攝林家謙的新歌〈夏日之子〉MV,這次拍攝就像用手機記錄生活一樣隨心,尤其是在拍攝水彈和玩水的情節時,效果自然真實,達到絕佳的第一身視覺體驗,喚起青春的回憶。 棄大型器材 用iPhone拍攝第一身視角 這星期林家謙發佈了新歌〈夏日之子〉MV,由Sheng Wong執導。由於是次MV很多鏡頭都是以第一身角度呈現﹐加上很多走動和下水的畫面,因此Sheng認為這次不便使用大型的器材,於是便嘗試用上iPhone作拍攝,給予樂迷主觀視覺,同時帶來更多的共鳴感。 拍攝猶如日常生活記錄 這次使用iPhone拍攝,Sheng和攝影指導Derek覺得就如同平時用手機記錄日常生活般隨心。對攝影師來說iPhone輕便易用,隨時隨地都能拿起來進行拍攝,便於快速捕捉瞬間。特別是在拍攝玩水的場景時,能捕捉到同學們的歡樂時光,效果自然、真實且純粹。 特定格式拍攝 方便後期調色 〈夏日之子〉MV用上iPhone 16 Pro Max以Apple Log格式拍攝,方便後期進階調色。在充足陽光下,Apple Log的表現尤為

By 占咪 Jimmy Lui
Louis Vuitton 2025秋冬男裝系列專書上架!Pharrell Williams×NIGO合作之旅全公開

Louis Vuitton 2025秋冬男裝系列專書上架!Pharrell Williams×NIGO合作之旅全公開

《MiLK》為Louis Vuitton 2025秋冬男裝系列推出特刊《Journey to Connect》,全書共分為五個部份,梳理了這段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和事件,拼湊出Louis Vuitton、Pharrell Williams與NIGO三方合作背後的文化脈絡與情感連繫。 現可於網上訂購: www.milkmart.com/products/journey-to-connect 7月9至16日期間訂購,網上訂購可獲9折優惠及本地免運費;各書報攤及誠品書店亦有售。 《Journey to Connect》Highlight 1 :雙封面設計!揭示Inner Circle創作密碼 《Journey to Connect》為雙封面設計,簡而有力地記錄Louis Vuitton 2025秋冬男裝系列從靈感誕生到成形的過程。封面圖紋取材自這個系列的全新單品,象徵Pharrell Williams與NIGO這對摯友逾20年來的深厚友情,從相知相惜到聯手為Louis Vuitton創造傳奇之作,為未來帶來無限想像。封面特別採用鏤空圓形設計,預告本書將解構系列背後的Inner Cir

By emily
看《28年後》喪屍也看英國名雕塑!

看《28年後》喪屍也看英國名雕塑!

災難喪屍電影《28年後》上映不久,全球票房收入經已達至超過1億美元,成為系列裡最成功的作品。導演Danny Boyle除了將攝影機放在動物身上拍攝,並用20部手機圍成如裝置藝術的攝影裝備之餘,同樣值得留意是他拍下了英國當代雕塑家Antony Gormley的作品《Angel of the North》。多年來不少人為了這件雕塑,而特意到訪英國北部走一轉,究竟這件雕塑有甚麼特別? 《28年後》出現英國最強地標! 《Angel of the North》是Antony Gormley於1998年於Gateshead創作的巨型地標雕塑,20米高加上比波音757或767客機還要長的54米展翅,堪稱得上為世上最巨型的天使雕塑。它就有如紐約自由女神像或是里約熱內盧救世基督像那樣突出,據說每年有數千萬人在高速公路上經過,成為最多人看過的雕塑之一。《Angel of the North》造價為80萬英鎊,在1998年2月竣工。以耐候鋼為材,所使用的鋼材足以製造16輛英國雙層巴士;單是地面可見部份重達200噸,地底則藏有500噸重的地基。 「人們總是問,為甚麼是天使?我唯一的答案是,沒人見過天使

By emily
Dior Men被忽略的軍事細節? 箇中都有向Hedi Slimane致敬?

Dior Men被忽略的軍事細節? 箇中都有向Hedi Slimane致敬?

Jonathan Anderson早前於巴黎時裝周正式發表上任男裝總監後的首個collection。設計被譽為是從Dior的經典成就新經典,Bar Jacket、Delft Dress等元素之外,其實舞台上面亦出現了華麗的軍裝設計,不其然令人回憶起20年前的Dior Homme。 榮軍院內展示19世紀軍服概念 Jonathan Anderson成為Dior創意總監的首個collection早前揀選了在巴黎的榮軍院舉行(又稱傷兵院,原本為治療退伍軍人的醫院;後來拿破崙亦遷葬於此)。被譽為是2026S/S巴黎時裝周最賞心悅目的系列,Anderson在設計中除了向Dior昔日的Bar Jacket致敬、將Delft Dress(1948)演繹成Cargo Shorts;天橋上亦出現過幾套以19世紀軍服為靈感的設計,別忘記,這亦曾是Dior男裝的標記! 20年前Dior Homme的經典 2000年代初,Hedi Slimane的「Dior Homme」年代帶起過病態美的Skinny Jeans風潮。然後在2006年春夏系列,他更一度把19世紀騎兵的軍服元素帶到時裝天橋,而那個年代

By 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