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提早十年破紀錄? 三部曲結局篇 創日漫壯舉

《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提早十年破紀錄? 三部曲結局篇 創日漫壯舉

《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首部曲《猗窩座再襲》一上映便橫掃亞洲票房,刷新多項紀錄,無論是片長、製作規模還是改編方式,都在日本動畫史上前所未有。由Ufotable傾力打造,將原作最終決戰拆成三部曲搬上大銀幕,結合頂尖視覺與原創情節,令觀眾在IMAX巨幕下感受無限城的壓迫與震撼,為日漫改編電影再創新高。

日、台、港連環破票房紀錄

《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首部曲《猗窩座再襲》,早前在日本、台灣上映時,先後打破了多項票房紀錄。日本票房早已突破220億日圓,除了是今年日本最高票房電影,更打入日本史上最高票房電影第六位。在台灣僅用了2日就破了1.1億台幣紀錄,超誇張。

電影在港上映亦造成哄動,首日開畫就以超過700萬票房成績,成為2025年最高開畫電影,同時亦打破了由《多啦A夢Stand by Me》於10年前創下,逾500萬票房日本電影最高開畫紀錄。

三部曲結局篇 創日漫壯舉

《鬼滅之刃》動畫版的操作,本身就是一個打破常規的做法。由日本動畫製作公司Ufotable主理的動畫版《鬼滅之刃》,於2019年推出首季《竈門炭治郎 立志篇》劇集版之後,緊接將《無限列車篇》製作成劇場版電影,於2020年上映,打破了過去日本漫畫推出電影劇場版,與主線故事不相連的慣例。由於《鬼滅之刃》的成功,開始有其他動畫仿效其做法。

今次《無限城篇》將原作結局大戰140話至205話劇情,分拆成三部曲在戲院上映,絕對是日漫史無前例的創舉。

片長No.1 第二、三部曲料再加碼

《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片長155分鐘,打破了2021年由《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所創下的154分鐘最長日本動畫片長紀錄。不過今次首部曲故事由漫畫第140話開始至157話結束,僅佔約18話內容。而餘下兩部曲要涵蓋漫畫約48話的故事,即使平均分配,每部曲都要佔約24話劇情,因此推斷下兩部曲每集片長應會超過3小時,勢再創紀錄。

結合CG製作 Ufotable全公司總動員

《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最複雜是無限城的製作,原預計要用十年時間才能完成,幸得CG技術協助大大縮減時間。由於無限城會不斷變形移動,角色在其中會因應不同背景而作出反應,令製作困難度大大提升。長達3年的製作期,差點就未能趕及今年7月在日本上映的映期,結果製作公司Ufotable要下令停止其他動畫製作,並添置了多台新機器,全體員工日夜趕工才得以完成。

多個原創情節 為漫畫迷送驚喜

劇場版雖然是根據漫畫原著製作而成,但是動畫版也有加入不少原創情節。其中蟲柱胡蝶忍對戰上弦之貳童磨時,仲出了蟲之呼吸第五式「虻咬之舞.切裂之誘」就是原創招式。而上弦之參猗窩座的回憶片段中,在舊情人戀雪身邊玩豆袋,也是新增劇情,而豆袋的紋理則是對應猗窩座、戀雪及師傅慶藏的角色配色。

Read more

Casio Computer Co., Ltd. 計算機面世60年

Casio Computer Co., Ltd. 計算機面世60年

1949年,Casio的創辦人之一-樫尾忠雄在一個商業展上看見外國的電動計算機,於是決心利用之前賣「戒指」賺來的資金,與親兄弟合資開發自家的設計。樫尾先生最終以自己對電子學的認識,成功研發出首台電子計算機,並於1965年正式商品化。轉眼今年已是Casio計算器誕生60周年的日子,在此我們一同回顧一下品牌昔日玩味的設計,更會發現Casio的計算機從來不只限於計數功能。 1957 - 發明全球首部電晶體電子計算機 1946年,樫尾忠雄於東京創立樫尾製造所(Casio Computer Co., Ltd.前身)。隨後於1949年,樫尾先生在銀座的商業展當中首次看到電動計算機,於是就聯同自己的親兄弟合作,運用自己對電子學的認識開始開發無需馬達推動的「電子計算機」。直到1957年,品牌首個採用電晶體製作的電子計算機——14A正式問世。 Casio最早的發明竟然其實是戒指 樫尾製造所最初是從事顯微鏡零件製作,而樫尾的首項自家發明商品,卻並非甚麼電子儀器,而是「Yubiwa Pipe」。那是一隻可以插上香煙的戒指,讓煙民可以一邊食煙一邊工作。設計當年竟空前受歡迎,更為樫尾忠雄賺得第一桶金

By 鬼
香港第一件作品印於$20元  英國傳奇建築師離世

香港第一件作品印於$20元 英國傳奇建築師離世

英國傳奇建築師Terry Farrell日前離世,終年87歲,結束其他輝煌的建築生涯。其中於1994年完工的MI6總部大樓,成為James Bond電影中的經典場景。他與香港有深厚的連繫,早在1964年憑獎學金初次來港,對這個城市留下深刻印象。多年後贏得「老襯亭」重建項目,促使他於1991年正式在香港設立建築事務所。1997年完成第一項香港建築作品:凌霄閣,這座矗立於太平山頂的建築不僅成為遊客必到之地,甚至一度印在$20元紙鈔上,成為香港的視覺符號之一。其後,他先後參與英國駐港總領事館、港鐵九龍站、堅尼地城游泳池等超過12香港建築項目。 不足1小時完成凌霄閣設計? 山頂凌霄閣原址為香港建築師鍾華楠設計的爐峰塔,俗稱「老襯亭」。90年代建築因旅遊業蓬勃而重建,舉辦國際比賽邀請各地建築師提交設計方案,最終由Terry Farrell贏得項目。他取得一張從中環眺望山頂的照片後,用塗改液塗掉建築,在不到一小時內便構想好初步模樣。他認為原塔樓的造型在遠觀時不夠醒目,需要一個清晰可辨的造型。 凌霄閣能否成為香港地標? Terry Farrell試過蛋形、方形、矩形等各種形態,最終選定如

By emily
夠買3部iPhone 17 Pro?蘋果前首席設計師新作

夠買3部iPhone 17 Pro?蘋果前首席設計師新作

日本家電品牌Balmuda的名作不再止有多士爐,還有日前公佈與設計事務所LoveFrom聯手帶來的新作:Sailing Lantern。LoveFrom是蘋果前首席設計師Jony Ive離開Apple後於2019年開設的事務所,先後與Airbnb、Ferrari等品牌合作,有他的加持就等同設計的保證。這盞燈具一點也不普通,定價為¥550,000(約$29,000港元),而且全球限定推出1,000盞。這個價錢,你大概可買幾部iPhone 17 Pro。 0:00 /0:45 1× 為何是航海燈? 這一切全因Jony Ive個人所需!從小熱愛航海的他,認為會遇上在極端環境使用航海燈的狀況。出乎意料的是,他在坊間找不到一盞適合放在沙灘上或能在鹽霧及海水環境中使用的燈具,這位以創意解決問題的設計師便決定親自落手設計。設計驟眼看來難免令人聯想起Fresnel lamp,但無論用料還是線條也刻意避免加添懷舊元素。精密加工的不鏽鋼框架內嵌鏡面拋光的玻璃模組,內藏LED光源。

By emily
為機械流淚?亞洲首度登場!

為機械流淚?亞洲首度登場!

你有試過為機械流淚嗎?或許這件作品足以令你動情,那不斷揮動的機械臂看得令人心痛。這是中國當代藝術家孫原與彭禹的《難自禁》,作品初於2016年在紐約Guggenheim Museum的展覽「Tales of Our Time」中展出,隨後於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再度展出,成為當年最受矚目的大型裝置作品之一。最近移師至大館,為初次於亞洲登場。這件作品不僅在國際藝術界引起巨大迴響,近年更在社交媒體平台意外成為熱話,觸動全球數百萬人的心靈。 保持在線:雲中遊蕩 日期:即日起至2026年1月4日 時間:星期二至日 11am-7pm 地點:大館賽馬會藝方 永恆任務:西西弗斯般清理「血跡」 如籠子般的玻璃屋內,一隻前端裝有鏟子的工業機械臂置於中央。深紅色的液體不斷向四周擴散,這隻機械臀每當感測到液體流出邊界時便會不停揮動鏟回原位;殘酷的是它永遠無法清理乾淨,地面留下斑駁的痕迹。整個過程如西西弗斯不斷地推石頭,是無窮無盡的循環。藝術家為機械臀預設了32種動作,這些動作使機械臂看起來猶如獲得意識,變成了一個被捕獲並囚禁的生命體 。隨著時間推移,機械臂由最初爽快的動作變得越來越緩慢,到最後猶如絕望

By 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