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龍一18歲的啟蒙:Baschet聲音雕塑有多厲害?

年僅18歲在東京藝術大學就讀的坂本龍一,於1970年前到訪以「人類進步與協調」為主題的大阪萬博。坂本龍一在大阪萬博中接觸到當時最前衛的音樂技術和藝術作品,當中包括武滿徹的《Crossing》和《四季》、高橋悠治的《慧眼》、Karlheinz Stockhausen的《Spiral》、中谷芙二子的《霧之雕塑》等。更重要的是,坂本龍一在「鋼鐵館」親身接觸了Baschet的聲音雕塑,對教授後來的創作產生深遠影響。

Baschet創作世上第一個音樂遊樂場?
鋼鐵館策展人武滿邀來Bernard和François Baschet這對法國兄弟參展,他們與助理兼雕塑家Alain Villeminot於萬博開幕前3個月於大製作了17件全新的聲音鋼材雕塑,每一件都以參與製作的日本工人命名。François Baschet稱之為「全球首座且規模最大的音樂遊樂場」,每件形狀各異,運用了聲學的設計原理,聲波透過板狀鋼片共振,無需電力驅動卻能產生與電子合成音效極為相似的聲響。

大阪萬博閉幕之後,這件大型Baschet聲音雕塑也相繼被拆掉了——部份存放在倉庫裡,部份則轉送至鍊鋼廠。至2009年,為紀念大阪萬博40週年,舊「鋼鐵館」被改造為紀念館,早已被人遺忘的聲音雕塑再次被發現,隨之展開一連串的修復工作,讓這件跨時代的藝術作品得以再度呈現在我們眼前。


Baschet聲音收錄在坂本龍一專輯?
坂本龍一在2016年製作專輯時想起了萬博時接觸Baschet的作品,獲得以這套修復後的聲音雕塑演奏兼錄音的機會,將聲音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2017年的專輯《async》及劇場作品《TIME》,也運用到這些聲音。2018年,東京藝術大學的Baschet修復計畫團隊甚至專門為坂本龍一製作了聲音雕塑《Après Baschet RS001》。


最近「sakamotocommon」更推出一張名為「Ryuichi Sakamoto: Playing the Baschet」的LP,輯錄坂本龍一2016年、2018年和2020年創作的Baschet聲音雕塑錄音,重溫這些珍貴的記錄。這是他去世後首次發行未曾發表的錄音,在現舉行的展覽「sakamotocommon OSAKA」中獨家發售,絕對值得一聽。

Baschet為新世界發出新聲音
Baschet這對兄弟其實早從1952年便開始研發一種結合雕塑與聲音的全新方式,工程師的Bernard和雕塑家的François各自發揮專長,摒棄傳統樂器的分類方式,探索新物料和新形態如何產生獨特的聲音質感。由一把可隨時充氣的Inflatable Guitar,解決旅行時攜帶樂器的問題;到及後運用玻璃、金屬等製作出來等Cristal Baschet,標誌著「視覺音樂」理論的實踐。


連Radiohead也迷倒?
Cristal Baschet以56條固定於金屬底座的玻璃棒為基礎,演奏者用沾濕了的手指輕撫玻璃棒,通過摩擦產生振動。振動透過金屬支架導向大型金屬板,聲音隨之放大。其聲音類似玻璃琴,音域相廣達六個八度。Daft Punk、Radiohead等知名音樂人也曾將它的聲音收錄在自己的作品中,電影配樂如《教宗選戰 Conclave》也有運用這件實驗作品。

從1952至2015年,Baschet兄弟製作了超過500件作品。二人始終堅持「讓聲音藝術為所有人所接觸」的理念,80年代更創立Baschet Educational Instrumentarium。一套14件聲音作品,可產生約100種不同音調,讓所有人在無需任何音樂基礎之下探究聲音的可能。他們不僅改變了我們對樂器的認知,更重新定義聲音、空間和人類互動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