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的後iPod發展 Apple Music 、AirPod及HomePod的音樂串流時代

Apple的後iPod發展 Apple Music 、AirPod及HomePod的音樂串流時代

iTunes與iPod一直是共生關係,而且比後者還要早出世。這個預載至Mac的免費音樂軟件,源自STEVE JOBS提倡的數碼生活中樞概念(DIGITAL HUB),以個人電腦連接相機、攝錄機、音樂播放器等數碼產品,讓用家一站式傳輸及管理相片、影片、歌曲等資料;同時也可將複雜的功能轉移至電腦,令數碼產品更輕巧易用。最初,STEVE JOBS希望ADOBE開發Macintosh版本的ADOBE PREMIERE,方便用家經FireWire即時將影片傳輸至電腦進行剪接,但對方卻以使用率低為由拒絕,觸發Apple從1999年開始自行開發Final Cut Pro、iMovie、iDVD、iPhoto和GarageBand等創作類軟件。至於在2001年1月發表的iTunes,前身是音樂管理軟件SOUNDJAM,2000年被Apple收購後換上經簡化的操作介面,以及增加CD燒錄功能,更與iPod及Mac電腦組成鐵三角:用家想在iPod聽歌便要先經Mac的iTunes載入歌曲,同時亦可在iTunes更有系統地管理音樂庫。

由iTunes 到Apple Music

為遏止盜版和非法下載問題,同時有感其他線上音樂商店質素參差,STEVE JOBS在2002年提出建立更簡單、安全和合法購買音樂的渠道,每首歌曲以$0.99美元出售,當中$0.7美元歸唱片公司所有。不過縱使回報合理,由於STEVE JOBS起初堅持以單曲形式銷售而非整張專輯,令各大唱片公司有所顧慮,部份歌手亦認為破壞作品的完整性⋯⋯幸好Apple最後仍與UMGEMIBMGSONY MUSIC華納等業界龍頭取得共識,也得到U2、THE ROLLING STONES、SHERYL CROW、DR.DRE等紅星支持,終於在2003年4月28日以「iTunes Music Store」之名面世,首日提供二十萬首音樂。Apple起初保守估計半年內可賣出一百萬首歌曲,但短短六天已超額達標,三年後更躍升至十億首下載量!Apple在2003年發表WINDOWS版iTunes,藉此加強軟件和iPod的普及性,而iTunes Store的貨品種類也逐漸增加,包括電影、劇集、有聲書和鈴聲等。

iTunes成功締造前無史例的數碼音樂銷售模式,到今天卻因為另一番氣象而失去重要性。隨著SPOTIFY、TIDAL、DEEZER等音樂串流平台陸續面世,Apple亦在2015年6月發表Apple Music,訂閱後每月只需$9.99美元,便可隨時隨地享受成千萬首音樂作品,用家難免不再願意花錢另外購買,當然也隨之影響iTunes Store的銷量。隨著Apple在2019年推出macOS Catalina,iTunes在Mac正式完成服務,原有功能分拆成TV、Podcasts、Book和Music四個程式,用家過往儲存在iTunes或經iTunes Store購買的音樂,以及建立的播放列表全數過渡至後者,若然是Apple Music的訂戶還可串流下載歌曲播放。至於資料傳輸、備份、更新或回復流動裝置等功能,則轉至Finder進行,若然仍是繼續使用舊iPod,同樣能經此與Music的資料庫同步,但只限於本身擁有的數碼音樂檔案。

後iPod的音樂工具

隨著音樂串流技術變得成熟普及,iPhone早已取代iPod成為大眾用家聽歌的主要工具,這點從系列只剩下iPod touch和Apple放緩硬件更新便可得知,音樂產品的開發類型亦從播放器,轉移至以iPhone與Apple Music為中心的無線耳機AirPods系列和智能喇叭HomePod系列。

假如當初iPod是令樂迷更容易地享受數碼音樂,那麽Apple今天要做的,便是將聽歌模式和音色質素提升至另一個層次,同時在音樂內容上提供更多選擇。Apple在2021年六月為Apple Music加入支援杜比全景聲的的空間音訊和無損壓縮音訊技術,前者無需動用大型音響,只要配合內置H1或W1晶片的AirPods與Beats耳機,或是最新版本的iPhone、iPad及Mac的內置喇叭,便能享受聲音從多方位傳入耳中的效果;後者則最高支援192kHz / 24bit,用家還可因應不同的網絡連接選擇音色的清晰度。喜歡古典音樂的朋友更是有福,因為Apple在當時八月宣佈收購另一串流平台PRIMEPHONIC,並在2022年推出一款結合後者經典界面設計和更多附加功能的專屬程式,為古典音樂專輯加入以上兩項音訊技術。

全無線耳機 AirPods / AirPods Pro

雖然發表初期外形受到爭議,但無阻AirPods成為最受歡迎的全無線耳機。能夠在市場上眾多選擇之中突圍而出,關鍵在於Apple的一致性策略;自家開發的W1/H1晶片令它省卻繁複設定步驟和連接穩定,甚至自動經iCloud同步,隨時在macOS、iOS和watchOS之間無縫切換使用,對於擁有多部Apple電腦及流動裝置的用家是一大賣點。至於2019年上市的進階版AirPods Pro,更追加IPX4防水設計和主動降噪功能,耳機柄上的力壓感應器也方便操控音樂的播放,或切換至接收外界聲音的通透模式。

頭戴式耳機 AirPods Max

相比Beats或其他品牌的頭戴式耳機,AirPods Max的外形更加簡約搶眼。兩邊的鋁金屬耳罩經過陽極處理,而且可以獨立旋轉及平衡受壓力度,再加上透氣網狀織面而成和減輕頭部受壓的頭帶,以及特製網狀織面耳罩軟墊,為用家提供柔軟觸感和減輕負擔的使用體驗。有趣是,Apple並未在耳罩加入觸控功能,反而加入類似Apple Watch的錶冠轉輪,以機械形式控制音量、跳播歌曲、接聽來電和啟動Siri。當用Mac、Apple TV或流動裝置觀看電影節目時,動態頭部追蹤功能更可模擬戲院的觀影體驗,聲音效果會隨著用家頭部的移動而調節。

家居的一體式喇叭 HomePod

主打智能家居的一體式喇叭HomePod,無疑令Siri功能更加普及,因為除可透過音箱頂部的觸控面板操控播放和調節音量,想播甚麼歌曲、查詢新聞天氣、接聽來電,甚至控制支援HomeKit的智能家電,只要說句「喂,Siri!」便可!喇叭的高低音表現相當出色,加上空間感應功能會自動調節音效,將聲音變得更立體。去年取代HomePod上場的HomePod mini,體積更細,價錢更親民,是不少居住在蝸居的用家之選,簡簡單單便能以兩枚喇叭建立立體聲系統。

Announcement "Unleashed"

2021年,Apple在十月下旬舉行「UNLEASHED」產品發佈會。音樂方面,全無線耳機AirPods 3承繼了不少AirPods Pro的賣點,例如機身同樣採用IPX4抗汗和防濺耐水設計,短身耳機柄加入方便操作的力度感應器,而且更支援空間音訊技術,適應性EQ功能還會根據用家的耳形和所聽內容,自動調整出最理想的音色。耳機單次充電後可播放六小時,配合充電盒再延長三十小時,後者還支援MagSafe及Qi無線充電。

至於智能喇叭HomePod mini,除現有白色和太空灰以外,Apple亦追加黃、橙和藍三款新色系,藉此融入更多不同風格的部屋空間。當時,Apple Music主要有$58個人及$88家庭訂閱計劃,為了吸引更多用家,Apple稍後將會推出另一個更實惠的選擇:語音點播計劃。屬個人性質的計劃每月只需$28,同樣可以經串流形式收聽Apple Music所有歌曲、專輯和廣播電台;Apple更特別針對不同情境、心情和活動,整合出過百張全新歌單,方便用家透過不同Apple裝置要求Siri播放想收聽的音樂。當然價錢降低,所得的功能也相對減少,例如無法享受空間音訊和無損壓縮音訊,也不包括歌詞顯示和MV播放等功能。

Read more

六國考察隊徒步橫越南極

六國考察隊徒步橫越南極

生存關鍵是「GORE-TEX」與「愛斯基摩人」? 當年今日,國際橫越南極考察START! 為喚醒國際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關注,Will Steger與Jean-Louis Etienne早於1989年便發起了「The International Trans-Antarctica Expedition」,並聯同蘇聯科學家Victor Boyarsky、中國冰川學家秦大河以及日本、英國犬隻訓練師舟津圭三、Geoff Somers一行6人,以徒步形式於同年7月27日啟程橫越南極洲。而考察隊最終就以220日,步行將近6千公里,於1990年3月3日完成人類首次徒步橫越南極的創舉。 GORE-TEX、DuPont與THE NORTH FACE全力支援 1989年的國際橫越南極考察,主要由GORE-TEX幕後的W.L. Gore & Association以及保險公司Union d'Assurances de Paris(UAP)全力贊助。而6位隊員所穿著的禦寒裝備,則交由THE NORTH FACE(TNF)負責設計,並以北極「愛斯基摩人」的寬、

By 鬼
奧運冷知識:選手村面世100年!

奧運冷知識:選手村面世100年!

第一代選手村都無冷氣? 選手村因1924年法國奧運而出現? 1924年之前,參賽運動員被安排入住主辦城市的酒店、學校、軍營甚至是他們前往主辦城市的船上。然而如此成本高昂之餘,亦增添籌備及組織工作的難度。「現代 奧林匹克之父」Pierre de Coubertin於1894年便提出建造選手村的想法,就這樣,選手村在第8屆巴黎奧運會正式登場! 雖說是一條村,可是該屆運動員入住的是一排在奧林匹克體育場附近搭建的臨時木屋。每間屋有三張床,村內設有兌換店、洗衣店、理髮店、郵局等設施。 100年後的法國選手村變成怎樣? 熱話之一當然是基於環保理念,選手村部份房間內並無安裝冷氣(原計劃為100%無冷氣),迫使各國為了運動員的表現不得不「自備冷氣」。 今屆的選手村並非一次性的臨時住宿,而是以奧運會結束後變成住宅為目的、成為一個全新社區。整個項目由法國建築師Dominique Perrault規劃,由多間設計事務 所參與設計,每一幢外觀都不一樣。 選手村位於Seine-Saint-Denis,附近開設了由隈研吾設計的全新地鐵站,建築迷下次去巴黎可以順道潮聖。

By emily
本周必看3個藝文活動

本周必看3個藝文活動

Spot 01 傅秀璇 @黃竹坑 Spot 02 葉旭耀 @西九 Spot 03 洪忠傑 @中環 有得睇威尼斯雙年展參展藝術家作品? Spot 01 傅秀璇 @黃竹坑 用6分鐘體驗傅秀璇切身之痛 循環播放8組錄像作品 未能到訪今屆威尼斯雙年展,沒關係,Blindspot Gallery帶來了雙年展參與新加坡藝術家傅秀璇的《Good Morning Young Body》。她透過人工智能偽造重現過去曾作童星的自己,赤裸面對當時所遭受的網絡欺凌。 藝廊現分兩個階段循環播放9位藝術家的錄像作品,從個人身份擴展到社會政治等多個議題。溫馨提示,第一階段的作品每部約10分鐘長,第二階段的作品片長為10至20分鐘不等,大家可安排足夠時間慢慢欣賞。 循環播放VI 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8月31日 時間:10:30am-6:30pm(星期二至六) 地點:Blindspot Gallery(黃竹坑道 28 號保濟工業大廈15樓) Spot

By emily
工作不順也可「蒸發走人」? 日本有間「夜間搬家公司」幫到你

工作不順也可「蒸發走人」? 日本有間「夜間搬家公司」幫到你

夜逃!重啟人生的機會? 最近百老滙電影中心上映一部名為《人間蒸發株式會社》的紀錄片,公開預售門票不久旋即售完,宣佈加場至8月中依然極速全院滿座。這部電影究竟有甚麼吸引力? 最重要當然是題材!Andreas Hartmann與Arata Mori兩位導演以日本「失蹤人口」為主題,用鏡頭追隨協助「失蹤者」逃跑的日本「夜逃げ屋」,揭露在日本這個高 壓社會之下出現的問題。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據日本其中一間夜間搬家公司「夜逃げ屋TSC」的官網資料,想夜逃的人有各種各樣的原因。 最多是因為家庭暴力(20%),其次則是逃離同居關係(15%)。當然也有一些難以曝光的暗黑原因,好像謀殺未遂、通姦、逃債等等,也有些人只是單純地想重新開始生活,你想得到的都是理由。這間公司的社長過往也是家暴受害者,是夜逃的過來人,所以不會道德批判夜逃的人。 人間蒸發要幾多錢? 「夜逃」費用大概10至25萬日圓(約$5,000至$12,000港元),根據逃走人數、行李數量、搬移距離、

By 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