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 由小說到電影 一場跨越百年的奇幻之旅

《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 由小說到電影 一場跨越百年的奇幻之旅

2001年《魔戒》被導演Peter Jackson改編成電影,當年在聖誕節上映,史詩級鉅製從此將這個奇幻故事帶進普及文化領域,經歷23年時間依然歷久不衰。

奇幻文學鼻祖.善惡戰爭經典
故事由「魔戒」開始

J.R.R..Tolkien托爾金教授在二十世紀30年代,所創作的《哈比人》及《魔戒》系列小說,堪稱近百年最偉大現代奇幻文學作品,出版印刷數量僅次於《聖經》。《魔戒》系列在西方早已是長期熱賣的暢銷書,全球共售出2.5億餘冊,紀錄相當驚人。J.R.R..Tolkien托爾金是英國文豪、天才的語言學家,生於1892年1月3日,1925年開始擔任牛津大學教授。他創作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中洲世界史詩,影響至為深遠的《哈比人》和《魔戒》這兩部鉅作,被譽為當代奇幻作品的鼻祖。1972年3月28日,托爾金獲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頒發大英帝國指揮官勳章。托爾金於1973年9月2日在牛津逝世,身後其作品聲名未減,由導演Peter Jackson改編成的系列電影,可謂將這個傳奇延續。

《魔戒》183年前的起源故事
《魔戒:洛汗人之戰》

2001年《魔戒》被導演Peter Jackson改編成電影,當年在聖誕節上映,史詩級鉅製從此將這個奇幻故事帶進普及文化領域,經歷23年時間依然歷久不衰。今年聖誕更有全新動畫電影《魔戒:洛汗人之戰》(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War of the Rohirrim)上映,由Peter Jackson監製、《攻殼機動隊 S.A.C.》神山健治執導,故事時間線發生在《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之183年前。相信隨著電影上映,新一波《魔戒》熱潮,將再度席捲全球。

60年代披頭四樂隊想拍《魔戒》
70 年代卡通片帶領小朋友進入奇幻世界

在Peter Jackson以前,《魔戒》 早於70年代已被美國電影製作人Ralph Bakshi改編成動畫,主視角放在甘道夫身上,這部動畫日後亦啟發了Peter Jackson拍攝《魔戒》系列電影。
不過在此之前,有「另一個傳奇」對這個奇幻故事大感興趣,並幾乎改編成電影。英國樂隊The Beatles早於60年代便曾經打《魔戒》主意,最後未竟全功,此事在《Anything You Can Imagine:Peter Jackson and the Making of Middle-Earth》一書被記載下來。但更巧合的是,《魔戒》導演Peter Jackson其後為Disney+執導了The Beatles的紀錄片《Get Back》,這微妙的扣連延綿了足足半個世紀。

《魔戒》對後世及整個娛樂產業的影響

小說世界中的《魔戒》,是一部充滿哈比人、遊俠、人類、精靈、矮人、騎士、巫師、神仙、半獸人⋯⋯等角色的奇幻歷險故事。《魔戒》龐大壯麗的架構和背景、奇特多元的人物塑造,故事中的中土世界、國族歷史、精靈魔法、樹妖飛龍⋯⋯無不影響著後世創作。近代同類型的小說、劇集、電影、主題樂園、玩具、Board Game、電玩⋯⋯可謂比比皆是。

2001年《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
傳奇開端

回到2001年開始的電影世界,《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The Lord of the Rings: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此片於1999年5月在紐西蘭開鏡,整體製作跨越千禧年代。故事從神秘史前時代開始,年輕哈比族人Frodo,他從表哥那裏得到了一隻魔幻戒指,卻發現這枚戒指原來是魔王索倫統治中土世界(Middle Earth)的關鍵。Frodo集結了哈比族、巫師、矮人族、人類⋯⋯等多方力量,一起前往中土世界,將戒指帶到末日火山中摧毀,一場正邪大戰全面展開,Frodo等一行人踏上漫長的征途。

2002年《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
格局宏大

一年之後,很快地續作《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The Lord of the Rings:The Two Towers)亦於2002年公映。故事中Frodo和Sam繼續前往Mordor摧毀魔戒,途中遇上因魔戒導致身心嚴重扭曲的咕嚕(Gollum)。白袍巫師Saruman誓要奪回魔戒,派出強獸人與對方開戰,結果殺死了Boromir並綁架兩名哈比人Merry和Pippin。這集有會說話的樹精出場、亞拉岡與精靈公主的愛情線、甘道夫決戰炎魔Balrog⋯⋯等,故事架構更龐大,情節亦更精彩。

2003年《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
完美落幕

《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The Lord of the Rings:The Return Of The King),本片於2003年緊接上映。Frodo、Sam和咕嚕繼續前往末日火山,甘道夫等人亦積極捍衛中土世界,對抗魔王索倫,亞拉岡拾起王者之劍重掌剛鐸王位,召喚亡靈軍隊參戰⋯⋯ 兵分三路的遠征隊不停遭受重大挫折,但仍堅持繼續前往最重要的一場戰役,緊接前兩集故事發展,本片場面依然壯闊浩瀚。《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在2004年度奧斯卡奪得十一項大獎,為電影系列劃上完美句號。

2012年《哈比人 – 不思議之旅》
系列回歸

《哈比人 – 不思議之旅》(The Hobbit:An Unexpected Journey ),這個電影三部曲系列誕生於2012年,與《魔戒》相距差不多十年。故事線發生在《魔戒》60年前的中土大陸。以哈比人Bilbo為主角,講述他如何捲入冒險之旅。遇上甘道夫、加入十三矮人兵團、向巨龍Smaug宣戰、拯救孤山矮人王國的事蹟。回到電影製作方面,此前《魔戒》系列的「哈比村」,用了數月時間在紐西蘭北島搭建,電影完結後曾遭拆卸。及後開拍《哈比人》系列,則用上兩年時間重建Hobbiton,至今仍保留作旅遊項目。

2013年《哈比人 – 荒谷魔龍》
特效震撼

一如過往《魔戒》系列三部曲,《哈比人 – 荒谷魔龍》(The Hobbit:The Desolation Of Smaug)亦於首部曲翌年上映,即2013年的聖誕檔期。Bilbo 與巫師甘道夫、十三矮人兵團等人在不思議之旅的開端逃過大難,但在神秘幽暗的密林裡上換皮人Beorn和Giant Spiders。一輪兇險後,他們又係要迎戰極度可怕的魔龍Smaug。此片的3D效果備受讚賞,蜘蛛出場和急流水中場面都令人感覺震撼,是必須要進入戲院觀看的電影系列。

2014《哈比人 – 五軍之戰》
告別傳奇

2014年上映的《哈比人 – 五軍之戰》(The Hobbit:The Battle Of The Five Armies),一方面終於迎來十三年間六部曲電影的最終章,另一重點是故事如何扣連《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之情節發展。「五軍」是人類、矮人、精靈、半獸人和Gundabad,五幫人馬為了爭奪寶藏而到孤山開戰,場面宏偉浩大。Bilbo要為自己和他的朋友存亡而戰,掌握了中土大地的命運⋯⋯本片能將部分《魔戒》系列未被解釋的情節作出交代,對Fans來說也是一個圓滿的結局。

2022年《魔戒:力量之戒》
起源影集

又等了差不多十年,《魔戒:力量之戒》(The Lord of the Rings:The Rings of Power)電視劇集在2022年誕生了。此號稱史上製作費最高昂的TV Series,故事背景設定在《魔戒》及《哈比人》三部曲系列之數千年以前,根據J.R.R..Tolkien托爾金教授辭世後被整理出版的小說作品《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改編而成,故事圍繞於中土世界原貌、魔戒鑄造、魔王索倫之崛起、島國Númenor之興衰、人類與精靈聯手對拒索倫之終極大戰⋯⋯等,這些國度和角色的行跡將對日後帶來深遠影響。

2024年《魔戒:洛汗人之戰》
動畫重生

來到2024年,《魔戒》系列電影世界觀再度拓展,今次更以動畫方式來表達,日本製作班底主導,為這個誕生接近25年的電影IP注入更多可能性。《魔戒:洛汗人之戰》(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War of the Rohirrim)由Peter Jackson監製、《攻殼機動隊 S.A.C.》神山健治執導,故事時間線發生在《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之183年前,講述傳奇洛汗國王聖盔鎚手的家族故事。登蘭德之王沃夫為報父仇突襲洛汗,迫使洛汗國王聖盔鎚手與人民在要塞號角堡進行背水一戰,而此地就是日後的「聖盔谷」。面對危急形勢,聖盔鎚手之女赫拉鼓起勇氣,率領反抗軍對抗齊心殲滅致命強敵。

Read more

NIGO®全新HUMAN MADE x Clarks Original別注Wallabbe

NIGO®全新HUMAN MADE x Clarks Original別注Wallabbe

NIGO®對Clarks(特別是Wallabee)有多鍾情,大可從他過往推出過的一系列Manhunt知悉得到。今回HUMAN MADE x Clarks Original是兩大品牌初之聯名,分別帶來兩個全新名號 -Wallabee Made及Desert Made。其中Wallabee更如昔日Manhunt般將文字分佈在鞋面上,90年代最美好設定完全Come Back。 NIGO® 90年代用Wallabee襯APE 在Manhunt未誕生前,NOWHERE年代的NIGO®便經常以Clarks生膠底Wallabbe襯APE。也許自己著得多,終萌生製作Manhunt這個念頭,更成為潮流界䇄立多年的一個重要Icon。而NIGO®身傍高橋盾所穿的George Cox,也是他們當年經常着用之物,及後亦推出過HUMAN MADE之聯乘版本。 裏原傳奇NOWHERE 早年引入英倫名物Clarks 90年代由NIGO®和高橋盾所創立的NOWHERE店,成為引爆裏原風潮之不世傳奇。那年頭NIGO®是當店主力買手,經常到外國入貨,在他主理下,NOWHERE便引入過不少Clarks名作,昔年嚴

By chung
氣質插畫女生渡邉香織展東京開催!

氣質插畫女生渡邉香織展東京開催!

若你早年曾迷上日本戀愛實境節目《雙層公寓》,大概對這位現身於東京篇的短髮女生有印象吧。渡邉香織是一位90後的全職插畫家,以「foxco」之名先後與Thom Browne、Ralph Lauren、Barbour、Chanel等不同品牌合作,Netflix日劇《再見的延續》的周邊宣傳也是找她出手。最近渡邉香織(foxco)在東京開辦個展「The Longest Night」,值得到訪。 東京必訪!foxco個展 渡邉香織自2022年移居英國生活,近乎每個星期也會上傳VLOG分享最新動向。自移居英國生活後,渡邉香織經常遇到新鮮的體驗,是次在新展將自己的體會經歷化為6幅全新畫作。 The Longest Night 日期:即日起至1月19日 地點:Spiral Garden(東京都港區南青山5-6-23) 時間:11:00至19:00 日期:1月24至26日 地點:京都・新⾵館(京都市中京區⾞屋町245番地2)

By emily
光學科技如何見證人類文明演進﹖ 德國蔡司推動太空探索及航天發展 
個人化鏡片把頂尖光學帶到眼前

光學科技如何見證人類文明演進﹖ 德國蔡司推動太空探索及航天發展 個人化鏡片把頂尖光學帶到眼前

光學科技除了應用於日常眼鏡鏡片及相機鏡頭領域之外,還可以怎樣推動人類文明演進﹖ 早於1846年蔡司這個改變世界的品牌由Carl Zeiss成立,於不同範疇都有份推動科技發展。例如研發出現今眼鏡界常用的測量單位、直接影響鏡片清晰程度的「阿貝數」, 以及可以矯正人類視力嘅醫療設備,甚至成就了超過30位諾貝爾獎的得主的科研成果!除此之外,蔡司的相機及鏡頭更幫助人類探索宇宙,1965年雙子星計畫第二次載人飛行任務中,太空人Edward Higgins White成功創下美國第一次(全球第二次)太空行走的里程碑,亦攜同蔡司採用燃氣推動的太空專用相機Contarex出勤,拍下第一張在軌太空船影像。此外,1968年從外太空拍攝的經典照片「地出」,亦同由蔡司鏡頭所拍攝。足見品牌於光學領域的代表性。 然而大眾最易接觸到的蔡司光學科技範疇,必然是日常使用的眼鏡鏡片。蔡司的個人化訂製鏡片會先透過先進德國科技精準驗眼和定位,來獲取不同人的光學指紋,運用這些詳盡的視力數據,訂製多點測量的鏡片。再由香港蔡司工場的職人負責裁形、車邊、定位、安裝等工序,每個細節一絲不苟。今集《Big Brand Theory》主

By Germo Leung
屬於新時代的實用機能主義!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得主的革新設計視野

屬於新時代的實用機能主義!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得主的革新設計視野

時裝設計除了追求美感之外,近年亦愈來愈講究如何透過設計來回應日常生活不同層面所需,因此擺脫傳統僵化思維的新派年青設計師於時裝界及創意圈中亦愈來愈受重視。而為探究年青設計師的破格美學視野,今次就進一步剖析兩位新鮮出爐「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得主林宇喬(Jeremy Lam)以及葉嘉祺(Wilson Yip)的設計哲學,一同走進他們那種實用主義與創新意念並存、同時又各具不同個性的創意國度。 透過實用機能重新詮釋象徵主義 -「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林宇喬 於中央聖馬丁學院主修女裝設計的林宇喬(Jeremy Lam)非常著迷於功能性服裝,分別於倫敦的Aitor Throup Studio和巴黎的Sharon Wauchob Atelier實習、並於香港理工大學獲得時裝及紡織設計碩士學位後,在2019年正式加入了男裝機能服品牌Nilmance主理設計。驟眼看Nilmance的機能風設計,可能會誤以為林宇喬的作品定必以高科技防水透氣物料為基礎,但其實他最初會迷上功能性的服裝設計,卻是因為昔日的軍服:「例如美軍經典的N-3B及M-51 Parker,雖然外觀和質感都很Vintage,但

By Germo 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