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都市傳說

香港都市傳說

常言道「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儘管時下科技如何發達,但從古自今世界各地的確仍有許多超自然異象,並未能夠以科學角度逐一剖析;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種種各具特色的鬼怪之說。縱然每個國家的文化、歷史發展均不盡相同,但世上各處地方均總會流傳著富有當地特色的都市傳說,當然香港亦不成例外;姑勿論閣下相信與否,但這些耳熟能詳的奇異故事,實情卻一直陪伴著你我成長,或許撇開那份讓人不寒而慄的驚悚感,以下的都市傳說大概早就成為了香港市民的集體回憶。

油麻地站少女跳軌事件

早在1981年11月10日的下午一時半,一列從中環出發至觀塘的地鐵列車在途經油麻地站期間,一名身穿白色衣服的少女突然從月台上一躍而下跳落路軌,儘管月台上的其他乘客在目擊事發經過後隨即大聲呼叫停車,而車長亦立刻煞車惟未能阻止意外發生;正當警察、消防員到場進行長達一小時的搜索行動後,卻未有在路軌發現任何死傷者或血跡等受傷痕跡,隨後地鐵公司亦指出車長當時的精神狀況絕無任何問題,加上事發時月台上的部份乘客亦親眼目睹少女跳軌,故此在事件發生後亦傳出車長與乘客「集體撞邪」的傳言。直到2019年3月份,傳媒工作者馮睎乾於專欄文章中重提此事,及後則有兩名讀者分別向馮睎乾表示認識當年跳軌的少女,更指事主當其時在產子後患上躁鬱症,從而一時衝動選擇跳軌輕生,惟最終打消念頭並躲於路軌中央位置得以活命,隨後更自行爬上月台逃離現場,而這宗「油麻地站少女跳軌事件」在事發接近四十年後總算「真相大白」。

中大辮子姑娘

香港中文大學早於1963年成立,而「辮子姑娘」則份屬校舍內最為廣泛流傳的都市傳說。香港中文大學鄰近東鐵線亦即前身「九廣東鐵」(火車),而早在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期間,有大量中國大陸民眾透過藏身於運送牲畜的火車中藉此偷渡來港。然而相傳一名紮著長辮的姑娘在乘坐火車偷渡來港時,在抵達香港中文大學附近並準備跳車期間,卻因長辮被車廂夾著而被扯開頭皮慘死,自此其鬼魂則在香港中文大學校舍徘徊。除此之外,早在六十年代傳聞一名中大男學生,曾在晚間於校舍內遇見一位正在低頭哭泣、紮著長辮的女生,隨後男學生問及女生為何哭泣,女生表示沒有人喜歡跟她談話,正當男學生安慰女生並表示願意與她談話之際,女生在抬起頭後卻露出沒有五官、臉上只有一條長辮的駭人樣貌,而「辮子姑娘」的校園傳說亦由六十年代流傳至今,甚至有人將位於中大校舍內的小徑「常青徑」,命名為「辮子路」或「一條辮路」。

四人歸西

打麻將貴為香港人至愛的消閑活動,不論是家庭聚會、各大喜慶場合甚至打風落雨,均成「開枱」的絕佳理由;然而打麻將實情亦與鬼神之說存有密切關係,有如傳言打牌期間不可「鬧」麻將、提及到「死」字等等各種禁忌,不過要數到最具代表性的麻將都市傳說,則不得不提四人歸「西」。要追溯回四人歸「西」的最早出處大概無從得知,不過早在1953年3月6日刊登的一則《華僑日報》報導,卻被坊間形容為屬四人歸「西」的真實案例。事源在1953年3月4日大約晚上十一時,位於彌敦道油麻地書院對面的一幢舊式住宅中,有人報警並稱遇到靈體,全因當時事主與三名友人打牌期間,竟發現枱面多出兩雙呈灰白色的手正在摸牌,於是四人大感驚慌更破門而出,並直奔往油麻地警署報案,及後案發現場更引來數百人圍觀,而警方亦派人驅趕人群更入屋進行調查;惟正當衝鋒隊隊員調查不果並返回警署時,發現四名報案事主卻消失無蹤,更有傳言指警員當時於案發現場發現四人打牌所坐的位置,分別各放有一隻「西」牌。

彩虹站第三路軌

由於港鐵興建於地底不見光,有見及此港鐵亦被視為屬陰氣相對較重的交通工具,隨之而來的則是與各大港鐵站相關的都市傳說,而其中一則卻與彩虹站有關。彩虹站早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啟用,但傳言首度通車時卻曾發生意外,當時一列列車遲遲未到月台,期間更失去聯絡,直到列車終於抵達彩虹站時,車上各人包括車長卻臉色蒼白,更有多人受驚過度需要送院;除此之外,更有傳相關工作人員在事後離奇死亡,而地鐵公司及後為安撫人心,亦特意安排道士在月台上作法;至於事發地點亦即現位於中間的路軌則由此荒廢,隨後更開拓一條全新路軌沿用至今。時至今天,彩虹站位於中間的路軌被坊間形容為是通往陰間的道路,儘管港鐵公司於早年指出該路軌是讓列車駛向九龍灣車廠以作維修之用,但彩虹站第三路軌的都市傳說依舊流傳甚廣。

九鐵廣告鬧鬼疑雲

電視廣告設計橋段層出不窮,有如某主題樂園多年來所推出的萬聖節宣傳廣告,當中的驚嚇、血腥情節更成功引起坊間熱議;但對比起早在1993年播映的九廣鐵路廣告,後者一度惹來鬧鬼疑雲,而廣告在播出往後數十載仍被大眾廣泛討論,其驚悚程度比起萬聖節宣傳廣告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個九鐵鬧鬼廣告由奧美廣告公司製作,並選址中國大陸地區拍攝,其中廣告內容講及一群小孩於樹林中,一個接一個把雙手搭著前方小孩的肩膀藉此扮演行駛的火車,惟廣告畫面的低色彩飽和度、配合陰沉配樂卻營造出異常詭異的氣氛;加上當廣告播出過後,有觀眾指出第二段情節中出現了一名低著頭、從未現身於廣告中的神秘小女孩,更有說法指小女孩的嘴角出現血跡,故此傳出鬧鬼疑雲,而九廣鐵路公司亦曾因各大觀眾表示感到不安而將廣告停播;值得一提當年流傳參與拍攝廣告的小孩全數離奇死亡,及後九廣鐵路公司亦特意邀請眾多小孩出席推廣活動為此闢謠。

元朗達德學校鬧鬼傳聞

位於元朗的達德學校早於1931年成立,並在1965年將校舍搬遷至屏山南北路;惟直至1998年,學校因收生不足自此停辦至今。然而達德學校自啟用新校舍以來一直流傳著眾多鬧鬼傳聞,而且原因眾說紛紜,有說法指1941年日本攻佔香港期間,日軍殺害大批屏山居民,以至當地陰氣極重;而另一方面則指英國在1899年接管新界時,屏山原居民因極力與英軍抵抗,結果造成大量民眾被殺,而屍骸更被亂棄於達德學校新校舍原址附近。不僅如此,更有傳言指達德學校其中一任校長的妻子,曾於女廁內身穿紅衣上吊自殺,縱然從未有任何紀錄證明確有此事,但在長年以訛傳訛的流言之下,種種事件均為達德學校抹上一股陰森恐怖氣息。直至2011年9月20日的中午時份,十二名少年闖進達德學校進行靈探,但其中一名少女聲稱在學校附近的山墳目睹紅衣女鬼,其情緒不但失控更咬傷同行友人,最後需要報警求助。

新界北茶餐廳外賣靈異事件

早在1989年12月,位於新界北大埔田的潮湧記茶餐廳,接到一張來自喜秀花園別墅的外賣訂單,當中客人下單要「加底」炒飯、干炒牛河等四人份量的食物,隨後正當茶餐廳員工送外賣到上址時,按下門鈴卻無人應門,直到大力敲門過後才有人開出一道小門縫,並告訴茶餐廳員工將外賣放於門口地上即可,而員工亦按指示照做,在收錢過後返回茶餐廳;而茶餐廳老闆於當晚點算收入時卻發現收銀機夾藏著數張冥鈔,更以為是員工存心整蠱。接著第二天,茶餐廳再次接到來自喜秀花園別墅同樣地址的訂單,當中下單的食品、數量亦一如過往,惟茶餐廳老闆亦在晚間點算時發現冥鈔,一怒之下質問員工卻無人知曉箇中原因,只好決定親自出馬送外賣查探究竟。來到第三天,茶餐廳果然再次接到來自喜秀花園別墅的訂單,於是茶餐廳老闆親身送外賣並檢查清楚收到的是「真金白銀」,直到晚間點算款項時卻再次發現冥鈔,最後只好報警求助。然而正當警方派人前往喜秀花園別墅該單位調查時,發現屋內具有四具已死去逾一個星期的屍體,但離奇的地方在於四人體內卻存有茶餐廳外賣訂單食物的殘餘物;縱然如此,但故事中的「潮湧記茶餐廳」、「喜秀花園別墅」卻從來未有過任何照片或資料記載,因此這個都市傳說多年來一直均被大眾質疑其真確性。

西貢結界傳說

儘管常言道「欺山莫欺水」,但獨自遠足實情仍有著一定風險;尤其份屬行山熱點的西貢,同時又被坊間形容為「香港百慕達」,全因西貢多年來一直與「結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不僅其迂迴而廣闊的地形導致多宗行山失蹤案件發生,更有傳言指出西貢的磁場有別於其他地區,容易招惹靈體以至頻生行山意外。2005年9月11日,一名反黑組休班警員丁利華在早上十時獨自前往西貢麥理浩徑遠足;直到中午十二時四十五分,報案室接到一通報案電話,一名男子指自己於西貢迷路,然而在長達七分鐘的通話過程中,該名男子卻始終未能清楚指明自身所在地或提供準確座標,而這通電話正是由丁利華所撥出。丁利華在報警期間大聲呼叫救命後便掛線,縱使其失蹤後的一星期內,警方、消防兩方曾先後動員逾二千人上山搜索,惟仍未有任何發現,而丁利華自此亦恍如人間蒸發般消失。直至今天,這宗行山失蹤案件仍屬未能破解的懸案,更成為西貢結界傳說中最具代表性的真實事例。

銅鑼灣溫莎公爵大廈狐仙殺人事件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位於銅鑼灣的溫莎公爵大廈(現為皇室堡),其外牆的一塊雲石磚在一場大雨後竟出現合共七個狐狸頭圖案;而同期傳言有一對夫婦在溫莎公爵大廈頂層的酒樓內為兒子擺滿月酒大宴親朋,惟回到家中正當深宵入睡時,妻子在夢中遇見一隻擁有紅眼睛、滿嘴尖牙的狐狸,並怒斥竟敢在牠的地方大排筵席而不向其敬酒,更表示要咬死她的兒子;隨後妻子驚醒並向丈夫道出一切,不料此時兩人卻發現睡在嬰兒床上的兒子面無血色並停止呼吸,結果送往醫院搶救無效不幸離世,而此事亦成為至今依舊流傳甚廣的「銅鑼灣溫莎公爵大廈狐仙殺人事件」。然而當年溫莎公爵大廈外牆出現狐狸頭圖案過後,大批市民蜂擁而至爭相觀看,促使大廈甚至曾停業一天,並以布塊覆蓋外牆,最後更將雲石外牆拆除,狐仙事件才得以平息。

蘋果廣告製作公司神秘廣告

早在2018年聖誕節期間,無綫電視翡翠台於黃金時段播出一個神秘廣告,廣告以煙花畫面作背景,加上僅出現黃色「蘋果廣告製作公司」字樣,滿佈九十年代風格之餘,當中設計亦異常簡陋,而廣告播映當晚更隨即惹來觀眾熱議,紛紛表示收看廣告後感到不安。隨後數天廣大網民熱烈討論此神秘廣告,有網民指出早在2003年己出現過類似的電視廣告,同樣以煙花作背景,惟出現的字樣則改為「蘋果電影」,而讓人細思極恐的地方在於當年廣告播出後,香港隨即爆發非典型肺炎(SARS)。直至今天,不少網民仍認為每逢播出「蘋果廣告製作公司」神秘廣告即屬凶兆,全因當廣告在2018年年末播出後,踏入2019年香港亦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加上出現社會運動等種種因素,促使「蘋果廣告製作公司」神秘廣告被視為不祥之兆。縱然蘋果廣告製作公司曾發出聲明解釋廣告純粹為慶祝普天同慶日子,並不打算用作宣傳之用,故未有在廣告加入更多與公司相關資訊,但一眾網民仍就著該廣告而延伸出各種說法的陰謀論。

北角七姊妹道

香港眾多街道名稱的背後,均記載著各式各樣的歷史故事,而位於北角的七姊妹道亦非例外,其名稱源自一個關於七名少女的友情故事。相傳在一個鄰近海邊的村落,有七名青梅竹馬的少女情同姊妹,及後更結義金蘭,共同立下誓言「終生不嫁」;惟三妹長大後卻被父母許配予一名同鄉男生,縱然與其他姊妹發誓終生不嫁,但三妹卻因不想違背父母而陷入兩難局面;而在三妹出嫁前一晚,七姊妹相擁痛哭,及後更一同前往海邊,說出「雖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只能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後便攜著手投海自盡;惟事後村民無法搜尋到七人下落,但海邊卻出現了七塊大小不一的礁石,而這堆石塊亦被視為是七姊妹的化身。隨著七姊妹事件發生,該村落亦改名為「七姊妹村」,原址為現時的北角東部;直到1911年,香港中華遊樂會選址七姊妹村附近的海邊建設泳棚,但自泳棚開放以來曾發生過眾多遇溺事件,而且大多均為男泳客,因此亦有傳言為七姊妹有意尋找男生作伴,而發展出流傳至今的北角區靈異故事。

Read more

香港球迷收藏 近300件C朗球衣

香港球迷收藏 近300件C朗球衣

香港球迷Frank Ho收藏球衣總收藏量已達逾千件,其中C朗拿度的款式就佔據約300件。Frank和許多打工仔一樣,都是節衣縮食,慢慢購入收藏。在收藏過程中,Frank遇上不少前輩,更認識了球衣店的朋友,且給予不少寶貴的收藏意見。藉著C朗的訪港,Frank在近日於網路上公開了他的C朗球衣收藏,希望能將這份熱愛傳遞給C朗,讓C朗看到香港球迷對他的支持與喜愛。 C朗狂迷17年收藏球衣之旅 現年39歲的香港球迷Frank於2008年開始收藏球衣,第一件是C朗拿度在曼聯的歐聯決賽版本。作為一名球迷,Frank對曼聯的熱愛源自於碧咸,而隨著C朗的出現,Frank對曼聯的熱情更加高漲。 Frank對C朗的崇拜始於中學時期。2003年,C朗轉會至曼聯,並在首場比賽中出場,其技術和風采令Frank著迷。C朗身穿曼聯傳奇的7號球衣,讓Frank對他的崇拜更是與日俱增。 從入手冒牌球衣到瘋狂收藏 就讀中學時Frank年紀尚輕,經濟條件有限,無法負擔正版的球衣,只能購買一件冒牌貨,但這也讓Frank感到非常快樂。這種簡單的快樂陪伴Frank渡過了整個中學時光,並開啟了Frank的球衣收藏之旅。

By 占咪 Jimmy Lui
甚麼是前衛書?陳靄凝書法個展

甚麼是前衛書?陳靄凝書法個展

曾獲選為全球最受尊敬100位日本人之一的僧侶枡野俊明於早年與《孤獨的美食家》松重豐合作出書,二人亦曾在雜誌對談中提到減法是開悟之法,松重豐更獲贈予「無心」二字。「這是一種心靈自由、不受任何事物牽絆的狀態,我稱之為『心的新陳代謝』。」本地書法家陳靄凝讀過枡野俊明的《小小的覺悟》後深有感悟,今年7月有機會跟本尊會面,閒談時也獲贈「無心」二字。無心,成了她最近個展的靈魂。 追求平衡的12種寫法 「無心」二字在陳靄凝的個展中出現了12次之多,「無心即一個沒有分別之心,只是專注做好當下應該要做的事。」陳靄凝在放鬆的狀態下一口氣寫下11款「無心」拼湊出來的效果,最後選擇以一柔一實的配搭、用上3公斤毛筆寫出最大幅的「無心」。每次寫字也是一種修煉,「無論寫甚麼內容,我所追求的也是平衡。」 如貓一樣的「緣」? 展覽中看到的「悟」、「變」、「清」等作品,是陳靄凝讀過《小小的覺悟》後深有體會的詞彙。「有些觀眾認為『緣』字像一隻貓、『息』字如一條魚,只要用聯想力『

By emily
重溫C朗拿度 10大至理名言

重溫C朗拿度 10大至理名言

C朗拿度(Cristiano Ronaldo)的名言,不僅展示他在足球場和日常生活上的態度,更是對每一位追求成功者的激勵之源。在其職業生涯中,C朗不斷突破自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成就。 作為歷史上最受尊敬的運動員之一,C朗的信念圍繞著決心、努力和韌性,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他其中10句名言,這些話語凝聚了他的成功哲學。 「如果不努力,天賦也是毫無意義。」 「我感到自己需要無止境地學習、進步和進化,這不僅是為了取悅教練和球迷,還要對自己的表現感到滿意。」 「我也有缺點,但我是一名職業球員,不喜歡失誤或失敗。」 「我不是完美主義者,但我喜歡把事情做好的感覺。」 「學習沒有界限,無論年紀多大,學習永不停止。」 「我不介意別人討厭我,因為這是推動我成長的動力。」 「不想告訴別人我們的夢想,我們要向他們展示。」 「我們不能總是糾結於別人對我們的看法。那樣是無法生活下去的。」 「成為父親是一段獨特而個人的旅程,這讓我徹底改變。」 「我仍在學習,但我認為擁有孩子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

By 占咪 Jimmy Lui
《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提早十年破紀錄? 三部曲結局篇 創日漫壯舉

《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提早十年破紀錄? 三部曲結局篇 創日漫壯舉

《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首部曲《猗窩座再襲》一上映便橫掃亞洲票房,刷新多項紀錄,無論是片長、製作規模還是改編方式,都在日本動畫史上前所未有。由Ufotable傾力打造,將原作最終決戰拆成三部曲搬上大銀幕,結合頂尖視覺與原創情節,令觀眾在IMAX巨幕下感受無限城的壓迫與震撼,為日漫改編電影再創新高。 日、台、港連環破票房紀錄 《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首部曲《猗窩座再襲》,早前在日本、台灣上映時,先後打破了多項票房紀錄。日本票房早已突破220億日圓,除了是今年日本最高票房電影,更打入日本史上最高票房電影第六位。在台灣僅用了2日就破了1.1億台幣紀錄,超誇張。 電影在港上映亦造成哄動,首日開畫就以超過700萬票房成績,成為2025年最高開畫電影,同時亦打破了由《多啦A夢Stand by Me》於10年前創下,逾500萬票房日本電影最高開畫紀錄。 三部曲結局篇 創日漫壯舉 《鬼滅之刃》動畫版的操作,本身就是一個打破常規的做法。由日本動畫製作公司Ufotable主理的動畫版《鬼滅之刃》,於2019年推出首季《竈門炭治郎 立志篇》劇集版之後,

By MiLK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