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事設計融入街頭藝術 Futura與Hardy Blechman因為「迷彩」惺惺相惜

將軍事設計融入街頭藝術        Futura與Hardy Blechman因為「迷彩」惺惺相惜

70年代初,原名為Leonard Hilton McGurr的Futura首度踏足塗鴉舞台,並以抽象塗鴉(Abstract Graffiti)的創新風格於紐約地下鐵開展了俗稱「Bombing」的塗鴉活動。人們眼中的惡作劇,殊不知後來卻發展成為一種在地、象徵街頭的藝術語言。伴隨著90年代街頭文化的引爆,Futura那糅合軍事迷彩、原子等元素的平面創作更是遍及音樂、時裝以至是玩具等不同層面,影響力無遠弗屆!

Futura

軍旅生活啟發街頭迷彩創作

70年代初因為一次塗鴉意外,Futura一度放棄街頭藝術創作,並於1974年毅然投身美國海軍,開始了一段軍旅生涯。幾年在船上漂泊的日子,讓Futura有機會隨艦隊到訪香港之外;軍事設計、尤其迷彩圖案,似乎亦成為了Futura日後在塗鴉創作上的靈感繆思。英國著名軍事設計服裝品牌Maharishi的創辦人-Hardy Blechman,就曾經在一篇名為「This Is Not A Story About The Military」的文章上,道出Futura是80年代將「Pop Camouflage」融入抽象塗鴉的佼佼者。而兩人日後更因為「迷彩」,成就出雙方合作的契機。

迷彩元素貫穿不同設計媒介

90年代,Futura因緣際會參與了英國Trip-Hop廠牌Mo’Wax旗下的U.N.K.L.E. Project,並於98年為公司的唱片封套打造出知名外星人-Pointman設計。而隨著街頭文化的升溫,邀請Futura一同合作的一連串時裝、玩具企劃亦接踵而來,直令「Futura2000」成為了一個無人不曉的名字。而迷彩元素亦往往穿插於Futura的創作當中,由90年代的叢林(Woodland)迷彩設計,至到千禧年代的數碼迷彩(Digital Camouflage)式樣,Futura對迷彩的品味,其實一樣與時並進。

英、美迷彩藝術家首度聚頭

因為英國音樂廠牌的合作,讓英國服裝品牌Maharishi的主理人-Hardy Blechman終有機會與Futura碰頭,促成了日後英、美迷彩專家的多項合作企劃。Hardy Blechman一直認為迷彩本來是藝術家對大自然色彩構成的一種闡釋,後來設計才被各國軍隊「騎劫」,成為戰場上的一種隱蔽技術。於是Hardy Blechman就一直醉心研究藝術家與迷彩設計之間的關係,更一直視Futura為街頭迷彩藝術的先驅。

Maharishi創辦人-Hardy Blechman (Source:endclothing.com)

迷彩研究聖經《DPM-Disruptive Pattern Material》

20世紀初,畫家Abbott H. Thayer將個人對大自然以及動物的觀察,嘗試指出用顏色來做到與自然環境融合的視覺效果,開啟了迷彩的概念。百年間人類經歷多次大戰,藝術家在戰爭當中原來一樣擔當著重要角色-設計迷彩圖案。於是2004年期間,Hardy Blechman就邀請多位知名藝術家合作,嘗試從軍事、藝術等不同角度了解迷彩的歷史,出版了一本名為《DPM-Disruptive Pattern Material》的迷彩百科全書(「DPM」是英國人對迷彩的稱呼,美國人多用「Camouflage」)。當中有不少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藝術家,都有份參與創作,如KAWS以及Futura等等,以街頭藝術的視野,探討究竟甚麼是迷彩?

迷彩,成為合作的共同話題

《DPM》一書以外,Futura在千禧年初亦有夥拍Hardy Blechman的服裝品牌-Maharishi聯名,將經典的Pointman設計融入Hardy Blechman的迷彩圖案之中。而兩人在藝術範疇亦不時會有合作的機會。Futura與Hardy Blechman曾經拆解美軍的叢林迷彩服再重新縫紉成畫布,讓Futura在上面以塗鴉字體簽名。Futura亦試過在Hardy Bleahman設計的迷彩圖案帆布上,噴上Futura知名的原子圖案,成就出別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作品。

Operative Independent 2001

Read more

六國考察隊徒步橫越南極

六國考察隊徒步橫越南極

生存關鍵是「GORE-TEX」與「愛斯基摩人」? 當年今日,國際橫越南極考察START! 為喚醒國際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關注,Will Steger與Jean-Louis Etienne早於1989年便發起了「The International Trans-Antarctica Expedition」,並聯同蘇聯科學家Victor Boyarsky、中國冰川學家秦大河以及日本、英國犬隻訓練師舟津圭三、Geoff Somers一行6人,以徒步形式於同年7月27日啟程橫越南極洲。而考察隊最終就以220日,步行將近6千公里,於1990年3月3日完成人類首次徒步橫越南極的創舉。 GORE-TEX、DuPont與THE NORTH FACE全力支援 1989年的國際橫越南極考察,主要由GORE-TEX幕後的W.L. Gore & Association以及保險公司Union d'Assurances de Paris(UAP)全力贊助。而6位隊員所穿著的禦寒裝備,則交由THE NORTH FACE(TNF)負責設計,並以北極「愛斯基摩人」的寬、

By 鬼
奧運冷知識:選手村面世100年!

奧運冷知識:選手村面世100年!

第一代選手村都無冷氣? 選手村因1924年法國奧運而出現? 1924年之前,參賽運動員被安排入住主辦城市的酒店、學校、軍營甚至是他們前往主辦城市的船上。然而如此成本高昂之餘,亦增添籌備及組織工作的難度。「現代 奧林匹克之父」Pierre de Coubertin於1894年便提出建造選手村的想法,就這樣,選手村在第8屆巴黎奧運會正式登場! 雖說是一條村,可是該屆運動員入住的是一排在奧林匹克體育場附近搭建的臨時木屋。每間屋有三張床,村內設有兌換店、洗衣店、理髮店、郵局等設施。 100年後的法國選手村變成怎樣? 熱話之一當然是基於環保理念,選手村部份房間內並無安裝冷氣(原計劃為100%無冷氣),迫使各國為了運動員的表現不得不「自備冷氣」。 今屆的選手村並非一次性的臨時住宿,而是以奧運會結束後變成住宅為目的、成為一個全新社區。整個項目由法國建築師Dominique Perrault規劃,由多間設計事務 所參與設計,每一幢外觀都不一樣。 選手村位於Seine-Saint-Denis,附近開設了由隈研吾設計的全新地鐵站,建築迷下次去巴黎可以順道潮聖。

By emily
本周必看3個藝文活動

本周必看3個藝文活動

Spot 01 傅秀璇 @黃竹坑 Spot 02 葉旭耀 @西九 Spot 03 洪忠傑 @中環 有得睇威尼斯雙年展參展藝術家作品? Spot 01 傅秀璇 @黃竹坑 用6分鐘體驗傅秀璇切身之痛 循環播放8組錄像作品 未能到訪今屆威尼斯雙年展,沒關係,Blindspot Gallery帶來了雙年展參與新加坡藝術家傅秀璇的《Good Morning Young Body》。她透過人工智能偽造重現過去曾作童星的自己,赤裸面對當時所遭受的網絡欺凌。 藝廊現分兩個階段循環播放9位藝術家的錄像作品,從個人身份擴展到社會政治等多個議題。溫馨提示,第一階段的作品每部約10分鐘長,第二階段的作品片長為10至20分鐘不等,大家可安排足夠時間慢慢欣賞。 循環播放VI 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8月31日 時間:10:30am-6:30pm(星期二至六) 地點:Blindspot Gallery(黃竹坑道 28 號保濟工業大廈15樓) Spot

By emily
工作不順也可「蒸發走人」? 日本有間「夜間搬家公司」幫到你

工作不順也可「蒸發走人」? 日本有間「夜間搬家公司」幫到你

夜逃!重啟人生的機會? 最近百老滙電影中心上映一部名為《人間蒸發株式會社》的紀錄片,公開預售門票不久旋即售完,宣佈加場至8月中依然極速全院滿座。這部電影究竟有甚麼吸引力? 最重要當然是題材!Andreas Hartmann與Arata Mori兩位導演以日本「失蹤人口」為主題,用鏡頭追隨協助「失蹤者」逃跑的日本「夜逃げ屋」,揭露在日本這個高 壓社會之下出現的問題。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據日本其中一間夜間搬家公司「夜逃げ屋TSC」的官網資料,想夜逃的人有各種各樣的原因。 最多是因為家庭暴力(20%),其次則是逃離同居關係(15%)。當然也有一些難以曝光的暗黑原因,好像謀殺未遂、通姦、逃債等等,也有些人只是單純地想重新開始生活,你想得到的都是理由。這間公司的社長過往也是家暴受害者,是夜逃的過來人,所以不會道德批判夜逃的人。 人間蒸發要幾多錢? 「夜逃」費用大概10至25萬日圓(約$5,000至$12,000港元),根據逃走人數、行李數量、搬移距離、

By 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