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新時代的實用機能主義!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得主的革新設計視野

屬於新時代的實用機能主義!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得主的革新設計視野

時裝設計除了追求美感之外,近年亦愈來愈講究如何透過設計來回應日常生活不同層面所需,因此擺脫傳統僵化思維的新派年青設計師於時裝界及創意圈中亦愈來愈受重視。而為探究年青設計師的破格美學視野,今次就進一步剖析兩位新鮮出爐「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得主林宇喬(Jeremy Lam)以及葉嘉祺(Wilson Yip)的設計哲學,一同走進他們那種實用主義與創新意念並存、同時又各具不同個性的創意國度。

林宇喬(Jeremy Lam)

透過實用機能重新詮釋象徵主義 -「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林宇喬

於中央聖馬丁學院主修女裝設計的林宇喬(Jeremy Lam)非常著迷於功能性服裝,分別於倫敦的Aitor Throup Studio和巴黎的Sharon Wauchob Atelier實習、並於香港理工大學獲得時裝及紡織設計碩士學位後,在2019年正式加入了男裝機能服品牌Nilmance主理設計。驟眼看Nilmance的機能風設計,可能會誤以為林宇喬的作品定必以高科技防水透氣物料為基礎,但其實他最初會迷上功能性的服裝設計,卻是因為昔日的軍服:「例如美軍經典的N-3B及M-51 Parker,雖然外觀和質感都很Vintage,但其實設計的目的性很強,例如內膽及連帽部分都可以拆除,雖然與大眾理解的現代機能美學風格大相徑庭,但出發點卻是一樣的。」

經典軍服設計的啟蒙,更奠定了林宇喬對於功能性美學的獨到見解:「功能的定義於我而言就是實用主義至上,例如主理Nilmance的設計時,我最避忌一些除了觀賞性之外沒有實際功用的裝飾性細節,結果反而使那件衣服著用上更加不方便,這樣就違背了機能性設計的初衷。」所以,林宇喬堅持自己的機能主義必需回應用家的日常生活,而非單以機能時裝的外觀來滿足現今潮流:「要真實地用家的角度去出發,即使整件衣服加了很多袋和扣具,都不過是為了讓衣服看起來更有Functional的感覺,只是裝飾而已,無法真正發揮機能。」

林宇喬的作品講求實用,但在實用的大前提下仍然能演繹出背後完整的設計主題,著實教人折服。就以今次得獎的Nilmance 2024秋冬系列 「看見山脈」為例,靈感源自意大利畫家Giovanni Segantini想再親眼看著自己深愛的山脈作畫之臨終遺言,切想假如他能戰勝重病最後一次踏上這段旅程時所需的衣著:「為著應付未知的大自然之旅,服裝設計都以提供更多收納空間和裝載性為大前提;剪裁及Silhouette上呈『O』型展現出包覆感,營造出猶如有個帳幕包圍穿著者的感覺;至於外套面料本身除了防水防風,亦透過Chemical Wash為外套表面添加上模仿青苔的視覺和質感。」

作為一位講究功能性與實用性的時裝設計師,除了設計部分之外,了解和掌握整個生產過程亦同樣重要:「在歐洲工作大都是以工作室形式進行,由初步的概念、設計,到生產運行的參數,都會在工作室之中完成。亞洲普遍則分成多個部分,所以在歐洲工作期間就會接觸到整個生產過程。」林宇喬直言今天自己對於時裝產業全面透徹的了解,實有賴當日於歐洲留學及實習的寶貴經驗,再加上他獨到的機能美學設計基因,成為近年人氣急升的時裝設計新銳。

以內外顛倒設計重構新實用主義 -「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葉嘉祺

另一位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得主葉嘉祺(Wilson Yip)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後,亦跟林宇喬一樣留學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修畢碩士學位後於2021年正式創立個人品牌 Wilsonkaki,踏上他的重構新實用主義之路。其中由他開創的招牌式磁扣褲設計,更象徵著他那種追求革新的實用功能美學:「磁扣褲的靈感是來自於我自己的生活習慣,因為我有時會忘記拉上褲鏈,所以就運用磁石設計了會自動閉合的磁扣褲,令生活更加方便,這設計細節從品牌首個系列開始已經應用於產品設計之上。」

憑藉開創性的磁扣褲設計,以及個人品牌本身兼具日常實用性與超現代風格的解構美學,品牌成立之初就旋即引起業界注目,甚至於品牌創立同年就勇奪「10 Asian Designers to Watch」殊榮。有別於坊間品牌紛紛以時下潮流及大眾口味作為設計的依歸,葉嘉祺選擇用自己的英文名來命名自家品牌,正是忠於自己的一種體現:「我的品牌其實是一個平台,讓我分享心底對生活的想法及美學,所以當初創立品牌時我就用了自己的名字去開始。」

Wilson一直堅持既然時裝是生活的一部分,那麼時裝設計亦應該從自身生活經驗或有關生活的想像中尋找靈感,2024年面世的得獎系列005「Crowded Space」亦不例外,更延伸出內外顛倒的解構意念,挑戰人們對於常規的認知:「日本人在登上JR列車前會把背包放在前面,這是因為他們擔心轉身時會撞到別人,但我覺得這其實違背了背包設計的原意,因為背包就是讓你可以把雙手騰空出來做別的事,因此我就想到將『顛倒』這個概念應用在衣服上,把衣服解構,將內在的結構外露於表面,因此這系列很多單品都刻意外露出內裡結構。」

相較於傳統公式化的設計思維,葉嘉祺更傾向肆意於日常生活中發掘真正能夠觸動自己的設計動機,這種慣性的養成跟英國設計文化的耳濡目染不無關係:「之前在香港和日本的公司工作其實都比較著重結果,開始一件事之前會先想好結果再想如何才能達成這一個結果;而在英國進修期間我覺得比較着重過程,在過程中不斷嘗試和反思來獲取一些有趣的想法,再看看能夠做出怎樣的結果才選擇最好的方案來完成一件事。」未有將時裝設計看待成計算公式,對於葉嘉祺來說,或許每個季度都是一場創意實驗,以及一趟邁向未知的探索之旅。

關於DFA設計獎

香港設計中心自2003年起設立DFA設計獎,以支持設計師的社會角色,並表揚傑出設計領袖和在亞洲區內具影響力的優秀設計項目,亦自2005年起設獎嘉許香港的青年設計才俊。其六大獎項分別為:DFA亞洲設計終身成就獎、DFA設計領袖獎、DFA世界傑出華人設計師、DFA年度設計師、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及 DFA 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

Read more

九龍城寨效應?日本香港迷寫書

九龍城寨效應?日本香港迷寫書

一部《九龍城寨之圍城》再加《九龍大眾浪漫》,令日本人對香港的好奇度大增。日經新聞報導不少日本人特意訪港來個「聖地巡禮」,就連日本雜誌《Popeye》早前也特地來港為亞洲一人旅遊的專題取材。有位日本大叔南口俊樹更把自己出遊香港的經歷編集成書,上月蜂鳥出版更為此作推出繁體中文版。以局外人的眼光回看的香港,會更精彩嗎? 日本香港迷日行4萬步?用雙腳丈量香港 這位日本大叔並非單純的觀光遊客,他是東京獨立出版社「Right, there is nothing.」創辦人之一兼藝術雙人組合sesamespace的成員。他在2013年初次訪港,書中以碎碎唸的散文形式記錄了他自2013至2024年間在香港的所見所聞,而並非那種打卡遊遊景點推介。除了銅鑼灣、尖沙咀這些觀光地,他還走訪了錦上路、天水圍、柴灣等,從港九新界走到大嶼山。就如我們到訪日本一樣,他也行得多,疫情開關後再度來港的第一天便行了4萬步。 日本人大多玩過《九龍風水傳》? 香港並非初次成為日本人的熱話,90年代香港電影一度成為海外話題。而早在1997年推出的冒險遊戲《九龍風水傳》亦是關鍵,玩家以超級風水師一角走進已不存在的「九龍城

By emily
Downtown搞笑巨匠-浜田雅功都開個人畫展?

Downtown搞笑巨匠-浜田雅功都開個人畫展?

日本著名搞笑組合Downtown(ダウンタウン)的成員浜田雅功(Masatoshi Hamada)經常被拍檔松本人志尊稱為「畫伯」,其實是嘲諷他那幼稚、拙劣的畫功,經常成為綜藝節目的笑點。但意料不及吉本興業今年竟然會聯同東京麻布台的HILLS GALLERY合作,於稍後的10至12月為浜田舉辦一個名為「Contrails Crossing The Sky」的個人畫展,讓大家有機會可以欣賞到一代笑匠充滿童真的畫作。 漫才界「畫伯」終於有個展 早前,日本的吉本興業株式會社公佈,旗下最知名搞笑漫才組合-Downtown的浜田雅功將於今年10月至12月期間,於東京麻布台會舉辦一個名為「Contrails Crossing The Sky」的個人畫展,繼綜藝、電視劇、電台、音樂、時尚領域之外,進一步拓展藝術創作的領域! Contrails Crossing The Sky 日期:10月19日至12月21日 會場:東京港區虎ノ門5-8-1 麻布台Hills Garden Plaza A

By 鬼
64歲洛文「籃板王」出山示範 公牛復刻戰衣

64歲洛文「籃板王」出山示範 公牛復刻戰衣

「籃板王」洛文 現身宣傳公牛復刻戰衣 當大家關心芝加哥公牛隊在轉會市場有甚麼新動作之時,竟見這名64歲的傳奇又活躍起來!公牛發表下賽季將復刻1995-96經典紅/黑直間球衣,更找來「籃板王」洛文(Dennis Rodman)協力宣傳,他表示:「我嘅Style全部來自Chicago,呢件紅/黑真係好經典,著上身勾起好多回憶,十分正。」 四度復刻 令人難忘的三巨頭戰衣 芝加哥公牛隊這款球衣早於1995-96賽季登場,及後亦於1996-97、2007-08及2012-13賽季再度現身,陪伴佐敦、柏賓、洛文及一衆戰友寫下輝煌。2025年再度復刻,有著令人期盼球隊再度稱霸聯盟的意味。 永遠的「壞孩子」 他是天才與怪物的混合體,同時亦是個徹頭徹尾的壞孩子;在那個90年代,洛文Dennis Rodman在球場裡裡外外都是令人頭痛的人物,在去年面世的Michael Jordan與「芝加哥公牛王朝」紀錄片《最後之舞》(The Last Dance)中,洛文總結自己的籃球生涯,他毫不在意人們當他是瘋子,只淡然說:「是自己製造了自己這頭怪物⋯⋯」。對於「

By chung
UNIQLO、WORKMAN的山旮旯競爭對手-SHIMAMURA

UNIQLO、WORKMAN的山旮旯競爭對手-SHIMAMURA

提到價格大眾化的日本休閒服代表,除了UNIQLO、GU又或者近年非常多人討論的WORKMAN之外,原來還有一家相當具規模的しまむら(SHIMAMURA)。雖然SHIMAMURA於日本全國擁有超過2,000家分店,不過因為大部份都選址深入社區、即遠距離主要市中心,因此對於遊客而言都不太方便。但就因為節省了租金、物流成本,於是品牌的商品都可以調低價錢,大家遊日又有沒有逛過SHIMAMURA呢? 創業逾70年的陌生名字 SHIMAMURA由島村恒俊於1953年在埼玉縣創立,最初名為「株式会社島村吳服店」,1972年,才更名為「株式会社しまむら」。除自家品牌之外,同時亦有採購其他廠商的出品,多年來SHIMAMURA一直以高CP值商品見稱,但為何感覺總有點陌生? 遊客難到!因為刻意避開市區 SHIMAMURA制霸全國都道府縣、並擁有2,000多家分店,不過店舖選址卻大多集中在鄉郊、住宅區。鮮有落戶人煙稠密的市中心,最方便的一家可能已經是高田馬場的分店…… 而SHIMAMURA解釋做法其實是為了降低租賃成本,於是商品價格就有下調空間。而店舖其實亦一直以服務社區、貼近家庭客群為目標。公司

By 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