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迷必去!藏有超過18萬部電影聖殿

影迷必去!藏有超過18萬部電影聖殿

如置身於《星際啟示錄》場景

這個場景是否有點科幻感?它有沒有令你聯想到《星際啟示錄》(Interstellar)或其他科幻電影?它其實是英國的「BFI 國家檔案館」(BFI National Archive)!假如你熱愛電影的話,對「英國電影學院」(British Film Institute, BFI)應該不會陌生。

BFI於1933年成立,致力推廣電影和影視文化,總部位於倫敦。它亦是每年BFI London Film Festival的主辦機構。位於倫敦泰晤士河南邊的BFI Southbank大家可能去得比較多,因為這裡不單有電影院、圖書館、餐廳酒吧,同時還經常舉辦不同活動。而附近的BFI IMAX更是全球少數能播放70mm IMAX菲林格式的電影院之一。

至於位於伯克姆斯特德(Berkhamsted)的「BFI 國家檔案館」,就像一所電影基地。它專門負責收集、保存、修復,並建立不同平台去分享電影史上各類珍貴的影片。BFI 國家檔案館現時擁有超過18萬部電影及150萬套電視檔案。它們主要以英國電影資料及電視節目為主,但也包括許多歷史上重要的影片,如1901年所拍攝的上海風貌。除此之外,這裡還保存了大量電影製作資料,特別是針對英國導演如肯·洛奇(Ken Loach)、德里克·賈曼(Derek Jarman)和艾倫·帕克(Alan Parker)等人的作品。

影迷聖殿限定開放!

每年9月,因應「文化遺產開放日」(Heritage Open Day),BFI 國家檔案館會少有地對公眾開放。封面圖片所見的正是其中一個「電影庫」(Film Vault),置身其中,可幻想自1895年電影誕生後不少影片就在這裡,對影迷而言,它猶如一座聖殿。這些菲林必須長期保存於攝氏12-15度、相對濕度35%的環境中,以延續菲林的生命。參觀當日,工作人員透露她現正在負責修復英國皇室的影像資料,當中包括已故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登基時的珍貴片段及她所拍攝的家庭錄像。

英國皇室家庭錄像也修復得到

BFI 國家檔案館擁有4個大型電影庫,除了收藏及保存電影菲林外,當中更迫切任務之一就是進行「電影修復」(Film Restoration)。電影修復是將老化或損壞的電影膠片進行修復,使其恢復原來的視聽效果並延長保存期限。這項工作通常從清理菲林開始,首先需要處理物理上的損壞,如劃痕或斷裂,同時重整缺失的部份,然後透過高分辨率掃描將影片數碼化。接下來,專家會使用數碼技術去除畫面中的雜質、校正顏色和修復音效,並將修復完成的影片重新存檔或發佈/發行。

參觀當日,工作人員正修復英國皇室的影像資料,當中包括已故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登基片段及她所拍攝的家庭錄像。

由光學修復變成數碼修復

在電影技術發展初期,大多數菲林都是由易燃的硝酸纖維(Nitrate film)製成,導致不少早期電影因火災而毀損。至20世紀中期,硝酸片逐漸被醋酸纖維(Safety film)取代,這種材料較為穩定,可降低火災風險。但即使是較新的醋酸纖維片,它也會隨著時間變質,出現褪色、霉斑或斷裂。許多早期的電影菲林,由於保存條件不佳,已經嚴重劣化,因此電影修復變得非常重要。

隨著科技發展,電影修復已由光學修復慢慢演變成數碼修復。許多早年電影經典,近年陸續經由數碼修復而有機會重新在大銀幕公映,包括由王家衞執導的《重慶森林》4K修復版。

香港也有電影修復?

回到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自1995年起也開展了一系列的電影修復工作,當中有許鞍華首次執導的《瘋劫》(1979)。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幾年前曾經有一班非常熱心的年輕人成立了一個名為「Reel to Reel Institute」的非牟利藝術團體,致力推廣影視遺產保育,可惜現已停運。部份關於電影修復的專業內容,至今仍可在一個名為《電影修復101》的Podcast找到。也有賴網絡發展,在網上大家也可以找到不少珍貴的電影片段,例如在「BFI Player」上,便可以看到許多早期的電影資料。

參觀BFI國家檔案館當日,另一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一眾工作人員都非常熱愛他們的工作。有人提到自己從1987年起便開始從事電影修復,說時雙眼散發光芒。我們今天看到的的影片,是無數工作人員的努力。很多人正在默默付出,為保存人類的文化遺產作出貢獻。說到這裡,不禁令人覺得投身電影修復也不錯!
____________________
Rachel Ip 葉曉燕
視覺藝術家、藝術教育工作者、策展人、藝術專欄作者。以攝影研究及藝術史為主。在大學任教十年,現居倫敦,繼續在網上推廣藝術教育。

Read more

「LV」大使-Jeremy Allen White的低調日常

「LV」大使-Jeremy Allen White的低調日常

憑藉《大熊餐廳》更加廣為人知的美國演員Jeremy Allen White早前正式成為了Louis Vuitton新一任品牌大使。不過他私底下的造型原來卻一直極之Causal、不造作,完美示範了甚麼是實而不華。 最樸實Louis Vuitton品牌大使 Jeremy Allen White曾經向媒體講過:「自己不是一個時裝人」。 因為劇集《大熊餐廳》(《The Bear》2022)而走紅,Jeremy White早前出席Met Gala 2025的慈善晚宴就穿上了由Pharrell Williams設計、Louis Vuitton製作的「三件頭」西裝套裝。然後在6月初,品牌隨即就宣布White成為了最新一任品牌大使。White自然流露、不造作的性格成為了與眾不同的特質。雖然個人衣著風格一直樸實無華,不過White亦有講過如今有時候都要稍為dress-up,或者會穿一對漂亮一點的鞋吧! 普通棒球帽誤當Hi-End出品? Jeremy White的日常造型不時都會配襯一頂紐約大都會棒球隊(New York Mets)的棒球帽。出生紐約的White,自小都是洋基隊(New Yo

By 鬼
修補古著牛仔褲輪候年半! 新潟縣牛仔服飾修補職人-Blue Champion

修補古著牛仔褲輪候年半! 新潟縣牛仔服飾修補職人-Blue Champion

古著,有人會視之為歷史文物。於是要修補這些有價值的「古董」服飾,就依賴有一定修復技術的職人。而去年8月開店的Blue Champion,就是當今業界鮮有的專業古著「修復師」。創辦人加藤香苗無師自通,憑藉20多年從事古著行業的經驗,一針一線將百年的破爛牛仔布服飾起死回生。不過要委托加藤小姐出手,其實亦非易事…… Blue Champion_新潟県新潟市東區卸新町2丁目2066-8 eプラザビル2F (Image via things-niigata.jp、andkomachi.com、bluechampion-repair.com) 修補百年出土牛仔褲的奇蹟 去年8月才正式開店、位於日本新潟縣的Blue Champion,因為成功修復了一條古董Levi’s 502牛仔褲而備受業界注目。開店前,Blue Champion其實有透過工作室形式專職修補牛仔布服飾。當中一位外國收藏家就曾委托店主修補一條在美國舊礦場出土、1922年出產的Levi’s 501XX牛仔褲。儘管那502XX的右腳褲管已經完全破掉,不過店主仍然有辦法將牛仔牌神還原,技術令人嘖嘖稱奇。 無師自通的低調高手

By 鬼
在美術館玩火!  挑戰物理極限

在美術館玩火! 挑戰物理極限

在2022年威尼斯雙年展上,意大利藝術家Arcangelo Sassolino在場館上演了一場火光雨。他以Caravaggio於1608年的畫作《The Beheading of St. John The Baptist》為靈感,將其運用明暗對照法(Chiaroscuro)處理洗者約翰被處決場景的技巧轉成運用現代科技的動態雕塑裝置。熔化的鋼水滴從空中化為耀眼的火光,再落入七個水盆之中,象徵黑暗與光明交替降臨。最近他在澳洲博物館Museum of Old & New Art帶來的新作《In the End, the Beginning》,就是這場火光雨的延伸加強版。 加強版!最美的火光雨 Arcangelo Sassolino曾這樣說:「我最感興趣是捕捉事物演變成其他形態的那一𣊬間。對我來說,雕塑並非靜止的當下,而是時間的流動,如同生命本身般持續不斷、不可避免且難以預測的變化。」新作《In the End, the Beginning》於澳洲展出,加熱至攝氏1500度的鋼水從天花板滴落,迸發出絢麗的火花。

By emily
何謂鬼?何謂怪?解構東西方文化鬼怪概念

何謂鬼?何謂怪?解構東西方文化鬼怪概念

縱然沒有做過虧心事,要是遇上半夜敲門,真的可以處變不驚、不信則無?儘管時代不斷進步,不過對於鬼怪的恐懼,婉如世代相傳。就算有多理性,明白鬼魅之說沒有科學根據,但每當談及靈異,還是會叫人不寒而慄。有云要克服恐懼,不外乎就是要面對恐懼,就襯著西方鬼節的來臨,讓我們一同應節勇闖東西方的鬼門關,重新了解一眾鬼、怪來歷,乜「鬼」都認識一下。 ◎text_鬼 |◎design_MarcoC 何謂鬼? 縱然東西方文化截然不同,彼此卻一直流傳著各式各樣的鬼怪傳奇故事。不過入正題之前,先把鬼、怪劃清界線。 「鬼」一字,英語多翻譯成「GHOST」,不過對於鬼的理解、刻畫,東西方則是大同小異。普遍都認為鬼所指的就是鬼魂,即人離世以後所遺留下的靈魂。 鬼怪文化是人類文明發展階段的副產物,尤其是在醫學、精神學尚未昌明的遠古年代,鬼就成為了解釋死亡的一種途徑。畢竟古人對死亡一事缺乏認知,午夜夢迴要是夢到辭世先人,就更令人大惑不解,於是就衍生出一種詭異的想法:認為人的靈魂是獨立於肉身的另一實體,即使肉身死去,靈魂仍然存活於人世間,

By 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