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Something. 鮮為人知的種種

Apple Something.  鮮為人知的種種

由一家建於車庫的小公司興起,到創辦人敗走與衰落,再由一人之力拯救全家,到現在成為全球最值錢的上市企業,在這四十五年間,Apple所經歷的高低起跌,相信連荷里活電影的編劇,也編寫不來。認識Apple,我們可能由產品開始,但產品以外,我們所知道的可能少之又少。以下的鮮為人知的種種,讓大家再了解多一些Apple。

Happy Mac之母

相信對於早期使用Mac機的用家,也不會對那個開機圖示「Happy Mac」感到陌生。這個擁有自己表情的電腦圖案,由1984年第一代Macintosh一直沿用至2002年。而這個圖案,就是由當時Macintosh團隊的成員Susan Kare所設計,令機器和用家之間有了更緊密的連繫,不再規限呆板的文字之間。自小便喜愛繪畫,長大後更在New York University取得美術學位,Susan能有幸能進入Mac團隊,全因當時擔任Macintosh作業系統的首席軟體工程師高中同學Andy Herzfeld。當時Steve Jobs已明白用家不懂掌握複雜的文字指令介面,所以希望能創造出除他們以外,其他人都會懂得操作的電腦,故便著Susan為Macintosh設計UI、字體及圖示。那時(1983年),電腦的圖形設計尚未成熟,甚至連Apple還未開發出一套完整的繪圖軟件,SUSAN只好在格仔筆記簿上,把圖案手繪出來,再讓工程師轉化為點陣圖標。第一代Macintosh系統中的「Cut」及「PASTE」,就是在這些格仔紙上誕生的,它們分別對應剪刀及手指圖案。及後,由於Apple的繪圖軟件MacPaint那時亦製作完成,令SUSAN能夠直接在電腦上創作點陣圖標,許多經典圖案如開機的「Happy Mac」、故障的「Unhappy Mac」、死機的「炸彈」及鍵盤上的「command」,都是在那段時期出現,稱Susan為「圖示之母」可說當之無愧。隨著時間的推移,笑臉Mac以及其衍生表情,也沿用到其他的Apple產品上(如iPod死機的「Sad iPod」),現在我們接觸最多的,應該就是高清很多的Face ID認樣識別圖了。

www.kareprints.com

海盜精神長存

在未搬到新總部Apple Park之前,有時為了表達公司理念或紀念特別節日,位於Cupertino的前總部Apple Campus都會定期變換所懸掛的旗幟,例如表示對LGBT的支持,便懸掛過彩虹旗。2016年,就在蘋果公司誕生四十周年之際,其舊總部Apple Campus再次掛出這枚「海盜」旗幟。為甚麼是「再次」?原來這海盜旗已不是第一次出現,早在1982年在開發Macintosh的時候,Steve Jobs便以「寧做海盜不做海軍」(Why Join The Navy If You Can Be a Pirate)的口號,鼓勵團隊在低薪水、環境不佳的情況下,堅持每星期工作長達九十小時。同時亦希望團隊擁有跟海盜一樣無堅不摧的「叛逆精神」,對未知領域的探索與慾望,執著追求堅持自己的夢想,致力「給宇宙留下一道痕跡」(Put a Dent In The Universe)。最終在團隊瘋狂的「賣命」下,Macintosh終於在一年後面世,其爆發性銷量亦令到Apple由一間中小型企業,壯大成一間甚具規模的上市公司。可惜的是因為公司變得過於龐大,同時亦衍生更多制度與官僚主義,儘管團隊愈來愈像正規海軍,但他們還是認為應該保持公司成立之初的海盜精神。就在搬到更大但死氣沉沉的辦公室之際,團隊的程式設計師Steve Capps便提議:「如果我們是一群海盜,那麼便應該懸掛一面海盜旗。」就這樣,這面唯一被Apple認可的海盜旗幟,在1983年八月開始,便掛在團隊辦公室的外牆上。

由「圖示之母」Susan Kare親自操刀設計,特別在旗上左眼換上Apple的彩虹Logo。

濃濃的藝術氣息

早期的Apple除了廣為人知的彩虹「蘋果」外,但原來初代Macintosh也有自家的Logo,而且藝術氣息甚濃!由那時Mac團隊的設計總監John Casado及Clement Mok所設計,整個圖案沒有文字,只透過簡單抽象的筆觸線條,來暗示整台電腦。早期Apple的產品中均大量使用這些設計,包括Macintosh 128K及512K,內部部件如滑鼠、鍵盤、電源線,甚至產品周邊和軟件的包裝盒上,皆有這些設計元素。儘管John Casado在後期接受訪問時表明設計靈感來自另一藝術家Henri Matisse,但人們還是覺得這些設計實在太「畢加索」(Pablo Picasso)了,更給予它一個名字,叫做Picasso Logo!之後這類設計更應用到軟件ClarisWorks的包裝及Apple Education教育行業的項目之上,但隨著1997年Steve Jobs的回歸,Picasso Logo亦開始漸漸消失,但Steve Jobs依然非常敬重Picasso,其樣子甚至出現在「Think different.」的宣傳海報中!而在被問及產品有抄襲Braun之嫌時,教主便引用Picasso的名句「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來形容抄襲與盜取的分別。

普普藝術大師真跡

印有Apple彩虹Logo的電腦不時被拿作拍賣且常以天價成交,而在2015年亦有一幅彩虹「蘋果」Logo畫作,其拍賣價格便高達US$750,000!說的正是當代Pop Art藝術大師Andy Warhol於1985年所製作的「Ads」系列油畫。這幅由塑膠彩顏料和絲網印刷在帆布上進行創作的畫作,尺寸為22 × 22吋,頂部是「APPLE」字樣,Macintosh位於底部,中間就是彩虹的Apple Logo,當然少不了Andy Warhol的親筆簽名。蘇富比還帶來大師與教主初次相遇的軼事,在Beatles樂隊成員John Lennon兒子Sean的生日宴會上,年輕的教主就為Sean帶了一台Macintosh作為生日禮物,碰巧與同被邀請的Andy Warhol相遇,就在那天,Steve Jobs教曉Andy Warhol如何用Macintosh繪畫畫作。

1985年Andy Warhol所創作的一系列「Ads」作品

直營店前身

打從2001年開始,Apple至今已在全球各地開設超過五百家直營店,相信大家對Apple Store也不會感到陌生。其主要業務包括販賣個人電腦、消費性電子產品、周邊配件與各類型軟件,以及Apple產品的售後服務、教育訓練及商務支援。但原來1997年在教主回歸Apple的時候,他已經有意打造一家可展示Apple產品、銷售、維修,甚至提供餐飲服務與藝術展覽等元素的直營店,名字就叫做「Apple Cafe」,並找來前Disney Imagineer及Landmark Entertainment Group的創辦人Tony Christopher為公司設計Apple Cafe。大家可能對這兩家公司有點陌生,但其實環球影城內多個主題樂園的設計,都是出自他們手筆。Tony Christopher在接受訪問時候提及到,從教主的設計理念來看,Apple Cafe的目的就是讓顧客能對Apple的文化和企業理念有著更深的了解,從而拉近彼此距離。不過因為教主回歸時正值臨危受命,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直令有關的計劃無疾而終。雖然與現今的Apple Store在設計及裝潢上有著很大分別,但它們都承載著Apple的核心理念,就是「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Connecting With Customers),這也是Apple Cafe和Apple Store共同的靈感來源。

前世蘋果卡

2019年舉行的Special Event中,Apple發表了自家的信用卡Apple Card,採用極簡純白鈦金屬卡身,焦點高達3%現金回贈、無遲還款費用、無過額罰款、無年費、無海外服務費等等,絕對比一般信用卡吸引得多。但可惜事隔已兩年,Apple Card仍一直只聞樓梯響,香港推出遙遙無期。與其等待不如回顧一下Apple Card的前世及前前世,其實早在Macintosh推出的時候(1984年),Apple已為想購買電腦用家推出分期計劃,透過信用卡只需付10%的首期,便可入手Macintosh。到了1986年,Apple再帶來另一張全白色的信用卡,共分消費者版及企業用版兩個版本,印有當時的彩虹「蘋果」及「Apple Computer, Inc」字樣,其信用金額為US$2,500。同樣,這張信用卡只能讓消費者購買Apple電腦(如當時的Apple IIe),不過如果消費者手上有一台Lisa或Macintosh XL,亦可以用US$1,498價錢TRADE IN更高階的Macintosh Plus和Hard Disk 20!之後Apple亦將Apple Card改為黑白Two-Tone設計,並將公司標誌、字款、信用卡號碼及卡主姓名等資料改為置中顯示,但論美觀程度,好像前兩代較為癢眼。此外,2004年教主回歸後亦有意推出Apple Card,那時因iPod和iTunes大獲成功關係,教主便考慮與MasterCard合作推出iTunes信用卡,除了可為持卡人提供1%至3%回贈外,更可透過消費而獲得積分「iPoints」,從而兌換iTunes的音樂,但可惜最後亦因未能達成共識而無疾而終。

「彩虹」蘋果戰車

1980年某一天,Steve Jobs與Steve Wozniak到訪Cupertino不遠的一家賽車商店,那家店由職業賽車手Bob Garretson經營,在交談中Bob Garretson得知Steve Jobs非常欣賞德國以及保時捷的設計,便提出了讓Apple贊助Porsche 935車隊的想法,沒想到一拍即合。很快,兩位STEVE便以公司的名義贊助Dick Barbour Racing車隊,並計劃參加同年包括「LeMans 24小時耐力賽」在內的多項賽事。935 K3「彩虹」蘋果戰車分別有71號和9號,由德國科隆的Kremer-Racing負責改裝,並以「K」代表自家改裝的高性能賽車,而K3就是當時最強的落地車型!儘管囊括性能出眾的賽車、專業的改車團隊、以及一眾傳奇車手加持等天時地利人和因素,但Steve Jobs這如意算盤還是敲不響。皆因「彩虹」戰車(71號)在1980年賽場上的表現不盡如人意,12 Hours of Sebring只第七名,LeMans 24小時耐力賽更在比賽進行到第134圈後因發動機問題而被迫退賽,其後9號車又參加了Sears Point 100 Miles(第二名)及Road America 500 Miles(第三名),成績只算不過不失,「彩虹」戰車就此落幕,而這亦是Apple最後一次贊助車隊。儘管賽果不濟,但「彩虹」戰車還是為公司帶來積極的影響,同年十二月,蘋果公司正式上市。而9號車亦於四十年後(2020年),以US$499,000(約387萬港元)售出。

不談產品的不同凡「想」

1997年,那時還未正式在任Apple CEO的Steve Jobs,在一場員工大會發表他對行銷的看法,他認為行銷最注重的是「品牌價值」,所以要清楚地讓消費者知道「Apple」是一家怎樣的品牌。他更拿Nike作為最好的行銷典範,表示在Nike的廣告中從來不會看到關於鞋子的性能,只有在廣告中向偉大的運動員、田徑選手致敬,因為他們傳達的是一種品牌精神。這種「不談產品」的行銷手法,便成為之後Apple的形象廣告——「Think different.」(不同凡「想」)。那長達一分鐘的經典黑白片段,沒半點提及自家的產品,只是剪輯過去有影響力的歷史人物畫面,包括了愛因斯坦、畢加索、約翰連儂、愛迪生和甘地等,廣告最後更用了一個正在張開緊閉雙眼的女孩作結尾,彷彿她看到了未來的各種可能性。當然,廣告最功不可沒還是那一段經典旁白,最後一句:「只有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變世界。」在我而言,這個人就是Steve Jobs他本人。2011年之前,我還以為這段旁白只得金像影帝Richard Dreyfuss一個版本,但後來發現原來有另一版本由Steve Jobs親自獻聲演繹,教主之所以決定採用Richard Dreyfuss的版本,全因這支是Apple的廣告,而非他自己。直至2011年教主離世後,Apple為悼念教主才將這段配音公諸於世,令世人聽後更倍顯傷感。除了經典的黑白片段,「Think different.」還有一系列經典的宣傳海報,同樣沒有產品介紹,只簡單呈現一些革命性人物和事物的黑白照片,並將形成鮮明對比的彩虹標誌放在一起,令「Think different.」這口號更加吸引人們眼球。

「只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
才能真正地改變世界。」 by Albert Einstein

旅程開始T-Shirts

傳聞,每一位Apple員工在入職培訓結束後會獲得一件T-Shirt,上面寫著「The journey begins.」(旅程開始),這也是呼應Steve Jobs的經典名句:「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旅程就是回報)。此外,員工更可在這「員工服」加上自己腦袋所想的點子,可以是字句,也可以是圖案,久而久之,在公司成立這二十年裡,Apple內部員工就「設計」了超過四千款T-Shirts,同時亦記錄了員工的各種心態,有被裁走的不滿、也有為自己加油打打氣。這些不為外人所知的T-Shirts可說側面記錄了Apple的點點滴滴,就在1998年,前Apple員工Gordon Thygeson便匯集了過千件員工T-Shirts,並以T-Shirts的內容整理Apple在過去二十年的重要事件,推出一本名為《Apple T-Shirts:A Yearbook Of History At Apple Computer》。雖然員工所想並不代表公司立場,但看到那些揶揄圖案與諷刺字句,例如「I.B.M.」就變成「I Build Macs」,或是「Windows 95 = Macintosh 89」等,也不禁會心微笑起來。

iPhone前傳

Steve Jobs首次站台介紹的手機是......?相家大家都不加思索地說是iPhone。但其實,在iPhone發表前兩年的2005年,Apple便與當時的手機巨頭Motorola合作,帶來整合iTunes的Rokr E1,同時更攜手網絡商Cingular Wireless一同推向市場。教主在Special Event中形容Rokr E1是「一款在手機中的iPod Shuffle」,但奇怪的是,手機不能直接下載音樂,用家必需連接電腦,再從電腦透過USB 1.1的「龜速」把歌曲傳到手機,而且最多只能儲存一百首歌!更吊詭的,在Rokr E1發表後二十分鐘,教主同場發表外形時尚、又薄又輕兼可儲存一千歌曲的iPod Nano!誰是主角,明眼人都知。如此規格,Rokr E1當然注定失敗,一年後事實亦證明,Rokr E1只售出一百萬部,而iPod Nano則售出七百萬部的好成績。看來教主的真正用意,就是和Cingular Wireless打好關係,為稍後推出的iPhone佈局未來。因為自2002年開始,教主已有意為iPod產品加上電話功能,從後來公開的專利資訊中,便有一項名為「Project Purple 1」的手機專案,證明iPhone已事在必行。

愚人節玩笑

看見這個包裝盒,大家一定以為德國的Playmobil會與Apple推出直營店聯乘別注,但可惜實情是,這是科技電玩網站ThinkGeek(已停止營運)於2011年的愚人節當日(亦是Apple成立的日子)給大家開個玩笑而已。但不得不承認,ThinkGeek團隊的用心製作,情景入面的建築物及角色造型全都參照真實的Apple Store,包括建築、人物,以及超過六十種iOS裝置,包括iPod、iPhone、 iPad、Macbook等等,尤其是Steve Jobs的Keynote演講與排頭位的Steve Wozniak更是一絕。此外團隊更不惜工本製作一條短片,認真地介紹微縮版Apple Store如何運作。當然如果真是推出的話,相信大家也不會介意而課金的,好好考慮一下吧Playmobil。

舊機再活化

現今科技飛速發展,許多曾經輝煌一時的電子產品,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是拿去堆填區棄置,便是放在家中一角塵封多年。來自巴黎的藝術家Christophe Guinet在2016年所帶來的「Plant Your Mac!」企劃,便透過舊機再活化來展示大自然的美,同時讓人們反思大自然的力量。對Christophe Guinet來說,自然和城市的力量都是一樣,搬到城市之後,他喜歡讓植物生長在不可能的地方,而這也是他的靈感來源。Christophe Guinet收集了一些經典的Apple電腦,如Macintosh Classic、PowerBook、iMac G3及G5等,並改裝成適合植物生長的盆裁。他選擇用Mac電腦是因為他這麼多年都在使用,對它們非常了解。的而且確,我們在享受科技所帶來的便利,同時也正在消耗地球資源,請大家也不要忘記自然的美麗和力量。

www.monsieurplant.com

為難民發聲

來自英國的塗鴉藝術家Banksy,其街頭作品每每都充滿著許多反諷與社會議題。2015年法國巴黎遭到恐怖襲擊後,歐洲多數國家擔心伊斯蘭國成員(ISIS)偽裝成難民入境,危害社會安全而拒絕收容中東難民。看不過眼的Banksy再次透過塗鴉,來喚醒大家關注這個不可忽視的議題。他就在法國加萊(Calais)難民營的一幅水泥橋牆上繪製了一個與Steve Jobs等身大的塗鴉,身穿他標誌性樽領黑衫、牛仔褲與圓形眼鏡,一手扛著麻布袋,另一手則拿著Macintosh,就像收拾家當的難民一樣。低調的Banksy還罕有地承認作品出自他手筆,同時更發聲明表示:「美國政府每年能獲得龐大稅金,全因他們當年同意一位敘利亞的難民後裔移民。人們常相信難民會消耗國家資源,那Steve Jobs呢?他也是敘利亞難民後裔,其創辦的Apple是全世界最賺錢的公司,每年支付政府約數十億美元的稅金,就算是難民也能為社會帶來貢獻。」Banksy所言甚是呢。

Keynote專用遙控器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Steve Jobs、Tim Cook等人在Apple發佈會所使用的是甚麼品牌的幻燈片遙控器。原來是已有五十多年歷史的美國品牌Dsan,旗下的一款遙控器製品PerfectCue Mini。焦點支援過百米的遙控距離,極強抗干擾在惡劣環境下也能保持穩定連接,而且遙控器操作簡單,幾個按鈕已要完成大部份操作。即使價格並不便宜(US$695),但仍獲得Apple的信賴。至於為何不使用Apple自家的iPhone App「Keynote Remote」?一方面PerfectCue Mini的遙控器比iPhone的體積較細小及輕巧,同時滑動觸摸屏操作也不如直接按下實體按鈕方便。最重要的是,在一個聚集幾千個MacBook、iPad和iPhone的會場內,可以想象無線信號的干擾有多凌亂,相對PerfectCue Mini可能更加可靠。

www.dsan.com

入「裱」為安

除了改裝機箱以種植方法去延長舊機壽命外,國內創意裝裱公司Grid Studio亦不甘革命性的產品淪為電子廢物,便將它們回收、潔淨、消毒,然後將其拆解,並把每個組件井然有序地放置在一塊白色的墊紙上,更輔以清晰的功能標記及產品簡介,然後再裝裱在畫框內,讓你可以掛在家中當眼處,猶如藝術品般看待。他們的第一件製品,就是改變了世界的第一代iPhone!畢竟見過或使用過第一代iPhone的香港用戶並不多(香港要到iPhone 3G才出現行貨),考慮到第一代iPhone的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作為果粉,US$400的價格還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初代iPhone在市面上已經非常少見,所以Grid Studio僅限量製作999套。據聞,Apple的iPad產品營銷部副總裁也曾要求Grid Studio為他裝裱第一代iPad,但是由於重量和體積較大關係,他們花了很多時間來處理運輸及成本問題,因此他們正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以便未來提供此類及其他較大產品。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製品全是二手設備,因此框架中的設備可能會受到輕微損壞,完美主義者在購買之前最好三思。不過我還是覺得,如果Grid Studio能接收用戶的舊手機並入「裱」為安,我相信很多用戶也不會介意那多一點的運費,因為看到那部曾經陪伴自己有著一段美好回憶的舊手機,其帶來的百般滋味也並非金錢所能取替。

www.gridstudio.cc

Read more

解構美國街頭品牌Supreme  30年歷史 如何從神壇掉下凡間?

解構美國街頭品牌Supreme 30年歷史 如何從神壇掉下凡間?

Supreme作為一個街頭滑板品牌,與LV聯乘之後,在2020年就以21億美元放售給VF集團,不過VF集團經營短短4年便要虧損6億美元賣盤,轉售平台的年度總成交額亦大幅下跌超過4成,究竟這個滑板品牌是怎樣以抄襲和惡搞曾經成為潮流品牌一哥? 為甚麼Supreme能夠成為美國潮流品牌佼佼者? 80、90年代在美國出現了很多不同類型的街頭品牌,之不過到現在依然有年青人購買,一隻手也能數完。為何滑板品牌Supreme能夠在眾多個街牌之中脫穎而出?就是全靠惡搞、反叛、名人效應、聯名合作和飢餓營銷。 Supreme品牌標記源自於藝術家創作 香港網路上曾經流傳著一句說話「有一種紅叫做Supreme」,這紅色其實是源於藝術家Barbara Kruger的設計,她最出名就是使用黑白照片再拼貼上自己的創作,以Futura Heavy Oblique字體組合成紅色Box白色字的Slogan,宣揚反消費主義。街頭服愛好者James Jebbia便惡搞Barbara Kruger這個紅底白字的Box設計,在1994年創立了Supreme,將反諷和反叛的精神注入在品牌的DNA裡。 為甚麼Supre

By 占咪 Jimmy Lui
富士急樂園取材 遊園地Fleece Style上線

富士急樂園取材 遊園地Fleece Style上線

地址:香港淺水灣淺水灣道 109 號 107B舖 營業時間: 星期一至日 11:00〜19:00 NIGO®曾經到富士急拍造型照 HUMAN MADE今周上架新品,以Fleece Jacket為主題單品,更特別到富士急樂園取材。這裡的平均氣溫比市區低4°C,拍攝禦寒衣物造型照最合時宜。 在富士急樂園拍攝時尚主題照,其實NIGO®早在二十多年前已嘗試過。當時他正為欄目《Last Orgy III》取材,寓工作於娛樂。只是當年NIGO®玩的是絕叫過山車,今番HUMAN MADE模特兒只是坐坐咖啡杯,輕鬆得多了。 HUMAN MADE動物大集合 保暖抓毛外套 Animal Fleece Jacket是今季HUMAN MADE重點單品,踏入12月寒冬上架,適時為大家增添暖意。 衫身上滿載品牌最Iconic之動物印花圖案,蓬鬆柔軟的抓絨外套,保暖度拔群,不僅適合作為秋冬季節日常着用,更是戶外出行之最佳夥伴,Gray/

By Mi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