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歷代Logo演變史

Apple歷代Logo演變史

Hello!
Apple──現時全球市值最高之上市企業。
這家由Steve Jobs於1976年在家中與Steve Wozniak一同創立的傳奇公司,發展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在經歷過無數次的跌宕起伏之後,以無比毅力結合強大的創新思維及前瞻性,逐步建構出其偉大成就和貢獻。
由Apple I開始,到Macintosh,再到後來的iMac、iPod、iPhone……多年以來相繼創造出一件又一件破舊立新,深刻影響後世的科技產品,改寫人類的生活模式。
以不一樣的方式去思考,從而改變世界。
關於它的一切,過去、現在與未來。Apple的故事,我們從Logo說起。

相信很多人也知道Apple是由兩位Steve(Steve Jobs與Steve Wozniak)共同創立。但其實,還有一位不為人知的創辦人Ronald Wayne,當時持有10%的Apple股份!雖然Ronald Wayne沒有正式參與第一台電腦Apple I 的研發工作,但印於產品說明書及廣告上的首個Apple Logo,正正是由Ronald Wayne親手用鋼筆手繪設計的。如畫般的優美構圖,一幅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的畫像,意境簡單易明,就是啟發與創意。畫像上下均有飄逸的絲帶纏繞,並寫著Apple Computer Co.的字樣(因當時還未上市,所以用Co.而不是現在的Inc.)。外框則引用了英國浪漫詩人William Wordsworth的短詩:Newton──"A Mind Forever Voyaging Through Strange Seas Of Thought—Alone",象徵Apple的製品充滿人性。但遺憾是Ronald Wayne僅僅為Apple工作了兩星期,便因經濟問題以Us$800出售了自己持有的10%股份。及後一年(1977年),Steve Jobs需要一個更直接更簡單的Logo放在Apple I上,所以便把這個設計過於複雜的標誌,換上後來街知巷聞的「六」彩蘋果了。

1977-1998 Logo靈感源自Bite與Byte

Steve Jobs愛追求簡約,並認為Logo過於複雜,會直接影響產品銷情,故他要求設計師Rob Janoff設計新Logo時,說明要一個更直接、更簡單的Logo,並且揚言「不要設計得太可愛!」。Rob Janoff最初設計了兩個版本,一個是被咬了一口的蘋果,另一個是完整的蘋果。Steve Jobs挑選了被咬過的版本,因為他不想Logo被誤認是櫻桃,同時咬了一口的蘋果亦有其意思。相信每一位見到「蘋果」這標誌的人都不禁會問,為甚麼蘋果會被咬了一口?這就是希望喚起人們的疑問、好奇心,而且英文的「Bite」(咬)字與電腦的基本運算單位Byte(位元)同音,巧合地與當時Apple I 的宣傳口號「Byte Into An Apple」出奇地吻合,目的都是想大家嚐一口「蘋果」的滋味是怎樣。Rob Janoff同時亦給Steve Jobs展示了多款不同色版,例如彩色條紋、單色及金屬等。 Steve Jobs一眼便喜歡彩色的條紋版本,因當時Apple Ii 是第一部家用電腦可以顯示彩色影像,而且他覺得彩色條紋充滿了人性,能容易地被人接受,尤其是青少年,這樣電腦才容易賣到學校。雖然彩色的設計遭到Rob Janoff反對(因印刷成本較高),但Steve Jobs仍然堅持採用彩色蘋果,就這樣,這Logo一用便用上二十年!而事實亦證明,Steve Jobs的早著先見亦絕非一般常人所能理解。

1998-2007 極簡Logo概念

1997年Steve Jobs重返Apple後,決心重整公司,一年後更把Logo改成立體的粉藍色,但不到一年後又改為純黑,其簡潔的概念就在這個時候成形。及後更因 iMac、iBook、Power Mac及G4 Cube等皆採用透明材質外殼,為配合產品,Steve Jobs便用上透明感更強烈的透明立體Logo。

2007-2013 Apple Logo全面金屬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Apple的產品線亦全面金屬化,當你打開初期的iPhone、iPad、iMac或Macbook時,便會見到這顆金屬的蘋果,當中劃破時代的一劃,正代表著Apple的產品正在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2013年Apple設計風格迎來重大變革,Jonathan Ive將iOS系統中的高光、陰影、暈圈等立體元素悉數拋棄,系統界面徹底扁平化。而Logo亦同樣發生了變化,立體元素被去除,呈現出簡潔純白的扁平效果,一直沿用至今。

Read more

NIGO®全新HUMAN MADE x Clarks Original別注Wallabbe

NIGO®全新HUMAN MADE x Clarks Original別注Wallabbe

NIGO®對Clarks(特別是Wallabee)有多鍾情,大可從他過往推出過的一系列Manhunt知悉得到。今回HUMAN MADE x Clarks Original是兩大品牌初之聯名,分別帶來兩個全新名號 -Wallabee Made及Desert Made。其中Wallabee更如昔日Manhunt般將文字分佈在鞋面上,90年代最美好設定完全Come Back。 NIGO® 90年代用Wallabee襯APE 在Manhunt未誕生前,NOWHERE年代的NIGO®便經常以Clarks生膠底Wallabbe襯APE。也許自己著得多,終萌生製作Manhunt這個念頭,更成為潮流界䇄立多年的一個重要Icon。而NIGO®身傍高橋盾所穿的George Cox,也是他們當年經常着用之物,及後亦推出過HUMAN MADE之聯乘版本。 裏原傳奇NOWHERE 早年引入英倫名物Clarks 90年代由NIGO®和高橋盾所創立的NOWHERE店,成為引爆裏原風潮之不世傳奇。那年頭NIGO®是當店主力買手,經常到外國入貨,在他主理下,NOWHERE便引入過不少Clarks名作,昔年嚴

By chung
氣質插畫女生渡邉香織展東京開催!

氣質插畫女生渡邉香織展東京開催!

若你早年曾迷上日本戀愛實境節目《雙層公寓》,大概對這位現身於東京篇的短髮女生有印象吧。渡邉香織是一位90後的全職插畫家,以「foxco」之名先後與Thom Browne、Ralph Lauren、Barbour、Chanel等不同品牌合作,Netflix日劇《再見的延續》的周邊宣傳也是找她出手。最近渡邉香織(foxco)在東京開辦個展「The Longest Night」,值得到訪。 東京必訪!foxco個展 渡邉香織自2022年移居英國生活,近乎每個星期也會上傳VLOG分享最新動向。自移居英國生活後,渡邉香織經常遇到新鮮的體驗,是次在新展將自己的體會經歷化為6幅全新畫作。 The Longest Night 日期:即日起至1月19日 地點:Spiral Garden(東京都港區南青山5-6-23) 時間:11:00至19:00 日期:1月24至26日 地點:京都・新⾵館(京都市中京區⾞屋町245番地2)

By emily
光學科技如何見證人類文明演進﹖ 德國蔡司推動太空探索及航天發展 
個人化鏡片把頂尖光學帶到眼前

光學科技如何見證人類文明演進﹖ 德國蔡司推動太空探索及航天發展 個人化鏡片把頂尖光學帶到眼前

光學科技除了應用於日常眼鏡鏡片及相機鏡頭領域之外,還可以怎樣推動人類文明演進﹖ 早於1846年蔡司這個改變世界的品牌由Carl Zeiss成立,於不同範疇都有份推動科技發展。例如研發出現今眼鏡界常用的測量單位、直接影響鏡片清晰程度的「阿貝數」, 以及可以矯正人類視力嘅醫療設備,甚至成就了超過30位諾貝爾獎的得主的科研成果!除此之外,蔡司的相機及鏡頭更幫助人類探索宇宙,1965年雙子星計畫第二次載人飛行任務中,太空人Edward Higgins White成功創下美國第一次(全球第二次)太空行走的里程碑,亦攜同蔡司採用燃氣推動的太空專用相機Contarex出勤,拍下第一張在軌太空船影像。此外,1968年從外太空拍攝的經典照片「地出」,亦同由蔡司鏡頭所拍攝。足見品牌於光學領域的代表性。 然而大眾最易接觸到的蔡司光學科技範疇,必然是日常使用的眼鏡鏡片。蔡司的個人化訂製鏡片會先透過先進德國科技精準驗眼和定位,來獲取不同人的光學指紋,運用這些詳盡的視力數據,訂製多點測量的鏡片。再由香港蔡司工場的職人負責裁形、車邊、定位、安裝等工序,每個細節一絲不苟。今集《Big Brand Theory》主

By Germo Leung
屬於新時代的實用機能主義!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得主的革新設計視野

屬於新時代的實用機能主義!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得主的革新設計視野

時裝設計除了追求美感之外,近年亦愈來愈講究如何透過設計來回應日常生活不同層面所需,因此擺脫傳統僵化思維的新派年青設計師於時裝界及創意圈中亦愈來愈受重視。而為探究年青設計師的破格美學視野,今次就進一步剖析兩位新鮮出爐「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得主林宇喬(Jeremy Lam)以及葉嘉祺(Wilson Yip)的設計哲學,一同走進他們那種實用主義與創新意念並存、同時又各具不同個性的創意國度。 透過實用機能重新詮釋象徵主義 -「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林宇喬 於中央聖馬丁學院主修女裝設計的林宇喬(Jeremy Lam)非常著迷於功能性服裝,分別於倫敦的Aitor Throup Studio和巴黎的Sharon Wauchob Atelier實習、並於香港理工大學獲得時裝及紡織設計碩士學位後,在2019年正式加入了男裝機能服品牌Nilmance主理設計。驟眼看Nilmance的機能風設計,可能會誤以為林宇喬的作品定必以高科技防水透氣物料為基礎,但其實他最初會迷上功能性的服裝設計,卻是因為昔日的軍服:「例如美軍經典的N-3B及M-51 Parker,雖然外觀和質感都很Vintage,但

By Germo 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