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 Coco Chanel「發明」日光浴? 1928年才有防曬產品正式出現?

20年代 Coco Chanel「發明」日光浴? 1928年才有防曬產品正式出現?

由曬傷引發的現代日光浴風潮

大概從前都是以肌膚白得勝雪為榮?20年代把黝黑皮膚帶進大家眼內變得雅俗共賞,承先啓後,原來又是Coco Chanel的功勞!1923年作為當代時尚代表的Coco Chanel乘坐遊艇旅行,卻不慎在陽光下睡著,曬傷的後果是換來一身古銅膚色,也從此就在時尚界刮起了現代日光浴風潮。

令人好奇的是,20年代的一眾人類究竟有沒有塗防曬霜?為了古銅膚色忍受曬傷的苦楚值得不值得?

人類幾時正式進入化學防曬時代?

早在幾千年前人類已有防曬概念,然而由單純避開太陽,利用織物、橄欖油來防曬保護皮膚,到19世紀靠戴帽、頭巾、面紗、斗篷、傘等等外物令自己不易曬傷,去到真真正正有防曬產品使用,原來是不夠一百年前的事!

有說早在1924年,美國品牌Lehn & Fink就邀請了Dr. Emil G. Klarmann開發化學防曬產品,至1928年第一款含有化學防曬劑以吸收紫外線的防曬產品出現,不過據說當時僅作為醫用藥膏在藥房出售,並沒有成為熱話。而L’Oréal始創人Eugene Schueler在1935年推出了現今依然有售的Ambre Solaire曬黑油過後,在1938年,終於由奧地利化學家Franz Greiter研製出Gletscher Crème,坊間大都認為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枝使用化學品之防曬霜,縱然它SPF防曬指數只有2。

至於講到流行,就已經是1944年的事。因著美國飛行員兼藥劑師Benjamin Green改造第一代防曬霜,研發出以紅色凡士林、可可脂、椰子油製作的物理性防曬霜Vet Veterinary Petrolatum,並送予二次大戰期間上戰場的美國士兵使用,才使防曬產品逐漸普及。

防曬、防陽光,真正防的是紫外線?

紫外線依波長主要分為UVA、UVB、UVC,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線約90%為波長較長的UVA,會令皮膚曬黑、曬老,剩下的基本上是波長較短的UVB,則會令皮膚變紅、曬傷,而UVC則會被臭氧層吸收不會到達地面。

防曬產品所標示的PA、SPF是甚麼?

PA是針對UVA延後曬黑時間的防護等級,而SPF指的是能阻隔UVB的防曬指數,SPF後面的數字愈高,防曬時間愈長,而SPF50基本上已達98%防曬效能。

化學性防曬跟物理性防曬又是甚麼?

化學性防曬是利用防曬品當中的化學成份,吸收紫外線能量並隔絕在皮膚表層之外,轉化為熱能釋放。物理性防曬則透過物理屏障,在皮膚表層形成反光膜,阻擋紫外線輻射到達肌膚造成傷害。

炎夏之防曬品!

Chanel UV Essential Global Protection SPF 50/PA ++++ HK$520/30ml
Clarins 至臻凝時防曬霜Protecteur UV Revitalisant SPF50 PA++++ HK$850/ 30mL
Shiseido 全天候感光防曬護膚乳液SPF50+ PA++++ HK$400/30ml
RMK 高效水漾防曬霜 SPF50+ PA++++ HK$290/60g
Allie 持采UV高效防曬水凝乳EX SPF50+ PA++++ HK$209/90g
Anessa 極防水美肌UV乳液 SPF50+ PA++++ HK$219/60ml
Bioderma Photoderm Aquafluide高效輕爽防曬乳液 HK$220/40ml
Cancer Council 敏感型防曬霜SPF50+ HK$139/110ml

Read more

NIGO®全新HUMAN MADE x Clarks Original別注Wallabbe

NIGO®全新HUMAN MADE x Clarks Original別注Wallabbe

NIGO®對Clarks(特別是Wallabee)有多鍾情,大可從他過往推出過的一系列Manhunt知悉得到。今回HUMAN MADE x Clarks Original是兩大品牌初之聯名,分別帶來兩個全新名號 -Wallabee Made及Desert Made。其中Wallabee更如昔日Manhunt般將文字分佈在鞋面上,90年代最美好設定完全Come Back。 NIGO® 90年代用Wallabee襯APE 在Manhunt未誕生前,NOWHERE年代的NIGO®便經常以Clarks生膠底Wallabbe襯APE。也許自己著得多,終萌生製作Manhunt這個念頭,更成為潮流界䇄立多年的一個重要Icon。而NIGO®身傍高橋盾所穿的George Cox,也是他們當年經常着用之物,及後亦推出過HUMAN MADE之聯乘版本。 裏原傳奇NOWHERE 早年引入英倫名物Clarks 90年代由NIGO®和高橋盾所創立的NOWHERE店,成為引爆裏原風潮之不世傳奇。那年頭NIGO®是當店主力買手,經常到外國入貨,在他主理下,NOWHERE便引入過不少Clarks名作,昔年嚴

By chung
氣質插畫女生渡邉香織展東京開催!

氣質插畫女生渡邉香織展東京開催!

若你早年曾迷上日本戀愛實境節目《雙層公寓》,大概對這位現身於東京篇的短髮女生有印象吧。渡邉香織是一位90後的全職插畫家,以「foxco」之名先後與Thom Browne、Ralph Lauren、Barbour、Chanel等不同品牌合作,Netflix日劇《再見的延續》的周邊宣傳也是找她出手。最近渡邉香織(foxco)在東京開辦個展「The Longest Night」,值得到訪。 東京必訪!foxco個展 渡邉香織自2022年移居英國生活,近乎每個星期也會上傳VLOG分享最新動向。自移居英國生活後,渡邉香織經常遇到新鮮的體驗,是次在新展將自己的體會經歷化為6幅全新畫作。 The Longest Night 日期:即日起至1月19日 地點:Spiral Garden(東京都港區南青山5-6-23) 時間:11:00至19:00 日期:1月24至26日 地點:京都・新⾵館(京都市中京區⾞屋町245番地2)

By emily
光學科技如何見證人類文明演進﹖ 德國蔡司推動太空探索及航天發展 
個人化鏡片把頂尖光學帶到眼前

光學科技如何見證人類文明演進﹖ 德國蔡司推動太空探索及航天發展 個人化鏡片把頂尖光學帶到眼前

光學科技除了應用於日常眼鏡鏡片及相機鏡頭領域之外,還可以怎樣推動人類文明演進﹖ 早於1846年蔡司這個改變世界的品牌由Carl Zeiss成立,於不同範疇都有份推動科技發展。例如研發出現今眼鏡界常用的測量單位、直接影響鏡片清晰程度的「阿貝數」, 以及可以矯正人類視力嘅醫療設備,甚至成就了超過30位諾貝爾獎的得主的科研成果!除此之外,蔡司的相機及鏡頭更幫助人類探索宇宙,1965年雙子星計畫第二次載人飛行任務中,太空人Edward Higgins White成功創下美國第一次(全球第二次)太空行走的里程碑,亦攜同蔡司採用燃氣推動的太空專用相機Contarex出勤,拍下第一張在軌太空船影像。此外,1968年從外太空拍攝的經典照片「地出」,亦同由蔡司鏡頭所拍攝。足見品牌於光學領域的代表性。 然而大眾最易接觸到的蔡司光學科技範疇,必然是日常使用的眼鏡鏡片。蔡司的個人化訂製鏡片會先透過先進德國科技精準驗眼和定位,來獲取不同人的光學指紋,運用這些詳盡的視力數據,訂製多點測量的鏡片。再由香港蔡司工場的職人負責裁形、車邊、定位、安裝等工序,每個細節一絲不苟。今集《Big Brand Theory》主

By Germo Leung
屬於新時代的實用機能主義!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得主的革新設計視野

屬於新時代的實用機能主義!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得主的革新設計視野

時裝設計除了追求美感之外,近年亦愈來愈講究如何透過設計來回應日常生活不同層面所需,因此擺脫傳統僵化思維的新派年青設計師於時裝界及創意圈中亦愈來愈受重視。而為探究年青設計師的破格美學視野,今次就進一步剖析兩位新鮮出爐「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得主林宇喬(Jeremy Lam)以及葉嘉祺(Wilson Yip)的設計哲學,一同走進他們那種實用主義與創新意念並存、同時又各具不同個性的創意國度。 透過實用機能重新詮釋象徵主義 -「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林宇喬 於中央聖馬丁學院主修女裝設計的林宇喬(Jeremy Lam)非常著迷於功能性服裝,分別於倫敦的Aitor Throup Studio和巴黎的Sharon Wauchob Atelier實習、並於香港理工大學獲得時裝及紡織設計碩士學位後,在2019年正式加入了男裝機能服品牌Nilmance主理設計。驟眼看Nilmance的機能風設計,可能會誤以為林宇喬的作品定必以高科技防水透氣物料為基礎,但其實他最初會迷上功能性的服裝設計,卻是因為昔日的軍服:「例如美軍經典的N-3B及M-51 Parker,雖然外觀和質感都很Vintage,但

By Germo 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