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模型迷自組網絡群組 「高達同好聚GUNDAM」的日常與成員

高達模型迷自組網絡群組 「高達同好聚GUNDAM」的日常與成員

一如歌詞所言「十年又過去」,詞人用上「又」字描寫,盡見十年光陰恍如轉眼即逝之意,但話雖如此,要堅持某項習慣至十年光景卻非易如反掌。作為香港高達支持者,相信定必聽過FACEBOOK群組「高達同好聚GUNDAM」之大名,由2010年創立至今坐擁接近5.8萬名粉絲,踏入十二月更達成十周年之里程碑。就著今回高達特集主題,編集部就邀請了高達同好聚GUNDAM其中三位版主KEN(GUNDAM@EFSF)、DOUGLAS(D.M.S.)以及SAM(喜樂的森)進行訪談,並分享眾人對高達的回憶、收藏品以及關於高達同好聚GUNDAM的起源。

◎text_坦拿 ◎photo_SIU FAI、部份由受訪者提供 special thanks:Y HOUSE CAFE ◎ design_laM

D.M.S.(左) GUNDAM@EFSF(中) 喜樂的森(右)

堅持實體聚會 高達同好聚GUNDAM

早在2010年,高達同好聚GUNDAM正式於網上社交平台FACEBOOK成立,群組由十一位資深高達粉絲所管理,創立至今吸引多達5.8萬名粉絲加入,不得不提群組堅持每月舉辦一次高達迷實體聚會,十年以來已曾策劃過百次活動。然而當中三名版主GUNDAM@EFSF、D.M.S.、喜樂的森,同樣自高達面世以來一直支持至今,除了對各大高達動畫系列的故事、人物角色以及機體設定瞭如指掌,當然多年以來亦收藏了多不勝數的模型、玩具成品等心血結晶。

M:《MILK》
G:GUNDAM@EFSF
D:D.M.S.
S:喜樂的森

M:在何時開始認識高達?鍾情的原因是甚麼?

G:我記得大約在小學四五年級時,電視台剛開始播映《機動戰士高達》,在此作播出之前類近的卡通片均離不開超級系機械人主題,情節大多數都是怪獸進行破壞,然後主角擊退敵人;但高達的故事卻基於真實人類戰爭層面,對於一名四五年級小學生而言這是非常具衝擊感,故此《機動戰士高達》屬於一套劃時代的動畫作品。與此同時,高達動畫無疑是非常長青,在不同導演的發揮之下亦各有風格,促使其延展能力更強,不如《STAR WARS》有固定編年表,高達的時間線不只限於U.C.(UNIVERSAL CENTURY),因此旗下模型作品基本上不能儲齊,只會愈儲愈多。

D:我並不是因為動畫而認識高達,首次接觸應是在年幼時前往文具店看到高達的模型,還記得當時電視台尚未播出《機動戰士高達》,而一副模型的定價只售$9.9。要知道機械人類別的玩具,對大部份男孩子而言的確不能抗拒,而且高達本身在機體設定上與超級系機械人有很大分別,故此帶給我很大衝擊;加上當年尚未停刊的《漫畫周刊》會報導很多關於高達的資訊、資料,在未播出《機動戰士高達》之前我已經愛上高達,所以《漫畫周刊》對我們這年代的動漫粉絲簡直是「神物」。

G:我也記得《漫畫周刊》,因為當年《機動戰士高達》不論在日本或香港首播時,其實沒有引起太大的回響,在高達模型推出後大眾才開始追捧高達,我們這班粉絲當年更寫信到《漫畫周刊》,要求電視台重播《機動戰士高達》,那時大約是1981年之間,每個星期天九點播放;還記得《漫畫周刊》中間的那張拉頁海報,那時我也收藏了一大疊。

S:至於我亦是從小看《機動戰士高達》而認識高達,亦由此起一直追看至其他後續系列。我認為高達的破格之處在於與其他超級系機械人卡通片有很大分別,後者的故事發展是很典型並固定,每集也是打怪獸並最終得到勝利;但高達的故事則帶有連貫性,主角對手不是外星人或怪獸,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戰爭,當中又有軍隊式、量產型的機體,又會以隊伍方式去對壘,對此設定我感到很新鮮,並會想繼續追看下去,加上敵對兩方會各有傷亡造成悲劇發生,與過往的超級系機械人可謂大相逕庭。

M:最喜愛的高達動畫/模型/玩具成品系列?

G:動畫而言一定是元祖《機動戰士高達》,此作已上「神枱」不能不提;但除此之外我也喜歡《機動戰士高達00》與《機動武鬥傳G高達》,前者的導演水島精二與編劇黑田洋介從未看過高達動畫,在製作前才從頭看過之前的作品,結果兩人的確能將高達的核心思想放入《機動戰士高達00》之中,並看得出他們有消化過早期高達動畫的內容,而且兩人還將《機動戰士高達SEED》劇情及機設為人詬病之處,在《機動戰士高達00》中得以重新調整。至於《機動武鬥傳G高達》在年青時觀看可能會覺得很離譜,為何要將高達以這樣的形式演繹;但現在回看就是要有這樣瘋狂的導演,才可令高達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現,而其故事情節亦相當不俗。

D:《機動武鬥傳G高達》其實與《機動戰士高達》一樣,在日本首播時一眾粉絲亦接受不了,要蘊釀一段時間如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才備受追捧,有如東方不敗與杜門之間的師徒情,由當年嗤之以鼻到現時推崇備至,這個觀眾上的轉變我覺得頗為有趣。

G:模型方面因為年幼時初接觸是HG 1/144(HIGH GRADE),長大後亦繼續追捧下去,特別在造工與塑膠物料之間的緊緻程度可謂恰到好處,若模型尺寸再大則會顯得鬆散;尤其是GTO MSV SERIES,其製作精良並一直不斷改善,而且精密度高,適合一眾鍾情MSV的死忠粉絲。至於玩具成品就是ROBOT魂ver. A.N.I.M.E.系列,此作可謂打中「老餅」粉絲的心,特別機體上的MARKING跟足原著,有如試作型大魔會附送渣古的「手指公」及士巴拿,數百元定價性價比非常高。另外高達成品不得不提METAL BUILD(MB),很欣賞其造工功藝,未曾想像過MB出品比MASTER GRADE及HIGH GRADE好那麼多。

D:動畫上我則喜歡《機動戰士高達0083:星塵的回憶》,不論作畫與故事方面直至現時仍是處於頂端,特別就著打鬥場面而言,機設非常正、突出、有個性,而人物的刻畫亦比其他作品來得深刻,好像軍人賈圖,可謂「男人之中的男人」。至於電視版則是《機動戰士高達00》,但只限第一季,認為第二季有點出現「暴走」情況,第一季故事編排非常出色,當然機設方面海老川兼武更是「無得頂」。現在沒有太多時間砌模型,對上一隻完成的模型應該是「狼王」,而我亦喜歡砌HG 1/144,但因為我喜歡在著色上花功夫,加上沒有噴槍等工具,若以手油形式上色,至少要花上兩三個月完成。高達玩具種類實在太多,有如扭蛋、METAL BUILD、ROBOT魂,而我則較鍾情ROBOT魂Ka SIGNATURE與METAL ROBOT魂Ka SIGNATURE,前者無論機體或著色方面均相當出色,入手該系列就恍如請了模型高手替你砌一副模型,其鑑賞性非常高;而後者因為推出很多S GUNDAM系列,而我又最愛《GUNDAM SENTINEL》,這產線支線出品水準高,造型上於BANDAI而言算是頂級。

S:動畫真的很難選擇,但我會挑選一新一舊的作品。舊的一定是《機動戰士高達》,作為元祖動畫所有後續作品均基於此作出發,其創造出整個世界觀,重要性無庸置疑。至於較後期的我會選擇《機動戰士高達00》,故事非常壯烈之餘,場面又非常震撼,有如四名年青主角在第一季中段被聯合軍圍剿三十六小時,結局天人組織被瓦解、尼奧殉隕、剎那失蹤,故事做得不錯。模型方面我會選擇MG,因為MG既可平衡精密度,又不需太多地方來擺放,有如MG RX-78-2 GUNDAM Ver2.0,其骨架做得好靚,所以會延伸到不同型號如吉姆、MSV等均會採用相同骨架。至於玩具我會選擇CLOVER的高達超合金,在當年高達面世時已經推出,尺寸比例大概是現在的1/100,特別那款自創的武器,有如近來最新的獨角獸作品,亦為紀念這款超合金而追加相同武器配件。另外我亦很喜歡GUNDAM HEAD COLLETION,它的尺寸大小做得相當好,可亮燈有著單、雙眼效果,一共推出了三個系列合共二十七款,遺憾我只能搜集到大約二十款,這是大約八年前的出品。

M:可否分享任何關於高達的難忘經歷或瘋狂的舉動?

G:經歷不算十分瘋狂,說的就是首次到台場「朝聖」。那年我記得是夏天季節,我帶齊攝影裝備與家人到日本台場一睹1/1的高達,當我一踏入潮風公園時,慢慢聽到高達經典的背景音樂,直至看到那十八米高的高達身影,我不禁流起淚來;家人都問我為何流淚,我說我也不知道,就是無故流下眼淚,回想起那份感覺非常神奇,那天我還從下午三時拍照拍到晚上九時。

S:我也明白,那一刻看到十八米高的高達,對於從小看高達到大的粉絲而言,恍如夢想成真。

D:我沒有稱得上瘋狂的經歷,即使去某處朝聖也好、入手某機體模型也好,反而每次接觸有關高達的事物也會令我感到更加平和,沒有甚麼激動的情緒,我想舒服、愉快的字眼會比瘋狂更適合,現在都是很自然地去享受、追求高達。

S:我想我的舉動不屬於瘋狂,而是對高達的一份熱情,就是連續一個月每天於高達同好聚GUNDAM發佈新的機體畫作。就以吉姆為例,其擁有眾多配色版本,我會做好資料搜集,曾推出過的版本我均會畫下來,其他型號亦然,因此還需花上一段頗長時間,加上有時要透過群組的版友提供細節資料,有如徽號、小隊勳章等等,而他們亦會給我很多意見,令我更加有動力去上載自己的畫作。現時我大概畫了三百張作品,於群組內曾發佈大約一半數量,只限高達同好聚GUNDAM獨有,就連自己FACEBOOK帳戶亦未曾上載。

M:高達對你有甚麼影響/啟示?

G:我是任職培訓顧問,在十年前我正在編寫教材,並以同理心為主題,美國心理學家DANIEL GOLEMAN早在九十年代初已探討過同理心的話題,而高達的核心思想卻是能夠懂得互相理解,同理別人感情達至減少糾紛,這與DANIEL GOLEMAN所言非常類近,但高達在1979年經已面世,可想而之富野由悠季的想法是何等前衛,一些科幻的想法已超越了人類的學術發展,更令人類向著相關議題思考。

D:年幼時看高達是純粹欣賞打鬥場面,但現時回望過去發現眾多作品除了《GUNDAM BUILD FIGHTERS》,每套高達作品均是與政治有關,因此我得到的訊息就是高達就是政治。除了《GUNDAM BUILD FIGHTERS》,你會從高達的動畫中理解如何就著不同政治立場去鬥爭,或者爭取自己眼中認為的正義,甚至捍衛不同軍隊或國家的核心價值,這對現在的我而言有更大震撼與感觸。

S:童年看那些超級系機械人動畫,故事大多均是忠奸分明,但高達教會我世界很複雜,沒有絕對的忠與奸,兩個陣營甚至三個陣營裡面都會有忠有奸,而就算在同一隊伍內又會有忠有奸,但不同隊伍又未必會形成對立局面,亦可以成為識英雄重英雄的朋友。另外在高達世界之中,主角未必會駕駛一部特別強大的機體,有些無名小卒又會為同伴犧牲,令我明白每一個人都好重要,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與現實可謂相當貼近。

M:若可以成為高達的其一人物或駕駛某款機體,你會如何選擇?

G:若論喜歡一定是阿寶與其駕駛過的所有機體。但若說想代入的話,我想應該是《機動戰士高達00》剎那。在歷代高達主角之中,剎那算是比較完美的一位,由殺死自己父母親到投身童兵行列,直至最後迎接地球永久和平,由第一季、第二季甚至電影版,剎那之間的心路歷程是十分豐富的經歷,至於機體當然是GNT-0000 00 QAN [T]。

D:機體上我會選擇EX-S GUNDAM,全因其設計實在非常有型,可謂是KATOKI(KATOKI HAJIME)的設計頂峰,而在U.C.的世界中實力亦都非常強橫。可是人物方面我實在不敢恭維,坦白說高達作品中的主角大多都是沒有好下場,始終高達某程度上牽涉到政治同戰爭,每位角色都要有悲劇作背景,才能勾起漣漪去吸引觀眾。

S:我在年幼時當然會想過做阿寶,駕駛著RX-78-2高達,但長大後卻有另一番體會。人物方面我會選擇賴巴,他在故事中壯烈犧牲,的確是「男人中的男人」,既有著軍人的氣魄,其個性設定又相當立體。年幼觀看動畫時,即使賴巴不是主角更屬於敵方人物,但都不想看到他戰死沙場;尤其前傳講述他如何成為軍官、他身邊的紅顏知己、如何照顧下屬等等,均展露了他的男子氣慨。在機體上我會選擇最傳統的吉姆,因為設計很RAW,沒有甚麼超級動力,又沒有主角的光環,但要非常小心作戰,與支援隊友等等,我想駕駛著吉姆的感覺應該不錯。

D.M.S. |解体匠機|RX-93 v高達:作為TAMASHII NATIONS最高等級系列,這款解体匠機RX-93 v高達以1/60比例呈現,全機由超過二千件零件合製而成,配合超合金關節,以及多件武裝配件如盾牌、光束來福槍、光束軍刀,加上專用台座,發光模組等,藉此組成這枚不少高達迷心目中的夢幻逸品。

M:高達同好聚GUNDAM當初成立的契機?

D:說到這裡要提一提玩具日報,因為玩具日報早期已有很多人討論高達,甚至出現一些實體聚會。大約由2008年開始,我們數人開始舉辦高達實體聚會,在若干次後,主席(GUNDAM@EFSF)更在FACEBOOK創立了高達同好聚GUNDAM這個群組。

G:在2008年時,我們一共十一人會相約出來並聚會,當時應該每次也是在星期天的下午三時半,並選址現時已結業的CHARLIE BROWN CAFE。那時十一人由互不相識到討論高達得不亦樂乎,當然十分開心並成為知心好友,需知道除了讀書時的朋友,就很難會再遇到交心的朋友,但我們除了高達,多年來還曾一起經歷過人生的跌跌碰碰,因此我們都很珍惜每次的實體聚。及後到2010年12月9日,我在FACEBOOK開設了高達同好聚GUNDAM,成立初期我亦會很緊張群組的成員人數,不時將群組的連結,放到有如台灣的高達網站藉此宣傳,但直到現在高達同好聚GUNDAM的成員已多達5.8萬人,對我而言成長速度已是相當快。而且我們成立十年來實體聚會從未間斷,直到上年度因社會運動與疫情關係暫停了接近一年。

D:我想高達同好聚GUNDAM可能是世上最大型的高達網上群組。

M:高達同好聚GUNDAM的樂趣?

G:除了實體聚會,高達同好聚GUNDAM的成員亦會分享很多高達珍品,有如SAM的畫作、一眾模型攝影作品等等,我亦會替我的收藏品拍攝相片,除此我記得有成員曾在群組裡發佈高達主題曲小提琴版本,又有粉絲會以鋼琴彈奏主題曲,相當多元化。

D:我覺得高達同好聚GUNDAM最令人欣賞之處,則是裡面有很多有養份的留言,好像SAM的畫作有時需要版友們的意見或幫忙,他們都會一呼百應提供資料,讓SAM可以完成畫作。另外高達同好聚GUNDAM歡迎喜歡高達的朋友加入,各成員不一定來自香港,就算是外國的粉絲言語不通,但都會在群組裡發佈自己的模型作品,這是非常IMPRESSIVE。我會形容高達同好聚GUNDAM是可以打破語言隔膜的群組。

G:對,高達同好聚GUNDAM內不只香港成員,星馬泰以及台灣都有人加入。還記得第十次實體聚會時,到CITY U談論有關高達的同理心,想不到真的有廿多人前來。

M:香港高達迷與其他國家高達迷的分別?

D:坦白說其實沒有分別,除了語言上的障礙,單從影像方面大家也是高達迷,都能表達對高達的熱愛。

S:若要談論當中的分別,我想香港的高達迷會更加幸福,一來可以實體聚會,香港地方不大,我們大多會在旺角舉行聚會,只要你肯出來一定能夠參與;相反外國要舉辦這些聚會則相對有難度。

D:沒錯也是,尤其物價方面,外國粉絲要追高達成本比香港更高,但DISPLAY地方的成本卻較低;而香港則調轉,DISPLAY地方的成本非常昂貴,但模型定價卻便宜得多;而且外國要入手高達是相當困難,即使產品不是限定版本。

G:香港甚至比日本更幸福,因為日本地方大,除了東京都有些小縣有售的高達種類非常有限;但香港單是旺角基本上已有齊大部份款式,價錢更比日本便宜。

S:我也曾見過模型舖裡面有數位日本小朋友購買模型。

D:就算是限定版款式,要在香港入手也不是算太過困難。

Read more

黑白香港|《九龍城寨》漫畫家Pen So眼中的深水埗、北角、南山邨

黑白香港|《九龍城寨》漫畫家Pen So眼中的深水埗、北角、南山邨

◎text_emily | 蘇頌文(Pen So)是一位勤力的漫畫家,每隔幾天便會看到他在社交平台上載畫作,不少是對當下的回應,而當中佔大半也跟香港相關。回首Pen So這些年來的創作,事實上百份之九十九點九也與香港緊扣相連。從早在2015年舉行的個展「本土回憶」,到2016年推出的首部個人繪本《香港災難》、2017年的《九龍城寨場景故事畫集—浪漫大逃亡》、2019年的《禁靈書》、2021年的《災難之後》及至今年出版的《回憶見》,無不以香港為設定背景。在Pen So的作品中,崩壞殘缺或是壯麗優雅,均是香港無可取代的美麗景緻。 回憶中的香港風物誌 開版頁為《回憶見》的第一幅畫作,女生那把長髮套放了香港車來車往的街道風景,配以《傾城》的歌詞說起網絡創作歌手李蜜兒的故事。早陣子在香港藝術中心看過原畫,墨水與空白之間擠擁著澎湃的情感,很是震撼。Pen So坦承單純繪畫香港景物早已滿足不到他,由此推進一步,希望用景來說故事,因此有了《香港災難》及跟余兒合作的《九龍城寨》。 隨之為了能夠擔得起「

By emily
日本90年代TOP 20偶像歌手 一文回顧J-POP輝煌時代(原稿)

日本90年代TOP 20偶像歌手 一文回顧J-POP輝煌時代(原稿)

◎text_CANDY CHOY  |◎design_MarcoC 「J-POP」一詞在八十年代末由音樂專門電台J-WAVE命名,意指受西方音樂影響的日本現代音樂流派。九十年代至千禧年初更是J-POP的黃金時代,當中以1994年起由傳奇音樂製作人小室哲哉一手栽培的一眾「小室家族」歌手,包括安室奈美惠、華原朋美、GLOBE、TRF等最具代表性! 其後J-POP更發展出更多的分支,視覺系、搖滾系的J-ROCK如LUNA SEA、GLAY,突如其來的一股沖繩跳舞組合SPEED、MAX、DA PUMP等的出現,到九十年代末的HIP HOP、R&B風潮,造就宇多田光、濱崎步、MISIA、倉木麻衣等更多歌姬加入樂壇,讓平成歌姬陣容愈來愈強。 同期像J家旗下的男團、女團MORNING娘等亦開始打造既具顏值兼備跳唱實力的男、女偶像組合,這十年間百花齊放的歌手、樂隊與偶像把J-POP推至最巔峰的階段,熱潮更延伸到全亞洲,我們才能有機會讓J-POP歌曲陪伴成長。在重溫以下二十個不同界別的J-POP代表昔日輝煌成績的同時,相信他們經典作的旋律已在腦海中縈繞。 平成歌姬 安室奈美惠 安室奈美惠

By MiLK B
消失中的香港風景(一)本地霓虹燈招牌兩年間被拆除3,500個  「街招」如何拯救舊招牌?

消失中的香港風景(一)本地霓虹燈招牌兩年間被拆除3,500個  「街招」如何拯救舊招牌?

◎text_emily | ◎photo_SIU FAI、@modernismhongkong | 招牌是建構城市風景的關鍵元素,是城市美學的重要象徵。曾幾何時香港街道掛滿了大大小小的手寫書法招牌與霓虹燈招牌,為城市景觀注入靈魂,可惜近幾年不少吊掛於半空中的招牌因建築物條例而無奈被拆。由馮達煒(Ken)及麥憬淮(Kevin)兩位建築師創立的「街招」,便以自己的方式著意保留快要一點一點失去的香港美學。 從建築師到成立「街招」:Ken與Kevin的保育之路 在2022年11月尖沙咀天星碼頭的一間地舖內,放滿了模樣各異的招牌。九龍城公和荳品廠、和昌大押、海安㗎啡室、沙龍洋服、文華冰廳、廣同安藥行……如此近距離細看實在震撼。這是Ken及Kevin所創立的「街招」努力保留被拆卸的舊招牌,更為它們存檔—招牌物料、出現年份、清拆原因等等,將香港街頭美學有系統地整理歸納、好好保存下來。 份屬中文大學建築系的同學,兩人在畢業後碰巧在同一公司工作,沒料到這段緣份竟一直延續下去。這個轉捩點要回溯至2015年,「記得我們有天一起吃午餐,偶遇到一家押舖正在清拆招牌,那隻字很美,因而問工人能否讓我們保存

By emily
巴黎奢華酒店攻略|每晚近9萬港元入住凡爾賽宮是甚麼體驗 呢間擁全球第一間DIOR水療中心!

巴黎奢華酒店攻略|每晚近9萬港元入住凡爾賽宮是甚麼體驗 呢間擁全球第一間DIOR水療中心!

如果機場是迎接全球旅客的大門,那麼酒店便好比城市的睡房,讓旅客以最精神的狀態迎接精彩的行程。雖然受到疫情影響旅客量驟降,但近年巴黎境內仍有不少新酒店落成開張,無論是追求城市景觀、一嚐米芝蓮美食、融入大自然,甚至享受宮廷式服務,都能在這個城市得到滿足。 ◎text_RAY.P |◎design_LeX CHEVAL BLANC PARIS:擁全球首間DIOR水療中心 伴隨莎瑪麗丹百貨公司開幕的,還有巴黎最新住宿熱點CHEVAL BLANC PARIS。酒店坐落於塞納河畔,能將羅浮宮、艾菲爾鐵塔、聖母院等地標的日夜美景盡收眼簾。法國建築師EDOUAD FRANCOIS聯同美國建築師PETER MARINO希望以法式住宅風格營造隱密性高的住宿體驗,因此盡量減少房間數量,全酒店合共只得七十二間客房和四個用餐區。色調以純白、米白及金為主,並以藝術與當代設計元素作點綴,為酒店注入舒服、優雅而浪漫的氣氛。酒店另一個重要賣點是全球僅此一間的DIOR水療中心,內裡設有六個不同風格佈置的獨立療程室,提供多達四十八種療程選擇。雖然現時DIOR水療中心亦有進駐美國、杜拜等地,不過仍有不少人慕名而來。

By MiLK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