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武器是寫實還是黑科技? 睇機械人神作前的科普知識

高達武器是寫實還是黑科技? 睇機械人神作前的科普知識

◎text _坦拿 | ◎photography_方紹邦 | ◎design_tim

《高達》動畫系列打從1979年面世,旗下續作固然多不勝數,但系列播映至今超過四十年仍不失年輕「新血」粉絲加入,可見《高達》的確漠視「潮流」二字,橫跨數個世代並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動畫作品;尤其《高達》多年來發展未見停步,其世界觀延伸至未見盡頭之外,更被視為屬一種學術性探討主題,而當中所涉及的某部份電子科技、物理技術雖由創作團隊虛構而生,但每項高達機體的結構、武裝設備等,卻內含確切的科學原理以說明之,此舉除了足以印證團隊慎密的創作心思,同時亦恍如向世人闡述:科幻動畫不一定全是天馬行空,卻可以透過種種科學理論將動畫與現實接軌。

科技演變史集結
GUNDAM WEAPONS

《高達》動畫誕生超過四十年來,連同各大分支作品合共多達數十齣,當中曾登場的角色人物與機體更是多不勝數,尤其後者的外型、裝備亦成為一眾粉絲多年以來討論得不亦樂乎的「永恆」話題。作為用以戰鬥的機動兵器,高達身上的各種高科技武裝無疑成為勝負的最大關鍵,打從為人熟悉的多款基礎光束武器,直到由精神感應系統所遙控的攻擊端子,不論在裝備上或各個世代的MOBILE SUIT(MS)機體結構中,均能展示出《高達》世界裡科技的革新與演變史;若高達粉絲打從七十年代末由首部作品《機動戰士高達》起開始支持,相信更能體驗到動畫世界與現實兩者,同步見證著科技進步的那一份代入感。

光束系武器

若數到《高達》系列中的經典武裝,大概一眾光束武器定屬其一代表。然而要追溯光束武器的起源,則要提到故事中定居於自護公國的物理學家托雷諾夫·Y·米諾夫斯基(TOLENOFF.Y.MINOVSKY),曾預言一種全新特殊粒子存在的假想設定,惟當時因未受物理學會認可而不了了之;及後自護公國的公王湯金·索多·薩比(PRINCE DEGWIN SODO ZABI)在得悉米諾夫斯基的假想理論後,決意支持後者研究相關特殊粒子,並在U.C.0047(UNIVERSAL CENTURY)於自護公國的SIDE 3殖民衛星群成立米諾夫斯基物理學會,及後去到U.C.0069在學會進行的一項秘密實驗中,該特殊粒子首度被證實真正存在,亦被命名為米諾夫斯基粒子。米諾夫斯基粒子是由帶有負電荷的「正粒子」與正電荷的「反粒子」以對等方式存在,更以立方體的方格形式排列,尤其粒子擁有極強穿透力,能有效減退電磁波效應,故此可入侵各種電子儀器並造成故障。有見及此,自護公國致力研究如何在戰場上應用米諾夫斯基粒子,同時更開發於粒子存在的環境之下適合用以作戰的全新兵器,亦即是高達原型MOBILE S.U.I.T(SPACE UTILITY INSTRUMENTS TACTICAL)最初出現的因由。

光束軍刀 BEAM SABER

在地球聯邦軍大敗於自護公國軍的新式兵器MOBILE SUIT過後,地球聯邦在「V作戰」中完成了試作型MS RX-78-2高達,而此作亦被視為日後MS設計的基礎;RX-78-2高達配備了當時屬最高規格的裝備,其中一項則是為人熟悉的光束軍刀。光束軍刀可分為產生器(刀柄)與刀刃兩部份,產生器內置能源匣,可透過電磁場將米諾夫斯基粒子所組成的I力場(I-FIELD)形成筒狀刀刃,繼而將壓縮的米諾夫斯基粒子注入I力場之中,因壓縮粒子困於刀刃並呈高熱狀態,當I力場遇到其他固體表面時可輕易切割並造成破壞,但因I力場具有排斥性,除了以此原理將壓縮粒子定型維持刀刃外觀,同時對其他I力場亦會作出排斥,因此解釋了為何當兩把光束軍刀接觸時,兩者並不會穿透更可用以作戰。作為擅長近身戰鬥的機體,RX-78-2高達可謂將光束軍刀發揮得淋漓盡致,當然除了RX-78-2,及後眾多高達亦曾以光束軍刀作基本裝備,有如RX-178高達MK-II、RX-78GP03高達試作3號機等等;而I力場不僅單以軍刀樣式示人,其更可被塑造為不同武器如迴力鏢、斧頭等等。

光束戰斧 BEAM AXE / BEAM TOMAHAWK

如上所述,米諾夫斯基粒子除了可透過組成I力場形成光束軍刀,同時亦可將I力場塑造成各種武器,有如MSN-04沙煞比、MSN-06S新安洲等機體均曾使用的光束戰斧。MSN-04沙煞比早於1988年《機動戰士高達馬沙之反擊》中登場,並由主角之一馬沙·阿茲納布(CHAR AZNABLE)駕駛;因應馬沙的要求,工程師為MSN-04沙煞比裝上大量推進器,促使其機身身高即使超過二十五米,卻能提供靈活反應與極高機動性。沙煞比除了裝有米加粒子砲,同時亦配備內置導彈的盾牌、光束來福鎗,以及光束戰斧等等,而後者更可因應需要切換成軍刀或戰斧形態,至於刀刃的外型亦可作切換。MSN-06S新安洲則有如沙煞比設有可切換成軍刀或戰斧的光束武器,更可將兩把光束戰斧與盾牌合成,組成攻守兼備的究極武器。

光束戰鎚 BEAM MACE

在《機動戰士V GUNDAM》中,隸屬贊斯卡爾帝國的機體ZMT-S28S基卡奧,就配備了一款可作光束軍刀或戰鎚之用的武器,當切換至戰鎚模式時,握把部份會延長並於末端位置形成球狀,駕駛員可透過球形刀刃以作攻擊;若對手擋下攻擊時,球形刀刃會自動伸出更多尖錐形刀刃加強攻擊力,其外型就恍如連接著長棒的流星鎚。

光束薙刀 BEAM NAGINATA

自護公國軍旗下的MS-14A格魯古古被譽為性能最強的量產型MS之一,同時亦屬首款以光束系武器作常規裝備的自護公國軍MS,當中除了具備光束來福鎗、120mm機槍、火箭砲等等,不得不提近戰專用的光束薙刀。光束薙刀同樣透過I力場與米諾夫斯基粒子所組成,尤其後者高熱特性,令薙刀可切開合金材質可謂極具破壞性,加上由兩方生產器發放粒子,駕駛者可選擇生成一方或兩方刀刃,提供相當具彈性的近戰攻擊選項。

MEGA粒子砲 MEGA-PARTICLE CANNON

作為歷史悠久的光束武器,MEGA粒子砲不但提供極具破壞力的攻擊效果,同時亦被廣泛用於一眾戰艦、MS甚至MA(MOBILE ARMOUR)機體之上。有關MEGA粒子砲的運作,當然亦離不開米諾夫斯基粒子,後者可區分為正電荷與負電荷兩種粒子,若將粒子加以施壓,兩者會形成呈中性電力的「MEGA粒子」,而在轉換過程中所產生的能量更會被儲存起來;當聚集了一定的MEGA粒子時,亦隨即成為彈藥,但為了不讓粒子向外擴散,必須透過利用I力場來塑造砲口,即是MEGA粒子唯一的擴散出口。比起傳統彈藥火砲,MEGA粒子砲所產生的能源流失更低,所發揮的攻擊效能遠高於前者,但若要將米諾夫斯基粒子壓縮成MEGA粒子,則需消耗相當大的能源,故MEGA粒子砲在初時僅會配置於戰艦、巡洋艦等大型機器;直到E-CAP(ENERGY CAPACITOR)能源儲備技術的出現,可將即將被壓縮的米諾夫斯基粒子預先儲存,進一步減低生產MEGA粒子所需的能源,藉此讓MS、MA等機體亦能配備MEGA粒子砲,而這類型可攜式MEGA粒子砲亦被稱為光束來福槍。

光束來福槍 BEAM RIFLE

縱然MEGA粒子砲威力驚人,但要將米諾夫斯基正電荷與負電荷兩種粒子壓縮融合成MEGA粒子,需要極大的能源提供才能成事;有見及此,米諾夫斯基博士在逃離自護公國並加入地球聯邦時,協助後者開發E-CAP能源儲備技術,把即將完成壓縮的米諾夫斯基粒子儲存於裝置中,藉此提高武器便攜性與減低粒子轉換的能量需求,隨後亦衍生出可攜式的MEGA粒子砲,亦即是現今高達常規裝備——光束來福槍。光束來福槍的結構因應機動性,而比固定式的MEGA粒子砲更為簡單,大致上可分為E-CAP能源裝置、MEGA粒子發生裝置以及收束、加速環等部件;而運作原理則先要將E-CAP能源裝置內的已壓縮米諾夫斯基粒子,交到MEGA粒子發生裝置進行融合程序,再由連接MS機體電力的把手提供能源,繼而將MEGA粒子經收束、加速環發射。因為儲存於E-CAP能源裝置內的粒子已經壓縮,故光束來福槍只需將粒子融合成MEGA粒子,在能源需求上單靠MS機體自身電源亦足以應付,同時更省略充電時間,故可進行連射及速射。

光束火箭砲 BEAM BAZOOKA

光束來福槍的面世無疑為MS的武裝帶來革命性的影響,當然高度機動性定屬光束來福槍的優勝之處,但隨著科技進步其應用亦逐漸變得普及,在各軍武力慢慢形成對等之時,以光束技術所衍生出的新式武器種類亦盡見繁多,其中一項則屬光束火箭砲。的確比起光束來福槍,光束火箭砲的便攜性與機動性均不及前者,但攻擊效果與範圍卻更見優秀,不難理解打從U.C.0120年代起,光束火箭砲亦成為MS機體的主流武器。在光束火箭砲尚未登場之時,曾出現過一款名為「光束發射器」的武器,不論其外型或是使用方式均參照傳統實彈火箭砲而設,有如扛在機體肩上發射等等,當中曾使用過光束發射器的MS機體就如高達F91。

光束盾牌 BEAM SHIELD

米諾夫斯基粒子除了為MS機體帶來各式各樣的新型武器,同時亦可利用粒子生產防禦力極佳的防具,說的就是光束盾牌。打從RX-78-2高達所使用的手持式盾牌,高達世界中先後出現過具備不同功能的盾牌,有如懸掛式、伸縮式盾牌等均提高了MS機體的機動性;直到第五世代MS面世,隨著機體變得輕巧與新型發電機的出現,過往受到廣泛使用的實體盾牌,亦因負重問題而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則成光束盾牌。一如光束軍刀的原理,光束盾牌同樣由光束生產器以米諾夫斯基粒子與I力場所組成,其高密度特性除了能化解實體武器的攻擊,同時亦可透過I力場的排斥性,而將光束武器的粒子擴散;當然若遇上威力強大的MEGA粒子砲等武器攻擊,光束盾牌亦會有被穿透的可能性。

電熱斧 HEAT HAWK

除了光束系武器,電熱系武器於高達世界中亦相當常見,有如MS-06渣古、MS-07B老虎均曾配備的電熱斧。上述兩款機體所採用的電熱斧型號為HEAT HAWK TYPE 5,是屬於早期因應MS格鬥而生的武器,雖然電熱斧體積較小但仍有一定威力,可用以破壞機體的關節與盾牌。電熱斧運作的原理是將高分子陶瓷刀刃加熱,並透過熱熔方式向對方作出傷害,而所需要的電源亦相對光束武器較少,雖然電熱斧具備實體刀刃,但從加熱過程中武器會產生磁場,藉此能抵擋光束武器的攻擊。

電熱長槍 HEAT LANCE

若電熱斧適合作近距離攻擊,那電熱長槍則成遠距離武器的代表,有如在《機動戰士MOON高達》中的AMX-117卡茲L就配備了電熱長槍。電熱長槍雖然可讓機體於遠距離作出攻擊,但同時亦因體積過大問題,在機動性方面稍為不足;甚至有部份MS機體所配置的電熱長槍,其尺寸比自身高度更高,無疑大大影響在攻守時的活動性。

電熱軍刀 HEAT SWORD

一如電熱斧,電熱軍刀亦是為近身戰而設的武器,並同樣透過將高分子陶瓷刀刃加熱,促使以高溫熔斷對方機體成主要攻擊方式,其中隸屬自護公國軍的MS-08TX伊夫利特就配備兩把電熱軍刀。

電熱鞭 HEAT ROD

作為《高達》系列中為人熟悉的機體之一,MS-07老虎系列就設有多功能用途的電熱鞭,除了可透過高熱效果將機體熔毀,同時電熱鞭亦會發出脈衝高壓電波,既可電擊敵人又能摧毀機體上的電子儀器。不僅如此,電熱鞭更可用作引爆彈藥的器具,不論作遠、近距離的攻擊亦適合不過。

實體射擊武器 機槍MACHINE GUN

對於MS或是MA的機體而言,機槍無疑定屬常規設備之一,其亦成高達世界中最為普遍的武器。然而因應不同機體規格及需要,機槍款式五花八門可謂數之不盡,有如渣古機槍、犢牛式機槍、加特林機槍等等。

火箭砲BAZOOKA

光束武器尚未面世之時,MS除了使用機槍等常規武器,同時亦會設有可發射大型炮彈的火箭砲,而MS所採用的火箭砲種類繁多,有如於「一年戰爭」中出現的高性能火箭砲、核彈火箭砲、黏著榴彈火箭砲等等。

Read more

跟日本寫真攝影師米原康正 探索原宿潮流變遷

跟日本寫真攝影師米原康正 探索原宿潮流變遷

由90年代的雜誌編輯轉型為攝影師和策展人,米原康正在過去30年主要在原宿從事各項工作。他以獨特的視角,發掘原宿的新店舖,並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地區持續創作和探索。 如何從雜誌編輯變情色攝影大師? 相信不少人對於米原康正的印象都離不開「情色攝影大師」這個稱號。1995年,日本潮流雜誌《egg》創刊,他便加入成為編輯。至於為甚麼會開始拍照呢?其實因為每次拍攝模特兒時,雜誌攝影師準備燈光的時間過長,於是米原隨手拿起即影即有相機嘗試拍攝。沒想到這些照片在雜誌刊登後非常受歡迎,更慢慢塑造出個人獨特的攝影風格。雖然經常為性感模特兒、女星拍照,不過不要以為他艷福無邊,其實每次拍攝太太也會監場幫忙。 涉谷系辣妹造型幕後推手 90年代,米原康正在《egg》雜誌上不斷拍攝這類照片,帶起了Gyaru辣妹文化的興起。Gyaru是英文「Girl」的日文發音,始於1970年代,指的是身穿時尚服裝的女性統稱。1995年,未滿18歲的安室奈美惠離開女子組合Super Monkey's,以「單飛」的形式推出個人大碟,迅速成為日本歌壇的超級天后,並引領了小麥膚色的風潮,慢慢更演變成大家熟悉的涉谷系辣妹造型。這種打

By 占咪 Jimmy Lui
一年沖涼一次!動員超過120名僧侶

一年沖涼一次!動員超過120名僧侶

「清潔」在日常生活中帶有幾分勞動意味,但為這個行為加添儀式感,它便昇華成一場莊嚴的修行。每年8月7日,日本奈良東大寺也會為大佛進行「大掃除」,清潔這尊千年古佛身上累積的灰塵。由早上7時開始,超過120名身穿白衣的僧侶及信眾便會在東大寺集合進行淨身儀式,隨之開始一年一度的清掃及擦拭,整個過程長達約兩個半小時。 0:00 /0:25 1× 連Muji也要紀錄東大寺大佛? 記得Muji這條以「掃除」為主題的宣傳企劃嗎?藉由清洗船隻、刮洗外牆、擦洗大象、街頭擦鞋等多個畫面捕捉打掃背後的美學,而其中令人最深刻的莫過於是清潔大佛那幾秒。好幾個白衣僧侶坐在一個「籃子」裡,被拉到約15米高大佛的頭部位置,在相當於五層樓的高度為大佛拭身。最有趣的是他們背後分別寫著「東」、「中」、「西」,以代表他們負責的部份。 東大寺是全球最大木造建築? 據日本旅遊媒體「訪日ラボ」及「口コミコム」去年統計,在奈良縣熱門旅遊目的地排行榜中,榜首位置屬於餵鹿勝地奈良公園,而東大寺穩居第二位,東大寺大佛殿則高踞第五位。東大寺有甚麼

By emily
盤點星級私人飛機,Drake的波音767竟是免費?

盤點星級私人飛機,Drake的波音767竟是免費?

作為一般尋常百姓,擁有一架超跑都已經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不過對於舉世知名的明星、名人,單純名車、豪宅或者都不足以突顯身份,要跟Michael Jordan、Drake一樣,養得起自己的私人飛機先至夠架勢! 籃球之神的「象紋」噴射機 Michael Jordan最近花了200萬美元買下一輛訂製電能跑車;另一邊廂又斥資7,000萬美元,購入了最新款的Gulfstream 650ER私人噴射客機。不過於2016年,籃球之神其實已經擁有一架Gulfstream的G550,但相比之下650ER擁有0.925馬赫(接近音速)的最高航速,總言之就是一個字,「威」! 最高調私人座駕 有人擁有私人飛機是為了私隱;反觀Michael Jordan的650ER設計卻是異常高調。當中就包括引擎部份刻意印有「N236MJ」的編號,既象徵他的23號球衣、亦代表他曾奪得過6屆NBA總冠軍。至於外觀跟G550一樣,650ER的機身引用了Air Jordan 3鞋面的象紋圖案為主調,不過今次就換上了銀黑配色。而單單是塗裝就花費了50萬美元。而飛機內部就設有小型酒吧、私人臥室。單是每年的營運成本,就高達280萬

By 鬼
香港即將擁有1:1 高達立像? 您最想Gundam站立邊度? 離島高票過港島

香港即將擁有1:1 高達立像? 您最想Gundam站立邊度? 離島高票過港島

1:1高達要來香港? 「The Gundam Base快將進駐香港!!」消息震撼高達迷,香港會否繼靜岡、台場、橫濱、上海、福岡、大阪後,成為另一有高達站立的地方?我們當然熱切期待。而消息一出後,大家都熱烈參與討論,一致認為香港值得擁有一台1:1高達,因為自《Z高達》起,便曾多次以香港作為場景。 Z高達 嘉美尤大讚香港真係好靚 高達系列與香港早有淵源,1985年《機動戰士Z高達》,TV版第17話便以《香港》命名,其中主角嘉美尤甫抵埗,便大讚「這個城市真係好靚」。及後更有一場高達Mk-II與Psycho Gundam重高達的城市混戰,戰場竟是港島西營盤。 阿寶曾踏足西營盤 Gundam Mk-II現身成經典 80年代香港的霓虹招牌、電影、與未清拆的城寨完全迷倒日本人,也吸引《Z高達》來香港「取景」。高達Mk-II與Psycho Gundam在招牌與樓房密集的西營盤開戰,成了經典場口,科幻作畫大師高荷義之更將情景繪製成模型盒,

By 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