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気寿司「未來GO!」企劃開動!

元気寿司「未來GO!」企劃開動!

「追夢」兩個字,在現今世代好像變得很奢侈。在競爭激烈、生活節奏急促的城市裡,「追夢」這件事情更彷似遙遠……而紮根香港30年的元気寿司,就選擇了為新一代突破框框,推出首個「未來GO!」企劃,為本地年輕人提供一個實現夢想的平台。

元気寿司香港創店30周年重點活動「未來GO!」

1995年從日本來港的元気寿司,也是由金鐘一間店舖,憑藉夢想,努力拓展成全港80家分店的規模。而為了支持年輕一代追夢,「未來GO!」企劃將公開招募年齡介乎6-24歲的小朋友及年輕人,從中選出有潛力的30個計劃為其提供起步追夢的支援,包括但不限於資金贊助、人際網絡、專業指導,以至其他需要支持的範疇等等,更特別邀請了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作為協辦機構,希望透過其在青年服務領域的專業經驗,協助與一眾參加者緊密聯繫,助大家逐步向實現夢想的目標邁進!

評審委員陣容強大

是次企劃的評審委員會成員,包括香港元気寿司代表、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代表、亞運銀牌得主、港隊奧運代表前劍擊運動員張小倫,以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及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得主、香港導演、編劇及填詞人黃綺琳,透過評審們的自身經驗及獨到眼光,就計劃所帶出之正面訊息、獨特性、創意及可行性等範疇作評分,選出最具潛力的夢想計劃。

張小倫以自身經驗協助年輕一代追夢

評審之一的港隊奧運代表前劍擊運動員張小倫,便以自身的經驗和體會,去協助年輕一代追夢:「我很樂意參與和年輕人或者小朋友有關的活動!我是運動員出身,曾得到社會不同界別的幫忙,所以特別支持不同的機構和團體以他們的能力,去培育新一代年輕人,給予他們更多機會去嘗試。」

M你會如何協助新一代去追求夢想?

張:在每個人的追夢過程中,小朋友往往缺乏勇氣踏出第一步,我希望透過自己的能力,帶領大家去「體驗踏出第一步的過程」。無論最終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會學習到很多東西。

港隊奧運代表前劍擊運動員張小倫先生

M:對你來說,今次「未來GO!」企劃哪一部份是最吸引的?

張:其實我覺得把握機會參與已經很重要,年輕一代可以透過企劃而達至成功,無論在運動、藝術、或創科上,他們可能成為未來香港的一個代表。只要計劃成功,他們就會成為其他年輕人的榜樣。好像我們運動員一樣,亦都會影響到其他年輕人。

「Live The Genki Life」 VS 「未來GO!」

今次的主辦單位元気寿司,亦以「未來GO!」作為香港創店30周年重點活動之一,代表葉育康先生對這個為期一年的企劃,充滿期望和信心。

元気寿司代表葉育康先生

M:元気寿司在「未來GO!」企劃擔當著甚麼角色?

葉:30年來,元気寿司憑藉夢想,成功將壽司文化由日本帶到香港!以「 Live The Genki Life」 信念,與大家一起成長。我們相信小朋友及年輕一代,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因此希望「未來GO!」企劃可成為他們成長中的推動力,而與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YMCA) 攜手合作,正好為這群未來的主人翁提供所需支援,讓他們可以發展潛能,展開實踐夢想的路。

與YMCA 攜手助年輕人向目標邁進

「未來GO!」企劃協辦機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一直在青少年服務工作上擔當重要角色。

M:在科技世代,YMCA如何為追夢者作出支援?

潘:YMCA一直致力為青少年提供多元化服務,在多年經驗及過程中,我們都深深感受到無論是小朋友或青少年,他們都抱有遠大的夢想,其實只要他們敢於踏出舒適圈,大家多加鼓勵,並為他們提供適當的支持,便有機會助他們向目標邁進。YMCA很榮幸參與今次「未來GO!」企劃,而我們的社工團隊將全程陪伴,協助跟進各計劃的進度。

追夢滑板小子、B-Boy、跳繩運動員及年輕插畫師參與「未來GO!」企劃宣傳片

「未來GO!」企劃段宣傳片以「熱血追夢」為概念,透過數位同樣正在追夢的小朋友及年輕人,包括入選2025年《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擁有超過30萬IG粉絲的年輕插畫師KAI、年僅10歲的滑板小子吳亦川(川川)、香港霹靂舞代表隊青年成員BBoy Tin及世界跳繩錦標賽金牌得主黃天佑及李雨錡,激勵在追夢路途的每一位,只要懷着熱情與決心,就能一次次突破自己。

元気寿司「未來GO!」企劃詳情

報名日期

即日起至2025  11  9 

報名網站

https://genki-nextgengo.com/ 

企劃範疇

「未來GO!」企劃主要環繞,但不限於以下範疇:

  • 體育運動 
  • 文化藝術 
  • 創意科技 / 科學

參加資格

參加者之年齡須介乎 6歲至24歲(即200111日至20191231日期間出生)的香港居民

名額

30個(公眾名額:20個;員工名額:10個)

Read more

GenZ撐起50年老舖,德島碩果僅存地毯廠-三好敷物

GenZ撐起50年老舖,德島碩果僅存地毯廠-三好敷物

德島的三好市曾經是生產簇絨地毯的重鎮,不過隨著人口老化;年輕人都流向大城市工作,令三好市的地毯工業步向式微。其中一家工廠-三好敷物本來也難逃結業命運,卻因為新人事、新作風,在年輕世代的團結之下,成功把傳統地毯設計轉型成為藝術、潮流單品,讓職人手藝得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傳承。 miyoshirug.com 簇絨模仿炸雞皮的德島老舖 今年10月6日,日本FamilyMart推出了一款「睡拖」聯名單品,巧妙地運用了簇絨地毯技術製作名物「Famichiki」的炸雞脆皮,而幕後協助生產的,就是來自德島的三好敷物(MIYOSHI RUG),一家銳意改革求存、有超過50多年歷史的手工地毯工廠。 0:00 /0:59 1× 拯救德島夕陽工業 德島的三好市昔日是手工地毯業重鎮。不過隨著人口高齡化,不少工廠都因為後繼無人而陸繼關閉。目前當地只剩下三家地毯工廠仍然營運。而三好敷物原本都要準備結業,不過跟工廠有業務往來的市川先生卻毅然接手了這盤生意,並希望借助設計的力量,傳承職人的技藝。 工廠一半是GenZ

By 鬼
香港曾經有「重慶市場」?

香港曾經有「重慶市場」?

最近香港空間史研究計劃舉辦的「鐵鳥凝視:戰時航空照片中的九龍」展覽裡,展示了近百張相片記錄日佔時期的深水埗、九龍城和油尖旺區地景。這批照片為盟軍和日軍在三萬呎高空的偵察機上所捕捉的影像,偵測地貌以為空襲前作好準備。這些冰冷的軍事記錄,在80年後的今天成了珍貴的視覺檔案,填補香港歷史中的空白。 花50萬港元重現香港歷史? 兩年多前,計劃負責人兼歷史學者鄺智文與一位美國歷史學者交流時,得知對方從美國國家檔案館取得冷戰時期的航空照片。由此推使他向檔案館查詢是否保存有香港二戰時期的航空照片,結果得到正面回應,最後團隊花費約50萬港元複印了約300至400張香港戰時的照片。當時美軍大多使用Fairchild K-17相機(Fairchild Camera and Instrument設計)進行高空拍攝,這批照片於1941年12月25日至1945年8月30日的日佔期間拍攝,為盟軍和日軍在三萬呎高空的偵察機上所捕捉的影像偵測地貌為空襲前作準備。 重慶大廈前身為重慶市場 照片雖原為軍事目的而拍攝,卻確切記錄了當時的城市景觀。有些消失了建築得以重現眼前,如謎一般的圓形商:「重慶市場」(Chu

By emily
用一塊布造一盞燈?亞洲初展出

用一塊布造一盞燈?亞洲初展出

這是A-POC ABLE ISSEY MIYAKE與瑞士設計工作室atelier oï(由Aurel Aebi、Armand Louis及Patrick Reymond三人創立)的合作項目「TYPE-XIII Atelier Oï project」,以一塊布和一根金屬線為概念,將三宅一生的布料哲學延伸至照明設計。今年4月米蘭設計週舉行期間,企劃於ISSEY MIYAKE米蘭旗艦店首度曝光,成為設計界焦點熱話。最近項目終於來到亞洲,於日本21_21 DESIGN SIGHT首次展出,讓大家有機會近距離體驗這份獨特的機能美學。 一枚の布から生まれる、新しい光のかたち 日期:即日起至11月24日 時間:10:00-19:00 地點:21_21 DESIGN SIGHT(東京都港區赤坂 9-7-6) Atelier Oï project:醞釀2年的成品 於2021年誕生的A-POC ABLE ISSEY MIYAKE由宮前義之領軍,

By emily
Casio Computer Co., Ltd. 計算機面世60年

Casio Computer Co., Ltd. 計算機面世60年

1949年,Casio的創辦人之一-樫尾忠雄在一個商業展上看見外國的電動計算機,於是決心利用之前賣「戒指」賺來的資金,與親兄弟合資開發自家的設計。樫尾先生最終以自己對電子學的認識,成功研發出首台電子計算機,並於1965年正式商品化。轉眼今年已是Casio計算器誕生60周年的日子,在此我們一同回顧一下品牌昔日玩味的設計,更會發現Casio的計算機從來不只限於計數功能。 1957 - 發明全球首部電晶體電子計算機 1946年,樫尾忠雄於東京創立樫尾製造所(Casio Computer Co., Ltd.前身)。隨後於1949年,樫尾先生在銀座的商業展當中首次看到電動計算機,於是就聯同自己的親兄弟合作,運用自己對電子學的認識開始開發無需馬達推動的「電子計算機」。直到1957年,品牌首個採用電晶體製作的電子計算機——14A正式問世。 Casio最早的發明竟然其實是戒指 樫尾製造所最初是從事顯微鏡零件製作,而樫尾的首項自家發明商品,卻並非甚麼電子儀器,而是「Yubiwa Pipe」。那是一隻可以插上香煙的戒指,讓煙民可以一邊食煙一邊工作。設計當年竟空前受歡迎,更為樫尾忠雄賺得第一桶金

By 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