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STATION VR2・設定篇

整個設定步驟最快十分鐘內完成

經過早前的初步測試和實物開箱,相信已對PLAYSTATION VR2(PS VR2)有一定認識,接下來將會介紹更多今代與上一代之間分別、事前設定,以及個人使用體驗。

相信不少已擁有上一代PS VR的玩家,最難忘的無疑是一束又一束的連接線,就連PLAYSTATION為了協助玩家順利完成安裝,不但為所有線材編好號碼,而且附設圖文並茂的說明書⋯⋯設計上不但佔據不少收納空間(因為完成安裝後絕對沒有意欲再拆線放回盒),亦難免阻礙玩家的活動。正因如此,PS VR2其中一個最大突破,正是把HDMI、USB、AUX及訊號處理器刪除,只靠一條長約4.5mm的USB TYPE-C線便能與PS5主機連接、供電和傳輸訊號;另一方面,由於今代的頭戴裝置內嵌了四枚鏡頭及改用內向外追蹤功能,所以能夠獨立偵測環境,再配合內置陀螺儀及十四個紅外線IR LED的PS VR2 SENSE,精準地辨別手掣的移動方向與角度,上一代沿用的PLAYSTATION CAMERA可以「退役」了。佩戴方面,頭戴裝置不但比上一代輕,而且重量的分佈也變得較平均,眼罩部份更不會向前贅下來,長時間使用依然未有對頭部造成壓力和不適。

用來阻隔外來光線進入的遮光罩,能夠容易拆下來方便用清水沖洗清潔。值得一讚是配合全新的整合式通風孔,不似上一代偶然在長時間佩戴下感到焗促或熱到出汗,眼鏡也沒有起霧。

對於需要佩戴眼鏡的玩家,新增的鏡頭距離旋鈕可以調校雙眼與鏡頭之間的距離,不再像上一代為了看得清楚而將眼罩緊貼眼鏡。

配合新增的眼球追蹤功能,設定時需要根據指示望向畫面的不同位置,令眼球操控更加準繩。

眼罩下方新增的自訂功能按鈕預設為檢視周圍環境的透視模式,也可設定成將收音咪設為靜音的快速鍵。

透過主目錄控制中心的行動分頁卡,可以即時為PS VR2進行各項設定。

正如上一代,PS VR2主要有空間定位、坐著玩和站著玩三種遊玩模式,後兩者的建議最小遊玩空間為1m×1m,而前者因為涉及更多的移動動作,所以遊玩空間最小為2m×2m,還需要自訂遊玩空間。簡單來說,玩家只需利用眼罩前方的內嵌式鏡頭觀察環境的四周,系統自動掃描及設定遊玩空間的邊界,以防玩家不覺意走出範圍,或是當有其他人或外來物進入的時候暫定遊戲和切換至透視模式。不過要注意,今代並沒有物件自動偵測功能,換言之如果玩家沒有利用PS VR2 SENSE手動修改邊界,物件還是被列入範圍內;對於居住環境狹窄的香港,這點不算是壞事,至少系統不會強迫必需搬開傢俬雜物才能玩,但同時玩家自己要確保安全了。

相比PS MOVE,新手掣PS VR2 SENSE的手把不但帶來更穩定和舒服的握感,其按鈕佈局撇除L1/R1之外,大致上與DUALSENSE相似,所以玩家只需花少許時間便能直覺式操控。不過,PS VR2 SENSE只能在PS5的主目錄操控,而不支援一般的遊戲。

除了遊戲,透過劇院模式更可觀看串流平台的內容,影片格式為1920×1080 HDR解像度,後者即使連接PS5的電視或螢幕不支援120Hz輸出,也可將影像直接輸出至頭戴裝置。

預設裝置閒置三十分鐘後自動關閉電源,當然玩家也可將限時縮短至十分鐘或延長至一個小時。

www.playst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