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MORPHIN’ TIME!」
《舶來物什堂》第二話

最初構思《舶來物什堂》這個專欄,除想公器私用介紹自己的收藏玩意,還希望透過個人回憶,分享一些筆者在童年時收看的外地影視動畫作品,而今次的主題便是開播三十周年的《MIGHTY MORPHIN POWER RANGERS》。畢竟年代久已,部份回憶或概念上可能有所出入,歡迎大家再作分享及指教糾正。



根據NETFLIX紀錄片《THE TOYS THAT MADE US》所述,原是音樂製作人的HAIM SABAN早於1984年已打算將日本特攝片引入美國市場,而且獲得東映公司授權翻拍《超電子生化人》,可是由於試映集得不到電視頻道的支持而無法成事。直至1992年,在同樣對日系超級戰隊感興趣的FOX KIDS頻道負責人MARGARET LOESCH協助下(她在八十年代任職MARVEL時曾與STAN LEE試圖改編《太陽戰隊》),終於成功把日本當時最新的《恐龍戰隊》改編成第一季《MIGHTY MORPHIN POWER RANGERS》(MMPR),並在1993年8月28日早上時段正式推出。香港方面,由於日版已被TVB率先播放,因此亞洲電視便將美版改用《新恐龍戰隊》之名於1995年播放;由於九十年代初正值恐龍熱潮,驅使很多本身不熱衷特攝片的觀眾留意這部作品,同時令日系戰隊文化擴展至全球更多地方。題外話,亞視當年在節目採購上其實不比TVB輸蝕,日後再談。










除了將主角從日版四男一女的古代戰士,變成JASON、ZACK、BILLY、TRINI和KIMBERLY三男兩女的中學生(後來還跟隨日版加入第六位成員TOMMY),HAIM SABAN更有感演員們戴著頭盔時不會露出面孔,於是大膽決定只重新拍攝角色變身前或其他原創劇情的場口,其餘則沿用日版的戰鬥與機械人片段再配上英語對白,藉此解決兒童節目製作費不高的限制。筆者當然不會知道美國觀眾的反應感受,但作為對電視節目有一定鑑賞能力,又看過原裝日版的小伙子,當時已覺得這種處理手法異常突兀,兩地各自拍攝畫面的色水不搭調之餘,背景亦無端端從小鎮,一下子跳至高樓大廈林立的都市或石礦場⋯⋯來到第二季,除了白虎戰士、機體和怪獸是來自《五星戰隊》,其餘成員依舊穿上《恐龍戰隊》的戰衣,換言之製作團隊不但要拍攝更多新片段,還要動用剪接技巧將新舊片段東拼西貼才成事。
縱使如此,小時候還是樂於每天準時打開電視收看,尤其將故事背景設於中學校園的做法,無疑令兒童/青少年對美版更有共鳴,敢說當時大部份有收看的男生,也曾幻想長大後能成為戰隊一員吧?!當然還有那段相當洗腦的「GO GO POWER RANGERS」旋律,至今依然是筆者手機的短訊鈴聲。至於改編《忍者戰隊》的第三季,筆者的記憶已很模糊,就連亞視當年有沒有購入播放已想不起,再加上要追看其他卡通,筆者的戰隊之路便告一段落了。直至現在,版權經數回易手的《POWER RANGERS》系列仍繼續以日版作為基礎推出影視作品,而且原創元素不但愈來愈多,漫畫方面甚至建立起多重宇宙觀,以及偶然與其他動漫或遊戲IP聯乘。








適逢今年是《MMPR》開播三十周年,目前版權在手的HASBRO聯同NETFLIX製作了紀念特輯《MIGHTY MORPHIN POWER RANGERS:ONCE & ALWAYS》。作為致敬作,FANS們固然希望元祖成員能夠全數回歸,但可惜飾演初代黃戰士的THUY TRANG早在2001年遇上車禍離世,再加上紅戰士AUSTIN ST. JOHN、粉紅戰士AMY JO JOHNSON、綠戰士JASON DAVID FRANK(JDF)亦缺席(只能從舊片擷取對白配音),擔大旗的便只剩下黑戰士WALTER EMANUEL JONES,以及當年因同性戀身份而受欺凌的藍戰士DAVID YOST了,幸好劇組還邀請到STEVE CARDENAS、JOHNNY YONG BOSCH、KARAN ASHLEY和CATHERINE SUTHERLAND等二代隊員參演,算是彌補了不齊人的遺憾。故事精彩嗎?筆者無意劇透了,但老實說只屬一般,主線不外乎地球再次出現滅世危機,需要戰隊出動化解⋯⋯不過,還可看出製作團隊在編劇上是具誠意的,除了將THUY的離世融入故事帶出「傳承」意義,有些情節亦呼應系列部份舊作的脈絡,還加添了多個令FANS們會心微笑的細節彩蛋,最後片尾更向THUY與JDR作出致敬,此時情懷回憶便勝於一切。
作為元祖隊員中仍在影圈活躍的AMY,她的辭演最令FANS們感到意外,亦惹來外界很多揣測:拍攝檔期不合、薪酬上未能與製作方達成共識(但她已否認)、有感年紀大不想再披戰衣⋯⋯箇中原因只有她本尊才知曉了。然而可以肯定,她多年來其實從不厭惡粉紅戰士這個身份,近年繼續出席動漫展與FANS見面是證明之一,也曾與JDR客串重啟版電影《POWER RANGERS:戰龍覺醒》,甚至在其INSTAGRAM帳戶的簡介打上「ORIGINAL PINK POWER RANGER」之稱號。雖然今次重聚無緣,但目前身兼電影製作人的AMY原來正聯同拍檔男友MATT HOTSON,以個人角度為BOOM STUDIOS出版社撰寫全新的MMPR漫畫故事,預計明年面世。
透過AMY的訪問得知,原來《MMPR:ONCE & ALWAYS》在JDR離世前已開鏡,製作方亦曾向這位系列的靈魂代表人物發出邀請,但同樣以私人理由拒絕參演。JDR從第一季飾演先邪後忠的綠戰士、後來以白虎戰士身份回歸,還先後在其他作品擔任紅戰士和黑戰士,更多次以「大師兄」的身份客串登場,屬少數能夠橫跨整個系列的元老級成員。鎂光燈外,JDR更一名MMA武術家,不但擅長空手道、巴西柔術、合氣道和泰拳等武術,更創立結合肉體/心靈訓練與東方哲學的空手道流派「TOSO KUNE DO」。可惜在美國時間2022年11月19日,網絡間傳來JDR離世的消息,及後獲其經理人及武術教練證實此事,但基於私隱未有對外公佈死因。JDR的突然離世不但震憾全球《POWER RANGERS》影迷,就連日版《恐龍戰隊》綠戰士的和泉史郎,亦透過TWITTER表達對JDR的悼念。
ONCE A RANGER, ALWAYS A RANGER.
關於《POWER RANGERS》的個人回憶,還有以下三套作品:
《MIGHTY MORPHIN POWER RANGERS:THE MOVIE》(1995)
電視版受歡迎,SABAN公司理所當然以原班人馬開拍電影版。雖然同樣選取了日版《恐龍戰隊》、《五星戰隊》及《忍者戰隊》的元素,但與電視版最大分別是,整套電影不再加插日版的片段,所有場面均屬全新拍攝,戰衣經過改良,就連NINJA FALCON MEGAZORD也是3D繪製,可是在當年仍未成熟的電腦CG技術下顯得相當粗糙⋯⋯或許不少人已忘記這套電影版的存在,但由英國女子組合SHAMPOO主唱的《TROUBLE》,反而成為九十年代名曲之一!
《POWER/RANGERS》(2015)
網絡短片《POWER/RANGERS》並非系列的正式故事,而是屬於二次創作的FAN FILM,但質素卻絕不輸遜於官方作品。故事設於反烏托邦未來世界,戰隊隨著機械帝國佔領地球後解散,而認為ZORDON最初只視他們為童兵的二代紅戰士ROCKY更加入敵軍,並捉拿粉紅戰士KIMBERLY質問綠戰士TOMMY的下落,其餘隊員也先後被神秘人刺殺⋯⋯有別傳統兒童向,短片充斥了色情、暴力與血腥元素(調子還有點似電影版《WATCHMEN》),部份觀眾認為違背了原作,但暗黑風格確實提供截然不同的故事詮釋角度,在保留原著人物及精神的基礎上帶來新鮮感。


《POWER RANGERS:戰龍覺醒》(2017)
或許受《POWER/RANGERS》的影響,重啟版電影《POWER RANGERS:戰龍覺醒》同樣趨向暗黑調子,好像隊員們均是各具陰暗面或成長煩惱的問題青年,ZORDON亦並非電視版那個偉大的領袖,而是質疑新一代隊員過於年輕,亦私心想利用他們變身的力量來復活肉身;至於RITA REPULSA更被改編成元祖綠戰士,她的出現同時為部份場口提供少許恐怖驚慄元素。可是,電影的前中段花了極多時間交代前設及塑造人物性格,要到最後半小時才全員變身;生化風格的戰衣設計,以至改頭換面的MEGAZORD,都是筆者難以適應之處。原本計劃發展成另一個全新的POWER RANGERS系列,甚至在片尾鋪陳了TOMMY的彩蛋,但未知是否成績欠佳,然後⋯⋯便沒有然後了。